第一节 规模结构

第七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  规模结构

孝感的乡镇企业起源于50年代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过程中的铁器社、木器社、手工业合作社,当时叫做社队企业。50年代中期始具雏形。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过程中盲目发展,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严重滑坡,几近倒闭。1966-1967年,全区社队企业有一定的发展。社队企业两年总产值都达到 1亿元以上,比1965年增长 1.55倍。然而由于运动的冲击,社会的动乱,以及长期以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的指导思想,使社队企业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处于徘徊状态。1974年底,全区工业集体经济总产值 9558万元,其中社队企业产值1789万元。1975年,地委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全面治理整顿的方针,排除 “左”的干扰,加强社队企业管理,积极发展生产,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 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社队企业总产值4389万元,比上年增长 1.45倍。1976年,全区社队企业达912个,职工6万多人。地、县、社都加强对社队企业领导和管理,地区和县都成立企业管理局,公社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委员会,使农村社队企业发展逐步走上正轨。到 1978年孝感地区有社队企业 10 376家,职工 138 651人,产值 16 311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乡镇企业 (仍称社队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当时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和为城市大工业服务,在发展方向上提倡 “三就地”,即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到 1984年,孝感地区的乡镇企业 (社队企业 )实现总产值42 041万元,是 1978年的2.58倍。1984年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企业层次由过去的公社、大队两级扩展为区办、乡镇办、村办、联办、户办五个层次。1985年 12月,行署在云梦召开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总结发展乡镇企业经验,分析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求联合体企业自愿结合、自选领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86年4月,行署下发 《关于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意见》,强调发展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实行 “五个轮子一齐转”,重点抓好村办企业;认真落实乡镇企业的各项政策;逐步实行按行业归口管理;搞好部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根据孝感实际,发展乡镇企业,南部和城镇周围以发展工业为主,北部以发展种植业、采矿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这一时期,城镇集体工业充分利用中心集镇作用,发挥小、快、灵的优势,坚持走改革、改造、改组联合发展之路,主动从大城市国营企业引进技术、引进产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发展生产。1987年撤区并乡后,形成乡镇办、村办、联办、户办四个层次。到 1992年,孝感地区的乡镇企业达到 12.13万家,从业人数43.96万人,创产值46.45亿元,呈现出机制灵活、快速发展的态势。

1993年开始,全市乡镇企业对外开放引进力度加大。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达 13.38万个,比1992年净增 12 494个,增长 10.30%;从业人员70.7万人,比1992年净增 26.74万人,增长 60.82%。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乡镇企业生产发展迅猛。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产值 260.89亿元,比1992年增长461.78%,三年累计净增 214.45亿元。

1996-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深化改革,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精心组织生产,拓宽销售市场,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值、效益同步快速增长,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 199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转型升级为5.58万个,职工 77.5万人,实现总产值 584.1亿元。至 199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力69.3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1.04%;全年支付农民职工的工资43.0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 1162元,占1998年农民人平纯收人 2227元的52.18%。进人21世纪以后,全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人,产业和布局结构日趋合理。2003年底,全市乡镇企业稳定在 7.10万个,职工总数为86.6万人,全年总产值达到765.5亿元。此后,进人改革转制的新阶段。

1978-2003年孝感市乡镇企业基本情况

 

孝感市的乡镇企业,主要有集体企业、合作和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集体企业中,又分为乡、镇、办事处 (公社、区 )办企业、村 (大队 )办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

1991-2003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按经济成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