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 体

第三节  集 体

解放初期,手工匠多分散在农村、集镇和县城,进行个体经营。为了改变孝感手工业 “无领导、无计划、缺原料、成本高、废品多”问题,开始组织手工业者走合作生产道路。主要采取三种形式:(1)联购联销。几户手工匠联合采购原材料,各自加工生产,联合销售产品;(2)集体统一订货交货,分工生产,或者实行劳动组合,按股分红,实行简单分工,按技术评定工资。(3)几户手工匠联合起来,组织生产合作社。地委对手工业合作生产采取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提出 “解除手工业者的思想顾虑,发挥其生产经营积极性、创造性,逐步把个体手工业引导到合作化”。1953年,专区和各县成立手工业生产科。1954年下半年,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采取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实行集中生产,统一经营,让群众看到合作社的优越性。并且,制定组织发展计划,大力发展新社,大量发展各种类型的生产小组。到年底,全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3个,社员3552名,约占全区手工业从业人员的8.88%,完成工业产值 264.97万元。手工业互助组发展到 552个,组员5597名,占全区手工业从业人员的13.99%a 1956年,开展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发展手工业合作社的步伐不断加快。地委制定和下发关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织改造工作队到各县区和重点集镇协助工作,简化手续,采用一次批准过渡的办法,加快私营手工业改造步伐,迅速掀起改造高潮。全区实行手工业合作生产的社组925个,85%的私营手工业者加人合作社。随后,初级社迅速向高级社转化。全区加人高级社的手工业者占从业人员的95%。至 1957年底,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集体经济 (下同)完成产值3824万元,占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23.29%0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的农村,成为发展工业集体经济的主力。乡社企业此起彼伏,大小炼钢炉四处冒烟。地委提出 “乡乡办工厂、社社办工厂、社社有木蔑匠、社社有红炉,做到农具修配就地化,农产品和土特产加工工厂化”。至 1958年底,全区 16个县公社工业企业有工厂6938个,职工 15.25万人。“大跃进”时期,城镇手工业社 (组 )进行大合并,实行集中度较高的统一管理,尽快向大工业发展。是年,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5215万元。随后发生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乡社办的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城镇手工业面临许多困难。为了尽快渡过难关,地委专署积极贯彻国民经济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改变手工业集中过快的状况,下放手工业,调整手工业管理体制。根据城镇手工业生产特点,制定 《关于城镇手工业、商业、税收若干问题的规定》,适度放宽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生产和花色品种,鼓励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1962年底,全区手工业合作社 (组 )恢复到 1204个,比1957年的 934个增加 39.1%。其中,手工业合作社 31个,手工业生产社 1019个,手工业小组 103个,城市街道工业生产单位 10个,农村公社工业 24个。此后,孝感工业集体经济逐步恢复。至 1965年,全区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有684个,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产值 4012万元,占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17.88%。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在极 “左”思想指导下,对城镇个体手工业者和手工业小组采取“一刀切”做法,强迫其联合,一律组成集体经济。农村乡社围绕农业生产开办一些农具修配厂 (站 )、米面加工厂和榨油坊。因此,在 1966-1967年,孝感工业集体经济急剧增长,每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亿元以上,比1965年增长 1.55倍。其中农村乡镇办工业完成工业产值达 1200万元,比 1965年增长 36.36%0然而,运动的冲击,社会的动乱,以及长期以来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的思想指导,使地区集体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处于徘徊状态。1974年底,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 9558万元。其中,乡镇集体工业完成产值 1789万元。1975年,地委开展各项整顿工作,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发展生产,工业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至 1975年底,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 13 134万元,比上年增长37.41%。其中,乡镇工业完成产值 4389万元,比上年增长 1.45倍。1976年底,全区公社以上工业集体企业有 912个,职工 6.01万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2年,地区工业集体经济缓慢发展。1978年底,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 21 321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完成产值 9188万元。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委和行署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安排待业青年就业,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严格执行集体企业的有关经济政策,加强对合作社、手工业社 (组)及镇、街办企业的领导,按产品按行业归口管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实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积极发展社队企业。至 1984年底,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 65 598万元,占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32.78%,其中乡镇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9 077万元。

1985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工业集体经济发展起很大的推进作用。至 1989年,全区城镇集体工业企业 502户,实行承包经营405户,占80.7%;乡镇办集体工业企业 1075户,有 826户实行承包经营,占76.8%。至 1990年底,全区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 18.35亿元,“七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 17.2%;其中乡镇集体工业产值达到46 949万元,“七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 16.14% o

“八五”时期 (1991-1995年),地区乡镇工业企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环境中,克服资金紧张、原材料短缺、电力不足、技术落后的困难,继续发挥政策与经营机制灵活优势,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经济实力增强、技术水平提高。特别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及孝感撤地建市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镇工业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人力度,实现超常规发展。城镇集体工业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努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培植企业发展后劲。同时,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995年底,全市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47.37亿元,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比重47.28%,超过国营工业在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其中,乡镇集体工业完成产值 29.95亿元,年均增长52.75%。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47027人。

“九五”时期 (1996-2000年 ),城镇集体工业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整体盘活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参与改革。市委、市政府对优势企业积极扶持,通过兼并、重组、租赁等方式使其壮大,成为龙头企业。对长期亏损、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转为民营、私营的办法,盘活资产。1998年底,全市 1500多家集体企业被兼并、租赁、出售,镇办集体企业完成 “认债配股”改制 500多家。一批城镇集体企业退出公有公营行列。乡镇工业企业在经营机制和政策优势逐步消失的情况下,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有的主动与私营经济融合,优势互补;有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股份制方向发展。汉川钢丝绳厂从一个乡镇集体企业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9年5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期间,全市乡镇企业内部开展基础工作达标、树立样板企业和企业升级活动,乡镇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2000年底,全市工业独立核算企业集体经济 233家,从业人员 31 341名,资产总计 16.55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7.0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50.8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16.25亿元,工业销售产值55.4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4.05亿元。全市规模以下工业集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66.27亿元。


2001年,全市通过 “放小转民”改革,90%的国有集体企业实现改制转民;2002-2003年,一部分企业随改革的不断深化,有的破产,有的转民。至200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集体企业单位数25个,从业人员2834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5.38亿元,比上年下降87.65%;工业增加值 1.59亿元,新产品产值 21% 万元,工业销售产值5.21亿元,资产合计2.3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 5.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2532万元,利税总额 5469万元,同比下降 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