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 营

第四节    国 营

1949年 5月,应城膏矿收归国有,开创孝感国营工业发展之先河。孝感一方面积极扶持民族资本家和手工业者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另一方面努力建设地方国营工业,培植国营工业的力量。是年底,地方国营工业完成工业产值 344万元,占全区地方工业产值的比重为 11.49%。至 1952年底,全区 16个县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 81家,职工 1566人,主要是米面加工业、油料加工业、农具业、印刷业、砖瓦业和其他杂业。地方国营工业完成产值 2978万元,占全区地方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6.31%0

“一五”时期 (1953-1957年 ),全区对地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整顿和扩建,围绕为农业生产服务新建一批企业。至 1955年 7月,全区地方国营厂矿有70个 (含公私合营企业 5个 )。这一时期,境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至 1956年 2月,全区 108家私营工业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底,全区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发展到 133个,职工 6792名,完成工业总产值 12 228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47% a

1958年,开展 “大跃进”“全民办工业”,工业建设出现国营、集体一起上的局面。至年底,全区县办国营工业企业达 230个。由于摊子铺得过快、过大,资金、物资和技术缺乏的问题日益显现,许多企业不得不半路下马停办。1959年8月,全区专、县属国营厂矿只有 128个,职工总数为 17 432人。这时,连续三年的农业 自然灾害使地区的工业发展再次面临着危机。地委贯彻国民经济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措施,解决建设战线过长、力量分散、投资效果不好,以及职工人数增加过多带来的农业与市场供应负担过重等问题,对地方国营工业进行较大规模的关、停、并、转。至 1962年6月,全区只保留地方国营工业企业 68个,职工 3021人,地方国营工业完成年产值 10 279万元。后经努力,地方工业开始逐步走出困境,缓慢恢复和发展。至 1965年底,全区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 149个,职工6321名,地方国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8 422万元。

1966年,地区为大力发展农业服务新上一些国营小化肥工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工业生产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至 1968年底,全区地方国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1 462万元,比1966年减少 29.73%。后在 “抓革命、促生产”指示下,工厂恢复生产。从 1969年起,地区开展工业会战,以机械、化肥、水泥、锰铁以及轻工、纺织等为主,兴建和扩建一些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地方国营工业的经济实力有较大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这一时期,国家和湖北省在孝感也投资兴建了一些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以机械、纺织、制盐等行业企业为主。1976年底,全区国营工业企业有 321个,职工 38 7% 名,完成工业总产值50 294万元。

1979年,地委贯彻国民经济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先后对23个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把纺织、轻工作为调整中发展的重点,集中人力、物力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地方国营纺织、轻工企业。1984年,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传统农业优势,壮大地方传统名优产品,加强地方食品工业的建设,加大对国营食品企业的技术改造投人力度,新上几个国营食品建设项目。国家和湖北省在孝感投资兴建的几家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孝感国营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期间,地委和行署对地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推行以承包为主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实行简政放权,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地方国营工业快速发展。至 1985年底,全区独立核算国营工业企业有 219家,国营工业企业职工74 980名,国家和省属工业企业在孝感的有 15个。国营工业完成产值 15.19亿元,比1978年增长 1.23倍。

“七五”时期 (1986-1990年),为充分利用地下资源,积极发展盐化工、磷化工和石膏系列产品,全区新建 3个国营盐厂、1个联碱厂,开工建设 1个年产 18万吨磷钱的矿肥结合大型工程。同时引进一批三线军工企业。电子工业部属企业4404厂、航天工业部 066基地所属的几家分厂以及238厂等相继搬迁到孝感。孝感的国营工业不仅规模上一个新台阶,而且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又有新的发展。在此期间,1986年国家实行宏观控制、紧缩银根,1989年国家进行 “治理整顿”,孝感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先是面临资金紧张、原材料短缺、电力不足等困难,后又受企业销售不.,资金运转不灵,企业开工不足,内外负担沉重等多种因素困扰。为发展孝感工业,地委和行署全面执行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和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在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中进一步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在确保国家财政收人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将经营者和职工的责、权、利有机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进行 “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企业升级活动,促使企业向内使劲,加强管理挖潜增效;组织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历经重重难关,孝感国营工业 “七五”期间仍取得较快发展。1990年底,全区独立核算国营工业企业有 250个,国家和省属工业企业在孝感的有 16个,国营工业企业职工95 184名。全区全年乡及乡以上国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8.1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11.83%0

“八五”时期 (1991-1995年),为解决好新旧经济运行体制交替的摩擦,以及历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市委、市政府以改革促发展,把贯彻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作为重点,加快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变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国营工业企业内部全面推行以打破 “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合同制和劳动合同化管理,激发企业活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国营工业企业积极开展产权制度的改革,大力开展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工作,积极推行 “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开始探索向股份制企业改造的途径。积极扶持大型国营工业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对部分经营困难的国营企业,采取了划小核算单位、分块承包、公有私营、拍卖、租赁、委托经营、产权转让等形式,积极探索盘活企业的途径。对资不抵债、回生无望的企业实行依法破产。这一时期,地方国有工业加大了投人力度,抓紧实施技改在建项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着力培植地方国营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至 1995年底,全市独立核算国营工业企业有 276个,国营工业企业职工 109 947名,全市乡及乡以上国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13亿元,“八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 8.99%.

“九五”时期 (1996-2000年 ),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内国营工业企业中以小企业居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且企业包袱沉重,经营机制不活,效益低下,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紧紧围绕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脱困整体盘活这一中心,提出 “抓大放小、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的改革指导思想,从 19%年开始组织国营工业企业按照 “全面改制、资产重组、放小转民”分三个阶段实施改革。1996-1997年为第一个阶段,对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全面改制,使大多数企业实现由 “工厂制”向 “公司制”的转变,企业的组织体制发生大的变革;1998-1999年为资产重组阶段,对不同类型、不同状况的国营工业企业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1)壮大支柱产业和公有骨干企业,存量资产集中盘活一批;(2)实施产权交易,出售转让一批;(3)资本向大企业、大集团流动,对外攀靠一批;(4)全方位招商引资,嫁接改造一批;(5)资本输出,跨地区扩张一批;(6)对盘活无望的企业,破产收购一批,加快国有企业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步伐。在 2000年,对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暂时保留30家,其余全部放开,实行放小转民,此为第三阶段。即对转民企业在认真做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剥离职工住房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呆滞等无效资产,在有效资产中切除一块用于安置职工,买断原企业职工的国有身份和缴纳离退休职工的各种保险费用,余下资产定向出售给呈购人或直接向社会出售。这些措施使全市国有工业的资产状况有所改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 1997年的71.1%下降到 2000年的59%,降低 12.1个百分点。至 2000年底,全市国有工业企业通过多种形式退出国有行列的有 116户,国有工业经济在整个规模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资产比重由1997年的69.8%降至40.7%。全市国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 326户,职工人数 12.51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 86.43亿元,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58.89%,实现工业增加值 63.8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 112.8亿元,产品销售收人 102.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6.55亿元,利税总额 13.66亿元。中央和省在孝感所办工业企业 2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22.85亿元,实现利税9.76亿元。


至 2005年底,全市国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 90户,从业人员 6.39万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实现工业增加值44.48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 84.6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 124.31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 14.26亿元 ,利税总额 19.28亿元,同比减少 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