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项目经营

第二节  项目经营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供销合作社组织收购、推销土产,增加农民收人;为国营商业代收购产品,支援城市工业建设;开展自营业务,组织生活日用品到农村,以优惠价格供应社员,稳定市场物价。1954年,全专区农副产品收购40 858万元,生活资料销售 93 270万元。1955-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合作商店、代销、经销等形式把全专区29 123个私营商业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打击投机倒把、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认真做好服务农民生产和农民生活等工作,大力组织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积极开展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收购,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 “后勤部”。进人改革开放时代,供销合作部门坚持开展以科技为先导,配备农资技术员 323人,建立庄稼医院145个,测土配方施肥供应站 12个,生产供应水稻、茶叶、果树等专用肥。1995年,全市服务网点由1952年的871个增至 3641个。1996年,全市供销系统生活资料销售总额 400 016万元。1998年以后,供销社把搞好棉花购销工作列为重中之重。2001年全市收购新棉 23.2万担,总值9330万元。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发展较快,废钢铁收购占废品收购之首。到2005年,累计回收废钢铁 214.6万吨。组织工业品下乡,满足农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一、棉花

棉花收购  棉花在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收购业务中一直占首要地位。长期以来主管棉花流通领域的全过程— 购、销、调、存,而且担负商品棉的加工任务。

1951年 10月,棉花由各县花纱布公司委托县、区供销社代理经营,并实行棉花预购,定金按预购总值的15% - 20%付给。根据 “国有民需”的精神,将粮食、煤炭、食盐、肥皂等品种折算现金,按时赊销供应棉农,秋收时收回。1952年棉花以信用预购为主,辅之以赊销预购,预购定金以年度削减 10%0 1953年改赊销预购为合同定购,与棉农签定合同,预付定金,待新棉上市时,按合同兑现。1954年,国家开始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 (即统购 )制度。政务院 ((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规定,“棉花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格,将所产棉花,除缴纳农业税和必要的自留部分外,全部卖给国家”。规定按产棉人口计算,每人最高不得超过皮棉3斤的自留棉数量,全专区收购棉花 188 044担,内销 26 404担,上调 160 572担。1955年,对超售部分给予实物奖励。1957年 2月,各县棉花业务交粮食局经营,并成立棉花经理部。当年收购棉花362 270担,上调 339 715担。收购比1954年上升48.09%,上调上升52.73%0 1958年恢复超售计奖政策,明确规定每售50公斤皮棉,供应棉布5尺 (约 1.7米 )。1959年预购定金只限于有困难的棉产区。1961年,停止信用预购制度,实行奖售政策,规定每售 100公斤皮棉奖售粮食35公斤、化肥25公斤、布3.3米 (凭票供应)。1962年把奖售粮食数量改为奖售化肥42.5公斤,其他规定不变。1963年棉花业务仍由供销社经营。1964年,奖售数量统一按 17.6%的比例削减,即每售 100公斤皮棉奖售化肥 70公斤,布 3.3米。社员个人交售的棉花不奖化肥。1965年开始,各县先后成立棉花检验站,基层设棉花检验室,并规定交售皮辊棉 50公斤,奖售化肥 40公斤,售锯齿棉 50公斤,奖售化肥42公斤。当年全地区收购棉花719 663担,上调 577 762担。1979年奖售化肥实行2次预拨的办法,即3月以前拨40%, 7月底再拨 30%,收购时结清。1980年国务院决定在适宜发展棉花的地区,实行棉、粮挂钩的办法实行 “五定四多”(定面积、定产量、定交售任务、定自产粮、定口粮标准;多产棉、多卖棉、多收人、多吃口粮)的政策。1981年在保持现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改合同计划收购为棉粮挂钩有奖收购,即每超购 1公斤皮棉,奖粮食 2公斤(1982年后改为 1.5公斤,自留棉不变 )或奖尿素 1公斤,等外棉不奖。还规定,每收购 100公斤籽棉,从加工费中返回0.8元给销售者。或返回食油和棉饼。1985年对定购基数以外的皮棉不加价,不奖售化肥,同时允许参加市场调节,价格随行就市。1988年,国家再次规定棉花由供销社 “统一收购、统一分配、统一价格”。

1995年,在棉花丰收,提价幅度大的情况下,全市供销系统棉花部门为更多地掌握棉花资源,一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6.5亿元,优质服务搞好收购,基本上做到全额付现,不打 “白条”;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对棉花市场的管理,对非棉花经营单位和个体花贩进行坚决清理,继续查封小型轧花机 340台套,土打包机80台套,关闭一批乡村办的轧花厂,涉及一批从事倒卖、贩运棉花的窝点,基本上扭转 1994年后期棉花市场混乱的局面。1995年,全市种植棉花67.33万亩,到年底实际人库棉花 76.33万担,比上年增加20万担,棉花平均品级、长度、单价分别达2.17级,28.69毫米,760.94元/担。按入库总量计算,棉农实际比上年增收 1.7亿元以上。1997年,国家规定对棉花实行 “七不变”政策,即经营、价格、市场不放开以及不拒收,不停收,不限收,不压收压价和不抬收抬价。

1998年,国务院下达 《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 《决定》,1999年8月 19日孝感市人民政府下发 《关于印发孝感市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从 1999年 9月 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收购、加工、经营棉花的单位只限于供销社棉花企业、国营农场、农业部核定的良种棉加工厂及经省人民政府认定资格的纺织企业”。按照 《意见》全市供销系统在棉花资源上坚持 “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以销定购,以销促购;在收购方式上灵活多样,既坚持以门市收购,又组织人员下乡走乡串户,开展流动收购;在收购价格上根据纺织企业产销形势,本着 “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本和购销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合理确定棉花收购价格,实行优棉优价、劣棉劣价;在棉花质量上实行全程监控,在棉花销售上制定销售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兑现;在资金收购上本着 “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及时还欠”的原则保证供应。2001年全市共收购新棉23.2万担,总值9330万元,为棉农增收作出新贡献。

棉花检验 1954年,收购籽、皮棉均依国家规定的类别、品级、长度、水杂标准依质对棉样验收。按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进行感观鉴定,以手扯尺量确定纤维长度,以手感查水分、杂质。1963年起,棉花检验设施与方法得到改进。水分检验使用水分电测器,杂质检验根据机验结果计算含杂率。品级检验以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来决定。长度检验以长度标准棉样作为校正手扯尺量长度的依据。1964年,孝感地区举办了 1期棉检质量训练班,各县以县为单位再培训,共计有 504人受训,一支棉花检验技术队伍形成。1963-1981年,在品级、长度两方面均有 4%的升降。1982-1987年,县级棉花检验站全面负责各棉花收购站 (组)棉花检验工作,就地解决棉花检验品级、长度升降问题。此后,棉花检验相符率达 100% o

棉花销售 1951年以前,政府允许棉农自产棉上市自由出售。1954年,实行棉花统购统销后,除农户自留外,其余全部卖给国营棉花部门 (即一留全购 )。秋收结束后,按省公司下达的调拨计划,加工后打包调出。省公司依据各县非农业人口数,每人每年供应 0.5公斤絮棉。1957年销售 13.44公斤,1965年销售4.91万公斤,1976年销售 14.08万公斤,1981年销售 30.05万公斤。1983年废除布票,同时终止絮棉被絮等票证。1984年,由于棉花市场发生暂时的供过于求的变化,几十年来统购上调包销形式逐变为由厂方自由选购,故 1984年起上调量明显减少,自行销售明显增加。

棉花库存 1951-1958年,各县棉花储存大部分靠租用私房,少数露天存放,条件较差。1959-1966年,逐年投资兴建仓库。全专区建仓库 38 004.8平方米,每县有 100万公斤以上的棉花库存。80年代以后,各县为库存棉花除扩建仓库外,还建有货棚、货台。1953年全专区库存棉花 79 615担,库存量最大的是1967年为282 018担,是1953-2005年全区库存量最大的一年。

1949-2005年棉花购、销、调、存量

 

 

 

 

二、土特产品

1950年开始,各县区供销社经营烟、麻等农副产品。1952-1962年,全专区各县收购的主要农副产品有蓖麻、黄麻、椿麻、茶叶、麻绒、烤烟、棕片、五倍子、木柴、芦席、草袋、樟脑油、桐油、皮木油、梓油、蓖麻油、蓖麻籽、柿水、构树皮、棉秆皮、龙须草、岗柴、红根、橡宛、橡子、蜂蜡、杂竹、黄荆条、花果、竹尾、铁锅、雨伞、草帽、草席、土纸、皮纸、杂铜、废钢铁、废橡胶、废棉、废铝、破布、废纸、废麻及麻制品、杂骨、生地、获荃、金银花、半夏、白术、桔梗、娱蛤、杜仲、木瓜、山药、大黄、菊花、鳖甲、龟板、天麻、大力子、泽泻、川弯、贝母、玄参、白芍、大黄、板栗、蜂蜜、蒜V、土旋、皂角、花椒子、茶子、冻子、松烟、黑木耳、山蚕、柿饼、桂花、檀木皮、葛粉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收购逐年下降。1966年,农副产品购进 11 512万元,1967年11 298万元,1968年9539万元,1969年4363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农副产品购进 12 336万元,比1969年增加 7973万元。以后逐年上升,1995年全市农副产品收购创历史最高达 104.67亿元。2001年以后收购款下降,2002年 88 634万元,2003年 71 759万元 ,2004年 53 729万元,2005年 62 489万元。

1952-2005年孝感市土特产品收购量 (一 )

 

 

1952-2005年孝感市土特产品收购量 (二 )

 

三 、肥料

油饼  商品肥料上有豆饼、麻饼、棉饼等饼肥,多由各地作坊油饼行经销,年销售56.7万担。新中国成立初以饼肥为主,全专区销售各种饼肥 106.9万担。农业合作社后销售过223.6万担。1959年以后农村施用油饼量逐年减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的农户则以油饼兑提油脂返回饼肥自行施用。以经营饼肥为业者已不多见。

化肥 1952年,化肥业务全部由供销合作社负责经营和管理。1954年,开始销售英国 卜内门洋房生产的肥田粉 (硫酸亚铁 )及硫酸钱、碳酸钱等。1961年,试销钙镁磷肥。1963年,经营尿素、碳酸氢钱等氮肥新品种及氯化钾少量钾肥。1965年起,经营化肥品种不断增加,又增加磷酸钙、磷酸钾、磷酸馁等品种。1973年,试销复合肥以及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1982年,引进磷酸二氢钾,增产效果显著。全地区销售 507 699吨。1981年8月,全国供销合作社发出通知,改变过去某种品种只供应集体不供应个人的做法,疏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正常渠道。1982年,全地区化肥销售 507 699吨,比1977年增加 394 375吨,比1962年增加492 508吨。1992年度棉花奖肥兑现落空,加上社会上集个体参与市场竞争,社会上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增多,出现 1992年上半年供销社农资商品销售比上年同期少销 16.4万吨,下降30.6%的局面。地区供销社及时召开农资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广水市供销社对化肥等主要农资商品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进货、统一调出、统一价格、统一资金、统一核算分配的经验,大胆采用应城市供销社在县基联营过程中实行产销见面的新举措,取得良好效果。1993年,全市销售化肥 55.63万吨。1996-2005年,全市化肥销售量都在 30万吨至 50万吨以上。

化肥奖售 1962年 3月,国务院 《关于 1962年度收购经济作物和畜产品奖售办法的几项规定》中指出,1962年度首先要适当减少用粮奖售的经济作物和畜产品,棉、油、麻停止奖粮食,改为奖售化肥,1斤化肥1斤粮食,对棉花奖售化肥政策是交售每百斤皮棉奖售化肥 70斤。此外,国家还对收购黄麻、茶叶、烤烟、桐油以及品种紧缺的中药材也实行化肥奖售政策。1969-1972年,对化肥的奖售专项政策不变。1973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 《关于实行农副产品统一奖售办法的通知》,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奖售,换购和补助化肥的政策,明确统一标准。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实行化肥奖售于 1998年后结束。

四、农药

50年代初期,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农村有的地方采用生石灰、草木灰或用南山根 (雷公藤 )杀虫。1951-1953年,安陆县供销社用南山根 (雷公藤 )树皮研制成粉末,供农民使用。1954年,开始组织化学农药供应。品种有 “六六六”粉、滴滴涕、塞力散、硫酸铜与从联邦德国进口的1605, 10590 1957年开始经营拌种农药福尔马林。1963年,农药品种增加乐果、敌百虫、磷化锌。1966年,增加敌敌畏、4049等品种。70年代,农药品种增多,且向低毒、高效发展,主要有磷钱、速灭松、敌百虫粉、杀螟松、稻瘟净、亚胺硫磷、杀虫醚。同时试销乱稗乳油、除草醚多种除草剂,666粉、滴滴涕等有害人体健康的高残留农药逐被淘汰。80年代初,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对农药、农药械的需求增加。1980年,全地区组织供应农药313 109吨,农药械35 200架;1982年,销售农药 329 326吨,农药械 72 631架。后为方便群众购买,各县 (市 )对农药开始折零供应。并为确保人畜安全,对剧毒农药实行凭证明供应。1984年以后,农民为节约生产成本,用药量减少,供应下降。1984年,全地区销售农药4780吨,1990年为 2157吨。

五、农用薄膜

60年代初,开始用塑料薄膜进行水稻育种,由农业部门配货源,轻工业部门负责生产和供应。1980年改由农业部门分配货源,轻工业部门生产,供销合作社经营。1970年起,各县开始由县生产资料公司经营薄膜。当年全地区销售农膜 56吨。1975年,普遍推广使用农膜,供应量增加到404吨。农用薄膜多为聚氯乙烯。商品来源为计划分配和自行采购。1971年,应城县城关塑料厂生产聚氯乙烯薄膜由供销社包销,基层社经营。1982年,新地膜、微膜相继问世,年销售 1867吨。其后,由于聚氯乙烯薄膜销售转滞,而微膜尚属试销,地膜供不应求。1986年,销售各种农膜704吨;1996年,销售 1127吨;2005年,销售降至 318吨。

六、农机具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使用的木、竹、铁农具,多数为各私人作坊自产自销,商铺极少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则由木、铁、竹手工业合作社 (组)加工生产犁桦、犁面、锄头、铁锹、把子、镰刀、木犁、木耙、木秒以及木锨、扬叉、扫帚、撮箕、扁担、箩筐等,由供销社销售。1953年,根据农民对农具品种、数量、规格、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各地召开农民、三匠 (铁匠、木匠、竹匠)和供销人员的三方会议,签订犁、耙、秒、锄等品种的加工订货合同。1955年,各县供销社开展新式农具的推广,组织畜力双轮双桦犁、双轮单桦犁、新式步犁、插秧机、收割机、锄草机、脱粒机、抽水机等投放市场。1958年,组织康拜联合收割机,各种拖拉机、碾米机等,当年,全专区中小农具销售 1369件,脱粒机、碾米机、拖拉机589台 (套 )。1966年,各县农机公司成立,供销社所经营的农业机械全部移交农机公司归口专营,品种大幅度增加。整台机具有各种柴油机、拖拉机、弹花机、磨粉机等22个品种,主附配件有水泵、钢管、胶管、轴承、传送带等,货源由省、地公司计划分配,占进货总额的93.1%,直接从省外购进的占6.9%0 1970年,为支援农业,方便社队购买维修,各区设立农机供应站,当年销售中小农具 37 485件,农业机械 11 561台(套 )。1972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各地开始引进经营机耕船、扬场机、旋耕机等。1982年,全地区农民购买拖拉机 2313台;2005年 ,全市销售农业机械 1491台 (套 )。

七、农业生产资料服务

供销社从成立之日起,就围绕所经营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应用技术方面的服务,向使用者宣传商品知识,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传授推广商品应用技术,管卖管用,促进物资合理使用,降低成本,增产增收。

节约代用、修旧制度  供销合作社帮助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的节约代用、修旧制度始于50年代。具体做法:加强对药械的检修,实行以卖带修,既卖也修理;开展中小农具的维修。1955年,各级供销社与全专区315个农业社、139个农业互助组签订农具修理合同,全年组织手工业社人员下乡修理农具 9492件 (其中,水车 1900件,犁 1073件,耙 575件,秒 475件,其他农具5469件 )。1962年春为支援春耕生产,全专区县、区供销社组织人员下乡修理农机具 1 618 018件,其中,动力机械322件,农药械 3328件。同时帮助生产队添置新农具 1 307 092件,其中动力机械 76台,农药械 37件。进人 90年代,全市供销系统农机具修理增加农用供电和农产品兑换、串换等新的服务项目。类似应城市陈河供销社开设农机具修理、农用供电和农产品兑换、串换等服务项目的站、点,在全孝感基层社都设立。

测土、配方、供肥体系  全地区化肥施用量 1980年达到 27万吨,1982年达到50万吨以上,19%年达到60万吨。每亩平均耕地用肥 100公斤左右。然而化肥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一般在 30%左右。主要原因是配肥不合理,使用方法不当。普遍存在重氮轻磷忽视钾的现象,对微量元素不甚了解,用肥比例失调;普遍存在浅施滥施,肥效没有充分发挥。出现投资浪费大,增产不增收现象。为此,各地供销社在经营化肥时,积极宣传科学用肥,提倡测土施肥,配方施肥,进行试验示范工作。90年代初开始,全地区供销系统先后投资40多万元,建配肥站,生产水稻、茶叶、果树等专用肥。1992年,全区供销社、农资公司与农业土肥站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供应站 12个,配备测土分析仪 12台,加工适用于 10种不同农作物的系列商品肥7570吨,推广面积28万亩。地区供销社和农资公司要求每个县建立 1一2个配肥站,做到 “十有”(有土壤氮磷钾施用图、农作物分布图、化验室和化验员岗位责任制、加工场地、原料与成品库、造粒机和粉碎机、生产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单和质量检验档案)。基层社普遍建立测土配方供应站,配齐测土分析仪,帮助农民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植保、机防、供药体系 1983-1986年,地区合作办事处和孝感科普协会联合编印 《安全使用农药》的画册,发行3.1万册,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深受农民欢迎。1988年,开始在各县农资公司和基层社建立“庄稼医院”和规范化农资零售门店。到 1992年全地区建立庄稼医院 117个,培训包括庄稼医院在内的多类具有初级以上专业职称的农技人员323人,共出具农作物病虫处方38 060份,直接为农民提供植保服务54.7万亩。省、地及时开展达标活动,要求庄稼医院名副其实,达到 “十有”(有合格的庄稼医生、有固定场所、有农作物病虫害挂图、有科普宣传栏、有诊断处方、有科技服务档案、有植保机械、有租赁维修处、有农药分类商品陈列售贷门店、有试验示范场所、宣传资料和工具 )。同时,在有条件的庄稼医院还购置高压喷雾器,与农业植保部门或村联合成立 “机治队”,对病虫害实行统一配方和统一防治,有的队还实行植保承包。到 1993年,全市建立庄稼医院 145个,机防植保队 104个,形成县 (市 )、乡镇、村三级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经济作物地膜覆盖新技术 1985年,中共湖北省委山区工作会议要求在山区实施“温饱工程”,全区各级农资公司和基层社大力做好地膜的采购与供应,还层层办样板及示范基地,现场参观,组织推广。1990年为 “温饱工程”配套供应尿素 5800吨,微地膜 709吨。当前早熟棉花地膜覆盖 22万亩,高产烟叶地膜覆盖面积 19万亩,大悟县、广水市食用菌厂覆盖袋栽香菇均获高产。19%年,全市农用塑料薄膜销售 1127吨,比1990年增加418吨。

化学除草新品种新技术  孝感县供销社系统化学除草抓得早,汉川县化学除草 1991年水电面积达到95%、旱地达到69% 0 1992年,全地区引进化学除草新品种 10个,使用化学除草剂 131吨,农民反映投人少、效果好、效益高。

高产试验示范点 1996-1998年,供销系统把农资供应与科技推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兴棉为重点,从落实面积,签订奖售合同,串换良种,办棉花高产丰产示范片,搞好收购的全过程,为广大棉农提供服务。1995年,投入生产扶持资金49.8万元,组织良种 14.3万公斤,发送技术资料 8.67万份,办示范片7.49万亩,年度收购棉花 82.3万多担。

1952-2005年孝感市供销系统商品流转总值 (一)

 

 

 

 

1952-2005年孝感市供销系统商品流转总值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