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油品经营

第二节  油品经营

一、购销调存

采购  计划经济时期,石油是全国统一调拨的商品。石油购进主要分为两块:(1)省外调人。通过计划调人孝感地区的商品来源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大部分油料是进 口。主要从苏联及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进口油料,由中国石油总公司通过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向国外统一订购;小部分是国内生产,主要从沈阳、兰州、上海等地运人湖北省。60年代初到中期 (1960-196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大庆、胜利两个油田建成投产,使中国摆脱了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期内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有少量进口,而东北、西北、上海及 1960年开始投产的茂名炼油厂,对孝感地区供给的油料成为主要来源。60年代中期至计划经济结束为第三个阶段。1965年中国石油产品全部实现自给后,各地炼油厂相继兴建投产,长江沿线兴建南京 (1965年投产 )、安庆 (1978年投产 )、九江 (1981年投产 )炼油厂;武汉片区继茂名之后,兴建荆门 (1970年投产 )、长岭 (1971年投产 )、武汉青山 (1978年投产 )炼油厂;加上山东的胜利 (1967年投产 )、北京的东方红 (1970年投产 )及原有的东北和西北等地的各炼油厂,形成规模炼油网络,改变 “北油南运”的局面。供货渠道一直是武汉石油采购供应站。由省公司根据中国石油公司 (商业部燃料局)下达分配计划,提出要货与到站,由武汉石油采购供应站组织安排和调运,然后到达孝感公司各油库,直达部分由各一级站驻炼油厂办事处直发基层收货点,直线调拨,曲线结算。整装油品主要是向武汉石油站所属油库直接提运。(2)市场收购。主要为省公司通过少量市场收购 (主要为润滑油脂及其他石油产品),然后按计划安排供应到孝感公司。

调运 50年代,孝感系统油料由省公司完全采用送货制,60年代以后,省公司接收丹水池油库,后又建阳逻油库后,随之对孝感采用送货与提货同时并用的方式供油。花园油库建成后,在 50年代主要是桶装油品、零担运输。1980年,孝感公司在花园兴建铁路专用线 (专用线 1634米,停车线556米,货位22 x 2)后,改以铁路运输为主 (汉川公司以水运为主)。孝感公司对县公司、县公司对供销社 (公社 )及大型企业、农机站等,主要用油罐汽车运油,散装油料自提、自运。成品油双轨制时,孝感公司及所辖县市公司自采油一块,以及成品油市场放开后孝感公司系统油品由市县各公司组织的业务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炼油厂自采,自采油品一直延续到 1999年。2000年起,全省石油系统成品油由省公司统一组织采购和调运,孝感公司系统油品由自采自调改由省公司统一调拨,配送到各油库,然后由孝感石油分公司根据各县市公司年初计划,按照就近配送原则,由专业运输公司统一配送到各县市公司加油站销售。

销售  公司成立初期至 1958年,石油商品的销售以煤油为主。1959年开始,柴油一直是成品油销量的主体。至 1965年,分油品的顺序为: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润滑脂、其他石油产品。计划经济时期,石油市场供应重心由煤油转为动力用油 (柴、汽油),从服务消费转为面向生产,说明石油供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显著变化,成为工农业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 “血液”。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成品油管理体制做出一系列调整,石油公司相应加大加油站建设步伐,随着石油公司加油站大规模建设和完善,石油销售由以完成行政计划指令为主,通过对供销社调拨为主要销售形式变为服务市场、面向市场供应,以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对石油的需求 ,通过全市石油公司系统的加油站这个窗口,按照政府物价部门规定的统一价格向社会车辆和用户销售。销售形式有批发、直销、配送、加油站零售等,通过多种销售方式,实现差异化经营和差异化服务体系,发挥石油公司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市场、服务人民群众生活的销售主渠道作用。

1994-2005年孝感市油品销售量

 

二、市场供应

计划经济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孝感地区车辆、船舶、机具拥有量和运输里程都很少。当时的石油资源汽油外,其他品种货源都比较充足。石油公司成立后,根据中国石油公司提出的经营方针,确定:大力推销煤油,满足居民需要,同时不忽视其他油料的推销,对汽油在计划内加以控制。1953年 10月,省石油公司召开供应会议研究扩大推销煤油的措施:依靠百货、合作社打开市场,对百货、合作社在优待价格上予以调整;由省公司统一印刷广告,在省内散发,张贴;加工玻璃灯、白铁灯具;对合作社允许十天左右短期赊销;修改出借油桶办法,方便合作社借用;送货上门和派人协助合作社工作等。1954年,市场需要量增加很快。到6-7月份,在货源不足、需量增大、库存薄弱的情况下,对动力用油和煤油采取紧缩销售的做法。汽油:保证工业和交通运输的需要,不再宣传木炭车改用汽油;柴油:先安排工业、交通运输业,其次是农场、米厂、电厂等;煤油:开始在一部分地区实行凭证、凭票供应。1955年7月,全国石油经理会议确定对居民实行 “按户依人”或 “按户依灯”供应,对煤油实行凭证票据的供应办法。有限的资源基本上安排以煤油为主的石油市场的需要。1956年,货源形势较好。供应办法:对动力用油的市场供应部分,自当年4月 1日起凭证供应;对煤油逐步实行凭证供应。1957年,全国石油成品油总的情况是各种油都比较紧张,货源有限,不能多分配。当年进口量比1956年汽油减少 59%、柴油减少 7%。孝感公司根据中国石油公司确定的石油商品 “沿革控制供应,大力开展社会节约用油,积极组织货源,维持必要的库存”的经营方针,对各种油品的市场供应部分,采取不同的供应措施。

1958年,随着 “大跃进”运动的开始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石油供应任务不断扩大,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生活用油明显增加。在下半年的供应工作中,执行 “要什么供应什么,要多少供应多少,什么时间要什么时间供应”的政策。

1959-1960年,供应措施:贯彻 “重重急急”原则,即基本保证重点中的重点,急需中的急需和主要物资运输用油的供应;推动社会节约用油,合理调剂、动用库存和大力组织收购利废,改装车辆用具,停供一部分车辆用油;对以废机油、煤焦油和动植物等为主要燃料生产的低级润滑油、酉旨组织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供应。1961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按照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城乡居民用油,采取一户一票、凭票购油、票不定量、视每月货源情况临时限量供应。1962年,国家确定的石油分配计划比1961年分配总量有所增加。供应形势有所好转。

1963-1965年,石油经营突出两个主要方面:(1)“积极组织货源,加强调拨运输”,强调要及时完成货源调运任务的重点;(2)“大力支援农业和工业生产用油”,强调供应农业的重点。

1966-1975年,由于石油工业生产日益发展,油源不断增加,加上对柴油机具、车辆用汽、柴油和煤油先后实行凭证定量的供应办法和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大多数年份的市场供应较为稳定。

1976-1978年,在石油供应上把农业用油放在首位,并确定供应原则:按照农、轻、重的顺序,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对农业生产用油,做到分配、调运、供应三优先,其他用油,根据货源,适当安排。普遍实行石油凭证定量供应办法,以适应用油单位节约用油、合理用油。

1979-1981年,确定供应原则是:“继续认真执行 《石油产品实行统购、统配、定量供应试行办法》的规定,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分配,节约用油,对冶金、煤炭、化工、地质钻探用油要安排好。”1982年,供应原则是:汽油首先安排 “两专”用油 (即专业营运和有建制的专业车队),剩余指标分轻重缓急安排,全年指标分月供应;柴油重点安排专业交通,农业抗旱救灾,农业耕整、排灌,口粮和饲料加工用油,严格控制其他用油,坚决压缩工业烧油;煤油恢复凭证定量供应;润滑油敞开供应;1983年4月 1日起在县以上开始高价油的经营。

从 1953年到 1984年,市场供应情况出现过多次的反复和转折,除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1961-1963年、“文革”初期的 1967-1968年,及实行统配定量直至实行定量包干的一段时期外,大多数年份的销售量都是逐年增加的。从总体看,基本保证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生活用油的需要。

改革发展时期 1986年,按照 “计划供应、严格管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灵活调度、压缩费用”的原则,采取 “为了抗旱或排涝急需用油,指标可提前调拨,全年结算”的措施。1987年,调整为:抓紧计划内调进,扩大计划外自采,严格执行供应,搞活高价油经营,做到计划外敞开供应。贯彻 “合理分配、计划供应、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供应政策,对计划内平价柴油实行 “统一计划、切块分配、分层管理、定点供应”办法。组织调运高价油,计划外油品基本敞开供应。

1990年,省公司分配孝感地区计划比1989年减少4700吨,全年供需缺口达45 000吨,市场安排困难。采取抓调拨、抓外采,保证政策油兑现,保证重点油供应,压缩一般用油的办法。1992年上半年起无平价柴油可供,平价农用柴油指标大幅削减,计划外经营量急剧上升,石油市场趋于全面放开,竞争激烈局面。对油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变油库单纯管理型为经营管理型。

1994年5月 1日起,平价油取消,市场全面放开,成品油实行统一配置,并执行国家新的统一价格。同年,孝感石油公司系统采取 “定准基数、加大风险、重奖重惩、严格管审”的承包经营模式。石油公司完全步人市场经济。1995年,按照 “优化组织结构、突出经营中心、精悍管理机构、充实经营实体”的原则,构建 “小管理、大经营、小机关、大实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并相应简政放权,采取一些激励搞活的措施。孝感公司及所属市 (县 )公司上划,实行 “一条边”的行业管理体制。1997-2000年,为孝感石油公司困难时期。人员多、债务重制约公司的持续发展。孝感石油公司争取政策支持,保证市场增长供应需求。


2001年起,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发挥成品油市场主渠道作用。2005年,孝感石油分公司成品油销售总量达到29.3万吨,占孝感市场成品油销售总量的70%以上,实现销售收人 11.90亿元,全年上缴国税 1731万元,其中上缴市本级国税 246万元;上缴地方税收 383万元,其中上缴市本级地方税收 153万元。“十五”期间,孝感石油分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计 1.3亿元,新建、改造加油站40多座,在孝感各县市区城乡基本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加油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