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

【概况】大悟县辖314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62个行政村,3685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9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0200亩。全县年末总人口647658人,其中男性341004人,占总人口52.7%;女性306654人,占总人口47.3%;性别比例为100111(以女性为100,女性对男性的比例)。农业人口497891人,非农业人口149767人,全年出生7448人,死亡9432人,人口出生率为11.47‰,人口死亡率为1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9‰。201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96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30372万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2039万元,比上年增长18.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4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7.1%。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929.141.9,分别拉动GDP增长1.3%5.6%7.1% 

全县农业总产值418752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实现农业增加值230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农作物种植总面积119.97万亩;粮食种植面积60.87万亩,粮食产量27.58万吨,其中:夏粮3.66万吨,比上年增长3.4%;稻谷21.23万吨,比上年增长0.6%;中稻20.77万吨,比上年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36.61万亩,油料产量5.5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花生46918吨,比上年增长0.7%。棉花278吨,比上年增长12.8%;蔬菜280840吨,比上年增长-0.1%,茶叶5100吨,比上年增长11.4%,水果10724吨,比上年增长6.7%。全县造林面积22500亩,年产板栗39100吨,比上年增长11.3%,油桐籽2500吨,比上年增长101.7%,乌桕7800吨,比上年增长23.5%,白果700吨,比上年增长51.5%,油茶3000吨,比上年增长139.0%,全县生猪年出栏41.7万头,比上年增长3.1%;猪存栏36.46万头,比上年增长7.3%;羊存栏89238只,比上年增长7.1%,肉类总产量46277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猪肉32958吨,比上年增长3.0%;牛肉4206吨,比上年增长10.3%;羊肉1105吨,比上年增长3.1%;禽蛋产量20987吨,比上年增长19.2%。水产品产量23950吨,比上年增长-10.1%。蜂蜜179865公斤,比上年增长21.6% 

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77311万元,可比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48家(12月月报数),完成工业总产值483099万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增加值153572万元,可比增长19.7%;实现利润38453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实现税金22994万元,比上年增长64.6%;产品销售率为98.7%。其中县属工业4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85860万元,比上年增长47.8%;实现增加值113311万元,可比增长25.5%;产品销售率为98.1%。其中风力发电20612万度,比上年增长575.4%;水泥301601吨,比上年增长0.4%;铁精粉266321吨,比上年增长33.9%;自来水1050万吨,比上年增长35.5%;大理石板材289000m2,比上年增长79.1%;硫酸(100%折纯)453695吨,比上年增长-2.2%;磷酸铵肥(实物)335300吨,比上年增长-16.3%;磷矿石355613吨,比上年增长3.3%;塑料制品14538吨,比上年增长1046.5%;油漆23510吨,比上年增长630.1%;烟包83644万张,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5328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4870万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500万元以上投资732570万元,比上年增长39.1%(房地产开发投资69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村私人完成投资52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76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9.0%;乡村实现零售额37208万元,增长20.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额3537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9%;住宿餐饮业59657万元,增长20.2%。全年内联引资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实际利用外资7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9%;外贸出口11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比上年上升10.9%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6113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093万元,比上年增长24.0%。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7390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全县一般预算累计支出137240万元,比上年增长44.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3450万元,比年初增加13391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4014万元,比年初增加9642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6983万元,比年初增加34849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2845.7万元,财产险赔款1274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0966万元,寿险赔款及给付540.4万元。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4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公里,省道124公里,县道292公里,乡道177公里,村道1841公里。以“京珠高速”为主轴、以省道为骨架、以县道为支撑,辐射乡村道路的三纵三横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全县道路运输车辆共计1463台,其中营运客车466台,出租车150台,货车819台。恢复了城区公交线路四条,营运公汽28台。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679万元,比上年增长24.7% 

科技服务注重实效,技术创新全面展开。全年共申报专利26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18件。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个,批准立项实施9个,争取科技无偿资金380万元。累计建立技术创新机构50个,其中新建各类科技机构12个;完善县域科技公共服务机构8家;全县49家企业与省内38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193人次帮助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产业集群基地、实验基地,推广各类技术成果42项,培训技术骨干1900多人次。 

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学校总数209所,在校学生总数91772人,专任教师51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残疾少儿入学率为100%20102011学年度,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1.81%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8.5%。实施校舍安全工程项目35个,重建、加固校舍11960平方米,投入资金1196万元。完成14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总投资1200万元,新建300套教师周转房,建设面积达10500平方米。落实校舍维修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36个,投资736万元,改扩建面积10920平方米。共筹装备专项经费425万元,建标准化实验室26个、音乐室31个、美术室31个、图书阅览室30个、信息技术教室30个,新增班班通教室66个、健康教室152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共计8205人,合计补助729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4800人,共计金额360万元。全县2769名中职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国家补助金额208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县申请贷款3137人次,申请贷款1871.48万元。 

广播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线电视用户5686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1.73%,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城乡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改造了城区ABC区和河口、大新、宣化等乡镇的网络数字化。城区网络改造放光缆29640米,-9同轴电缆61530米,新增光节点70个;城网改造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600户,农网完成大悟境内28公里的钢绞线更换及杆路整理工程,新增农村电视用户700户。全面启动数字电视前端。全年查处破坏广播电视案件6起,没收非法安装地面电视卫星接收设备180套(件),清理用户800余户,办理入网560户。文化服务亮点纷呈。6月,省楹联诗词学会授予大悟县“楹联文化县”称号,8月省诗词学会授予大悟县“荆楚诗词之县”称号,9月份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大悟县“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县“两馆一站”实现免费开放。17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完成86家农家书屋的基础设施和23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达到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健身工程的全覆盖。启动了大悟县37位开国将军及一批历史名人故居维修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向县政府申请公布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向省政府申请公布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共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全县拥有卫生机构数2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976张,卫生院技术人员1785人。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9.2%,补偿率68.7%。统一标准、统一图纸模式,全县兴建50个高标准村卫生室。在艾滋病防治上,主动监测高危人群513人,完成自愿咨询检测268人,筛查孕妇2515人,筛查羁押、监管场所人员158人。累计抗病毒治疗47例,中药治疗12例,随访56人,CD4检测41人次。落实关怀救助的家庭75个,发放相关救助资金40余万元,报销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相关费用21万。共接诊结核病人1531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86例。共对4202名孕产妇发放相关补助及救助资金163.08万元。全县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等相关指标均达指定标准。筛查新生儿5039名,对育龄妇女发放叶酸片5556人份,免费开展孕产妇HIV-抗体检测5664人,免费为孕产妇检测乙肝587人,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3982剂次。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1元,比上年增长16.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62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5132元,比上年增长1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56元,比上年增长44.9%。全部职工工资总额85318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22149元。劳动保障实现全覆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396人;指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50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950人;组织劳务输出5971人。组织再就业培训2064人,开展创业培训420人,就业前培训189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840人。五项社会保险累计参保总人数达到131908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27016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6091人,失业保险25401人,医疗保险30730人,工伤保险24420人,生育保险18250人;征收社会保险费12571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居民45.5万人,参保率95.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受理劳动仲裁案件35件,结案率97.2%;受理劳动监察案件16件,结案率94%。民政工作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县城市低对象3784户、11447人,核发低保金2756.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2708户、46326人,核发低保金5750.1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130人,核发资金802.5万元;孤儿求助对象237人,核发资金276万元。 

【全面展开“治庸问责”工作】98日,大悟县召开治庸问责动员大会,先后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专题学习、开展专题讨论、编印了《大悟县治庸问责学习读本》、开辟“治庸问责专栏”;制作宣传横幅160余条、宣传标语86处等,全县共发放调查问卷2650份,组织民主评议6万多人次;通过自查、问卷调查和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与建议,共查找、收集到各种意见建议300余条;各单位上报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和整改报告115份,并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在全县采取明查暗访、集中检查、调查核实、责任追究等方式,对自身存在的“庸、浮、玩、乱”等问题,进行全面督查和责任追究,建立“治庸问责”长效机制。全县共问责53人次,其中,组织处理4人、纪律处理5人,行政问责45人。 

【县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开工】518日,被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号实事工程——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正式开工,工程概算总投资2.4亿元,设计工期15个月,总规模日供水10万吨,2011年完工后将解决三里、大新、城关、阳平、芳畈、高店沿途六个乡镇44个村饮水问题。县主要领导强调: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县委、县政府将加强工程建设与运营的领导;县城建局及自来水公司要严密组织,科学施工,精心管理,努力办成优质工程、高效工程和精品工程;县城投公司、开发区、有关乡镇及相关部门要服从建设大局,大力支持和配合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建设和运营环境。 

【县首家贷款公司开业】1021日,大悟县首家贷款公司——银鑫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该公司是由武汉楚月集团有限公司和9位自然人共同投资设立的一家民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面向全县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开展各项小额贷款业务。 

【正式开通县城区公汽】1110日上午830分,随着城区公汽开通仪式现场宣告“大悟城区公汽正式开通运营”,崭新的27台城区公汽兵分三路、整齐有序的驶向城区大街小巷,正式为城区居民提供“安全、快捷、经济”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标志着县政府2011年八件实事之一开通城区公汽的承诺正式兑现。 

【全县上下扎实开展“三万”活动】大悟县在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中,运用电视专栏、报刊网络、工作简报、召开会议、标语墙报、寄送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宣传“三万”活动,举行了以“情义系三农、捐资助三万”为主题的集中募捐文艺演出。全县全年选派144个工作组联系292个村,共筹措资金15075万元,已完成5836口塘堰整治,占目标任务的100.6%,其中新建702口,整治5134口。 

【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大悟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按照“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为总体目标,编制县大别山试验区总体规划,主抓大界线现代农业、芳新片区城乡统筹和金鼓生态家园三个示范区建设,新建林特基地9万亩,其中青(油)茶3.5万亩、药材2万亩、板栗1万亩;新建2个万头猪场,发展1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培植100个养殖大户。积极推进“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在仙居顶风力发电场40台风机并网发电的基础上,启动了投资10亿元的五岳山风力发电项目、投资3亿元的安能热电项目、投资l亿元的和泰生物低碳产业园建设。全年争取国家和省计划内项目资金2.1亿元,同比增长22%。实行“镇村一体开发”,重点推进了城关、大新、三里、新城等4个“镇村一体开发”试点。积极建设农村新社区,将城市社区理念植入农村,以迁村腾地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式样、统一管理的模式建设农村新社区。重点推进了城关乐冲、双桥枣棚,阳平红光,芳畈严冲,新城朱湾、王湾,三里汪畈等8个农村新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卫生保洁机制,加大“三清三整”力度,巩固提升“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机制,在示范区内建设了10个标准化农村卫生保洁示范点。 

大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 

县政协领导名单 

(以2011年底在职为准) 

中国共产党大悟县委员会 

书记万忠鑫 

副书记邓勇胡斌 

常委万忠鑫邓勇胡斌 

王志鸿殷金华贺卫东 

李显忠柳耀棠张新民 

蔡定雨易萍(女) 

大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王瑛(女) 

副主任沈德恩左意城 

李进(女)廖和发 

徐和生周立波 

大悟县人民政府 

县长邓勇 

副县长贺卫东(常务)刘辉文 

赵正安黄文辉李厚荣 

刘圣堂张丽萍(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悟县委员会 

主席卢美胜 

副主席万长水姜丛金吴元生 

石天开陈芳(女) 

【城关镇】城关镇位于县域西部,是县城所在地,东与高店乡交界,南与阳平镇相连,西与随州市广水相望,北与大新镇毗邻。2011年底,全镇辖14个行政村,6个社区,161个村(居)民小组,辖区39391户,总人口109427人,其中,农村人口33609人,劳动力18715人。全镇国土面积10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7公顷。 

2011年镇党委、政府以全镇干部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总揽全局,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全力上项目,保企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完成工农业产值30.3亿元,财税收入47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210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 

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较快。全力抓好乐冲新社区二期工程建设,基本达到200户、1000人的规模,同时启动双桥、枣棚新社区建设试点,枣棚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卫生室砌体已完工;双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完成罗城村罗城、枣棚村刘湾、双桥村南店的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共拆除大界沿线厕所200个、猪圈、牛栏47处,小披屋、小矮墙70余处,完成货币拆迁量114万元,立面改造22500平方米,绿化1200平方米,道路硬化12公里,砌石岸2000立方米,聘请卫生保洁员4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600人,整修塘堰238口,清渠道2.4公里,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2公里,一建三改400户,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处。新修泵站5处。逐步壮大富民产业建设。建设茶叶基地500亩,黄金梨基地1000亩,油茶基地1000亩,管护和嫁接板栗基地5000亩,大界线修建蔬菜大棚100亩。 

积极参与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协调,完成高畈片区综合开发、滨河市场改造、县卫生局、县文化中心、绕城南路征地拆迁任务。兴悟市场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三期工程已完成土地挂牌工作,即将动工。金三角老城区改造工程加紧进行。泉水新都老城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完成背街小巷硬化10公里。完成双桥大桥维修,抢修了中心村佘畈水毁大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中百仓储投资8000万元建设中百仓储超市,湖北鑫泓泉生态农业旅游公司投资1.2亿元,湖北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3亿元,湖北欣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追加投资3000万元。去年共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3.25亿元。修建通村、通组公路7.8公里,修建水泥道场5个,面积1500平方米,解决乐冲、高咀3500多人安全饮水,全镇整修塘堰80余口,完成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安保工程。 

计划生育全年考核名列全县第一,改造村级文化活动室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个,新建改建村级卫生室5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8%,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新农保参保率达85%。发放五保款、大病救助款、春荒救灾款、危房改造款等共计147.6万元,惠及2400人,1573名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扎实推进“平安城关”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四强六霸”、敲诈勒索、干扰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和各种违法事件,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011年镇党委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八部委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乡镇”,被评为“孝感市二十强乡镇”。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程文正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付贵平 

【阳平镇】阳平镇位于县域南部,东临新城镇,南接畈芳镇,西连随州市广水杨寨乡,北靠城关镇。2011年底,全镇辖16个行政村,151个村居民小组,6514户,总人口21207人,其中,农村人口17141人,劳动力14359人。全镇国土面积1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8公顷。 

2011年阳平镇党委、政府突出发展矿产开采加工业、城郊特色种养业和旅游休闲服务业三大产业,着力打造建材工业园、蔬菜产业园和旅游后花园三大园区,奋力实现财政收入,城镇建设和综合排位三大突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446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现价)1491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11.6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88万元,全年共实现财政收入117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34元。 

深入开展脱贫奔小康工作,采取“以奖代补”激励措施和“民愿、民议、民建、民管、民用”的工作办法,突出“三清三整”工作重点,完成自上项目146个,投入资金126万元,初步实现“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机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新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红光新社区一期37户去年已全部入住,配套绿化工程和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加紧筹划中。 

加快镇区建设步伐。筹集资金150多万元,新建鑫旺街,并完成强电弱电、上水下水等配套设施,吸纳农民建新房123户,新增居民500人,镇区面积扩大了近一倍。全镇组织专班招商,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19163万元。其中投资额500万元以上9个;新增悟道茶农村专合组织1个。申报特色农庄和农家乐12家,已验收7家。 

新农村建设再展新面貌。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整治、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生态搬迁移民等项目,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红光新社区成为全县的示范新社区,古寨村成为全省500强村。 

办好民生实事工程。拓宽阳柳公路至双冲村循环线10余公里,按7米路基、5米路宽标准提档升级;新建中秋至白果树湾旅游公路路基2.3公里,新建陈湾、朱岗、新寨通村通湾公路10.2公里。先后整修当家塘堰180多处,新建万方塘近10处,新建阳平、虎岗两个高标准村级卫生室。改建阳平影剧院,新建高标准室内篮球场、网球场等文化休闲小广场。新建土管所办公大楼、政务中心大楼、便民中心、维稳中心。社会事业大发展。新农合参合率达100%,新农保参保率达85%;计生服务站被评为全市优秀计生服务站;森林管理得到加强,乱砍滥伐和森林火灾明显减少。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谈树亮 

镇党委副书记熊爱池 

【芳畈镇】芳畈镇位于县域西南角,与孝昌县小河镇交界。东与新城、夏店镇交界,南与孝昌县小河镇相连,西与广水市杨寨镇、孝昌县王店乡相望,北与阳平镇毗邻。2011年底,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8482户,总人口35721人,其中,农村人口33119人,劳动力17581人。全镇国土面积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63公顷。 

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8.8亿元,年均增长6.2%,全镇工业总产值4.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全年财政收入125万元,年均增长10%,国税282万元,地税423万元。农民人平年纯收入7220元,比上年增长14.97% 

全镇8个试点村引进民营大户投资带动农户,发展茶叶基地3200亩;优质林特基地400亩;油茶基地1500亩;新增养殖水面2000亩;新发展楚越畜牧养殖公司和宏昌养殖有限公司的万头畜牧养殖小区2个。新建通村水泥公路12.5公里,通组水泥公路22公里;整修部分村级办公室。新屋村新修水泥稻场12个,新建滚河村、赵河村、余坡村、代湾村、居委会5家农家书屋。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成高产标准农田3000亩;新建有线电视线路5.5公里,新安装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8个试点村全面开展村庄整治,总投资110万元,重点抓好清塘、清垃圾、清柴草和房屋整修、门前整理、环境整治的“三清三整”活动。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实种粮面积3.5万亩,确保粮食总产3.2万吨。扩大余坡、赵河蔬菜种植面积350亩。建立北京九头鸟餐饮业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在大悟山村建设茶叶无性繁殖基地200亩,在芳新旅游公路沿线,以新建村为重点发展优质茶园5100亩,白果纪念馆5100亩绿色油茶观光带。扩大竹林福源茶叶基地种植规模,新扩建茶叶基地500亩,新屋村油茶基地500亩。在大悟山村建设自动灌溉高产示范茶园100亩。在滕冲村、代湾村、新胜村五斗田、楚越畜牧养殖小区新建油茶2000亩。在新建村、胜利村、滚河村、白果村、大悟山村、严冲村建设公益林2万亩。以楚越畜牧为基地,在罗汉坡公路沿线建立6万头牲猪养殖小区。发展“150”模式养殖,新发展“150”养殖大户30户,新建生猪养殖小区1个。招商引进民营企业建设屠宰场。以吴河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吴河、新胜、胜利、新屋发展牛养殖和羊养殖。 

全镇共筹措资金300多万元,挖塘堰420处,当家塘265口。 

全年招商引进企业8家,协议投资1.37亿元,已到位资金7000万元,招商企业的引进投资700万元,完成蔡湾水库、芳畈铜矿尾砂坝除险加固工。引进楚越(广东)畜牧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新胜村建成万头良种母猪繁育场,注册成立楚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暨楚越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完成蔡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引进中垣萤石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余坡萤石矿。引进宏昌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开发高产蔬菜基地500亩,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产品专供北京九头鸟连锁酒店。鑫源、广源矿业两家企业实现产销两旺,入库税金均超100万元。引进民营客商严南桥投资1500万元,开发建设镇区徽派风格旅游一条街、芳香园小区及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三色一猎”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大悟山旅游开发已达成意向性协议,配套旅游开发建成新型农庄28家。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了办学条件,新建了中学教师周转房宿舍楼,完善了四所小学配套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5%,参保人数14814人。新建大塘村、余坡村达标卫生室2个。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杨宏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辉 

【新城镇】新城镇位于县域中南部,东与彭店乡接壤,南与夏店、芳畈镇为邻,西与阳平镇、高店乡交界,北连高店、彭店乡。2011年底,全镇有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91个村民小组,12975户,总人口44812人,其中,农村人口41069人,劳动力28226人。 

全镇国土面积120.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16公顷。 

2011年,镇党委政府紧扣“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主题,深入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战略,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3亿元,工业总产值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亿元,农业总产值(现价)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亿元,财政收入118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7028元。 

全镇花生种植面积超4万亩,组建花生、茶叶专业合作社9家,辐射带动8000户农户发家致富。花生经纪人队伍已达1000余人,年经销花生近2亿斤,在芳新线沿线新建茶叶基地3000亩,油茶基地2000亩,栽植优质茶苗70万株。改造低产林5000亩,实现“151”工程目标。成立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特色种养植专业合作社12个,从业人数380人。其中:养猪大户12户,养羊大户12户,养鸡大户15户。全镇生猪养殖近万头,鸡5万只,羊3000只。 

全年引进各类企业25家,到位资金5350万元,招商引进回归企业峰泉中药材加工、“楚天红”花生食用油、俊宇物流等项目相继落户投产。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5个,吸纳农民工就业4000余人,实现利税500万元。建立东祥针织、萃源毛纺等毛织企业15家。 

依托景点开园迎宾和江冲村全省旅游名村成功创建,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发展“农家乐”21家。今年到新城缅怀革命先烈、观光旅游3万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千万元。 

加快农村新社区及城镇建设。完成江冲、严河等4个村、120户的新社区建设,朱湾、王湾等4个农村新社区正在建设中。大力开展“三清三整”村庄整治活动。全镇已拆除危房262户,806间,装饰房屋3.8万平方米,清理塘堰125口,臭水沟32条,路障1002处,新建厕所68处,配齐村保洁员316名,购置了29台清运车和180辆板车,完善了“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机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芳新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完成通村通组公路3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可循环”。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东岳庙、尹湾、何冲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建整修当家塘堰386口,硬化渠道3公里,渠道清淤35公里。镇区及周边村实现镇村一体集中供水,解决了1.3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国土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 

投资500万元的新城卫生院搬迁工程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通过市级验收。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完成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征收任务160万元,参合人数3.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8万元,参与人数670人。新农合和新农保参合率达90%以上。全镇纳入农村低保户15042571人,危房改造200户,发放补助120万元,纳入五保户282人,发放生活补助50.7万元,抚恤孤儿21人,发放生活补助6.2万元,落实春荒补助5万元。2011年发放群众住院费用99.9万元、门诊报账费用88.4万元。投资3万余元配齐镇信访接待大厅办公设施。 

2011年度新城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被县委表彰为“先进乡镇”。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任刚海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利锋 

【夏店镇】夏店镇位于县域南部,宋应线与张界公路交界处。东与刘集镇交界,南与黄陂区蔡店镇相连,西与芳畈镇、孝昌县小悟乡接壤,北与彭店乡毗邻。2011年底,全镇有19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98个村民小组,8930户,总人口33130人,其中,农村人口30189人,劳动力14804人。全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3公顷。 

2011年,镇党委政府坚定走“招商强镇、调整兴镇、旅游活镇、城建美镇”之路。把农业产业化调整作为富民工程来谋划,把石材、城镇建设作为强镇支柱做大做强,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战略产业大力招商引进。农业总产值(现价)达2524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4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49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86元,全年财政收入完成603.1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茶叶、林业、养殖三大富民工程初具规模。石咀、蔡畈、杜畈等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和促农增收作用日趋明显。务岗村黄金梨、岵山村苗圃、蔡畈村苗圃、黄桥村红花油茶等“公司联村+农户”林地开发模式,群众受益已显端倪。朝阳李建东养殖专业协会,带动周边村组农户新建大型养殖场2个、养猪大户11个,石咀、高坡、夏店海南白鸡养殖2万余只。朝阳、蔡畈、高坡等村水库养殖京武鸭年出栏20万只。 

全年新增招商引资项目15个,实际到位资金6800万元,其中投资额500万元以上8个,激活民间资本12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375个。悟源石材投资500万元用于技改扩能,年生产能力达150平方米,创税收80万元,鑫盛石材、盛兴石材、振兴石业等3家公司分别于20114月、8月、10月正式投入生产。 

新建通组公路14公里,完成关溪河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会冲小(一)型水库、杜畈马鞍山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申报和设计,目前正在组织施工。新建万方塘12口,整修当家塘198口,渠道清淤75公里,完成2万亩的土地平整小型项目规划设计及312口塘堰整治任务。新建村级达标卫生室2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8.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完成特困户危房改造110户。启动数字电视工程,使镇区居民收看到102套画面清晰的电视节目,17个村农家书屋配备图书,“五五”普法深入开展,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杜荣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卫民 

【彭店乡】彭店乡位于县域中部,东与丰店镇相连,南与夏店、四姑镇接壤,西与新城镇相望,北与丰店镇毗邻。2011年底,全乡有22个行政村,226个村民小组,8583户,总人口32831人,其中,农村人口31908人,劳动力16694人。全乡国土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9公顷。 

2011年乡党委、政府立足彭店乡情,居弱图强,埋头苦干,年终综合责任目标考核成绩前移五位,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获得年终责任目标考核进步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四项奖牌。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4893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46385万元,财政总收入入库3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41元。 

积极向外争取资金,确保大别山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黎元洪故居纪念馆竣工并开馆接待游客;初步完成高吕快捷通道的规划勘测和电站的选址工作。杨畈、红寨、永安等村建设通村公路12公里,整治干渠、支渠65公里,建设泵站2座,架设抗旱线路22千米。 

招商引进乳山碎石有限公司、三利毛织有限公司、大悟县恒盛机制碳业有限公司等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1409余万元。引进仙居顶中药材购销有限公司、湖北金康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旺达蜈蚣养殖专业合作社、龙凤农业有限公司、希望油茶合作社、群利花生专业合作社、天意养蜂专业合作社等7个农业发展项目,引资1135万元。引进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彭店电影院改造开发工程、政府家属院房产开发和余河供销社开发等工程。投资近10万元完成计生办办公室规范化达标和“计卫院站联合”建设。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乡党委、政府以“两茶两花”为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建、改造茶叶基地4000亩;发展油茶3000亩;发展白花蛇草、苍术、金银花等中药材7000亩,建成环彭店水库的茶叶和油茶种植带;形成以罗田为中心的金银花种植板块和以桥店为中心的中药材种植板块。 

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严厉打击“两非”,积极开展“两清一治”活动,成立专班加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依法起诉处理违法生育对象12起,保持计生工作的高压态势,大力震慑违法生育行为。加大基层教育卫生工作的投入,完成桥店学校教学楼、彭店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等工程;继续落实“两免一补”等相关政策。完成肖河等村卫生室建设,加强农村卫生防疫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和管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极大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110户,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共建农家书屋17个,每年送电影下乡200场次。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全年共排查化解矛盾352起。 

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黄宗超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曹建 

【四姑镇】四姑镇位于县域东南部,与红安县、黄陂区交界。东与吕王镇接壤,西与刘集镇毗邻,南与河口镇相连,北与彭店乡、吕王镇交界。2011年底,全镇有14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6557户,总人口27836人,其中,农村人口26463人,劳动力14433人。全镇国土面积6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1公顷。 

2011年,四姑镇以富民强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为目标,统领城镇发展;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改善民生,统领社会事业发展。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现价)2.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626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7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5元。 

新引进项目11个,招商引资完成3000万元。募资360多万元,整治塘堰292口。对陡山沟和溜子冲小(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清淤整治渠道17公里。 

立足资源优势,壮大种养产业。全镇种植优质小麦3000亩,地膜花生5400亩,在北山、石冲等村建设青茶基地1800亩,在北山、丛岗、竹园、会山等村建设油茶基地8000亩。在田河村田河农场养猪1000头,北山村锦峰养殖场养猪500头;培植竹园养猪合作社,养猪1200头。养兔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8个,发展养兔大户150户、养兔4000只。 

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改善人居环境。增配村级卫生保洁员75名,垃圾转运人员14人。3月份启动对竹园、田河、北山等村17公里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建成竹园、田河、北山、四姑4个村的通村通组水泥公路7.5公里;延伸镇区引水主管道,安装自来水1200户,解决四姑、同兴、横山等村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兴建水泥稻场80个。加强小城镇建设,投资300万延伸硬化兴隆街1.5公里,建设人行道、下水道3.2公里,改造自来水管网7.5公里。在街道两侧开建标准化商业房和住宅楼10栋,改造老房18栋。全年吸收农民进镇建房50户,新增商贸经营户65户。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公共厕所1座,新增卫生保洁员2名、垃圾清运车1台、垃圾转运箱10个,整治老街、亮化新街成果明显。 

加快旅游业开发,以北山为中心,打造万亩乌桕红叶园风景区、大别山革命洞风景区和四姑墩历史人文风景区等三大景区。投资40万元初步建成北山乌桕红叶广场和景区道路改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投资20万元,继续完善镇中学、横山小学、四姑小学3所寄宿制学校基础配套设施,镇(村)建成幼儿园3所,并配备安全校车一台。增建村级农民体育活动场所2处,实现14个村全部拥有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增加至9个;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与率分别达98%9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355960岁以上老年人全年生活补贴金234.9894万元,落实农村低保、残疾人扶助、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实行低保、五保户动态管理,调整低保25户。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福强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卫华 

【刘集镇】刘集镇位于县域东南部,东与河口、四姑镇相连,西与夏店镇交界,南与黄陂县蔡店镇毗邻,北与夏店、四姑镇接壤。2011年底,全镇有15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9060户,总人口29965人,其中,农村人口28327人,劳动力19214人。全镇国土面积6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0公顷。 

2011年,刘集镇按照“一线两区”的发展思路,大力倡导“居弱图强,真抓实干”的精神,着力“打基础,强后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2011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镇生产总值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1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财政收入386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21元。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加强金鼓“铁寨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征地50多亩,完成景区公路路基建设,启动景区的第一期建设投资。已建成规模农家乐6家,日接待能力1600多人。 

加强小城镇建设,完成镇区“1+5”(镇区加周边五个村)集中供水和金鼓生态家园四村一体化安全饮水工程,受益人口1.8万人。在城镇功能配套上,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0亩的“金鼓露毫文化广场”,福利院危桥改造,“刘金”公路通车,完成建设大道整治、新建迎宾大道、投资200万元建成金鼓露毫文化广场、硬化亮化3公里徐家河河道,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新增多功能垃圾清运车1台、标准垃圾箱12个、卫生保洁员1名,加强城区日常保洁和垃圾处理,镇区面貌日新月异。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总投资4000多万元,推进全镇工程项目建设。投资500万元完成10公里刘金公路建设,投资1000万元动工新建“夏蔡”、“会铁”公路,投资1500万元,完成徐家河整理工程;投资80多万元,完成福利院大桥维修,镇政府自筹配套资金380多万元,对镇区街道、公路沿线和河道线的环境进行整治。开展全民创业工作,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行全民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6个(大悟金鼓茗韵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刘集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大悟县华珍中药材有限公司、大悟县雁昌生态园、金河火鸡寨山庄、刘集鸿运建材有限公司),实际到位资金4100万元。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完成“回归创业工程”企业5家,固定资产到资额3600万元。大力实施“公司联村开发”计划,引进开发商3个,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税收200万元。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3户,私营企业户21户。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全镇上下共投资1180万元,整治当家塘223口,实现组组整治一口当家塘。投资300万元完成八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发展社会事业,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低保”、“特困人群”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农村五保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100%。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实现新农合参全率95%、综合平均住院补偿率达到80%以上。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郑伟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振新 

【河口镇】河口镇位于县域东南角,与红安县、黄陂区交界处。东与红安县上新集镇交界,南与黄陂区姚集镇相连,西与刘集镇相望,北与四姑镇毗邻。2011年底,全镇有11个行政村、4个社区、137个村(居)民小组,6224户,总人口24655人,其中农村人口19542人、劳动力11890人。全镇国土面积4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1公顷。 

2011年,河口镇以城镇经济为龙头,以镇区连片开发为主线,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村建房向城镇集中、城乡居民向小区集中,走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发展新路子。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38033万元,农业总产值15395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548万元,财政收入113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2782万元。 

狠抓项目建设,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引进福建施老板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西山油茶苗圃基地,年育苗130万株。完成了总投资1600万元的河口银河大厦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政策,启动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河口综合文化站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大拇指家具城。全面完成了投资1000多万元的镇区河堤综合改造工程。 

大力改善城乡面貌,全年兴建商品房227套,建设面积29670多平方米。投资30万元高标准配置30个垃圾收集箱和2台垃圾清运车。努力改善民生,新修农村水泥稻场4处、通村公路7.5公里,并结合“三万”活动,改造兴建万方塘、当家塘220多口。 

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启动镇中支教楼和镇小少年文化中心建设,完成7个村级卫生室和6个“农家书屋”基础建设,开通数字电视用户800多家,网络宽带用户640家。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村级综治信访维稳流动站,坚持“一村定一点、一旬见一面、小事当场解决、大事集体决策”的机制开展流动信访。成立镇土地林地流转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各村均成立了老区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建立了以“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为主的农村卫生保洁机制。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广刚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智林 

【吕王镇】吕王镇位于县域东部,东临红安县华河镇,南接河口镇、红安县上新集镇,北连丰店、黄站镇,西抵彭店乡,四姑镇。2011年底,全镇共有19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7021户,总人口28519人,其中农业人口6301户,27204人,劳动力14042人。全镇国土面积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5公顷。 

201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9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农业总产值1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728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完成财政收入37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8.25万元,比上年增长39%;本级国税收入93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本级地税收入188万元,比上年增长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60元,比上年增长17.01% 

扎实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大岗村经济试验区试点村为重点,新开发青茶基地1000亩,油茶基地2000亩,药材基地1500亩,大别山林药间作万亩示范基地3000亩,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和地膜花生种植,全镇双低油菜种植面积4000亩,地膜花生种植面积2000亩。不断壮大仙居顶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发养猪专业合作社、大悟富山牧业专业合作社,新增养羊大户3户,现存优质特种羊近万只,新增养猪大户6家,现存栏生猪6000余头,新增养牛大户20户,现存优质黄牛3000余头,新成立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 

积极引导打工经济发展,依托吕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及越南、塞内加尔等国家转移,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达8000人次,其中出国务工的近千人,务工总收入达1.2亿多元。新一轮“三万”活动中,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新建和整修塘堰285处。 

招商引进态势良好。全年招商引资项目9个,到位资金716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兴修通组公路3.2公里,整修路基2.6公里,兴修通往仙居顶风电场5公里水泥路;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4100门,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4700余户,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吕王全境。完成自来水引水530户,解决24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水泥稻场35个。完成农户门前硬化1207000平方米,房屋外墙刷白贴瓷砖1509000平方米,拆除破旧房屋60余间,新建改造下水道1000余米,新建公共厕所4个,新建垃圾池15个,新建标准花坛40个,绿化植树1万株。董湾村、钱湾村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善镇中学、如青学校、钱湾小学三所寄宿制学校基础配套设施,新建标准幼儿园2所。新建镇综合文化站一处,农家书屋6个,农民体育建设活动场所3处。积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严格执行“四免一关怀”救助政策;改扩建村卫生室5个;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9%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镇参保人数达应参保人数的85%以上;切实做好救济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危房改造95户,完成灾后倒房户重建20户。完成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和“三资”清理工作。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阚世文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谈心宽 

【黄站镇】黄站镇位于县域东北部,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东与河南光山县、新县、湖北红安县相连,南与吕王镇交界,西与丰店镇相望,北与宣化店镇相邻。2011年底,全镇有11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4566户,总人口16647人,其中,农村人口15091人,劳动力6695人。全镇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1公顷。 

2011年度,镇党委政府按照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集市、城镇建设、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原则,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农业总产值(现价)1亿元,招商引进项目5个,到位资金8000万元;财政收入34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9元。 

落实国家计生奖励扶助政策51人,特别扶助9人;落实粮食直补109637元、粮种补贴12428元、综合直补575119元、油菜补贴34553.3元、退耕还林资金50万元;落实了21名大中型水库原迁移民年补助600元资金、连续发放20年的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8%,共7665人获得补偿,补偿33.5万元,二次补偿2718.03万元,大病补偿12人,补偿9600元。 

招商引资,引进沁园春农业开发公司,前期投资300余万元,计划投资1000万元,租赁刘河茶场,进行茶场、山场开发,建设集旅游、垂钓于一体的休闲农庄。投资87万元,在玛瑙冲水库下游建成“刘河粉丝”加工园区,年产销粉丝达到90万公斤。兴建江畈鄂北花生大市场,组建花生加工协会,实现花生米加工产业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年产销花生米1万吨。在祝山沙岗成功开发茶叶基地1000亩。通过公司联村、大户租赁、农户开发等形式在李元高岗、黄站曾岗、红联界岗等地共开发新茶基地1800多亩。同时,完成3000亩低丘岗地改造,为扩大茶叶种植奠定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上,完成玛瑙冲、祝山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整修当家塘38口,清淤渠道7.2公里,清涵洞5处;投资1万元新建一个垃圾处理场。配备了5名垃圾转运员,购置5台垃圾清运车,兴建垃圾池、垃圾桶83个,组组配备1名保洁员,实现了“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保洁管理机制;在“三万”活动中,新挖整修塘堰170余口,完成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清淤渠道7.2公里,清涵洞5处。多举并措保抗大旱,2011年春,面对严重旱情,镇党委政府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玛瑙冲水库存水首先保证镇区生活用水。同时,镇群众自发打水井保生活,共投入资金32万余元,打水井82口,优先保证人畜饮水。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陈述益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钱胜 

【宣化店镇】宣化店镇位于县域东北部。东与县李园林场、河南省新县卡房乡交界,南与黄站镇相连,西与县五岳山林场、东新乡、三里镇、丰店镇、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交界,北与河南省罗山县定远乡、周党镇、山店乡和新县苏河乡接壤。2011年底,全镇有40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412个村民小组,16088户,总人口63831人,其中农业人口58317,劳动力38384人。全镇国土面积265.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50公顷。 

2011年,宣化店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3亿元,较20104.83亿元增长9.73%;农民人平纯收入达7366元,比上年增长21.7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5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3.2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 

新修万方塘5口,当家塘23口,当家堰3处,水渠1700余米,加固八字沟水库、大堰水库,整修全长9.6千米的东河渠道和649口当家塘。在杏冲村、河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平整土地1100余亩,累计投资达200多万元;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规模肉鸡、生猪养殖,楚新蔬菜专业合作社、鑫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光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土地农庄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以农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相继成立;栽植板栗、银杏、大叶杨、松树、杉树等灌木及各种景观树近20万余株;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步伐,在玄坛、河西、大堰、坞铺等村实施新能源建设(沼气池)工程,建造沼气池330门。 

工业园区初具雏形,宣化店镇工业经济园区规划面积500亩,一期完成平整土地125亩,取得用地手续73.5亩,目前已进入招拍挂阶段。园区完成投资2500万元,园区已实现中心主街道硬化,电力设施、水管、电信管网铺设到园,路灯亮化。园区目前进驻企业2家,意向入驻园区2家。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投资1200万元,启动占地2500平方米的粮贸小区建设,一期76套主体已竣工,可容纳350余人入住;投资180万元,硬化街道道路,配套建设路灯、下水道;投资100万,购置垃圾箱、环卫车和晒水车,并通过招标,实行市场运作。同时建立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对城镇的住户每户配置一个专用垃圾桶。民生保障坚强有力,通过群众自筹160多万元,项目支持80多万元,完成了龙山、莲花、张墩、杨楼四村3200多人安全饮水。通过项目支持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38万元完成文化场所建设和玄坛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同时依托文化广场组建3个民间秧歌队和3个婚介所。 

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招商项目16个,其中规模企业两个:大悟县豫鑫源炭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50万元,主要以生产、经营、销售机制炭为主,年生产机制炭能力达10000吨。大悟县豫鑫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700万元,主要以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棉布棉纱为主,年可形成1500万米棉坯布和500吨棉纱的生产加工能力。 

社会事业整体推进,镇中、河棚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学,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强化校车的安全管理。卫生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标准村级卫生室6个,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入率达95%。被评为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为2300多户4200多困难群众办理低保或特困救助,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0人。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韩彩玲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天顺 

【丰店镇】丰店镇位于县域东北部,属江淮两大水系交汇处。东与黄站、宣化店镇相连,西与高店、东新乡接壤,南与彭店乡、吕王镇交界,北与宣化店镇毗邻。2011年底,全镇有26个行政村,250个村民小组,8653户,总人口34267人,其中:农村人口32240人,劳动力17180人。全镇国土面积15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8公顷。 

2011年,丰店镇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掀起了以整治塘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9356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571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30万元,工业总产值54436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87万元,财政收入405万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镇中稻、小麦、花生、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产量大幅度提高。年产中稻1600万斤,小麦1000吨,花生5000吨,油菜500吨。发展“150”模式养猪大户20户,养羊大户12户,养牛大户2户,小型养猪大户30余家。东冲、赵畈药材种植发展较快,姜畈、龙潭、中养殖业发展迅速,各类产业逐渐步入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秋冬农业综合开发中,改扩建青茶基地1000亩,发展油茶基地1000亩,建设中小型药材基地1000亩。同时加大对现有1.5万亩板栗基地的管理力度,全镇年产板栗100万斤。 

招商引资项目7个,实际到位资金6750万元,其中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大悟县丰店润发棉纺织厂、丰店顺心石油液化气有限公司、丰店镇正兴养鸡场、大悟县森鑫碳业有限公司、大悟县大别山茶叶有限公司、小仙居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月,总投资5000万元的丰店电影院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20万元的丰店顺心石油液化气有限公司液化气站项目建成投产。汉川客商投资30万元,创办了亿客隆服装超市。 

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全镇完成通村公路30公里,方店、付堂等村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许河村自筹集资金60万元进行中心自然湾新农村建设。 

发展社会事业,投资15万元对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装修,购置办公设备,从镇直机关、部门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统一培训上岗,开展“一站式”服务。“新农保、新农合”工作实现全覆盖,全镇共有“五保”对象193人,分散供养113人,集中供养80人,农村五保老人自愿集中供养率100%。新农保参保16343人,参保金额196.92万元,参保率93.3%,发放社会养老保险金266.8万元;新农合参保人数27360人,参合率95.2%,政策范围内补偿率80.5%。镇文体服务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全镇农家书屋覆盖20个村。投资10万元在街道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监控设备7台套,技防设施不断健全。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傅正珠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颜晓军 

【高店乡】高店乡位于县域东北部,东与新城镇交界,南与阳平镇相连,西与城关镇相望,北与丰店镇、东新乡毗邻。2011年底,全乡有25个行政村,272个村民小组,10679户,总人口43593人,其中,农村人口41179人,劳动力26331人。全乡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82公顷。 

2011年,高店乡以孝感北站和高铁新区建设为契机;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要务;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谋划发展新思路,强化发展新举措,争创工作新亮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招商环境。201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2591万元,比上年增长31.2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295元,比上年增长18.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38万元,比上年增长40%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破竹林除险加固,渠道进行了硬化;对镇区自来水进行改造,新建了自来水厂,实施了忠和、店龙、汪洋、棚岗四个村的饮水工程,兴建维修了100余口当家塘堰。新建喻河等23个村长约110公里的水泥通村公路。新建改建新河、夏河、三合、崔湾、付湾、永年、喻河、阳河、许城、忠和、东风等一批村部;新建了卫生院门诊大楼、杨畈小学教学楼、汪洋小学教学楼、高店中学宿舍楼、计生服务中心办公楼等一批基础设施。 

完成了忠和、何店等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规划、改造和改建工作,建水泥稻场127个,完成了89户的危房改造。对新街北头下水道进行了完善,在街道上设置垃圾池、果皮箱,安装路灯48盏。宣悟线维修、街道黑化2800米、新老街道路下水道铺设3000米,新铺设的自来水管道辐射到火车站及周边邻村一万多人。完成了汪洋片和忠和片等村土地平整项目的规划设计,完成沼气池建设800余户;“三万”活动中整修塘堰800余口。 

大力开展招商引进。招商引资项目8个(新河黄荆木招商、新河白沙畈招商、新河狮子山招商、新河梨园招商、高店城镇改造项目招商、杨畈桃花岛招商、许城养猪专业合作社招商、何店鑫鑫碳业招商),实际到位资金6000万元。 

落实民生事业。全年发放低保金201.96万元,五保供养264户,大病救助19户,农民参合率达到98%以上。新农保参保人数22000人,新农合参保人数39800人,养老金发放人数600人。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邓庆胜 

党委副书记、乡长付海波 

【东新乡】东新乡位于县域西北部,东与丰店、宣化店镇交界,西与大新镇毗邻,南与高店乡、城关镇相连,北与三里城镇相望。2011年底,全乡有34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244个村民小组,8881户,总人口34560人,其中,农村人口32872人,劳动力20036人。全乡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6公顷。 

2011年,东新乡国民生产总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比上年增长44.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2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09元,比上年增长17.50% 

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地膜花生种植规模达到10000亩,板栗基地15000亩,食用菌发展到年规模28万棒(袋),规模养殖户46户。以湖北天和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悟达农林开发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市场+基地”等经营模式,发展油茶产业,新开挖油茶基地12000亩。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通村公路12公里,新建一座35KW变电站,架设35KW输变线路,对17个低压台区进行网改。先后投入100多万元高标准硬化正兴南街,安装景观节能路灯6盏,在人行道铺大理石街面,拉通了创新南街。开发商品房面积12000平方米,改造下水道3公里。 

招商经济进步明显。全年招商引资项目5个,到位资金7400万元。徐传海投资4000万元建立东新吉和昌城镇开发公司;湖北悟达农林开发公司到位资金3000万元;安沟村彭贤明投资550万元建设休闲农庄。引进黄陂客商投资100万元,盘活东新悟东砖厂。大力推进全民(回归)创业。新增13家回归创业企业,高迎兵投资300万元,成立大悟县栗谷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李之建投资200万元,建立大悟县东兴装卸服务有限公司。 

实事工程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移民搬迁工程,全乡铁路建设拆迁搬迁182户,大中型水库移民搬迁补偿71户,龙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期搬迁户40户得到妥善安置。大力推动“一建三改”,完成沼气改造420户。大力推动“双百实事工程”建设。完成塘堰新建及整修任务384口。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完成彭河小学寄宿制学校和东新中心小学规范幼儿综合楼配套建设。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完成122.7万元,参合率达90%以上,政策范围内补偿率达85%以上。集中供养五保老人60人,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民政工作先进乡镇。新农保参保11300人,60岁以上老人已全部按月领取养老金。投入58.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98户。新建农家书屋7个,村级卫生室5个。全年共排查重大矛盾隐患8起,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7起,处理信访件6起。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共为群众捐款捐物达54万多元。完成全乡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 

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吴建军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艳红 

【大新镇】大新镇位于县域西北部,东与东新乡交界,南与城关镇相连,西与广水市武胜关镇接壤,北与三里镇毗邻。2011年底,全镇有2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29个村民小组,8997户,总人口34272人,其中,农村人口31471人,劳动力16253人。全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1公顷。 

2011年,全镇全年农业总产值27192万元,比上年增长40.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494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全镇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595.04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国税收入184.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地税收入2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5.2%。财政收入1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706万元,比上年增长36%。农民人平纯收入6483元,比上年增长19.19%。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进天宇茶业有限公司客商在余畈村、粟谷村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建2000亩绿油茶基地、800亩杨树基地。大力发展农林产业和药材业,在沈城、十墩新建用材林基地3000余亩,在五峰、高峰等村新建药材基地2000亩。整修河堤砌石岸8处,兴建万方塘25口,整修塘堰360口,新建拦河堰2处,新建通村公路7.5公里。加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已完成60%以上的村自来水管网建设。投入抗旱资金300多万元,抗旱机械3200余台套,新建固定泵站8处,整修固定泵站12处,完成1.7万亩中稻抢插,确保绝大部分稻田的丰收。 

共招商引进项目(投资额200万元及以上)13个,到位资金1.795亿元。 

新农村建设,投资120万元对象鼻子河镇区段1500米的河段进行综合整治,砌石岸,埋设排污水泥管800米,建拦河坝1处。投资35万元,对1200米的主街道两旁的下水道进行疏浚、整修,对破损街面进行硬化。投资80万元建设镇区文化广场,主体建筑63层,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在长山、五童、和平各建抽水泵1处,五童、和平建水渠2.5公里,在八口塘村各整修万方塘2口,对大新村天台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资70万元,在八口塘村整修塘堰3处,在余畈、十墩整修当家塘各1处,扶持天宇茶业建优质绿茶基地项目,支持资金120万元,扶持八口塘、五童老区建设资金50万元。在十墩整修卫生室,在五童和八口塘村新建标准化卫生室。在八口塘村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套。对八口塘村、和平村、十墩村三所村小学进行危房改造,建成7.5公里的通村公路。投资95万元,在余畈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整修塘堰4口,修建通村公路3.5公里,漫水桥1座,新开挖基地500亩。安排危房改造90户,每户按6000元标准实施补贴。 

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投资100多万元用于村级办公场所硬件、软件建设,整理规范档案。扎实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下基层和“万名干部进万村访万户”活动。完成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黄强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卫东 

【三里城镇】三里城镇位于县域西北部,系鄂豫两省三县(市)交界处。东北与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交界,西北与河南省信阳市李家寨乡相连,西南与应山市武胜关镇毗邻,南与大新镇、东新乡接壤。2011年底,全镇有20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89个村民小组,8264户,总人口为27495人,其中农村人口25825人,劳动力15988人。全镇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4公顷。 

2011年,三里城镇全力打造以柏园茶为中心的茶叶产业,激力推进护岭大峽谷开发,大力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9亿元,财政收入37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2万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4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6973元,全镇招商引资额29593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茶叶产业发展。新开发茶叶基地面积5000亩,全镇茶叶基地总面积已达到3.5万亩。研发出“柏园黄龙寺特红茶”产品已投入市场。悟道茶投入80万元新上两条全自动生产线,生产乌龙茶。 

护岭大峽谷旅游开发进入实质阶段,由河南宏邦实业有限公司投入600多万元修建成功30多公里的旅游公路,大悟十八潭旅游开发公司正式挂牌,并列入县委县政府2012年旅游开发工作目标。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300多万元,改造镇区希望大道,高标准整治水、电、路,实行全路段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整治了大界沿线的石铺、马鞍、四庙村湾容湾貌,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兴建农民健身广场、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由武汉汪老板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移住村庄”,拟建420套居民安居房,整个工程进入尾期。投资30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1台、移动垃圾箱28个。疏通清淤护城河垃圾,清洁河道,全长500米。另外,投资20多万元清淤维修民主街、向阳街下水道,解决了多年断头沟及排水的疑难问题。全镇共新建整修塘堰260口,新建泵站6个,整修渠道河堤45公里,新修万方塘8个,新建水泥稻场20个,新修通村公路119公里。引进内地开发商老板,投资500万元,兴建新世纪超市首家乡镇连锁店,并配套建设居宅小区、镇文体中心广场。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韩莉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云 

(田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