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

星野①沿革

翼轸荆州②。《史记》。翼二十二星,十九度;轸四星,十七度。《甘石星经》。

轸星散为荆州,分为楚国。荆之言强也。阴盛物坚,其气急悍也。《春秋 元命苞》

起张十三度至轸七度为鹑尾③,荆州分。费直《周易》

黄帝分星,自张十八度至轸十一度为荆州。皇甫谧《帝王世纪》

自张十八度至轸十度曰鹑尾之次,于辰在巳,谓之大荒落④,于律为






①星野:即分野。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古人依据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 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 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②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为楚之分野。《史记•天官书》:“翼轸,荆州。”

③鹑尾: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楚之分野。《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 及鹑尾,其有此土乎!”韦昭注:“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之次。”

④大荒落:亦作“大荒骆”。亦作“大芒落”。亦作“大芒骆”。太岁运行到地支 “巳”的方位,这一年称大荒落。



,斗建在申,今楚分野。同前

北斗玉衡第七星曰衡,四星曰权,主荆州。常以五卯日候之,乙卯为南阳。《星经》

旅于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左传》。南为朱鸟,鸟尾曰 帑,周、楚之分。杜注

《左传•昭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日食在辰尾。史墨占:六年,吴 必人郢,终亦不克尽。”盖以先四十一日庚午日已有变气。午位,南也,楚 位也;庚午有变,故知楚灾。午火胜庚金,故知楚复。后吴人郢,昭王奔云 梦,走郧及随,卒复国中兴。《云梦志》

翼、轸,楚荆州。南阳,翼六;南郡,翼十;江夏,翼十二。《晋书•天 文志》

布太微之墟而在巽维者,鹑尾也。为列山氏之墟。《唐书•天文志》

张,鹌火也。初柳,七度;中星,七度;终张,十四度。北自宛叶,南 曁汉东,尽汉南阳之地。古成周、虢、郑与唐、随、申、邓,河南之分⑤。 张直南阳、汉东,与鸫尾同占。翼、轸,鹑尾也。初张十五度,中翼十二







①律: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 合称“十二律”。夷则:十二律之一。阴律六为吕,阳律六为律。夷则为阳律的第五 律。律吕相配居第九。《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韦昭注:“夷,平也;则,法也。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

②斗建:即农历之月建。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 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③害鸟:即朱雀。杨伯峻注:“朱鸟即朱雀,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 宿之总称。鹑火在二十星、八宿中为柳、张三宿,鹑尾为翼宿与轸宿。

④太微: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 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巽维:东南方。

⑤成周:西周的东都洛邑。故址据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虢:古国名。西周文 王弟虢仲之封地。今河南省成皋县虢亭者,史称东虢。郑:古国名。唐:古国名。姬 姓。位置在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随:古国名。申:古国名。姜姓。周封伯夷之后 于申,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古国名。分:分野。


度,终轸九度。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江夏皆全楚分。古荆楚、 郧、都、罗、权、巴、夔与南方蛮貊之国,翼与咮、张同象,当南河之北; 轸在天关之外,当南河之南。同前

京西南路襄阳府及邓、随等州,《禹贡》豫、荆之域,而豫州之壤为 多;当柳、星、张之分。荆湖北路江陵、德安等府,《禹贡》:“荆州之域, 当张、翼、轸之分。”《宋史•地里志》。

柳四度至张十五度,鹌火之次也。湖广所属德安府之随州,襄阳府之均 州、光化,皆张分。张十六度至轸九度,鹑尾之次也。湖广之武昌府兴国州 以及襄阳、德安二府,安陆、沔阳二州,皆翼、轸分。《明史•天文志》

唐一行分南纪、北纪①,由汉水之阴趋均州、光化、枣阳,折而随州、 应山,于汉阳为南郡,由孝感西南抵汉川、汉阳,逾武昌,泛樊口,人黄 州,括二郡全镜至德安之安陆、云梦、应城。其地为江夏郡,人翼十二度。 夏太史《通志》

按:德安府阁属周,当古荆、豫之交。州地既分,星野亦异。其见于诸史《天 文志》及诸家言分野者如此。盖自汉以来,不知岁差气诸家所论,唯以节气交宫 分十二次,其交宫又非当时实测,于是十二次纷纷改定。晋虞喜始知岁差®,迄不 能用。唐一行分山、河两界,以七宿之中分四象中位,而著其分野。然其区别各 次,与《尧典》、《春秋传》复时有出入。迨明中叶,西法始至,以中气过宫而恒星 有岁进之差®,于是宫无定宿,宿可以递居别宫,古法因之顿变。我朝历法极精,





①唐一行:一行( 683—727),俗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唐代 高僧和杰出的天文学家。唐一行《山河分野图》中主要表示有京城、州郡、山河以及与 之相对应的星次和星宿等,这是一种天文和地理相结合的特殊地图,其表现方法以注记 和文学说明为主。

②岁差: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于地球赤道的微小影响,使地轴在黄道轴的周围 作圆锥形运动,慢慢向西移动,约二万六千年环绕一周,同时使春分点以每年50.2角秒 的速度向西移行。这种现象叫做岁差。

③虞喜:虞喜( 281—356),字仲宁。著名天文学家。余姚人。我国最早发现岁差 的科学家。

④中气: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 “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过宫: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


推算更密。如楚之分野以次言曰鹑尾,旧说鹑尾起张、中翼、终轸。查光绪十三年 《钦定七政经纬躔度时宪书》:鹑尾起星四度十三分入巳,终翼七度四十五分过 辰,是翼宿尚余七度于鹑尾中,而轸星全度已入寿星之次。推之二十八宿方位皆 更,而分野亦易。按之古法,殊多参差,且经星一度,分野几二千余里,德安幅 员不及三分之一。繁称博引,傅会转滋。然史迁有言:“天有列宿,地有州域。” 爰撮举诸说①,以引其端。

德安府属北极出地经纬度

考《皇朝中外一统舆图》②,德郡距京师中线偏西二度有奇,其北极出 地度数俱在三十一度之外。复检査《揣籥小录》北极出地经纬度表④:德安府安陆县,北极出地三十一度一十八分,偏西二度五十二分;云梦,北极出 地三十一度四分,偏西二度四十七分;应城,北极出地三十一度,偏西二度 五十七分;随州,北极出地三十一度四十六分,偏西三度十二分三十杪;应 山,北极出地三十一度四十一分三十杪,偏西二度四十五分三十杪。特录 之,以备揆日正方之用

沿革表附

德安府地界汉东。春秋时,汉东诸国唯郧、随最著,后皆属楚。及秦先 得楚随地,隶南阳郡;继灭楚,得郧地,隶南郡。由是而汉、晋、唐、宋, 郧、随两地分建,军、州、郡、县不相统属。郧或称江夏,称安陆,称安 州、郧州;随或称随阳,称汉东,称随郡、随州。迨宋升德安为府,元始以







①撮举:撮要举出。

②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书名。即《大清一统舆图》,是于清同治二年冬月( 1863 ) 由胡林翼、严树森在《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③有奇:有余。

④摇喬小录:书名。张作楠撰。天文学著作。张作楠(1772—1850 ),字让之、 丹邨,号丹村,浙江金华潘村乡(今曹宅镇)龙山村人。清嘉庆十三年( 1808)中 进士。

⑤揆日: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


随州来属。至其疆域之分合,属邑之废兴,代有不同。益以六朝南北纷争, 府境适为边邑,彼置此更,名称更繁。旧志沿讹袭故,兹特分条厘正焉。

德安府 虞夏荆州之域,惟随州、应山为荆、豫接壤处。《禹贡》:“荆及 衡阳为荆州。”《地里今释》:“荆州北距南条荆山,南尽衡山之阳。其在随州南境 者,则武、汉、安、荆、岳、长等十一府;郴、靖二州;施州卫及襄之南漳,德之 云梦、安陆、孝感、应山、应城五县焉。”胡渭《禹贡锥指》:“荆之北界,判自南 漳县之荆山,南漳以东为荆门、钟祥、京山及随州之北境;又东为应山县,县北有 义阳三关。皆荆、豫接壤处。”周为郧子国。其唐、随、贰、轸、蒲骚,皆在 今属。详后“州县沿革”。后俱属楚。《元和郡县志》①:“安州,春秋时为郧国, 后为楚所灭。”《通典》:“安州理安陆县。春秋郧子之国,云梦之泽在焉。后楚灭 郧,封鬭辛为郧公,即其地也。”《春秋大事表》:“郧不知何年灭于楚。”今德安府 治安陆县为郧国地。“郧”、“邶”、“溻”三字通用,“若敖娶于邶”,即此。《大清一 统志》引《汉书•地里志》:“郧乡在竟陵。”《左传》杜注:“郧国在云杜。”今考云 川、云梦及蒲骚在德安府界。程大中《郧国考》谓德安为古郅国,非郧子国,引 《左传》“郧人军于蒲骚”为据。查顾炎武《郡国利病书》:“《沔志》谓郧在景陵。 《汉志》:‘景陵有郧乡。’《水经注》:‘巾口西景陵大城,古郧国也。’《通典》:‘郧 在江夏县东南,今安州。’按《左传》杜注,部在江夏安陆县东南,有云梦城。部子 与楚同爵,地分东西。今德安安陆,故云国,在郢之东;而其属随州、应城、云梦 又在景陵之东。邶子曾与蓼、六伐楚而军蒲骚,今应城也。邶、随、蓼、六皆在郢 东,而蒲骚在四国之中,其西与楚郢邻,假令郧在景陵,所伐在西,乃却走而东, 军欲何俟耶?景陵,郧国城。盖楚灭郧子,城其城为郧,大夫称近邑,非部子故国 也。”又顾祖禹《方舆纪要》:“德安府,春秋时郅子国。郅,一作‘郧’,俱读曰 ‘云’。” 二书皆可证大中《郧子国考》之误。秦并天下,置南郡,以郧城隶之。 《太平寰宇纪》:“郧城,楚邑也。秦并天下置此,即南郡之地。”《方舆纪要》:“秦灭楚,置南郡。今湖广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诸府是。”西汉分南




①《元和郡县志》:一部地理总志。唐人李吉甫撰


郡置江夏郡,隶荆州,领西陵、安陆等十四县。后汉江夏郡领西陵、安陆等 十四城。《汉书•地里志》,江夏郡有竟陵、西阳、襄、邾、軚、鄂、沙羨、蕲春、 郄、云、杜、下雉、钟武。《后汉书.郡国志》,江夏郡有西阳、轶、竟陵、云、 杜、沙羨、邾、下雉、蕲春、鄗、鄂、平春、南新市等县。皆非今属,故不载。 按:秦至两汉,随县别隶南阳郡。三国时为魏吴边邑,地属魏。《元和郡县志》: “江夏郡自后汉末,当吴、魏二国之境。”《晋书.地里志》:“汉建安十三年,魏武 尽得荆州之地。及败于赤壁,南郡以南属吴,吴遂与蜀分荆州。荆州之名,南北双 立,吴荆州统南郡、武昌等十五郡,其南阳、江夏等七郡属魏之荆州。”按:三 国时,荆州南北双立,即江夏郡亦有二。建安十四年,孙权筑夏口城,以程普为江 夏太守,治沙羨。沙羨即黄祖所移治,此吴之江夏也。《魏书•文聘传》:“太祖平 荆州,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别屯沔口,止石梵。”盖其时沙羨已为吴有,因使聘别 择要地以为郡治,故曰“别屯”;聘至江夏石梵阻于吴,不得前,即踞此为治,故 曰“止此”。魏之江夏也。《安陆志》引《王基传》:“安陆,左右陂池沃衍。”疑魏 江夏徙治安陆,不知基表城上昶,移江夏治之。其言“徙治”,乃上昶,非安陆, 盖斯时安陆仍江夏郡之一县耳。观《陆逊传》:“潜遣别将击江夏、新市、安陆、石 阳。”江夏与安陆并称,则安陆非郡治明矣。晋武平吴,移江夏郡治安陆,领安 陆等七县。《方舆纪要》:“初立沌阳县为江夏郡,后郡移治安陆。”《晋书•地里 志》:“江夏郡有云杜、平春、鄗、竟陵、南新市等县。”非今属,故不录。旧志“汉 江夏郡治安陆”,误。按:《湖北通志》:“沔州本汉安陆县地,晋于州西临嶂山下置 沌阳县,自上昶移理焉。”《元和郡县志》:“上昶故城在今州西北五十三里。”是 也。《方舆纪要》:“后郡移治安陆,大抵汉置江夏郡,始治西陵。”黄祖始移沙羡, 后为吴所有。魏因命文聘别屯沔口,止石梵,为江夏治。王基始表移上昶。至晋 初,又自上昶移安陆。诸书条晰甚明。盖安陆县之江夏郡治晋始建,不始于汉,并 不始于魏也。旧志又云“晋太康初,江夏郡治安陆,后析置安陆郡”,误。考安 陆郡乃刘宋分江夏立,不始于晋。盖晋时安陆尚隶江夏郡也。宋移江夏郡治夏 口,分江夏立安陆郡,仍治安陆县,隶司州,领县二。《宋书•州郡志》:“孝 武帝建元元年六月,分荆、襄、江豫立郢州,罢南蛮校尉。十月,于郢州立安陆





郡。是后江夏遂治夏口。少帝景平初,司州复没。文帝元嘉末,侨立于汝南,寻亦省废。明帝复于南豫州之义阳郡立司州,领义阳、随阳、安陆、南汝南四郡。又安 陆太守孝武帝建元元年分江夏立,属郢州。后废帝元徽四年,度司州有安蛮县,孝 明大明八年省为县,属安陆。明帝太始中,又立为左郡,宋末又省,领县二:安 陆、公相。江夏又有曲陵县,本名石阳,吴立。”《晋起居注》:“太康元年改名曰曲 陵。明帝太始六年并安陆。”按:是时已分安陆地,置应城县,而州郡志无之,且 曲陵既并安陆,则安陆郡所领仅安陆一县,与史文“领县二”语不符,疑有阙讹。 南齐司州兼领安陆、随、安蛮三郡,安陆郡寄州治,领安陆、应城等五县。《南齐书•州郡志》:“司州镇义阳。宋景平初,失河南地。元嘉末,侨立州于汝南 悬瓠,寻罢。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河洛,自此以 来,常为边镇。泰始既迁,领义阳,价立汝南,领三郡。元徽四年,又领安陆、 随、安蛮三郡。安陆郡寄州治。是时,别置永阳县隶随郡。”俱详后“随州沿革”。 梁于安陆郡置南司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后没于西魏。《通志》:“梁天监三 年,于南阳立司州,寻徙安陆。”《寰宇记》作“天监七年”。《舆地纪胜》:“后废 州,复为安陆郡。”按:梁天监三年八月,魏陷司州,诏以南义阳立司州。简文帝 大宝元年,西魏陷随郡,寻陷安陆,执司州刺史柳仲礼,尽有汉东之地。《北周 书•杨忠传》:“梁元帝送载书,魏以石城为界,梁以安陆为界。及陈大建十二年, 周司马消难以九州八镇奔陈,陈复改安陆郡为南司州。未几复没。盖今德安全境, 至是尽沦于西魏矣。”西魏置安州总管府,别置城阳郡于应城,析安陆地置云 梦属之;北周改安州曰郧州,统安陆、城阳二郡。《北周书》帝纪:“安州,西 魏置安州总管府。北周保定二年六月,分山南荆州、安州、襄州、江陵为四州总 管。五年正月,令荆州、安州、江陵等总管并隶襄州总管。建德元年,省东南诸 州、江陵等总管,停隶襄州。”《隋书•地里志》:“西魏大统十六年,梁遭侯景之 乱,安陆郡悉入于魏。魏于安陆郡置安州总管府,别立城阳郡于应城县,析安陆县 地置云梦属之。”按:《隋书.地里志》称西魏置安州而不言周改郧州,司马温公《通鉴》注,遂疑周省均、款、浈、归四州入唐州,则涓州已并安州。今有郧州总 管府,而志逸置总管府之地。考陈大建十年,周以杞公亮为安州总管,而《隋




书•元景山传》称“郧州总管宇文亮”。十一年,司马消难以郧州总管举兵。大象 初,以郧州之安陆、城阳等二十郡为隋国,则郧州即安州,其改郧州或即此时。又 按旧志“后周改安州为溻水”,误。考西魏改款州为湏水郡,其地在今随西三十 里,去安州甚远。盖因周改安州为郧州,遂讹为湏水耳。又西魏溻州已与款州并,唐州亦与安州无涉。湏水、湏州、郧州自是三地,不得以随州之“湏”误为安州之 “郧”也。隋初,安陆、城阳二郡倶废。大业初,并省诸州,改州为郡。置 司隶刺史,分部巡察,因废郧州,仍为安陆郡,以应州之应山来属,领安 陆、吉阳、应阳、云梦、应山等八县。《太平寰宇记》:“隋文帝初,郡废而州 存;炀帝初,州废,复为郡。”《隋书•地里志》:“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寻罢。开 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领县八。”按:安陆郡有孝昌、京山、富水三县,非今 属,不录。按:是时随州别置汉东郡。又按旧志“隋改安陆为宣郡”,诸书无考。 唐初改安州,置总管府,寻为大都督府。天宝曰安陆郡。乾元初复曰安州。 贞元中置安黄节度观察使,治安州,领安陆、云梦、应城、吉阳、应山等六 县,隶淮南道。《旧唐书•地里志》:“隋安陆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安 州。领安陆、云梦、应阳、孝昌、吉阳、应山、京山、富水八县。其年于应山置应 州,领应山一县;于孝昌置澴州,领孝昌一县;以富水、京山二县属温州,改应阳 为应城县。安州置总管,管澴、应二州。七年,废澴、应二州县属安州,改为大都 督府,督安、申、阳、沔、温、复、光、黄、蕲九州。六年罢。七年又置,督安、 随、温、沔、复五州。十二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安陆郡,依旧为都督府, 督安、随、郢、沔四州。乾元元年,复为安州。”《新唐书》:“安州安陆郡,都督 府。县六。有府,一曰‘义安’。”是时,随州别置节使,隶山南东道。五代梁置 宣威军节度使,后唐改安远军,晋罢为防御州,后复为安远军。周显德初, 复罢军为州。《五代史.职方考》:“安州,梁置宣威军,唐改曰安远,晋罢,后复 为安远,周又罢。”《寰宇记》:“安州,梁为节镇,后唐同光元年改为安远军节度 使。晋天福五年,以安州自为藩镇,继有兵戎,宜降为防御州。以李金全叛,为唐 初定故也。天福二年,复为安远军。周显德元年,又降为防御州。”《安陆志》按“旧府志云,五代梁于安州置宣威军,后唐更为安远军,而郢、复二州俱属安




远”,误。考郢州,今安陆府地。唐五代为富水郡,属山南东道;复州今为沔阳州 地。宋初仍周制。天圣六年,隶京西路。庆历元年,还东路。宣和元年,以 神宗尝为安州观察使,升州为德安府。绍兴二年,罢东西路,分荆湖南北 路,德安改隶北路,领安陆、云梦、应城、应山等六县,后割应山属随州。 咸淳中,徙治汉阳城头山。《宋史•地里志》:“德安府中安陆郡、安远军节度, 本安州。天圣六年,隶京西路。庆历元年,还本路。宣和元年,升为府。开宝中, 废吉阳。建炎四年,为安陆、汉阳镇抚使。绍兴二年,复来属。咸淳中,徙治汉阳 城头山,领安陆、云梦、应城、应山、孝昌。南渡后无应山。”又“绍兴元年置东 西路,二年罢,复分荆湖南北路安抚使。北路治鄂,有府二:江陵、德安。”王明 清《挥麈录》“宣和元年十月,诏以列圣潜邸所领地再加讨论。神宗尝为安州观 察使,以安州为德安府。”《寰宇记》“安州安陆郡,今理安陆县。元领县七,今六。汉川、鄂州割到一县,废吉阳。”按:是时随州别隶京西南路。元至正十三 年,仍还旧治,隶荆湖北路。初直隶鄂州行省,为散府,后改隶河南行省黄 州路,始以随州及所领随、应山二县来属。共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元 史•地里志》:“河南行省德安府,宋咸淳间徙治汉阳,元至正十三年还旧治,隶荆 湖北道宣慰使。十八年罢宣慰司直,隶鄂州行省,为散府。后割以来属,领县四: 安陆、云梦、孝感、应城;州一:随州;领县二:随、应山。”《元世祖纪》:“至元 十三年,割湖广省之德安府隶荆湖北路。二十九年,割隶湖南省。三十年十一月, 改隶黄州路。”明洪武九年,降府为州,并安陆、孝感二县,隶黄州府。十三 年,仍以德安为府,复安陆、孝感,而随升为州,以所领应山一县并属于 府,隶湖广布政司武昌道。万历三十六年,移分巡荆西道,驻德安;又隶荆 西道,领州一,县五。《明史•地里志》:“德安府,洪武元年属湖广行省,九年四 月,降为州,属黄州府;十一月,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 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领安陆、云梦、应城等四县,又州一:





①《挥麈录》:南宋著名史学家王明清写的一部史料性质的笔记著作。

②《寰宇记》:又名《太平寰宇记》。宋乐史( 930—1007 )撰。是继《元和郡县 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


随州,领应山一县。”《湖北通志》:“分巡荆西道,初驻沔阳,万历三十六年,移驻德安府。”国朝初仍明制,隶湖北布政司,分巡荆安德道,后改隶汉黄德道。 旧统五县一州,雍正七年,改孝感属汉阳府。今统安陆、云梦、应城、应山 县四,随州一。

安陆县 附郭周至秦皆为郧城。详前府治。前汉髙帝六年,建江夏郡于 西陵,始置安陆县属之。后汉相仍不改。《汉书•州郡志》。《后汉•地里志》 “江夏郡安陆”注云:“横尾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倍尾山。”三国时,邑属魏。王 应麟《玉海》①:胡氏曰:“当孙氏时,上流欲争襄阳而不得,故以良将守夷陵;下 流欲争淮南而不得,故以大众筑皖城;中流欲争安陆而不得,故以三万众守邾城。” 《方舆纪要》:颜氏曰:“吴嘉禾三年,陆逊自襄阳引还,时安陆已属魏,吴人遂 不能得志于襄阳曲陵。”详“应城沿革”。晋为江夏郡治。惠帝时,析东界置滠阳县。东晋又析置沌阳县。《宋书•州郡志》:“滠阳,晋惠帝时安陆人朱伺求分安陆东界为此县。”《大清一统志》:“汉川县本沙羡、安陆二县地,梁置梁安郡,西 魏改魏安,并置江州。寻改郡曰‘汉川’,州曰‘沔阳’”。刘宋为安陆郡治,省曲 陵并人。寻分县地置应城、孝昌二县。《宋书.州郡志》“安陆公相”注:“曲陵 本名石阳,吴立。晋太康改曰‘曲陵’。明帝太始六年,并安陆。”《明一统志》: “应城、孝昌二县,本汉安陆县地,刘宋置应城县,又分置孝昌县。”齐仍宋旧。 梁并置南司州,治此。《隋书•地里志》:“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寻罢。”西魏为 安州总管府治,析安陆东南地置云梦县。北周、隋因之,仍置安陆郡治此, 省吉阳县并人。《隋书•地里志》:“安陆旧置安陆郡,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郡, 有旧永阳县,西魏改曰‘吉阳,。至是废入。”《方舆纪要》:“吉阳废县在府北六十 里。”唐置安州,都督府治《旧唐书•地里志》“安陆”注:“《汉书》:县属江夏 郡,宋分江夏立安陆郡。武德四年改为安州,治于安陆。”五代梁为节度使治。 晋、汉及周为防御州治。宋为德安府治。熙宁中,省云梦县并人。寻复。咸 淳中,徙府治于汉阳,而安陆县如故。《宋史•地里志》:“熙宁二年,省云梦为 镇,入焉。元祐元年复。”元徙德安府还旧治,仍以安陆为附郭邑。明初降府





①《玉海》:南宋王应麟私撰。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21门。该书对宋代史 事大多采用“实录”和“国史日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②陆逊:陆逊( 183—245 ),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 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


为州,以县省人。寻复置。后屡建藩,封于此。《明史•地里志》:“成化二十三 年建兴王府,弘治四年迁于安陆府。八年建岐王府,十四年除。正德元年,寿王府 自四川保宁府迁此,嘉靖二十四年除。四十年,建景王府,四十四年除。洪武初, 县省。十三年五月,复置。东有章山,即豫章山。湏水在城西,俗称‘府河’,亦 曰‘石潼河’。又西有漳水入焉,谓之‘漳口’。南有高竅镇。巡检司后移于随州之 合河店。《安陆志》:“时应山兴安狄将军二砦未平。”洪武九年,降府为州,省安 陆、孝感,属武昌府。十三年,复升为府,仍置安陆。国朝因之,为德安府安陆县。

云梦县 古为荆州云梦泽。《方舆纪要》:“云梦泽,府南五十里。”《周 礼.职方》:“荆州藪曰云梦®。”《左传》:“郧夫人弃子文于梦中®”; “定四年,楚子 避吴入于云中®”。祝穆曰®: “左氏言梦则不言云,言云则不言梦。”然则云、梦实 二泽也。《汉阳志》云:“云在江北,梦在江南。今巴陵、枝江、荆门、安陆之境皆 云有云梦。盖云梦本跨江南北,为季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聚落,故地之以云梦名 者非一处,而安陆之云梦尤最著云。”春秋时属楚。按:《云梦十书》:“周成王封 鬻熊之后熊绎于楚,锡以子男之田。数传至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立长子康为 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越章即今云梦也。”又沈会霖《安陆 志》云:“成王时属熊绎,夷王时属越章王执疵。” 二说不知所本。秦为南郡地。 汉分南郡,置江夏郡,领十四县,是为安陆县地,旧称江夏。郡治在邑北, 西陵县为附郭邑。《前汉书•地里志》“西陵”注曰:“有云梦宫。”《云梦志》:“西 陵废址在邑北二十五里,今好石桥,旧志谓之‘倒石桥’;其南岸有古城址,即 此。”《荆州风土记》:“安陆县东南有江夏城。”《元和郡县志》:“汉高帝六年,分南 郡,置江夏郡,领县十四。后汉移理沙羨,故汉所理江夏郡,前书多言在安陆,其 云梦东南四里湏水之北有江夏古城,余址宽大,南近夏水,则前汉江夏郡所理。”






①薮:湖泽。亦指水少而草木丰茂的沼泽。

②子文:斗子文,若敖族人,鬭氏。名谷於菟,字子文。是楚国有名的令尹。

③楚子:指春秋时楚王。因楚君始封为子爵,故称。

④祝穆:祝穆(? 一1255),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 居崇安。著《古今事文类聚》、《方舆胜览》、《闽中理学渊源考》。



旧志按:“西汉《地里志》:‘江夏西陵有云梦宫。’则云梦即西陵县地,而云梦宫疑 在此地,今废。”《方舆纪要》:“江夏城在云梦北十四里。晋江夏郡初治安陆,后移 夏口,此盖晋故郡治也。”魏、晋及齐、梁均属安陆县地,西魏始分安陆地置 云梦县,属城阳郡。《旧唐书.地里志》:“云梦本汉安陆县地。后魏分安陆,于云 梦古城置云梦县。”《方舆纪要》:“云梦置于西魏大统十六年。”《明一统志》:“西魏 于云梦古城置县,属城阳郡。”隋废城阳郡,改云梦属安陆郡。唐初,省云梦 人应城。寻复。元和三年,省孝昌人之。咸通间复旧,属安州都督府。《新唐 书•地里志》:“安州都督府云梦中有神山。元和三年,省孝昌入云梦。寻复置。” 五代时为晋唐交争之所。《方舆纪要》:“石晋天福五年,马全节入安州,唐兵南 遁。全节遣将安审晖追之,及于云梦泽中。唐将张承业据云梦桥距战,晋兵乃退。” 《一统志》:“府南有云梦桥,今泽已湮。”宋熙宁二年,降县为镇,省人安陆。 元祐初复置。绍兴中,徙县于许一作“仵”,或作“伍”。落市。寻还故治,属 德安府。《宋史.地里志》:“绍兴七年,移治仵落市,十八年复旧。”《通鉴》:“宋 熙宁二年省为镇,入安陆县。元祐初复置,属德安府。绍兴七年移治仵落市,十八 年复旧。元仍宋治。明洪武十年,省应城入之。旋复旧明史》:“云梦在府东 南,西北有兴安镇巡检司。”复废。国朝因之,为德安府云梦县。

应城县 周为蒲骚地,亦为轸国。后俱属楚。《左传》:“楚屈瑕将盟贰、 轸,郧人军于蒲骚。”《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江永《春秋地里考实》: “轸在应城 县西。”杜注:“蒲骚,郧邑。”《肇域志》:“蒲骚故城在应城县北三十里。”按:《通 志》引《传说汇纂》谓“蒲骚在应城县北三十里”,“应山”疑“应城”之讹。《应 城志》:“蒲骚,古之建国也。爵姓无考。”欧阳公《李氏东园记》云,春秋随称 “汉东大国”,盖于蒲骚、郧、蓼之间,略大而已。是蒲骚为古国名。按:欧公说 不知所本。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安陆县地。三国魏皆无析置。晋为江夏郡




①《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书名。清圣祖仁皇帝下令汇编。江永:字慎修,又字慎 斋,安徽省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 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有《周礼疑义举要》、《深衣考误》、《礼记训义释 言》、《河洛精蕴》、《孔子年谱辑注》、《春秋地里考实》等众多著作。


安陆、曲陵二县地。《晋书•地里志》:“江夏郡曲陵”。《水经注》:“浈水迳新城 南,又会温水,又右得潼水,水山江夏郡之曲陵县西北潼山,东南流逞其县南。县 治石潼故城,城圆而不方。”《应城志》:“石阳本三国吴置,故城在今汉阳黄陂 县。”晋所置曲陵则在今应城县。《宋书.州郡志》谓晋改石阳曰曲陵,盖废曲陵而 别置于石阳,非曲陵即石阳城也。按《方舆纪要》:“曲陵本名石阳,其城在黄陂县 西二十三里。”而《水经注》:“曲陵县治石潼故城,温水、潼水流逞其县南。”考 《隋书》“应城”注曰:“有潼水、温水。”似曲陵又在应城,不在黄陂。故应城奚 《志》判曲陵、石阳为二,不为无据。今即潼、温二水以求其地,或云潼水即应城 县西之陈、李二河,其曲陵故城则在今县东南;或云潼水即今杨家河。引《寰宇 记》:“郡城在湏水滨,一名石潼故城。”《元和志》:“安州城西枕湏水,一名石 潼。”谓曲陵或在其间,然究与郦注“温水”之说不合。南宋析安陆西南境,始 置应城县。应城李《志》:“孝建元年,以安陆县为安陆郡治,析安陆南境置应城 县。应城为县自此始。”按:《宋书•州郡志》无应城,而《蒯恩传》:“义熙二 年,平贼张坚于应城。”时应城在晋犹安陆一乡名也。《孔渊之传》:“大明中为比部 郎,议驳安陆、应城县民张江陵罪。泰始中,又封寿寂之为应城县侯。”《唐书•地 里志》“应城”注:“宋分安陆县地置。”是刘宋已置应城为县,不知州郡志何以阙 略如此。南齐应城县属安陆郡,梁并以县隶南司州,旋没于西魏。《北史•权 景宣传》:“西魏大统中,随州人吴士英聚众为寇。景宣执而戮之,获其党羽。进攻 应城,拔之。西魏于应城置城阳郡,以云梦县属之。《应城志》:“西魏大统十六 年为梁文帝大宝元年,梁遭侯景之乱,安陆郡悉入于魏。魏于安州置总管府,别立 城阳郡于应城县;析安陆县地,置云梦属之。”按《方舆纪要》:蒲骚在应城县北。 《志》云后魏尝于此置浮城县,隋废。今无考。北周改城阳郡应城县为镇,隶郧 州。《应城志》:“周明帝武成元年,改安州为郧州,废城阳郡之应城为镇。”陈仍以 应城为县,隶安州。未几没于周。《应城志》:“周大象二年,郧州总管司马消难 以所领郧、随等九州,应城、平靖等八镇归陈。陈后复改郧州为安州,应城镇为县。未几,仍属周。隋废城阳郡,县属郧州。大业初,改应城曰应阳,隶安陆郡。《隋书•地里志》:“安陆郡应阳,西魏置,曰应城。又置城阳郡,开皇初,郡










废。大业初,县改名焉。唐改应阳曰应城,省云梦人之。元和三年,又省应 城入云梦。后皆复旧,隶安州都督府。《旧唐书》:“宋分安陆县,置应城县。隋 改为应阳,武德四年,复为应城。”《新唐书》:“安州都督府应城中本应阳,武德四 年更名。元和三年省入云梦,太和二年复置。天祐二年复曰应阳。”《应城志》:“武 德四年平王世充,安州始入于唐,复应阳为应城,省云梦入之。贞观八年,又省应 城入云梦。旋皆复旧。僖宗乾符四年,王仙芝陷安州。事平,复改县曰应阳。”五代梁改为应阳,属安州宣威军。后唐复曰应城。晋周隶防御州。《寰宇记》: “梁开平元年,以国讳改为应阳。后唐同光元年复旧名。”宋应城县初属安州, 后升州为德安府,县仍隶焉。元因之,明初省人云梦县。寻复置,属德安 府。《明史•地里志》:“应城在府西南,洪武九年四月属黄州府,十年五月省入云 梦县,十三年五月复置。国朝因明旧,为德安府应城县

随州 上古为列山氏。《左传》杜注:“列山,神农氏诸侯。”《帝王世纪》“神农起列山。今随厉乡是。”《汉书·郡国志》:“南阳郡随县,故厉国也。”皇甫 谨曰:“厉山,随之厉乡也。”《方舆纪要》:“今随州北境有厉乡,即古厉国。”《左 传•僖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虞夏当荆、豫之交。《文献通考》:“随州下 光化县在东南三十里,则荆州之境,余则豫州之域。周为随侯国,其西境为唐 国,后俱属楚,最后入秦《左传》:“随爵为侯”;桓十四年:“楚武王侵随”。杜 注:“随国在义阳郡随县。”《随州志》:“唐始封无考。”《定十年》:“楚子使唐狡与 蔡鸠居告唐惠侯。”杜注:“唐属楚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乡。”《方舆纪 要》:“今随西北有唐城,春秋时唐侯国。后为楚昭王所灭,其地属楚。秦为随县 地,汉为上唐乡。梁置下滏戍于此。唐置唐城县,元废为镇。”《资治通鉴》:“赧王 三十五年,楚献汉北上庸地。”胡三省注:“谓汉水以北宛、叶、樊、邓、随、唐之



《帝王世纪》:作者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 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 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 及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地。”《随州志》:按《文献通考》“随州,春秋随侯国,后属韩。”考周赧王三十 五年,楚献汉北宛、叶、随、唐诸地,是随先入楚,继入秦,中间无从为韩有。 《通考》盖误。因《史记》徐广注:“‘荆州、南阳属韩。’不知韩之南阳至赧王五 十一年秦白起始攻取之。时随、唐地入秦已久。”秦为随县,属南阳郡。《史记》: “始皇三十六年,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随属南阳。两汉南阳郡领县三十 六,一曰随。《后汉书》:“南阳郡随,古随国。西有断蛇丘,即衔珠之地也。”杜 预曰:“有赖亭。”《帝王世纪》曰:神农起烈山,谓列山氏。今隨厉乡是也。三国 魏属义阳郡,晋初因之。后升随为郡,分置随国;又析置镢西即厥县、平林 二县。《晋书.地里志》:“义阳郡随、厥、平林。”《水经注》:“分南阳之安昌、平 林、平氏、义阳四县,置义阳郡,随改隶焉。”《晋书》:“惠帝分义阳立随郡。”又 《宗室传》:“随穆王整卒,武帝以义阳国一县追封为随郡王。太康九年,以义阳之 平林一县益迈为随郡王。”宋改郡曰随阳,寻曰随郡,领县四。改随县亦曰随 阳。又析置阙西县。《宋书•州郡志》:“随阳太守,晋武帝分义阳立义阳国。太康 又分义阳立随国,属荆州。孝武建元元年度属郢。后废帝永光元年度属雍。明帝太 始五年还属郢,改为随阳。后废帝元徽四年度属司州。”徐《志》又有革音县,今 无。领县四:随阳、水阳、阙西、平林。沈约《宋志》:“晋置随国,初属荆州。宋 元徽五年度属司州,自此改随阳为随郡。南齐仍曰随郡,领随、永阳、阙西、 安化四县。梁因之。又析置土州,治于龙巢县,领东西二永宁及真阳三郡, 所属有县曰石武、阜林;置北郢州治于定阳县,所属有县曰安化、梁安、平 昌。又在州西南立崇义郡,州北立北随郡,州东北之平林县立上明郡。《方舆 纪要》:土山城在州南七十里,梁置龙巢县土州治焉。又东有石武县,亦梁置。隋 开皇中改为宜人县;东南有阜林,亦梁置,后周改为漳川县。大业初,俱并土山 县。崇义郡在州西南,梁置梁安县。大业末县废。近志云州境有崇业郡,当即崇义 矣。又平昌城在州西。齐建元二年,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戍主荀元宾击破之,是




①《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马端临编撰。是一部记录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典 章制度的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 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也。又定阳县在州西三十里,西魏改曰安贵。唐废。今为安贵镇。西魏置并州于 此,寻改曰随州,而随郡如故。改獗西曰下槎,立肆州,复曰唐州。而移獗 西县及镢西郡于阙西废县,改定阳县曰安贵,北郢州为款州,寻废为损水 郡。别置戟城郡戟城县,郡复废,改县曰横山;又改北随郡为南阳,析置淮 南郡,领厉城、顺义等县;又增置安化县,改旧安化曰新化;又析置洛平 县。按:随境有两安化县:一在州北二百里,西魏置,隋改宁化,大业中废入顺义 县;一在州南二十里,齐置,西魏改新化,后周改安化,宋熙宁中改置光化于襄 阳,而随州之光化遂废,今为光化镇。北周随州如旧,废均、款、潢、归四 州,并人唐州;又废土州之东西二永宁及真阳三郡。改崇义郡曰遂安,阜林 县曰漳川,龙巢县曰左阳,新化县曰光化。其时南北侨置,朝置暮更,名称 不一俱详下《隋书•地里志》注大象初,以随州之崇业等二十郡为随国。《隋书•高祖纪》:“大象二年,隋公进爵为王。以随州之崇业,郧州之安陆、城 阳,温州之宜人,应州之平靖,上明顺州之淮南,土州之永川,昌平之广昌、安 昌,郢州之汉东等二十郡为隋国。隋开皇初,废诸郡,置隋、顺、土、唐四 州,各有属。寻改左阳为真阳,石武为宜人,下湩为唐城,洛平为上明,安 化为宁化。大业初,复废诸州及镢西县。寻置汉东郡,改真阳为土山,以漳 川、宜人废人;改厉城为顺义,以旧顺义及宁化废人;又废唐州人唐城,横 山入安贵。初,汉东郡领县八,曰隋《隋书.地里志》注:“旧置隋郡,西魏又 析置*西郡及澱西县,又置曲陵郡。开皇初,郡并废。大业初,废溉西县。寻置汉 东郡。土山《隋书》梁曰龙巢,置土州,东西二永宁、真阳三郡。改龙巢曰左阳。 又有阜林县改为漳川县。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左阳曰真阳,石武为宜人。大 业初,又置真阳为土山,及漳川、宜人并废入焉。唐城《隋书》:“后魏置,曰厥 西,属义阳郡。西魏改溉西曰下滏。又立四州,寻曰唐州。”后周省均、款、湏、 归四州入,仍曰唐州。又有东魏南豫州,至是改为厥川郡。又置清嘉县。开皇初, 郡并废。十六年,改下滏曰唐城。大业初,州及诸县并废入焉。安贵《隋书》:“梁 置,曰定阳;又置北郢州。西魏改定阳曰安贵,改北郢州为款州,又寻废为湏水 郡。别置戟城郡及戟城县。复废戟城郡,改戟城县曰横山。开皇初,湏水郡废。大





业初,又废横山县入焉。顺义《隋书》:“梁置北随郡。西魏改为南阳,析置淮南郡 厉城、顺义二县立翼州,寻改曰顺州;又置安化县。开皇初,郡并废,十八年,改 安化曰宁化。大业初,州废。改厉城为顺义,其旧顺义及宁化并废入焉。平林《隋 书》:“梁置,上明郡。开皇初废。上明《隋书》:“西魏置,曰洛平。开皇十八年改 名焉。光化《隋书》:“旧曰安化,西魏改为新化,后周又改焉。寻又省土山、唐 城、上明三县。至是,所统唯隋、安贵、顺义、平林、光化五县。《隋书》: “文帝受封于隨,及有天下,以‘隨’字从‘足’,周齐奔走不遑,故去‘足’作 ‘隋’。”按:《随州志》:“隋于溉西县置汉东郡。”误。考《隋书》“汉东郡隋 县”注云:“旧置隋郡,又析置*西县。大业初废滅:西县,寻置汉东郡。”玩上下文 义,谓诸郡及县废,寻复置汉东郡于隋县,非谓置于厥西县也。查随州溉西县有 二: 一为唐城地,《隋书》:“魏改厥西曰下滏,隋初改曰唐城,大业初废。” 一为阙 西县。《方舆纪要》:“西魏改厥西曰下滏,因移置厥西郡及厥西县于阙西故城,是二 *西与汉东郡较然三地。今州志将“废*西县,寻置汉东郡”原文改曰“于厥西县 置汉东郡”,混两地为一,恐滋疑议,故亟正之。《随州志》:“随境有两平林。”《水 经注》:“章水出土山,南迳平林故城西,俗谓之‘将陂城’,与南新市接壤,故中 兴兵有‘新市平林’之号。”新市在今京山县北,土山、章水俱在随西南,相距不 远,为汉平林地无疑。但《汉书•地里志》无平林县。置实自晋始,其地又不当在 随西南。考《隋书》“平林”注:“有漂水,水在州东北百余里。”去随西南甚远, 与郦注不合。疑章水所迳在随西南者,为汉之平林;聚漂水所出在随东北者,为晋 之平林县。两地判若列眉。考《方舆纪要》引《水经注》谓:“章水所逞之平林故 城,晋置平林县,梁置上明郡。”恐误。唐武德二年,改汉东郡复为随州,并安 贵、平林、顺义三县。开元中,以客户众多,析枣阳地复置唐城,仍领随、 安化、唐城三县。元和十年,置节度使于此,隶山南东道。《唐书》“随州” 注:“隋为汉东郡,武德二年改为随州,领随、安贵、安化、平林、顺义五县。五 年省安贵县,八年省平林、顺义二县。贞观十年,割唐州、枣阳来属。天宝元年改 为汉东郡。乾元元年复为随州,领县三。《随州志》:“武德四年,改郡复为随州,置山南东道。开元二十一年,分山南为二道,隶山南东道。天宝元年,改汉东郡,





复称随州。宝应元年,改隶淮西节度使。元和十年,分山南东道为唐、随、邓节度 使。十一年,废节度使隶彰义军。寻复置唐、随、邓节度使,徙治随州。十二年, 还隶山南东道。宋乾德五年,升随州为崇义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中,改崇信 军,隶京西南路,又隶襄阳府路。熙宁元年,并光化,仍领随、唐城二县。 后因兵乱,徙治无常。《随州志》:“乾德五年,置崇义军。太平兴国元年,讳 ‘义’改崇信军。绍兴初,革隶京西安抚京湖制置使。四年,以随及唐、邓、信阳 并为襄阳府路。德佑元年四月入元。元至元十二年,随始降元。十三年,徙随 州治于黄仙洞,废唐城为镇,人焉,领随、应山二县,隶湖北道宣慰使。后 改隶河南行省,以所领二县并属德安府。《元史》“随州”注:宋为崇信军,又 曰枣阳军。后因兵乱,迁徙无常。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即黄仙洞为州治,领县 二。”《随州志》:“世祖至元十二年,实宋恭帝之德祐元年,元破大洪山,即黄仙洞 为治,领随、应,隶湖北道宣慰使。寻改隶鄂州行省,属黄州府路。二十九年,改 属荆湖北道,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二年正月,以州治随县并人。四月,州降为 县,省人应山。十三年,复升为州,领应山一县,并隶德安府。《明史•地里 志》:“洪武二年正月,以州治随县省入。九年四月,降为县,隶黄州府。十年五 月,省入应山县。十三年,复升为州。”《随州志》:“洪武十三年五月,复升为州, 以应山属随,还属德安府。国初,德安府随州尚领应山一县,后应山自隶于 府,随州遂为散州。

应山县 当古荆豫之交。周为贰国。后属楚,为郧阨、直辕、大隧三关 地《左传》:“楚屈瑕将盟贰、轸。”《地里考实》:“贰在应山县境。”《左传•定四 年》:“吴伐楚,司马戍欲塞三关。”即此。秦灭楚,为南阳郡随县地。《应山 志》:“荆、豫二州南阳之东境,南郡之北境,皆与有之。”汉仍为南阳郡地。三 国魏为义阳郡地,析置无考。按:《应山志》有汉鄙县,考谓应山即鄙县。查《汉 书》,汉始置部县,属江夏郡。《旧唐书》“申州”、“钟山”、“罗山”注,皆曰汉部县 地。《宋史》:“太平兴国中,废钟山,改为信阳军,领信阳、罗山二县。”《元 史•地里志》:“信阳州,唐为申州,又为义阳郡。宋改信阳军。至元十五年,改信 阳州。”是鄙始改曰钟山,继改曰信阳,则汉之部,即今之信阳无疑。乃《应山志》




考称县之所以称鄗,实以冥阨即平靖关,不知《新唐书》“申州”、“义阳”注曰: “南有故平靖关。”盖平靖界信阳、应山,未可专以鄗为应山。确证也。《史记正 义》①:“冥阨之塞在申州②。”张守节曰:“申州罗山本汉鄗县地。”《括地志》曰: “石城山在申州罗山县东南二十一里。”古冥阨塞皆无鄗为应山文。刘宋为永阳县 地,属随阳郡。《宋书•州郡志》:“随阳郡水阳男相。”按:《应山志》因 《宋书》有“水阳男相”,遂谓刘宋为永阳县地。是时县分五等,县令称 公、侯、伯、子、男,而永阳称“男”云。考《宋书》为水阳,非永阳。岂 传写史文者讹“永”为“水”耶?故仍从县志所录,存以备考。南齐永阳县 属随郡。《南齐书地志》:“随郡永阳。梁于县地置应州及永阳县,又置平阳 县,侨置汝南郡治焉。《元和郡县志》:“应山城本汉随县地。梁大同间,以随州北 界应浓山置应州。”《一统志》:“应州城在应山东礼山下。梁置永阳县及此州。” 按:《南齐书》有随郡永阳,而《隋书》、《唐书》及《元和志》皆云应山之永阳始 于梁,不始于南齐。似南齐与梁所置较然有两永阳。《应山志》两存之,恐误。或 谓永阳既始于梁,何以南齐先有永阳?考《隋书.地志》“安陆”注下有“旧永 阳,西魏改为吉阳。后废,入安陆。”疑西魏时,南齐永阳已废,因即其地改置吉 阳,故《隋书》溯其原委,直指曰“旧永阳”也。谨俟博考。西魏为应州永阳 县,又析县西置平靖郡平靖县,改汝南郡曰董城,平阳县曰京池,兼置澴 州,寻废诸州,县属郧州。又置东随县,属宋安郡。北周废平靖县为镇,而 平靖郡如故。《明一统志》:“平靖城在县西,魏置,隋废。”《方舆纪要》:“汝南 郡,本吉阳县地。梁置汝南郡,西魏改郡曰董城,寻废。又后魏南司州有宋安郡, 治乐宁县,武阳关在其境,兼领东随县。隋开皇初,改永阳县曰应山,省平靖 郡。大业初,又废应州,改京池曰吉阳,倶属安陆郡。改东随曰礼山。《隋书.地里志》“应山”注:“梁置,曰永阳,仍置应州。”又“礼山”注:“旧曰东





①《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撰。原为单行本,共三十卷,按照条目加注释的形式进 行注解。后来被人拆散附于《史记》有关正文下面,遂割裂散乱,非复旧本。

②冥阨:亦作“冥隘”。亦作“冥阸”。古隘道名。即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平靖关。 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大隧、直辕二隘并为淮、汉间兵家要冲。


随,开皇九年改焉。”《史记》引《括地志》:“古之应国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此汝州之应山也。安州应山始于隋之开皇。唐武德四年,复置应州,领应山一县。八年,州废,县属安州,省礼山。《旧唐书》“应山”注:“汉随县,地属南阳郡,梁分随县置永阳县,隋改为应山,以县北山为名。”《新唐书》“安州应山”注:“武德四年,以县置应州,并析置礼山县。八年,州废,省礼山,以应山来属。”宋应山县初隶德安府,开宝中,省吉阳并人。嘉定中,改隶随州。《宋史.地里志》:“德安府应山,南渡后无应山。”《明一统志》:“嘉定中,以应山改隶随州。”《旧唐书》吉阳注:“梁分安陆置平阳,后魏改为京池,隋改为吉阳,以山名。”又《新唐书》吉阳注:“元和三年,省入应山,后复置。”《元和志》:“吉阳城在应山西,本汉安陆地。梁于此置平阳县,西魏改京池,隋改吉阳。宋废。”《方舆 纪要》:“吉阳城在县东南九十里。大业初改名,属安陆郡,唐仍属安州。宋开宝 中,省入应山县。元以应山隶随州,并属德安府。明初,街应山入随县,后随 升为州,复置应山隶之,还属德安府。《明史•地里志》“应山”注:“洪武初 省,十三年五月复置。”国朝因之,后县自属于府,为德安府应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