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教育工作

【2003年教育工作

【概况】2003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834所,在校学生959283人。其中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9526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3244人;普通中专5所,在校生6602人;成人中专5所,在校生1301人;普通高中38(其中单办高中25),在校生76468人;职业高中10所,在校生10598人;普通初中222所,在校生294095人;职业初中9所,在校生7708人;小学1427所,在校生505152人;特教学校7所,在校生656人;幼儿园108所,在园儿童33933人。有教职工59287人,其中专任教师43517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稳中有升。3-6岁幼儿入园率达51.3%。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6.6%,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5%。小学生辍学率为0.68%,初中生辍学率为3.52%。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和巩固率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3210人,非文盲率为99.51%,巩固提高5506人,巩固率为98.4%。

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把公民道德教育同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市上下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层层评选表彰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普通高中综合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招生32683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比上年增加8%以上。有25267名考生报考普通高校,比2002年增长27.8%。有15531名考生被各级各类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3243人,增长率为26.4%,录取率为61.47%。孝感高中、应城一中和大悟一中新校园相继落成,全市重点高中迁建工程胜利完成。全市完成4所市级示范学校评估、5所普通(综合)高中的定级评估和1399年前市级示范学校复评及部分示范学校回访督导工作。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市工业学校与市第三技校完成了重组合并,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办学实力,当年招生2700多人,比上年增加1000人。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成绩突出。200312月,经过省专家组评定,孝感市生物工程学校等两所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大悟县中职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申报单位;湖北航天工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被定为省级重点专业。

成人教育稳步推进。全市乡镇成校有科技推广项目362个,推广面积172.2万亩,新增效益达1.7亿元。培训进城务工人员3.7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2万人次。安陆市雷公镇等两所乡镇成校评定为省级示范乡镇成校,汉川市田二河镇等三个成校基地评定为省教育兴农示范基地。

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的省级结题鉴定,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已达到省内同类课题研究的领先水平。已开课题有1个部级重点课题、3个省级课题和4个市级课题。全市继续开展“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的创建活动,8所初中、5所小学的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全市共评出市级优质课152节,优秀论文805篇,优秀教案96例,优秀课件62件,其中,不少“四优”成果获得省级表彰。孝感市实验小学刘培、孝南区车站小学黄少波在湖北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优质课说课竞赛活动中分获一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孝感市文昌中学程宝华老师的优秀课和优秀教案在湖北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均获一等奖。

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孝感市教育网络中心顺利开通,网站教育资源已达150G。启动了“孝感市校校通工程”,申请到信息产业部专项贴息贷款2000万元。加大争创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工作力度,对申报的12所学校进行了指导督办和自查评估。

【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进一步落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运用教育督导机制,采取三促的办法,推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通过促县乡村理顺关系,分级落实管理责任,使县级真正“主”起来,使乡村也能“责不旁贷”;通过促教师工资、危房改造资金和公用经费到位,比较好地落实了“三个确保”;通过促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经费的到位,使各地基本上能按要求和规定比例将转移支付和专项经费用于教育。县乡村基本落实管理责任和经费投入,为基础教育创造了较好的发展条件。

【教育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稳步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继上年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后,2003年历史学科一并实行开卷考试;将过去的体育考试改为身体素质综合测试,将人工记分改为电脑自动记分,体育测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考考生可同时兼报普、职两类学校志愿。

改革高中招生办法。全市将重点高中指令性计划增加1/3,并拿出部分计划按乡镇义务教育水平和初中办学水平,直接分解到乡镇(学校);坚持“以条件定规模”原则,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班容量。

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部分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试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沟通”途径,市工业学校、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75名学生获得“双证书”。坚持以出口拉动进口,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沿海及省内企业纷纷在孝感市中职学校定向培养学生,“订单教育”初见端倪。湖北职院中专部与福建、广东一些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教学——实习——就业链的作法,可供借鉴。鼓励普通高中中下游水平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分流到中职学校学习,这种动态式普职融通模式,满足了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或直接就业的需要。积极探索“先入学、后就业、再缴费”的办学路子,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继应城市之后,汉川市小学起始年级于2003年秋实施课程改革。实验区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在重点抓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按照“构建模式-冲破模式-创新模式”三步走的思路,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课改的初步实践,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研方式、教师角色以及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等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可喜的变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完成了全市已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的信息采集上报工作,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认真开展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聘任制工作,成立了“市教育局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聘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教育局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聘任制工作方案》,市直属各单位均已完成领导人员实施聘任制工作。

【教育行风建设卓有成效】认真做好行风评议工作。全市坚持全面动员,上下联动,开门评议,重点整改,扎实完成了市行评办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行评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911日,市教育局行风建设顺利通过行风集中评议,达到行风评议合格单位标准。1215日,孝纠领发[20034号文件正式确定教育局为“民主评议行风合格单位”。

切实加强收费管理。全市认真执行中小学收费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登记制度、社区协管员制度等六项制度,完善治理教育违规收费工作机制,已经形成齐抓共管态势。每学期开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收费公示率均达到100%。查处教育违规收费的力度明显加大。对市县两级教育违规收费案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孝昌县严肃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共清退不合理收费1360万元。汉川市南河乡中小学借预防“非典”之名收取防疫费,11名校长被处分。2003年,全市共查处清退各种不合理收费1637万元,对39名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由于措施得力,家长投诉大大减少,教育违规收费得到了有效遏制。

有针对性进行集中整改。以行评为契机,及时整改发现的重点问题。针对部分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的问题,出台了“五禁止”,禁止学校乱办班、乱考试、乱收费、乱推销、乱招生。针对城区学校暑期办班和考试的问题,及时进行严肃处理,使暑期办班立即停止,30多万元办班费和考试费全部退还给家长。

加强师德建设。针对师德师风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教师行为“八不准”。逐步完善师德考核与评价制度。暑期,市县两级纷纷组织教师举行“扬师德新风,塑教育形象”签名活动,开展“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我该怎么办”大讨论,使师德建设实现了自我教育与组织教育的有机结合。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环环有保障。在局机关和直属学校(单位)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法纪观念,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全面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狠抓局机关制度建设,及时修订了《孝感市教育局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还制订了《市教育研究中心干部职工日常行为规范》等四项制度。同时,教育局对机关作风、风貌及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六个“五”的目标要求。即:对机关作风建设,要求树立“五个形象”,即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勇于创新,开明公正,具有表率作用的班长形象;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廉洁奉公,实干争先,具有凝聚力的班子形象;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埋头苦干,争作贡献,具有高素质的队伍形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民主统一,文明规范,具有家庭温馨的机关形象;依法治教,勤政为民,高效务实,与时俱进,具有良好信誉的教育形象。对干部政治素质,要求强化“五个意识”,即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质量意识、奉献意识和廉洁意识。对机关风貌建设,要求争创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优秀的队伍、优良的业绩。对干部学习,要求做到“五个一”,即一周开展一次活动;一月进行一次交流;一季举办一期专刊;半年组织一次讲座;一年撰写一篇文章。对干部专业素质,要求做到“五个熟悉”,即熟悉教育法规;熟悉教育管理;熟悉工作机制;熟悉工作调研;熟悉微机操作。对干部履行职责,要求做到“五个不让”,即"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公文在我手中积压;不让任何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来局机关联系工作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教育机关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局机关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教育各项工作成绩突出】积极做好非典防治工作。抗非期间,市和县市区教育局、学区、学校层层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防非”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制度,强化纪律,坚持把“防非”工作与学校环境整治、培养师生文明卫生习惯、加强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和组织高考、中考、期末考试结合起来,确保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校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各地扎实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重点抓了常效机制的建立。会同有关部门对孝感学院、湖北职院和城区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孝感市《抓好学校周边治安整治,努力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的经验已在全省推广。市教育局及20所中小学被市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单位(校园)称号。

扎扎实实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全市上下把防流控辍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政府行为得到明显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将“控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普九”工作已形成常规。教育、工商、公安、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严肃查处使用童工童商的违法行为。“控辍”措施日益完善,“控辍”力度明显加大:市县两级教育局、学区和学校都成立了防流堵辍工作专班;层层建立责任包保制,实行市县区政府-乡(镇)-村和教育局-学区-学校-教师相结合的双线双包责任制,层层签订控辍责任状,狠抓控辍目标落实;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入学通知制度、辍学公示制度、流失生劝返制度;检查督办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教育局于开学期间进行重点检查,平时进行抽查暗访,对问题严重的地方进行通报;实施爱心助学工程,各地普遍建立贫困失学少年儿童基金会,对特困生杂费实行减免,动员社会力量结对救助贫困生,一年来,全市相继实施了“春蕾计划”、“护苗行动”、“手拉手献爱心”等助学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生辍学。据统计,全市共资助贫困生8万多人。

认真做好“普九”复查工作。加大对“普九”工作的督查、复查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普九”工作督查公示和通报制度。对云梦、汉川、孝昌三县市进行了两轮“普九”迎省检的专项督导检查,并通报了督查情况。三县市均建立县市政府与乡镇政府和县市教育局与乡镇教育专干“普九”工作双线目标责任制。112日至11日,三县市“普九”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三轮复查。

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作进展快力度大。市县两级认真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孝感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截止年底,全市163个危改工程已累计竣工147,竣工面积153362平方米,完成投资5825万元。孝南、云梦、安陆、汉川已全部完成中央和省项目建设任务。孝南、孝昌、大悟、云梦、安陆已全部完成自筹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对全市校舍危房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各县市区每月填报一次报表,便于及时掌握学校危房实况并督促修复。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大悟县被省确定为社区教育实验县后,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高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小学校建立社区教育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础。安陆中职校今年启动“312”工程,免费培训40岁以下城镇下岗失业人员、35岁以下农村富余劳动力、16岁以下辍学初中生共计519人,减免费用7万多元,受训学员中有406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中国教育报》以《“培训超市”受青睐》为题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全面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力度。及时订购、散发并大力宣讲《民办教育促进法》,使《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民办教育举办者、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中家喻户晓,促进了民办教育举办者依法规范办学。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对民办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民办学校的财产、师资进行了核实,对市管学校2002年度的办学经费进行了审计,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下发了《关于清理民办学校印章的通知》,对民办学校的印章都进行了留底,并严格按照印章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补办了使用手续;加大了为民办学校服务的工作力度。

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切实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应城和汉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进行了督促和检查,选定了13名国家级和163名省级培训对象,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培训。应城市、汉川市暑假培训新课程师资1798人,其它各地广泛开展了通识性培训;积极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市有1692名教师参加第一轮教师继续教育补偿培训;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工作,六所学校被省定为校本培训实验学校,实验工作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汉川市实验小学等三所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匾牌;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培训;全市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15期,培训教师1400余人;举办八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校长620人;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成立了“孝感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领导小组”,选送8名主讲教师到省参加培训,暑期对全市500名各学科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认真办好《孝感教育》专刊。按时完成了《孝感教育》编辑出版任务,发行量比去年增长了26%。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孝感教育》为载体,交流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市教科研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认真做好招生考试工作。市县两级从严治考,各次考试组织严密、规范,考风考纪良好,受到了省考院的充分肯定。市教育考试院获省考试院和广空招飞中心颁发的招飞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汉川一中因飞行员早期培训工作突出,受到空军的通报表扬。

不断拓宽毕业生分配渠道。加大毕业生托管力度,对尚未安排就业的1477名毕业生档案资料进行造册登记。请省毕办来孝感现场办公,办理市属中专学校外省毕业生派遣手续1000余人。全市向东南沿海城市输出毕业生897人。

克服困难,超额完成了勤工俭学的目标任务。截止年底,全市创勤工俭学总产值35000万元,纯收入7400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0.6%100.3%。

加强了纪检、监察、审计和工会工作。召开了市教育工会一届四次全委会。开展教职工代表大会评估检查,4所学校被评为教代会建设先进学校,2个乡镇和6所学校分别被评为教代会建设合格乡镇和学校。受理纪检信访131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有回音。对受理的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项目进行审计,审减金额为348万元,审减率21.2%。

教育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12月份,《湖北日报》以《荆楚大地激流涌,孝感教育立潮头》为题,通版报道孝感市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

【优化资源,扩大规模,办好高中教育】自1997年以来,孝感市按照调整布局、迁建改造、挖潜增容、深化改革的思路,多种途径发展高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2003年底,全市有普通高中39所,校园占地面积达到4167.5亩,比1997年增加2683亩,增幅达到180.73%;校舍建筑面积达到1301365m2,比1997年增加948428m2,增幅达到268.72%;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84247人,比1997年增加57184人,增幅达到211.3%;全市年招生达到33004人,比1997年增加23574人,增幅达到249.98%2003年全市高中专任教师达到4703人,比1997年增加1946人,增幅达到70.58%。

集中力量,全面迁建重点高中。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在1997年以前,省市级重点高中不仅办学规模过小,而且综合办学水平也较低。截止19976月底,孝感高中和七个县(市)区一中校园占地面积503.1亩,校平只有62.89亩,校舍建筑面积142672m2,校平只有17834m2,在校生11904人,校平只有1488人。面对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根据原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要求,坚持扩张外延和提高内涵素质并重的原则,把扩大高中教育规模的重点放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上,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大张旗鼓地在全市推进重点高中迁建工程。截止200311月,8所省市级重点高中全部实现了整体搬迁,布局合理、造型别致、气势恢宏、功能齐全、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的新校园,已经成为莘莘学子潜心治学的理想园地。目前,全市重点高中校园占地面积1946.9亩,是迁建前的3.87倍;校舍建筑面积544330M2,是迁建前的3.82倍;平均在校生规模3955人,是迁建前的2.66倍;在校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37.56%。

合理布局,均衡发展一般高中。1997年前,全市有普通高中34所。其中,一般高中26所,这些高中多数都是20世纪70年代在原来小学或初中的基础上改建的,而且多数在乡镇所在地。一些农村一般高中乡镇管不了,县市无力管,致使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规模效益长期得不到发挥,严重制约了高中教育的发展,使高中年招生和在校生规模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加强重点高中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调整一般高中的布局,扩大一般高中的办学规模,提高一般高中的综合办学水平,切实推动了一般高中的平衡发展。一是调减一批规模过小的农村一般高中。针对这些一般高中规模过小、办学条件太差的特点,提出了“初中进乡镇,高中进县城”的调整思路,对在校生不到300人的农村一般高中,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减。截止2003年底,全市共调减农村高中9所。二是改造一批薄弱高中。通过资源重组和充实扩建等途径,对布点合理、前景看好的薄弱学校进行了整体改造。几年来,全市共改造薄弱高中5所。到2003年,全市改造后的一般高中校平在校生规模已达2218人,比改造前增长331%。三是新建或改办一批一般高中。在调整高中布局的同时,按15万人左右设一所高中,对全市高中布点进行了规划,各县市区按照市里统一要求,有的在城区重新修建,有的在一中搬迁后,将原一中校址改办为一般高中。到2003年底,全市新建一般高中2所,改办一般高中4所。几年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初步改变了以往一般高中办学条件差、整体水平不高的状况,不仅促进了一般高中的平衡发展,而且也相对缩小了一般高中与重点高中在办学总体水平上的差距。到2003年,全市一般高中在校生已达到39603人,是1997年的2.7倍,校平1650人,是1997年的3.3倍。

深化改革,适时创办综合高中。面对“两高”扩招的新形势,适应人才需求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要求,积极探索普职融通的新途径。1999年率先批准在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孝感市综合高级中学,使该校形成以高中为主体,中专部、大专部为两翼的办学格局,1999年首次招收高一新生就达900多人。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又批准市工业学校、市一技校成立综合高中,随后将6个县市区的职业高中相继改办成了综合高中,目前,全市9所综合高中年招生规模达到7400人,在校生达到1.8万人。允许综合高中学生拥有普通高中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双重学籍,提倡学校实行“多段分流”,让学生在一年级进行适应性分流,二年级按兴趣分流,三年级实行定向性分流,以培养的学生具有厚实的文化基础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具体目标,培养既能适应升学竞争,又能适应就业竞争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两栖型人才,为学生成长架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办综合高中的举措,不仅解决了普通中专吃不饱的问题,使闲置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也缓解了普通高中招生的压力,满足了更多初中毕业生升学深造的需求。与此同时,还抓住国家调减中等师范教育的机遇,及时将汉川师范、大悟师范改办成了一般高中,在孝感师范增设了实验高中,从而盘活了教育资源,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了现实的办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