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泽云梦展新姿

中共云梦县委书记  马国宪
云梦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义明

在沃野千顷的江汉平原北部,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云梦。她因地处古云梦泽而得其名,县府驻地城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是楚国的别都、秦朝的禁苑、汉晋的郡治。全县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57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云梦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把地域小县建成经济强县”这一宏伟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千年古泽焕发勃勃生机,梦泽大地一片绚丽多姿。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财政收入1.26亿元,城镇居民收入3798元,农村人平纯收入2523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进到第34位,在全市进到第4位。获得全省综合效益考核“十佳”县和小康县称号。

投资环境日益优越。云梦县位于中原腹地,邻武汉,接荆襄,南通湖广,北达中原。汉渝铁路纵贯全境,316国道、汉宜公路穿县而过,涢水、漳河、汉北河通汉水、达长江,县城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90公里,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电力供应充足,现有110千伏安输变电站2座,35千伏安输变电站11座,220千伏变电站正抓紧建设。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以上。安装程控交换机3万门,各类现代通讯业务全部开通。全县288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通程控电话。开播闭路电视20个频道,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现代农业方兴未艾。云梦是全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产和畜禽六大系列生产基地,其中,蔬菜常年种植面积7万亩,保温栽培2万亩,复种面积近20万亩,年产鲜菜4亿公斤,是全省十大蔬菜生产县之一;畜禽规模养殖在全省处领先地位,笼养蛋鸡全省第一。云梦还是全国最大的养鸟基地,江泽民总书记和费孝通副委员长等领导亲临视察,给予充分肯定。云梦已被湖北省确定为首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以316国道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区为主体的“五个一”示范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云梦以塑料、盐化、轻纺、机电、建材、食品、制绳等支柱产业为骨干,形成了结构渐趋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县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包装企业塑料薄膜厂、最大的植物蛋白企业植物蛋白厂、最大的高级剪绒面料生产企业工艺美术厂和列入全国1000家最大采矿企业的盐硝厂等500多家工业企业。工业产品50大类、1000多种,有30多个产品荣获省、部、国优和国际金奖。县塑料薄膜厂、植物蛋白厂、工艺厂、玩具厂等10多家重点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美、英、德、意、日及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评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县经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私营企业达3.1万户,从业人员8.6万人,年产值营业额20亿元,创税收200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000多个,个体私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大。云梦是远近闻名的劳务输出基地,常年有10万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年创收5亿元。6万建筑大军声名远播,汉阳晴川阁、古琴台、武昌起义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董必武纪念馆等闻名全国的仿古建筑都出自云梦农民之手。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云梦县委、县政府通过营造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服务,吸引了一大批有胆识、有远见的实业家来云梦安营扎寨,美、德、韩、秘鲁、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纷纷投资置业。近五年来,共引进企业1000多家,引资额突破15亿元人民币,培植了25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商贸流通规模成倍扩大,外贸出口创汇总额突破3000万美元,欧式一条街、南门河商业一条街、云台一条街和楚嘉利食品有限公司、大展钢铁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相继在云梦安家落户,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的典型示范。

世纪之交,发展当头。新一届云梦县委确立的跨世纪宏伟目标是,到2003年,努力把云梦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明星市。具体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亿元,年均增长达13%,财政收入2.6亿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力争这几项重要指标在199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其战略重点是全力实施“三三”战略,早日完成撤县建市,加快建设经济强市。

以招商引进为重点,建设三大特色经济群,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坚持县、乡、村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致力建设三大特色经济群。一是瞄准大公司,引进大项目,培植大品牌,建设10亿元城东现代工业经济群;二是以南门河民营商贸城、冰晶一条街、云台一条街为轴心,带动和发展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壮大一批工商大户,建设10亿元城区民营经济群;三是实行城乡一体化,科学规划布局,对护镇高新技术区、隔蒲潭竹篾小区、清明河绳索小区进行全方位开放开发,建设10亿元地方特色经济群。

工业强县攻坚战。积极实施“抓大、壮大”战略,以资本营运为手段,培植三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群体。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以塑料薄膜厂为龙头,网络汽车座垫面料、轮胎翻新等项目,形成年产值过10亿元的轻工集团;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大技改扩能力度,形成年产40万吨原盐,10万吨硫酸钾、6万吨尿素,产值过10亿元的盐化集团;发挥传统工业优势,延伸食品系列开发,形成银丝鱼面、梦泽古酒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值过10亿元的食品集团。·

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培植三大特色集团,打好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壮大三大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上台阶。坚持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的工作思路,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重点做好大豆蛋白、蔬菜、畜禽三篇大文章,舞活三条龙,带动三大产业。培植大豆蛋白产业,搞好生产扩能和新产品深度开发,在3年内实现建10万亩基地,创10亿元产值的目标;开发蔬菜产业,推广科学种植模式,建成沿316国道、云应公路、护肖公路、汉宜公路30公里蔬菜走廊,实现“10万亩基地、3万亩大棚、10亿斤鲜菜、10家龙头企业、10亿元效益”的目标;发展畜禽规模养殖,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之路,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100个,培植各类养殖专业大户1万家,创产值10亿元,保持畜禽规模养殖在全省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