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 场、镇、街道办事处

【城中街道办事处】位于湖北中部偏东,处大富水河畔,为鄂中丘陵和江汉平原过渡地区,是应城市市府所在地。1998年,全处辖区总人口达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39人;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7726亩,现辖11个村,4个居委会,处直工商企业59家。

1998年全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亿元。几年来,全处经济总量规模始终位居应城乡镇前列,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五十强乡镇”行列,位列18位;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乡镇”。注重增加农业的政策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注重调整优化农业品类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提高生产水平;注重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总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抓好结构调整的同时,着力抓好市场建设,投资外联全国、辐射带动力极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998年,全处实现农业产值3981万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3802万元,生猪出栏13986头,家禽出笼54.5万只,水产品400吨,蔬菜产品43687吨。多种经营增长26.8%。坚持“抓大壮大、放小活小”,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全处工业形成医用材料、纺织服装、轻工包装、石膏建材、化工橡胶等5大支柱产业。生产医用瓶塞、橡胶制品、五金制品、羽绒服装、布绒玩具、包缘电线、各类包装印刷品、石膏工艺品、新型石膏建材等1000多个品种。乡镇企业172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推动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一是建成城中私营经济小区,吸纳客商224户,年产值(营业额)1亿元。二是建成城隍庙商贸城,形成年亿元营业额的规模。全处个体私营户达到1540家,其中私营企业1028家,实现产值4.8亿,占全处乡镇企业产值的36.4%,上交工商税收1294万元,占全处工商税收的60.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998年为1417万元,年年超额完成中央、省、市三级财政收入任务。全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300万元,村平128万元。全处11个村全部进入小康村行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62元。几年来,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全处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有26人次获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1998年全处医疗机构13个,床位100张,卫生技术人员194人。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6

办事处党委书记汪继芳

人大联络处主任熊振武

办事处主任鲁军辉

政协联络组组长王桐柏

 

【城北街道办事处】位于城区北大门,西与杨岭镇毗邻,北与杨河镇交界。东靠四里棚工业区。汉宜公路和宋应公路直串城北,县河横贯全境,水陆交通便利。全处现设七星、陡河、盛滩、龚河、西十5个管理区,辖33个村,267个村民小组,11810户,49988人,国土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44304亩。1998年全处工农业总产值7490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2760元,全处综合经济实力在孝感市居第13位。一、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城北石膏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石膏蕴藏量达4.2亿吨。发展石膏工业是城北工业经济特色。1998年石膏已开采量达10万吨,石膏工业产值9000万元。城北毗邻城区,山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发展城郊型农业是城北农业经济特色,办事处加快市场农业步伐,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1998年,全处蔬菜面积达4000亩,精养鱼池3500亩,生猪出栏18000头。城北地处市郊,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强,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城北第三产业经济特色,为尽快实现民营经济在城北经济总量中比重调头,办事处在民营经济载体建设上有重大突破,先后建成城北民营经济小区、龚河民营经济小区等五个民营经济小区。1998年,全处民营经济户1200家,民营经济产值3.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2亿元。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签订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企业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承包,拍卖转让,公有民营”等办法,企业改制面达90%,一批亏损、停产企业获得新生;乡级财政实行“切块分割,分灶吃饭”,着力加快财源建设步伐,1998年全处财政收入610万元;1996~1998年招商引资8000万元。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协调发展。全处33个村在通电、通路基础上,有三分之一的村通了电话,安装电话1300部,有线电视500家;全处有初中429个班,小学22137个班,全校学生8813人,教职工599人,中小学生入学率98%,巩固率99%;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8年;医疗卫生网络完善,百分之九的农村的人口饮用清洁水;改建、新建楼房1500栋、6000间,人平住房面积达17.4平方米。

办事处党委书记蔡新明

人大联络处主任王银生

办事处主任阎金鹏

政协联络组组长李海发

 

【四里棚街道办事处】位于应城中心城区以东,汉宜公路横贯其中,是本市重要的盐业化工生产基地。现设艾庙、城台、烧香台3个管理区,辖15个行政村、1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16户,其中农业户3915户;总人口17113人,其中农业人口1517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9%,出生率8.06,计划生育率99.39%。国土面积3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95亩,其中水田17209亩,旱地1586亩。辖区内形成了农业生产、养猪、养鱼、养鸡等多种经营为辅,以医药化工、建筑建材、装卸运输、商饮服务为主的发展格局。1998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26亿元,乡镇企业完成产值4.8亿元,财政收入4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90元,村级体经济纯收入1031万元,栗树、刘杨两村进入全省经济500强村行列,全处达到小康乡镇标准。办事处以“稳定粮食生产,增加优质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畜禽鱼三大类,确保农民增收”为方针,采取沿路发展养殖业,改冷浸田为精养鱼池的办法,调整优质瓜果蔬菜基地3000亩,放养水面3000亩,3个千头猪场、2个万只鸡场和500个种养殖大户。199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659万元、粮食总产1400万公斤、棉花总产119吨、生猪出栏11490头、家禽出笼34.8万只、水产品1000吨。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39家,拥有固定资产1.02亿元,从业人数6587人,实现总产值4.8亿元。拥有闽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盐海塑料包装厂、三五水泥厂、石膏制粉厂等一批产值过千万元的私营企业大户。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刘杨街改造,蒲阳大道四里棚段道路硬化工程、市标工程和“梦园小区”一期工程,汉宜公路刘杨段亮化工程和下新22千伏安输变电工程,实现街道水泥化、村级公路黑色化,通讯工具程控化,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四里棚中心小学和四里棚初级中学,村村建有小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7000余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1998年,被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乡镇”,被孝感市综治委评为“安全文明乡镇”和“文化先进乡镇”。

办事处党委书记陈树华

人大联络处副主任殷水泉

办事处主任杨芳明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陈本发

 

【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地处东大门,为应城城区三大块之一。国土面积29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6万。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现设郑洞、新集、宋杨三个管理区,辖22个村、142个村民小组,6314户。人口自然增长率3.37%,出生率8.38%,计划生育率99.31%,综合节育率92.39%。办事处工业形成以精细化工、塑料包装、建筑建材、家具加工、有色金属为主的五大体系。装卸、运输、饮食服务行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1998年,全处工农业总值16亿元,处级财政收入1471.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3022元。民营经济总户数2900家,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188家,民营经济实现产值7.88亿元,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名列第2位,被评为孝感市“十强乡镇”,排名第4位。继中李村之后,东塔、新集、曹大三村进入亿元村行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标准大力开展文明卫生城镇创建工作,拓宽曹化大道,装饰化工大道,硬化滕西路、沿厂路、枣林路、关塘路、东塔路、邮电路;兴建、规范了化工大市场、东塔市场、滕湾市场、曹大市场和新集市场,整个城区旧貌换新颜。分别被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乡镇”、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处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教学点3个,村小学14所,幼儿园4(3所私立),教育经费总投入1150万元,有教职工423人,在校学生初中1250人,小学5114人,幼儿园450人,入学率100%。办事处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先进乡镇”、“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甲级卫生室达90%;东马坊医院被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东马坊影剧院被评为省级先进剧场。有线电视覆盖面达90%以上。引进安装了德国西门子3万门程控交换机,投资600多万元建起数字机和模拟机、GSN移动电话传输塔。

办事处党委书记万汉宗

人大联络处副主任黄爱民(女)

办事处主任胡瑛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汪汉生

 

【长江埠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境东南部,地处应城、云梦、汉川三县市交界处。汉丹铁路纵贯全境,交通发达。全处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9200亩;现设杨泗庙、三里2个管理区,3个街道居委会,辖14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242户,其中农业户3735户,总人口28704人,其中农业人口156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78‰,出生率7.39,计划生育率100%。几年来,办事处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稳定农业生产、促进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上,大力培植经济增长后劲,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1998年,完成财政收入2027万元,其中处级收入751万人,完成销售收入106086万元,实现利税7781万元;个体私营经济1650户,从业人数9620人,产值42980万元。主要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6227吨、11吨、220吨、11085吨,多种经营产值4204万元。生猪出栏5620头,农民人平纯收入2970元,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585万元,14个村实现了小康。“151”工程14个村全部进档,其中5个村进入高档;工业企业30家进档,其中8家进入高档。1998年全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孝感市十强之列,进入全省五十强乡镇之列,排名第38位。全处工业企业256、家,其中乡镇企业48家,拥有固定资产9600万元。以长江有机化学合成厂为龙头,联合溶剂厂、粘合剂厂、精化一厂、杨泗庙化工厂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依托长江有机化学合成厂、制线厂、电线电缆厂、龙津食品厂、钢窗厂和轧钢厂等骨干企业,形成了精细化工、制线、电线电缆、食品、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创建了湖光牌制线、应星牌粘合剂、燕雅牌电线、硅类和氟油等一批名特产品。1997年,率先建成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网,增设了无线电话差转台,开通了移动电话交换机,实现村村通电话,获“楚天农话第一镇”称号,全处现有高中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2所,幼儿园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制教育普及率99%;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240人。累计投资29600万元,拓宽和硬化城区主街道;改造自来水厂;兴建皇经堂大市场、大普农贸市场、大普私营经济一条街等民营经济小区。

办事处党委书记田亦斌

人大联络处副主任李绍和

办事处主任熊德琪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艾志华

 

【田店镇】位于市境西北部,与京山县马店镇相邻。全镇现设田店、榨陈、店坡3个管理区,辖2个行政村,16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71户,总人口19181人,其中农业人口18950人;计划生育率100%。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82亩(其中水田26928亩,旱地7345),山场面积2万亩,水面3800亩;人平耕地1.7亩。1998年,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农业总产值5907万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450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9%;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为27768吨、150吨、634吨,农村人平纯收入218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60万元,全镇22个村全部进入“151”工程低档,其中2个村进入中档。围绕市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立汪樊、畅马意杨基地,刘先、陈岗板栗基地,思朋茶叶基地,建成以“丽华”鸡场为龙头的一批种养专业户;组建八斗山木业公司、镇畜禽服务公司等一批支农扶农的民间中介组织,使多种经营和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灵活多样的办法,转机建制,激活了镇砖瓦厂、纸品厂、双星禽蛋厂等一批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00多户。投工15万人、投资近200万元,改造、开发了冷浸渍害严重的田魏畈、黄魏畈、曾河畈、黄棚的洞王畈;投资80多万元对鸭港、马皮堰水库进行护坡加固;新建、改造了刘河、张河、何桥、曹庙、刘先、畅马、王店等电机站25处,总功率550千瓦,疏通河床、扩建八斗山水电站。投资200万元,在镇区兴建一条长1000米、宽60米的新大街,改造了服装一条街、文明街、山洋街,街道路面全部硬化,并安装路灯;投入31万元改造通信设备,程控电话装机1200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先后筹资525万元建成教学大楼13栋,镇区有中学二所、小学14所,在校学生385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连续3年被市教委评为教育先进单位。1997年顺利通过扫盲迎国检验收达标;投资102万元建起镇卫生院门诊大楼,镇卫生院被评为乙级甲等医院;1998年人口出生率6.1%%,计划生育率为100%,被评为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乡镇。

镇党委书记肖水元

人大主席团主席肖水元(兼)

镇长史金发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孙金山

 

【杨河镇】地处应城西北边缘,地跨漳河,东北与安陆市、云梦县交界,西北与京山县接壤,应安公路,应京公路穿境而过。现设杨河、古峰、合阜、巡检、短港5个管理区,辖39个行政村(街道居委会),339个村民小组。全镇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442亩,其中水田54360亩。总人口48115人。1998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84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4000万元。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达到55632砘、411吨和1913吨,农村人平纯收入2417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4300万元,财政收入350万元。近年来,投资千万元建成杨河、合阜、巡检、短港四个1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以小(一)、小()型水库为主的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以聂程、花园、巡检为主的千亩精细蔬菜基地;以镇畜禽购销、破山口综合养殖基地为龙头的5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翠芽茶”、“蒲阳雪绿”获湖北省名优茶特等奖;生猪出栏5万头,家禽出笼161万只,水产品产量2780吨。全镇民营经济总户数达2700户,实现产值26000万元,开发建设了杨河民营经济小区。筹资近200万元建设周岗渡槽,改善3000多亩农田灌溉条件。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658个,从业人员6834人,拥有固定资产2824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客运车86辆,年客运量达45万人次。镇内建有110千伏变电站,年供电量150万千瓦时,通电村100%。电话交换机容量2000门,建有投资规模2000多万元的电信大楼和数字移动电话基站。通电话村达35个。集镇供水率85%。率先在全市开通乡镇有线电视,9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完成杨河集镇规划的修编和两个中心村的规划。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25所,在校中小学生8650人。“普九”、“扫盲”工作通过国家、省级验收。

建有中心卫生院2个,卫生所(室)5个。“科技创先”圆满通过省级验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乡镇。1993年、1997年连续两届获全省小集镇建设竞赛评比三等奖。1998年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孝感市乡镇第21位;被孝感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镇,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楚天明星乡镇”。

镇党委书记曾桂平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杨逢清

镇长蓝小幺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彭本雄

 

 

【三合镇】位于应城东部,北面与云梦县、安陆市接壤,南面与湖北省银光盐化有限公司、省双环化工集团公司相邻。全镇国土面积81平方公里。现设三合、双墩、城台、伍山、两河5个管理区,辖33个村,26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91户,总人口3.68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水田3.5万亩;山林面积1.3万亩,水面近万亩。199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5.8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9亿元,第三产业收入1.97亿元,镇级财政收入实现275万元。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98年,粮食总产3312万公斤,棉花总产4400担,油料总产168万公斤;多种经营稳步发展。生猪年末出栏4.4万头。家禽出笼52万只,禽蛋总产440万公斤;水产品产量达528万斤;建成两万只级禽场3个,千头级猪场5个,500只级禽场146个,500头级猪场14个,百头级猪场24个,各类养殖专业户过千户,“盐化至三合畜禽养殖走廊”基本形成规模。投资378万元,开挖干、支、斗、农渠26条、124公里,硬化5条、6.72公里,配套桥、涵、闸建筑物112处,新增、改善排涝面积1.14万亩,灌溉面积1.35万亩,形成“路相通、渠成网、田变方、涵闸配套”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有聂山茶叶基地1000亩,伍山茶叶基地1000亩,放养水面6900亩,西瓜面积8000亩;组建了三结豆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绿豆豆皮、蔬菜豆皮、三鲜豆皮等,年产500万公斤。全镇形成以机械制造、轻纺、粮油加工、建筑材料等工业支柱产业。布机厂每年提供球墨铸铁产品500吨,富康轿车轮毂和刹车片50吨,年创产值5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全镇每年组织富余劳动力6000余名外出从事经营、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地增加财源3000万元。全镇现有初中2所,中心小学6所,村办小学19所,在校学生6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达8.19年。有中心卫生院2座,卫生所25所,并以镇卫生院为阵地,建成防疫、保健、医疗一体化的综合卫生服务楼。投资300万元,铺设应(城)三(合)公路黑色公路面12公里。投入资金100万元修建自来水塔,日供水能力达5000吨;程控电话与国际、国内联网,全镇安装电话2000余部。开通了有线电视网络。投资100万元改造镇区北正街街道,硬化两条人行道730余米,安装路灯50盏。全镇计划生育率达99.03%;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比重达100%1998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二名,被孝感市授予“小康乡镇”。

镇党委书记陈国生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瞿溶生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操金发

镇长吴晓敏

 

【郎君镇】位于市境东南,与汉川市接壤。长应公路纵贯全境,汉丹铁路、长荆铁路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40751亩,其中水田35752亩,旱地4999亩;可养水田1.6万亩,盛产莲藕、莲子、甲鱼、鳜鱼、绒毛蟹、珍珠蚌、牛蛙等名特稀优产品。现设白湖、新村、袁集、马兴、龚集5个管理区,辖40个行政村、29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346户,其中农业户11792户;总人口59102人,其中农业人口56106人。1998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2521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81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届楚天明星乡镇”,1998年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乡镇”称号,综合实力位居孝感市第12位。依托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形成万亩优质莲藕基地、万亩成鱼精养基地、万亩名特稀优水产基地、万亩优质稻基地。1998年,农业总产值12838万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10166万元,粮食总产30452吨,油料1667吨,棉花450吨;生猪出栏16170头,禽蛋1066吨,家禽出笼14.9万只,水产品5265吨。1996~1998年,投资240万元,完成低湖田改造、三屋泵站支渠开挖、白陂解江汉平原开发工程,兴建蓝西水库,维修机泵站、排灌渠8处。全镇有乡镇企业4645家,从业人员10987人,总产值1080亿元,年创利税860万元。民营经济在乡镇企业中已成“半壁河山”之势,白粉壁黄金首饰加工、郎君桥蒲花绦纶线、王桥手套享誉全国,白湖莲藕、贾普麦芽糖、白粉壁食品畅销各地,“游子乡”银丝米粉获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七化”标准。一是区村道路柏油化。40%的村铺设柏油路,郎蔡路顺利通车;二是农民饮水洁净化。建自来水井28处,居民均用上自来水;三是农村用电标准化。实现户户通电和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四是中心学校楼房化。1996年投资85万元兴建重点中学综合大楼,1998年兴建镇中、小学教学楼;扫盲工作通过国有验收,“普九”教育经孝感市验收合格;五是设施程控化。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实现村村通电话;六是广播电视微波化。1996年投资24万元建成有线电视台;1998年建立电视微波网点20个;七是村镇建设规范化。投资400万元,兴建了郎君桥大市场、计划生育服务大楼,延伸、维修市场路、朝北街、东街、人民路、团结大道。集镇建设带动一批中心村的建设与发展,大廖、东村、鲁大、郎君等7村建成达标。1998年全镇计划生育率为97%。相继建成镇文化站、电影院、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室、篮球场,成立郎君文学创作联社,通过省级文化先进乡镇检查验收。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殡葬改革名列前茅,福利院建设日臻完善。

 

镇党委书记谢小平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李志元

镇长胡想明

政协联络组组长陈桂想

 

【黄滩镇】位于城区南部,汉北河以北、应(城)天(鹅)公路纵贯全境。镇政府所在地距中心城区5公里。是全市产棉大镇、全国粉笔生产第一镇。现设同岭、临江、肖畈3个管理区,辖2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094户,其中农业户10748户;总人口45740人,其中农业人口43689人。国土面积67.7平方公里,耕地43900亩,其中水田23695亩,旱田20205亩。1998年,社会总产值8.1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278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780万元,农业总产值9095万元,多种经营产值6310万元;粮食2388万公斤,棉花2.8万担,油料1066吨,水产品2130吨,生猪出栏38216头;农民人均纯收入2837元;财政收入4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415万元。“151”工程有17个村进档,其中13村达到中档。充分发挥地方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棉花、粉笔、水产、蔬菜、竹编等产业已具规模。三八村亩产棉达150余公斤,成为全市棉花高产示范区,多次被省科协评为“高产植棉村”、“科普文明村”。刘垸粉笔厂生产出玩具粉笔、六角粉笔等3大系列8个品种近24个花色,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苏丹、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外市场。发展名特稀优水产品养殖和鸡、鸭、猪、渔立体养殖。开发鱼池6700亩,特种养殖专业户520户;以特色产品(长咀村的芋头、飞跃村的6月苞子藕、三八村的食用菌)为主体,建设黄(滩)赤(岸)蔬菜长廊,形成千亩蔬菜基地。竹器纺织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风筝、竹包装等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杨林风筝还参加了98山东潍坊风筝节。乡镇企业1238家,民营企业563户。完成产值62100万元。实现利税5682万元。投资500余万元改造老集镇,建设新集镇。以刘垸、艾堤、新潭、沿河、石桥中心村为示范,大力发展村镇建设。投资300万元开通1500门程控电话。兴建了水厂水塔,建成日供水500吨的自来水厂。镇区有成人文化学校1所,初中3所,小学26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8.8%。共新建教学楼10栋、实验楼1栋、体育设施25处。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级广播电视点10个,微波站8个,总用户4000户。农村合作医疗有16个卫生室、8个防保点、5个联村卫生所,医护人员153人,配有B超、200毫安X线诊断机、721分光光度镜等。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结合”、“三为主”方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普法教育取得成果,全镇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1998年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乡镇”称号。

镇党委书记祁双全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陈春斌

镇长何玉华(女)

政协联络组组长魏忠林

 

【天鹅镇】地处市境南部湖区。东濒西汉湖,南抵汉北河,西临大富水,北接杨家澥,四面环水。境内阡陌纵横,林网密布,沟渠交错,塘堰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现设北咀、沈铺、西湖3个管理区,辖22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人口303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33亩,养殖水面10600亩。199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5172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18万元,农民人平均纯收入2520元,财政收入229万元,粮食18554万公斤,棉花92.2万公斤;油料51.8万公斤,水产品3738吨。全镇22个村全部实现小康,被孝感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镇。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先后对牧牛场、肖畈垸、北咀畈等地15000多亩中低产田进行了综合改造,配套完善渠、路、涵、站实现格田化、渠网化。实施粮棉攻单产、水产上特产、林业壮规模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粮食、棉花、水产、林业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构建了以粮酿酒、以糟喂猪、以粪养鱼,以梗(棉、稻麦等农作物桔梗)栽菇(香菇、真姬菇)、以菇创汇的产业模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注重发展名特优,全镇4000多亩精养渔池和6400多亩大水面,水产品达到3738吨,形成产业优势,跻身于水产强镇行列。全镇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粉笔制作、贝壳加工、白酒酿制、预制构件、泥木建筑以及传统的五小坊等行业初具规模,各类民营大户达664家,建成沈铺、挂口商贸一条街。全镇22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投资350多万元,分别在天鹅、沈铺两地安装程控交换机,镇区架设无线电话微波传输塔。全镇学校布置合理,建有2所中学、17所小学,其中2所中学和6所小学新建了高标准教学楼,顺利通过省政府的“普九”验收。师资队伍逐步加强,全镇有公办教师269人。文化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天鹅、沈铺两个集镇开通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天鹅卫生院门诊大楼,并聘请专家教授,特设专科门诊,改善湖区就医条件。村级实行了联村办医。血吸虫病防治稳步推进,多次接受国务院和省的检查,1995124日国务委员彭佩云同志来天鹅视察血防工作,欣然命笔写下“发扬成绩,巩固成果,一鼓作气,送走瘟神”的题词,计划生育工作克难求进,推行“三为主”、实行“三结合”。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5%,出生率9.2,计划生育率98%,节育率95%

镇党委书记孙国启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张亮想

镇长徐金钟

政协联络组组长蒋元生

 

【义和镇】位于市境西南,东靠大富水,南邻汉北河,西踞老鹳湖,北有龙赛小湖。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精养鱼池10500亩,速生林面积超万亩。全镇现设季伟、李集、义和3个管理区,3个林场、3个渔业基地,辖21个村、14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94户,总人口249652人,其中农业人口24530人,国土面积96.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64亩,水面20010亩。1998年,工业总产值1.58亿元,农业总产值1.52亿元,粮食总产1950万吨,农民人平纯收入2700元,财政收入14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96万元。以稳定粮棉生产、突出林湖优势发展农业经济,围绕市场建设2万亩优质米基地,万亩名特优水产基地、万亩速生林基地,2万亩优质棉基地,建成了毕家汊毛蟹养殖基地。初步形成育苗、植树、加工、销售林产业链条。每年新增林业面积1000亩,积蓄木材10000立方米。渔业生产向名特优方向发展,已建成2000亩甲鱼、鳝鱼、泥鳅养殖,2000亩桂鱼、鲭鱼、鲤鱼、鲫鱼养殖,1000亩垂钓养殖水面。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达408家,其中产值过千元的民营企业1家、过百万元的民营企业10家。镇办砖瓦厂、机械厂等企业实现了股份制改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雷新公路义和段柏油路对接工程,修建义和大市场。修建了李集小商品一条街。全镇村村户户通电。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完成义和中学和李集中学师生教室、住房建设。新建徐邓、李集、庙湾、柴咀、季伟学校教学楼。改造危房学校14所,小学生入学率达85%以上。1998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乡村林业先进单位,1996年荣立抗洪救灾集体一等功,1998年被孝感市授予小康乡镇称号。

镇党委书记田国清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骆国雄

镇长黄恩新

政协联络组组长(缺)

 

【陈河镇】地处市境西南,紧邻汉宜公路,西与天门市接壤。境内湖垸众多,水系纵横。全镇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083亩。现设古楼、毛河、陈北、典集、人和、陈河6个管理区,辖47个行政村,4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570户,其中农业户9585户;总人口49192人。其中农业人口430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出生率7.65,计划生育率98.67%,节育率93.92%。农业生产突出“粮畜、棉油、水产、林业”四大产业,围绕基地建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通过低湖还田、高岗退耕对三级提水的高岗地和低湖垸农业避灾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998年工农总产值5.1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增幅为6.2%。全年粮、棉、油产量分别为60000吨、210吨、1850吨,水产品3192吨,生猪存栏2.6万头,多种经营收入618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3527万元,人平纯收入2648元。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建以生物制品、植物酸钙、阀门、纸箱、建筑、金属制品、石膏建材等骨干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系列产品阀门、纸箱等被评为部优、省优,植物酸钙、生物等特色产品为全省首创,荸荠系列保健饮品前景广阔。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1408元。1998年乡镇企业总数为1238家,私企数1208个,乡企年创产值7.5亿元,私企年产值6亿元。全镇现有中小学校30所,公民办教师398人,学历达标200人;兴建教学楼10座,总扩建面积5180平方米,总投资300多万元;小学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初中保持率95%,巩固率分别在这99.55%97%。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卫生院(所)14个,卫生人员130人,病床增加38张,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防治率99%以上。修建了雷陈柏油路,陈河新街主硬化道,人陈公路、毛陈公路正在兴建之中,镇区规划初具规模。1998年新建了“两区一街”小商品批发地(即汪集开发区、雷湾开发区,相府街集贸市场)。硬化、经化、亮化工程实施到位。

镇党委书记李生超

人大主席团主席邓茂生

镇政协联络组组长黄宗德

长祁腊发

 

【杨岭镇】位于市境西北部,北与京山县接壤,为孝感市的“口子镇”。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石膏储量占全市的60%。全镇国土面积124.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015亩,其中水田59954亩,是全省百家产粮大镇之一。现设龙集、潘集、祝墩、耀兴4个管理区,辖29个行政村,27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592户,总人口38756人。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564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791万元,占总产值的29.76%;农民人平纯收入2540元。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开始了由封闭式经营向开放式商品经济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形成了以粮畜果为主体的路域经济板块。1998年,全镇吨粮村达21个,粮食商品率、贡献率居全市前列,总产居全省第42位。油料单产稳步提高,开发优质新品种,加快了粮食转化增值。重点抓了以瘦肉型生猪为主的配套生产,建立良种推广、防疫治病、科学养猪、配合饲料等加工服务体系,生猪育肥周期缩短3个月以上,被外贸部门定为供港生猪出口基地。江汉杂交鸡被列为全省“丰收计划”三大试点地区之一。鲜鱼总产3100吨,以明光村葡萄种植为核心辐射到全镇10个村,达3600多亩,亩平收入5000元,产品畅销九江、洛阳、天门等地市场,被誉为“葡萄重镇”。兴办4座膏矿,其中引进外资兴建团山石膏矿有限公司,全镇年产石膏21万吨,膏粉2万吨,龙集石膏矿被授予“省级先进企业”、孝感市“十强乡镇企业”称号。进一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建成3.5千伏变电站,实现村村通电;开通全数字程控电话,先后建成邮政大楼、电信大楼及数字通讯直放站。完善老镇区改造工程,投资570万元建设肖巷民营经济小区;实施汉宜公路硬化、应汤公路、杨肖路油化及墩子山街、杨王岭街硬化,完成龙集、潘集、祝墩、雷湾小集镇和伍份等10个中心村的规划建设。现有高中1所,初中1所,职中1所,小学17所,建起高标准、多功能的教学大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园丁楼,形成设施配套齐全的教育小区,杨岭初中被评为孝感市园林式学校。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5%,血防站工作通过国家、省验收。计划生育狠抓六清理、六落实,建有人口学校,培训育龄妇女6.5万人次;筹资重点维修镇文体中心,先后被省、市文化部门授予“先进文化站”、“先进文化乡镇”、“先进体育乡镇”等称号。

镇党委书记阮炎坤

人大主席团主席阮炎坤(兼)

镇长冯迎春

政协联络组组长蔡银安

 

【汤池镇】地处应城西部边陲,与京山、汉川、天门三()市接壤。境内“玉女汤”温泉自古闻名于江汉。现设公益、四龙、温泉3个管理区;辖18个村(居)委会,1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91户,其中农业户3291户。总人口17150人,其中农业人口15213人,国土总面积50.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54亩,其中水田29522亩,旱地2832亩。199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工业1.91亿元,占总产值62%;农业1.19亿元,占总产值38%,财政收入155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2582元。农业生产根据“稳定粮棉油,发展名特优,主攻短平快,增产又增收”的工作思路,形成粮食、茶叶、特种水产养殖、畜禽四大支柱生产主线。1998年,粮食产量27200吨;茶园面积1155亩,干茶产量11800斤;特种水产养殖面积500亩,产商品甲鱼40万斤,仔甲55万只,创产值2650万元,配套发展甲鱼饲料加工,药具供应、销售公司等服务机构,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千家万户发展“四大养四小养”,畜禽产量逐年递增。生猪存栏1.5万头,出栏2万头,鸡禽存笼27万只,出笼28.4万只。乡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乡镇企业120家,产值达3.2亿元,主要产品铸造、橡胶、饲料加工、精米加工、酿造、茶叶制品等。温泉茶场生产的“蒲阳雪绿”、“玉女春”茶在湖北省“百茗争春”评比会上分别被评为名茶和优质茶。累计投资近400万元,完成应汤路、汤皂路、汤曹路铺油硬化工程,基本上实现村组睛雨通车;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有发、配电厂3座,发电装机容量300千瓦,年发电量96千瓦时,全镇用电户100%,年用电量400万千瓦时。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1所,联办完小3所,教学点7处。投资300万元,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10幢,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合格率95%。电视台1个,可同时转播24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村微波接收站2个;投资40万元修建镇卫生院门诊大楼,设立了公益、四龙卫生所。投资1000余万元对温泉路、民主路、民富路、振兴街进行改建,配套了花坛、绿化带、下水道等设施;兴建了日供水1000吨的自来水厂,建成了灯箱广告一条街,增加旅游景点,美化了集镇。集镇面积达2平方公里。1998年,被孝感市授予小康乡镇称号。

镇党委书记杨德忠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刘年发

镇长龙晖

政协联络组副组长刘忠勇

 

【南垸良种场】位于市境南部湖区,东南与汉川杨水湖乡接壤,西南与汉川新堰镇毗邻,西北与义和镇相邻,北与天鹅、义和镇一河间隔。国土面积22.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24亩。全场设5个分场,3个村,7个场直、场办单位,总人口6457人。199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83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506元。加大改善生产条件的力度。兴建泵站2座、节制闸2座,挖通全长7.5公里的主河道1条和全长27公里,宽3.5米,深2米的11条深沟大渠以及68条支渠,全场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100%,旱涝保收入面积达到95%以上。按照“强基地、壮龙头、建特色、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大粮食、棉花、林业、水产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化力度。1998年优质稻基地面积6000亩,棉花高产示范基地面积1500亩,水产养殖基地面积1600亩;大力发展场()办企业。全场村级集体经营纯收入176万元,民营业主达到189家,其中私营企业5家,民营经济实现产值4336万元,其在全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74.37%。注重环境的优化改善。汉北河河滩公路、垸内中心公路,以及自然湾向周边乡镇村延伸的公路全部实现了砂石硬化;汉北河渡口设置50吨位的轮渡和10余艘小型机渡,日渡行人2000余人次,客货车100余辆次。设置邮电、电信等代办机构,安装程控电话250余部;电网常年用电量244.7万度,村级通电率100%。商业服务网点达90余家,从业人数380余人。建文化站、广播站、青年文化室、老干部活动室各1个;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普通小学3所,有教师160余人,在校学生900余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扫盲工作通过了国家复检,卫生院可诊治农村常见病症、传染病和其它疑难杂症。防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场改水改厕284台套,村民基本上饮上卫生水,用上了卫生厕,血吸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被省政府、孝感市政府评为“土地管理三无乡镇”和“绿化达标单位”,全场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楼房率达86%。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乡镇”称号。

场党委书记 毕五斤

场 长 邱显春

(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