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

【孝南区】

【概况】孝南区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的东南角。东邻黄陂区,南接武汉市、汉川市,西界云梦县,北倚孝昌县。区境东西宽33公里,南北长43.5公里,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2004年全区耕地面积为46.53万亩,其中水田37.91万亩,旱地8.62万亩。全区辖8镇4街3乡2场和1个开发区,共有行政村468个,居委会32个。总人口82.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6‰,自然增长率4.9‰。

全区人民抢抓机遇,扎实苦干,2002至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依次为29.45亿元(现价下同)、32.78亿元、36.38亿元,年增长率为8.97%、9.7%、10.7%,三年平均增长率为9.79%。2004年一产业增长4.9%,二产业增长14.7%,三产业增长11.0%。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为26.3∶37.2∶36.5。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2002-2004年农业总产值依次为12.59亿元、14.28亿元、17.13亿元,年增长率为6.0%、5.1%、4.1%,其中种植业产值7.33亿元、8.05亿元、9.80亿元,年增长率为3.06%、1.8%、3.1%;林业产值516万元、789万元、903万元,年增长率为-4.79%、4.6%、11.9%;牧业产值2.61亿元、2.8亿元、3.46亿元,年增长率为3.93%、4.9%、3.7%;渔业产值2.6亿元、3.05亿元、3.45亿元,年增长率为4.41%、4.1%、6.3%。2004年,粮棉油产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粮食总产量236116吨,比上年增长26.1%,棉花总产量1348吨,比上年增长17.6%;油料20470吨,比上年增长13.2%。多种经营产值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0.03%;生猪出栏19.91万头,家禽出笼393.98万只,水产品产量5004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7%、0.5%、6.3%。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早蜜桃、黄栀子、蔬菜莲藉、优质稻、特色水产、畜禽六大经济板块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19.28万千瓦。农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95台,农用载重汽车130辆,农用运输车700辆。

区委、区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全区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恒安、维达、申欧三大生活纸品企业;生龙、楚特、正团等麻糖米酒企业、三蜂蜜业、宝田食品;端药、凯风乳酸、舒氏、保丽家具;嘉美制罐、金田中纸业、金威制桶等企业为骨干,形成了以生活用纸、食品饮料、金属制品、医药化工和包装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02-200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3.18亿元、44.19亿元、55.89亿元,年增长率为8.99%、4.8%、10.5%。2004年,工业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2004年是“项目建设年”,加大了项目引进力度,全年引进项目165个,其中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15个,集中财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区政府筹资2000多万元,完善了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在建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18.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85亿元。已有13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入驻园区,形成10亿元以上的生产能力。园区企业完成产值5亿多元,上交税金2200万元。保丽家具和维达二期扩能2个项目竣工投产,红人时装基本建成进入试产,舒氏扩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中顺鸿昌纸业等7个项目全面施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发展环境。对5座大型排涝泵站、20座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整治,完成了府环河综合治理工程,堤防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中省投资建设京珠高速公路和孝襄高速公路孝南段,自主完成了境内黄孝路、孝天路、汉宜路、王杨路等主要公路的升级。完成了蔡陡路、祝八路、肖陡路等通乡二级路路面工程,全区等级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90.2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新建了城西110千伏、燎原110千伏、闵集35千伏、杨店35千伏、城南110千伏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实现了同网同价。积极参与配合城区建设,改造了老城区的一批水、电、路、绿化等公共设施,北外街、北正街、黄陂西路等街道改造后面貌明显改观,完成了一批道路硬化、管网改造、环境绿化等城建工程,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狠抓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毛陈、陡岗、杨店等地的镇区面貌明显改观。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市区一体共同创建,分别荣获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称号。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加强,全区环保污染治理2004年投资总额688万元,比上年增加147万元,增长27.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3%,比上年提高10.43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7.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2002-200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依次为7.66亿元、8.96亿元、10.14亿元,年增长率为12.71%、17%、15.7%。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混合经济投资61762万元、66902万元、88729万元,集体经济投资6216万元、5233万元、627万元,城乡私人投资12053万元、15448万元、11947万元;按投资项目分:基本建设项目投资43081万元、51346万元、75512万元,技术改造项目投资9201万元、10835万元、9725万元,房地产项目投资3468万元、1258万元、1615万元。交通运输业有序发展,全区境内交通环境条件进一步提高。2002-2004年,全区拥有营运车辆分别为1004辆、1114辆、1194辆,通路里程为822.84公里、853.7公里、1863.85公里,全区客运量为296.10万人次、290.30万人次、294.2万人次,全区货运量为308.80万吨、284.7万吨、302.7万吨。全区售电量2002年34655万度、2003年42282万度、2004年售电量(不含城区)14614万度,比上年增长15.4%。邮电工作稳步发展,邮电业务逐年增加,实现乡乡通程控,村村通电话。

城乡市场活跃,物价稳定,外贸出口大幅攀升。2002-200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次为146252万元、161416万元、180025万元,年增长10.70%、11%、11.5%;实现外贸出口创汇额1180万美元、1359万美元、1824万美元;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2、101.9、105.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6、100、103.4。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48元,比上年增加630元,增长9.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27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5.6%;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57元,比上年增加316元,增长11.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99元,比上年增加69元,增长3.6%。

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财政收入质量提高,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2002-2004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5535万元、16651万元、18208万元,年增长2.19%、7.2%、9.4%;财政支出22850万元、25535万元、27737万元,年增长17.61%、11.8%、8.6%。金融形势稳定,存款增加。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三年依次为349298万元、365732万元、1008216万元(含市值),年增长19.18%、20.2%、17.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43260万元、276367万元、65918万元(含市值)。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45635万元、278158万元、671272万元(含市值),年增长13.07%、16.2%、7.4%。

全区科技工作进一步发展。三年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6项,争取科技拨款245万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3项,其中:达国内先进水平8项;省内先进水平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0项。全区教育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优化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教育管理、优化教师队伍,提高“两基”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出精品、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全区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举全区之力迁建了孝感一中,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组建了孝南实验初中,孝南高中,全区小学由212所调减到181所。“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成为全省“普九”合格区,实行了教师工资统发和教师全员养老保险,一次性解决了民师问题。2004年全区拥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54530人。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8.0%;全区已进入基本无文盲县市区。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文体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方式、基本活动的内容不断进步。全区拥有电影院8个,电影放映队17个;三年共放映电影8420场,观众达1010.5万人次;歌剧和戏剧表演1030场,观众达47.5万人次;全区拥有乡镇文化站18个,图书馆、博物馆各1座;图书馆藏书14万册;全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75万人,达标率90%。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竟技体育明显进步,市二运会上获成年人类奖牌和总分第一名。卫生事业整体水平提高,抗击疫情能力进一步增强。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组建了孝感口腔医院,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后通过国家六部委和省级验收,被确定为湖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社区卫生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度荣获“湖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深入开展了血吸虫病和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禽流感防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04年,全区拥有卫生机构89个,比上年增加1个;病床位1133张,比上年增加20张;年末卫生人员2805人。

劳动就业面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加强。2004年年末在岗职工人数3.9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增长1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78人。登记失业率为2.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685人,比上年增加1462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7164人,比上年增加158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108人,比上年减少702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强化发展。2004年全区拥有各类福利14个,床位2859张,比上年增加2149张;年末收养人数2458人,比上年增加1915人;全区得到国家救济人次0.56万人次;建立社区服务网点88个,建立社会保障网络18个,均比上年持平。全区享受低保人数2.5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低保覆盖率达到7.5%。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组建了31个社区,完善了硬件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活动,社会效果显著。

继续保持全区社会治安形势平稳,深入开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强化诉讼监督活动。2004年全区受理案件3497件,已审结3014件,结案率为86.2%,坚持依法行政,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大力实施源头治腐工程,成立了区综合招投标中心,开展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试点工作,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丁雪安赴瑞士、法国参加学术研讨会】应瑞士神针医药联合中心和法中医药交流协会的邀请,孝感市中医医院院长丁雪安于2002年3月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组前往瑞士、法国参加“首届瑞士国际医药学术大会”、“第三届中法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他撰写的论文《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膀胱病》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农村税费改革工作】2002年5月16日,孝南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区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正式启动。2002年11月13日至12月3日,由区直有关部门抽调干部150人组成的14个农村税费改革督查工作组,分赴全区18个乡镇场街道及所属481个行政村,对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负担管理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拉网式”的回访督查活动。检查采取“问、看、查、核”的办法,突出“八查八看”重点,坚持明察暗访有机结合,走村入户,共走访群众近万人次,对4800多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得力,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初步规范了税费征管行为。2002年农民负担总额4336万元,比改革前2001年农村政策六项负担7679万元减少3343万元,减幅43.5%;农民亩平均负担102.03元,比2001年减少59.67元,减幅36.9%。2003年,在巩固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新的工作需求,对全区农村税费制度作了进一步规范,对农民负担监管范围与重点进行了完善,已初步建立起农业税费征管体系和农民负担监管体系。2003年,全区负担总额比2002年下降22万元,亩平均负担比上年下降0.93元,达到了省、市提出的农民负担总体水平。

【李世英出席党的十六大】李世英,孝南区书院街道党委书记,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2002年11月8日至14日,李世英同志作为孝感市唯一代表出席了党的十六大。

【千人工作团赴农村】2003年4月,区委、区政府从区直各单位抽调干部组成千人工作团,分赴各乡镇场街,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迎检督查活动。工作团成员按照迎检方案要求,进村入户,与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使该区税改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评估。这次千人工作团下乡进村入户,既帮助了农村税改工作,又锻炼了干部思想作风,既增强了他们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又增进了城乡干部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孝南区成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孝南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于1998年,经过5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家,服务人口20多万,覆盖了城区90%以上的范围,形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网络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2002年以来,孝南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家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和省卫生厅《关于下发<湖北省创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及先进市活动方案>的通知》,充分调动全区上下发展社区卫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充分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技术服务质量,保障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2003年获得“湖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称号。

【招商引进工作】近几年来,孝南区招商引进势头强劲,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全员招商格局。一是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务实、节俭、有效的招商活动。二是突出优势引进招商项目。在重点区域方面,“两区”(南大、长兴工业园区)、“三路”(107、316、孝天公路)成为该区最具吸引力的招商热点地段;在重点产业方面,重点围绕纸品、电子电器、汽车配件、环保建材等行业,促进产业扩能和升级;在重点项目方面,区里把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作为招商引进的重点。三是优化环境完善招商机制,完善了督办机制,服务机制、投诉机制,形成了良好的招商环境。2002年至2004年先后组团参加省市举办的香港、广州、福州、厦门、温州等地的招商活动9次;组织杨店桃花节,招商恳谈会等区内大型招商活动5次;组织赴闽、粤、沪、浙、京、津等地开展各类招商会20余次,其签订招商项目协议42个,协议投资额30多亿元。三年来,共引进项目370个,引进资金18.6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有维达纸业、保丽家具、舒氏集团、中顺鸿昌等31个,培植新生产能力10亿元,引进企业上交税收占全区工商企业税收的50%以上。

【工商企业改革】孝南区委、区政府按照“一主三化”和“民营兴区”战略,立足开放式改革,加大加快了区直工商企业改革的力度。使区直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对企业的改革,主要采取六种形式,即股改、出售转民、破产、关闭、算断返聘、租赁经营。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出售转民的有亚风生化、装卸二公司、危色厂、芬莉针织、联运总公司等5家企业;租赁经营的39家;破产14家;关闭销户有光达公司、西湖公司、环城供销社、钢板网厂4家;算断返聘的8家;孝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全体国有集体职工进行算断工龄,解

除国有集体身份,实行返聘上岗,完善股份制改革。至2004年底区直工商企业改革改制企业187家,改革面100%,其中组建股份有限公司2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9家,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2家,租赁经营39家,出售转让15家,兼并联合1家,企业破产85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6家,算断返聘10家,企业关闭8家。

【五个特色水产板块】2004年3月,孝南区五个特色水产板块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工作专班,由区政府牵头,区水产局协调,财政、水利、交通、林业、电力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实行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建立健全年度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全力推进板块项目建设。五大特色水产板块是河蟹、鳜鱼、甲鱼、黄鳝及休闲渔业,总面积为十四万亩,建设期为三年,2006年底全部竣工,计划总投资1.2亿元。2004年,充分调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完成五大核心示范区建设,即王母湖1万亩湖泊养蟹区,野猪湖湖泊套养及幸福垸分场主养鳜鱼区,杨店七里贩养鳖区,东山头二道河网箱养鳝区,朱湖菱角湖休闲渔业区。


孝南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截止2004年12月)

区委书记聂利军

副书记陈宽宏龚少波郝章新

刘有年

常委聂利军陈宽宏龚少波

郝章新刘有年朱少平

林树文万建明周国平

杨军安乔道艳王望姣(女)

赵怀臣邓道伟

人大常委会主任聂利军

副主任刘功义石兆年易火成

李护平刘厚根

程秀兰(女)

区长陈宽宏

副区长杨军安陈旭东刘强

谢东安蔡秀云(女)

付正中黄祥文

政协主席丁孝国

副主席罗祥超金小平程金堂

乐性初陈昌顺


孝感市孝南区部办委局 主要负责人名单

区委办公室主任万建明

信访办主任郭良忠

文史档案局局长胡宝华

纪委书记龚少波

监察局局长张忠胜

组织部部长邓道伟

老干局局长刘所生

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晏福平

团委书记张莉(女)

妇联主席王惠(女)

科学技术局(科协)局长(主席)杨子江

党校常务副校长陈海喜

人大办公室主任丁相如

政协办公室主任周庆华

统战部部长乔道艳

工商联会长黄平

政府办公室主任陈顺新

接待处主任鲁贵洲

汉办主任魏华新

机关事务局局长待定

体改办主任殷国华

招商局局长程秀兰(女)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方毓云

人事局(编办)局长(主任)彭继芳

审计局局长朱玉华

国土资源局局长杜昌群

环保局局长王新华

建设局局长黄瑞武

政法委书记朱少平

610办公室主任彭建军

公安分局局长张志强

法院院长张水学

检察院检察长匡远群

司法局局长王保华

民政局局长陈建辉

残联理事长付国清

老龄办主任崔少林

宣传部部长周国平

计生局局长张利雄

文体局局长汤楚豪

卫生局局长夏华堂

教育局局长徐银松

经贸局局长黄汉桥

交通局局长杨东升

农办主任程俊清

经管局局长黄文高

农业局局长刘继华

农机局局长郑寿平

林业局局长魏金洲

畜牧局局长王群峰

水务局局长唐汉奎

水产局局长鲁祥

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周儒坤

财政局局长李十周

粮食局局长钟楚华

商贸总公司总经理汪兆国

医药总公司总经理待定

供销合作社主任柳建华

发展计划局局长陈小华

统计局局长汪建烛

物价局局长张新春

供电公司总经理徐云生

技术监督局局长童国亿

食品医药监督局局长邱海群

国税局局长吴发章

地税局局长丁贵清

工商分局局长叶少华

烟草专卖局局长聂新

中国银行行长李明

农业银行行长季玉海

工商银行行长周行春

建设银行行长刘少川

农村信用社主任杨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