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基本国策 强化计生工作


孝感市计生委主任 柳育懦

建国近50年,我市计划生育工作与全国一样,走过了一个艰苦的发展过程,在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5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至1958年,全市总人口由建国初期的257.76万人,增长为303.18万人,九年净增45.42万人,增长为303.18万人,九年净增45.4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05万人,年增长率为1.82%‰。“文革”时期的十年间,全市共增加人口93.5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9.35万人,“文革”头五年即1966~1970年,共增加57.8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57万人,年增长率为3.2%。受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1985~1995年我市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成为第三个人口出生高峰期。十年全市增加人口93.0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9.30万人,年增长率1.61%。到目前全市人口已达591.85万人,受人口出生惯性的影响,平均每年新生婴儿接近5万人,相当于一个大乡镇的人口。

我市从1979年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到1982年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以来,全市计划生育行政机构、事业机构已达246个。在地改市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三不变”,落实“三为主”,实行“三结合”,实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两个转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年人口出生率为8.03%,自然增长率为3.89%,比1978年分别下降10。59个千分点和8.31个千分点,比建市初期的1993年分别下降8.78个千分点和6.8个千分点。

(一)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育秩序基本理顺。经过近二十年来努力,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人口发展由“两高一低到两低一高”即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计生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计生率的变化过程。199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03,死亡率为4.14%%,计划生育率为95.69%,与1978年相比,出生率下降了10.59%,死亡率下降2.36,计划生育率上升约70个百分点。全市共有已婚育龄妇女107.62万人,其中已采取节育措施的有92.46万人,综合节育率达85.93%。全市已有8000多对农村夫妇放弃二胎生育指标,有15.05万对育龄夫妇已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一孩妇女占已婚育龄妇女率达到33.79%。特别是建市五年来,全市累计少出生18万人,相当于四个乡镇的人口,节约社会抚养资金约20亿元,相当于孝感市近两年财政收入之总和。

(二)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群众新婚育观念逐渐形成。一是有了较强的计划生育工作舆论氛围。各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报纸、广播、电视开设宣传专栏,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集镇闹市,建立宣传栏,刷写宣传标语等,现在全市设置固定宣传栏7082个,举办宣传活动12655期,拥有固定宣传标语62459条,建“国策门”299个,还有许多“国策街”、“国策路“等。二是有了健全的计划生育培训教育网络。县、乡、村都建立了人口学校,定期对育龄群众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各级党校、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都把计划生育知识作为必修课程进行讲解,各级计划生育协会、中心户长都把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来开展活动。三是有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法。各地每年坚持开展计划生育“三下乡”活动,定期为育龄妇女开展“三查两补一治疗”生殖健康服务,把温暖送到育妇家中。同时,不定期开展“少生快富”典型巡回演讲,使育龄群众走少生快富之路。一些新型婚育观念,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性参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已被群众广为接受。

(三)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得到加强,计生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各地以“六好四有三落实”为标准,开展了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活动。全市有80%的村达到了合格村标准;计划生育后进村转化效果明显,转化率达90%以上。二是实行计划生育工作“村务公开”制度,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透明度。村、组都建立了高标准的计划生育户外活动公布栏,农户都配有育龄妇女家庭档案袋。县市区都设立了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以利于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规范育龄人群档案管理,为育龄人群建立了帐卡册等台帐,将育龄人群的婚育情况、节育情况、人口计划执行情况、“三查”服务情况、少生快富情况等资料建档成册,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齐抓共管,强化流出地、流入地的责任,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流”而不乱,“管”而有序。流动人口持证验证率逐年提高。98年全市共有流出人口23.6万人,持证率达到77.52,流入人口3.8万人,验证率达到81.9%。

(四)计生工作网络,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市有一支抓经常性工作的计划生育专干队伍,有一支由群众组成又为群众服务的计生协会队伍,有一支为群众开展计生技术和生殖生理健康服务的技术队伍。县、乡、村都建立了计划生育站(室)。全市共建计划生育服务站123个,还涌现了一批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安陆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系列服务,成效显著,在1998年全国“双先”表彰会上,被评为100名基层先进服务站。现在全市已有计划生育专职干部2317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人员59.9万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759人。

(五)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使广大群众走上了少生快富之路。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使一大批计划生育户很快富起来。各地将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纳入党委的决策行为,政府的行政行为,部门的职责行为,群众的参与行为,出优惠政策,出帮扶措施,用利益导向引导人们的生育行为,帮助人们少生快富奔小康。据统计,全市现有“少生快富"示范村264个,“少生快富”户7427户,有“三结合”项目217个,“少生快富”示范基地143个,有1.3万个计划生育贫困户得到帮扶,其中80%已经脱贫,有的走上了小康之路。

(六)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三为主”过去作为计划生育工作方针,如今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全市按照“三为主”工作要求,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和经常性工作为主,普遍开展了争创计划生育合格县(市、区)活动,把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市有23个乡镇无计划外生育,有2269个行政村基本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条件。安陆、应城、大悟三县市,1998年被省计生委授予“计划生育合格县市区”称号。

(七)计生干部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十分关心计生干部的实际困难,使各级计生机构的办公、住房等设施从无到有,不断得到改善。到1998年底,全市计生系统拥有固定资产7360万元,房屋面积160795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66954平方米,生活用房93841平方米,百分之九十的乡镇计生办,服务站结束了租房办公,租房居住的历史、计划生育服务设备不断得到更新、配套和完善,目前,全市各级服务站拥有B超机,波普光治疗仪、x光机、光电比色机、心电图机、教学投影仪,无影灯等服务设备共2318台套。满足了育龄人群生育、节育、不孕和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需要,为控制全市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出了重大贡献。

孝感市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以来,连年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市计生委不断得到省计生委奖励。1993年获求实奖,1994年、1995年获三等奖;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别获二等奖、一等奖和进步奖。安陆市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计划生育条件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提高,我们深知计生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二次创业”的精神为动力,奋力拼搏,真抓实干,不断取得计划生育工作新成绩,为实现我市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