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拂古镇红石写华章

中共广水市李店乡党委

广水市李店乡人民政府

左起:何诗涛(副书记)黄争光(副书记)

左大贵(乡长)熊宗耀(书记)

朱全俊(副书记)杨健(副书记)

李店又称红石李店,地处桐柏山南麓,1975年,建立红石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归属杨寨区公所;1987年撤区建乡,称李店乡。全乡现辖4个管理区,28个行政村,4.6万人,总国土面积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境内交通便利,107、316国道和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

改革开放20年来,全乡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聚精会神地抓改革、促开放、求发展,开创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农村面貌一年一个新变化,经济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社会事业一年一个新跨越,人民生活一年一个新水平。1995年,全乡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广水市前3名,先后撷取了“湖北省农业先进单位”、“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明星乡镇”、“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乡”等百余项荣誉。

农村经济年年超历史

李店乡是一个农业大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自己实际出发,探索出“以农补农,以农促工、农工互补、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村经济几项主要指标年年超历史。1998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9019万元,多种经营产值达到6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70元。

从1992年以来,我们立足优势抓调整,主攻单产增效益,突出特色兴产业,加大投入建基地,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相关效益的大提高,大搞“荒山、荒坡、荒地、荒水”闲置资源开发,一年三上山,三年十大干,开发银杏、林果茶、板栗等多种经营基地12000余亩;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特色产品为主体,集中连片发展种养业,按照“北部牛栗茶,路域菜和瓜,中部鱼猪禽,扩充蒜和花”的调整思路,建成了万亩大蒜、万亩棉花、万亩瓜菜、100万只畜禽四大基地,初步形成了多业并举、优势互补的生态农业态势,农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和优化模式。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农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按照“分散小庭院,并网大基地”的要求,全面规划庭院经济,适应什么发展什么,什么赚钱发展什么,根据市场定品种,力求“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突出特色,规模发展,通过集约化较高的“基地建设”、“路域经济”建设,农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农副产品转化增值是一篇大文章。近年来,我们始终以产业化总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制定了粮食、大蒜、打瓜、畜禽四大产业化实施工程,围绕“四个一”(1万吨粮食加工能力的发挥、1万吨蒜砣蒜苔的精深加工、100万元产值的打瓜生产及其加工、100万只畜禽生产)的工作目标,按照村建基地、乡办龙头、部门抓服务、多层次抓销售的思路,上下联动,加快一体化经营步伐,盘大支柱产业。围绕粮食基地,建成以优质米加工厂为龙头联合全乡200家米面加工厂的粮食加工集团,在孝感市第一个创办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种植模式;围绕打瓜基地,建成瓜籽系列炒制公司;围绕大蒜基地,意向性签订了大蒜保鲜深加工项目,逐步形成了从优良品种种植到精细加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李店优质银米远销云南、广东、广西、西藏、内蒙等十五个省市区,李店瓜籽炒制公司生产的“万家香”牌黑瓜籽,以其独特的风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倍受中外客商的青睐,仅一天时间便签订了50万元的销售合同,湖北电视台对此作了“小小黑瓜籽,闯进大市场”的专题报道。

工业企业改革增活力

80年代中期,针对乡直属工业底子薄、基础差的实际,乡党委、政府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大好机遇,始终以改革总缆全局,打破条块分割的束缚,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确立了“工业强乡”的发展战略。1988年,一个年生产能力1.1万吨,产值250万元的水泥厂正式投产运转,从此开创了李店乡乡办工业的先河。水泥厂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乡党委、政府深深认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我们把水泥厂作为乡办工业的龙头,一方面开发出“红石系列产品”——白莹石、石灰石、河沙硅石、磷矿石等品种,产品行销广东、河北、河南、四川等20多个省市,年创产值500余万元,获利100余万元;另一方面,依靠水泥厂,兴办了纸箱厂、金属件厂、建筑公司、砂石公司等8家企业,工业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一业旺,百业兴。在乡办直属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村办、个体办企业脱颖而出,蓬勃发展,1994年,乡镇企业产值突破3亿元大关。

近两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改革这个主旋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资产优化重组为着力点,通过“三改一加强”,使工业经济步入了快车道,形成了以黄广水泥厂、红石松香厂、瓜籽炒制厂、腾龙服装厂、首力化工厂五大企业为骨干,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化工业三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格局。1998年,全乡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10年间,年均递增18%;乡直属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856万元,年均递增28%,对弱小亏困企业,则从转化内部经营机制入手,将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生产权分离开来,哪种形式能搞活就采取哪种形式,哪种形式发展快就选择哪种形式,因企施策抓改革,通过卖断产权、卖断经营权、卖断生产权等形式,以求达到死的盘活,活的盘旺。改革促进了引进,引进促进了发展。1998年以来,全乡共引进各类项目45个,引进资金1500万元,引进各类技术人才17人,回乡创业的“老板”28人。3个项目正式立项筹建,5家停产半停产企业重新启动生产,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

投资环境旧貌换新颜

乡历届党委、政府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年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从1988年以来的10年间,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相继建成和改造了一些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发展小集镇,建设中心村,合并自然湾”的总体要求,对集镇、村庄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卫生院门诊大楼、财政大楼、工商大楼、粮贸大楼、供销大楼等一批楼房拔地而起。高标准开发兴建的李店西街居民小区已经竣工,100余户外地和本地居民迁往小区居住。电信大楼、移动电话通信机站相继落成,程控电话、移动电话、BP机电信遍布全乡,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初步形成了快节奏、全方位、多层次的邮电通信网络。集镇路面全部硬化、绿化和美化,百吨供水工程、电力增容能够满足集镇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与10年前相比,全乡新增通车里程100公里,铺设油路40公里,硬化水泥路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中心集镇扩建面积2平方公里,新增人口5000余人。

精神文明建设事事聚民心

乡党委、政府一直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以提高全乡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为重点,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营造环境,拓展成效,造就“四有”新人,从而保证了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全乡广大农户中产生了积极反映,出现了许多父与子争“星”、户与户比“星”的典型事迹。在镇区,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影剧院、歌舞厅、图书馆、电子游艺厅、有线电视台等10余个阵地。在农村,村村实现“五有”,即有文化娱乐室、图书室、电教室、党员活动室、成人文化学校,这一切为精神文明建设搭起了宽阔的舞台。此外,群众自发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队,红白理事会、五老服务队、文艺宣传队、电影放影队等8支“永久”牌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常年活跃在群众身边,常年开展的“月月有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断翻新,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广泛性,人民群众在娱乐中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