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

【应城市】

【概况】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地跨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属江汉平原与鄂中丘陵过渡地带;全境地势较为平坦,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湖区,东临漳、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天门市、京山县接壤,南与汉川市为邻。中心城区东南距武汉市公路91公里,东距孝感市公路50公里;境域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版图面积1103.3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59%。全市耕地总资源面积597529亩,其中,水田面积占72.7%,旱地面积占27.3%;人均耕地0.89亩。现设5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良种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管);下辖414个村(居)委会,3253个村(居)民小组。2004年,全市总户数141600户,总人口67.18万人。

2002-2004年,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走以优促特、以特制胜的路子,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突显,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年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依次为:74.42亿元、82.83亿元、89.5亿元;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9.0∶48.2∶32.8、18.2∶48.9∶32.9、18.8∶49.5∶31.7。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县域经济民营化步伐加快,全市民营化率达80.5%。

农村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全面落实各项惠农稳农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下调农业税税率,亩平税赋减少34.72元;2004年,全市共发放粮食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1894万元。粮棉油优质品率提高到95%以上,多种经营产值比重达到81%。初步建成无公害优质稻、名特水产养殖、速生丰产林等产业化基地和应汤路林果、随应线食用菌等农业示范种养带,积极推广水稻直播、鸭稻共育、南美白对虾养殖等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头示范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汤池甲鱼基地新增面积1000亩,双孢菇年产量突破1万吨;实施灭荒造林、燕黄小流域水土保持、短港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2002-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依次为14.95亿元、16.43亿元、17.57亿元(不变价,下同);年增长7.8%、9.9%、6.9%。其中农业产值依次为6.23亿元、6.44亿元、6.59亿元;林业产值0.25亿元、0.28亿元、0.29亿元;牧业产值4.61亿元、4.85亿元、5.03亿元;渔业产值3.86亿元、4.6亿元、5.36亿元。农业产值中多种经营产值所占比重分别达到81.0%、83.14%、83.2%。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进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行列。

工业企业改革和民营化步伐加快,工业生产和效益水平同步提升。全市工业生产以资源工业为依托,基本形成以盐业化工、机械制造、石膏建材、精细化工、食品饲料、轻纺包装等支柱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联碱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湖北盐化工业基地”、“石膏建材基地”。湖北省应城石膏矿、孝感永祥制盐有限公司经营性资产成功拍卖;市制盐厂、棉纺厂、磷肥厂、毛巾厂等8家企业实现破产出让,整体转民;新都、赛孚、恒天等公司得到扩张,特色产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裕隆、鸿祥、双菱等公司技改力度加大,促进了产品上档升级;“豪丰”大米、“白玉”面条、“桂花”碘盐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市开发区工业园、盐化工业园和赛孚精细化工园等园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招商引进取得新的突破。青岛啤酒、四川久大、新都化工、奇力药业、王守义十三香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应城。2002~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依次为94.76亿元、104.29亿元、129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所提高,三年生产原盐199.71万吨、219.43万吨、192.47万吨;石膏52.17万吨、76.67万吨、79.35万吨;纯碱57.50万吨、59.66万吨、66.98万吨;合成氨20.02万吨、20.35万吨、20.11万吨;纱0.44万吨、0.35万吨、1.73万吨、1.55万吨;摩托车燃油箱128.13万只、123.84万只、152.43万只;布3870万米、6012万米、5710万米。

2002-2004年,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为方向,按照构建一个中心(中心城区)、两个组团(东马坊、长江埠)、三个层次(市一镇一村),扩大城区规模,提升城市品位,构筑城市建设。加快“六网”建设步伐,实施汉宜线、烟应线、随应线拓宽以及杭兰高速公路、长荆铁路应城段、汉渝铁路复钱(应城段)工程;全面完成城乡公路建设;被评为“全省路网建设先进县市”。先后完成老城区草街、振兴街、书院街等街道改造。加快城南新区建设,完成规划路、城南路、育才路“两纵一横”主干道建设;中心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改造人民公园并向市民开放,汪家台居民综合治理、大都商城二期工程、月圆小区五期建设等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管道燃气高压输气管线已安装城区供气主管4000多户。加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农村城镇化水平有新的提高,杨河、郎君、汤池3个全省中心镇建设加快,东马坊街道办事处被列为全国重点镇试点。环境污染治理以盐化行业和石膏制粉行业为重点,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每年环境监测取得各类监测数据1万余个。全市工业污染物持续达标排放。2002-2004年,交通系统客运量分别达到1639万人、1184万人、654万人。客运周转量分别为52754万人公里、51034万人公里、36628万人公里;货运量分别为534万吨、549万吨、566万吨,货运周转量37829万吨公里、43627万吨公里、44335万吨公里。2004年,电信用户总数达到76148户,其中小灵通12097户。2002~2004年,电力销售电量分别达到1.59亿KWH、1.86亿KWH、2.98亿KWH。市电力局被评为“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2002~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1.63亿元、23.89亿元、26.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0.8%、10.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依次为13.96亿元、19.9亿元、22.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13.1%、12.3%。餐饮业依次为3.96亿元、3.99亿元、4.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0.7%、0.6%。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依次为99.4、102.3、102.8。全市年出口创汇依次为340.42万美元、351.8万美元、265.64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依次为3.34亿元、3.65亿元、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2.5%、18.3%。财政支出依次为2.71亿元、2.90亿元、3.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1%、4.1%。金融系统累计各项存款余额依次为28.68亿元、31.17亿元、36.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8.7%、20.7%。其中居民存款余额依次为22.24亿元、25.37亿元、3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4.1%、24.4%。各项贷款余额依次为28.96亿、30.83、32.99亿,分别比上年增长4.4%、6.4%、7.0%。2002~2004年,依次完成保费收入5140万元、4192万元、5375万元。支付各类赔款991万元、1029万元、124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3.9%、21.3%。赔付率分别为19.3%、24.5%、23.2%。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巩固“两个确保”为着力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2004年,提供就业岗位3018个,城镇新增4896人就业,征收社会保险费5700多万元,争取中央转移专项资金1600多万元。为427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84.03万元,为7073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3454万元,发放率均达100%;推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全市各类保险参保单位1566家、105373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860户、10683人;筹措“福星工程”建设资金600多万元,福利院占地面积达429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2557人,救助困难群众2714人,全市从业人员年均工资7854元,比上年增加765元,增长10.8%;在岗职工人年均工资8267元,净增529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1元,净增427元,增长6.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60元,净增197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29元,净增334元,增长10.8%;人均生产消费支出2244元,减少151元,下降6.3%。

全面实施科技兴市,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贯彻落实“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引进新技术7项,新增高新技术产品3个,企业2家,农业扶持产业化项目6个,申报省级计划9项,申报本级计划22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41万元;获孝感市第五届科技进步奖7项,申请国家专利7件,授权5件。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6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3家,品种24个,先后与武汉科技大学等院校科研单位签订摩托车双数码点火装置等8项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性能水溶性聚氨脂鞋用粘胶等5个项目的研发协议;申报省级以上项目17项,立项12项;申报申报车级项目15项,发放科技三项经费154万元;申报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第五届孝感市科技进步奖7项,连续二届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04年,申报攻关计划4项,成果推广计划2项,星火计划1项。东翔化工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赛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并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市”。

教育部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新发展。顺利通过全省第四轮“普九”复查。2002年,在孝感市率先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实行教师工资市级统筹;投资3140万元,建成市一中迁建工程主体建筑并投入使用,市二中被评为孝感市一等示范高中。2003年,投资289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消除D级危房3067万平方米,农村学校改、扩建校舍3800平方米,6所学校进入孝感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行列。教育城域网投资200万元,5所学校接入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直升率接近100%。2004年,投入资金800万元,改造农村校舍14583平方米。资助贫困学生5700人次,金额87万元。文化体育事业生机蓬勃。2002年,楚剧团下乡演出260多场;完成第三次“门板湾遗址”勘探发掘、“陶家湖古城遗址”、“文峰塔”被确定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全省老年健身球赛事。2003年,“三下乡”活动共送农业科技图书、光碟3000余册(盘)、电影下乡300多场次,楚剧团演出218场次;应城市作家协会成立;《应城日报》正式停刊。2004年,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复查;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和进社区活动,组织多种文体活动丰富市民生活;参加孝感市第二届运动会获得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两个第二名的成绩。2002~2004年,电台、电视台播发新闻稿件17866多篇(条),开通南垸卫星电视,实现西片地区光纤联网,用户增加2.3万户;完成杨河、黄滩、省双环公司光纤及网络延伸,发展用户1100户;电视台投资28万元,建成硬盘播出系统,更换中央4套加密频道解码器;2004年,投资194万元,铺设光纤190公里,全市16个乡镇全部联网。全市现有各类医疗机构2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28人,共拥有床位1081张。计划免疫四苗全程覆盖率90%以上,四苗单苗接种率保持在92%以上;组织大规模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接种活动,受益人数8.1万人;医疗网点消毒监测覆盖率100%,卫生监督执法1040多人次,取缔非法行医48起,收缴药品器械4万余元;改造钉螺孳生地4000多亩,药物灭螺5000多亩;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改扩建户厕分别占农村总人口的97.5%和67.9%。饮用安全卫生水覆盖率99%;被评为“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建工作先进市”和“全国牙防工作先进市”。计划生育工作被国家计生委确定为“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市,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2003年,全市成立防治非典专班27个,设置发热门诊21处,实行24小时不定期查岗和疫情零报告制度;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70多个,覆盖面达60%;投资360万元建成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及应急体系建设。 全市政治社会保持稳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认真贯彻《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市审计局、人事局等单位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文明单位。应城市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并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和责任,强化“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努力创建“平安应城”。继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城乡社会稳定,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再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治理先进单位,并获“长安杯”。市公安局荣膺全省“命案必破”先进单位,市司法局被国家司法部荣记集体一等功。着力抓好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切实抓好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进一步促进政府自身建设。

【湖北长江赛孚公司被列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长江赛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民营型、科技型、高成长型、外向型和环保型五大特点于一体的新兴化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70%以上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其主导产品全氟三丁胺、全氟三乙胺均通过省科委产品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化学氟化法合成全氟三丁胺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该公司已成为“三个全国第一、一个全国第二”的拥有者,即电解有机氟、电镀中间体和表面工程添加剂产销全国第一,有机硅中间体产销全国第二。2002年初,湖北省科技厅批准湖北长江赛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

【应城市获“全国团建先进县市”殊荣】共青团应城市委十分注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党建带动、组织联动、政策推动、活动牵动来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调整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建设,巩固学校团组织阵地,发展社区团员青年队伍,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机制。从而对广大团员青年实行有效的管理,使团组织实现全面活跃、广泛覆盖。2002年5月,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之际,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团建先进县市”。

【武警应城市消防中队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武警应城市消防中队建队14年来,始终按照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总书记“五句话”总要求,认真贯彻部队条令条例和《部队基层建设纲要》,狠抓队伍普法教育,切实加强正规化建设,认真履行消防监督职能,出色地完成了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消防保卫工作,创下了连续14年无安全责任事故,13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佳绩,中队连续5年被省总队评为标兵中队,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后荣立集体二、三等功各一次,并被孝感市委、市政府,孝感军分区授予“拥政爱民先进单位”。2002年9月13日,武警应城市消防中队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牌匾。

【应城市信鸽协会选送的赛鸽获世界信鸽锦标赛金牌】2002年8月17日,在法国北部罗耶举行的有26个国家、500多羽赛鸽参加比赛的世界信鸽锦标赛上,由应城市信鸽协会执行主席汪新春选送的赛鸽在450公里的赛程里,以飞行7小时27分34秒的成绩获2002年世界信鸽锦标赛冠军。这是继中国在2000年北京举行的世界信鸽锦标赛上夺得冠军后,首次在他国获得一枚金牌。

【长荆铁路建成通车】2002年10月18日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应城火车站隆重举行长荆铁路通车典礼。铁道部总工程师王麟书,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等领导出席典礼仪式。长荆铁路是湖北省与铁道部合资建设的项目,于1998年11月26日开工。该线东起汉丹线长江埠车站,西至焦柳线荆门车站,途经应城、天门、京山、钟祥、荆门5县市,全长176公里。为国家Ⅱ级干线,总投资18.5亿元。国务院已将长荆铁路纳入沿江大通道(上海—重庆—成都)铁路网,成为中国第二条东西大动脉。

【5000名下岗职工享受再就业“免费套餐”】随着应城市所属企业改革、改制,全市有近8000名职工被精简、分流、下岗。针对一些职工下岗后就业无门的实际,市劳动部门及时推出免费再就业培训、免费求职登记、免费提供市内就业岗位、免费为外出务工经商者牵线搭桥等一系列再就业“免费套餐”服务。服务活动中,劳动部门常年开办电脑、缝纫、烹饪、汽车修理培训班,聘请专家授课;每年不定期举办2次劳务交流集市,网络全市下岗职工和本市用工单位开展供需见面;投资60多万元兴建劝业和富圆两大市场,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开通应城至深圳、应城至广州2条直达专线,不定期组织劳务输出;另外,还对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帮助代理求学、出具证明、养老保险续保等劳动保险事务,有三名下岗职工因此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自1998年开办“免费套餐”服务以来,全市已有5000多名下岗职工“无偿享用”,其中,有2467人通过此渠道在本市再就业,有1449人外出务工经商。

【应城市司法局荣立集体一等功】近年来,应城市司法局狠抓全民普法教育。全市有48万名普法对象完成了学法任务,普及率达到96%,考试合格率98%;构建调解机构,建立调委会601个,调解委员2998人,每年调解纠纷3000件以上,“四无”乡镇达92%;用法律手段调解社会关系。担任100家法律顾问,办理各类案件700件;公证网点38个,办理各类公证1570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件;坚持开展“大帮扶”活动,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安置帮教网络。2003年1月,国家司法部为应城市司法局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应城市获“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市”称号】近几年,共青团应城市委紧紧围绕中心,贴近青年,按照“发展乡村青年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组织动员各级团组织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创造出很多新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继2002年被评为“全国团建先进县市”后,2003年3月,团中央又授予应城市“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市”荣誉称号。

【为“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作贡献赛孚公司获国家五部委表彰】2003年11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等5部委联合主办的庆祝大会上, 应城市长江赛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北省唯一的民营企业代表,应邀参加庆祝大会并受到嘉奖。赛孚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亦是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其产品曾用于“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载人飞船试验。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过程中,该公司新产品质量优良,性能稳定,满足使用要求,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辟绿色通道直接把五保经费送到五保户】2003年初,应城市组成16个专班到全市415个村进行摸底调查,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经本人申请,村委会审核,镇政府批准,市民政局备案,发给五保户供养证,建立健全档案,并在镇务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监督。为了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足额将五保户供养经费落实到3654名供养对象手中,市级财政部门依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五保对象人数按标准将五保户经费全额拨入市级民政五保专户,市里下拨到乡镇民政办,由民政办直接发放到户后,凭发放单到市民政局报账,同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从而有效地杜绝了上级五保户供养资金被挪用、挤占等现象的发生。至2003年6月份,全市已直接发放五保经费129.48万元。

【“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式挂牌】2004年3月,应城市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全国火炬计划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8月13日,“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在应城市长江埠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同时,国家科技部为湖北长江赛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志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应城市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应城市广达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颁发基地骨干企业奖牌。目前,基地核心区的长江赛孚化工科技工业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达3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6.4%,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创新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为加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良好条件。

【应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根据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应城市位列174位,继续保持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200强的水平,成为湖北省进入全国县域经济200强的8个县市之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是采用县域经济综合性、可比性、客观可行性的基本数据(总量、平均、速度等三类)进行评价的。评价结果分为“县经指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指数)、“竞争力动态”(县域经济本竞争力的排位动态变化情况,分上升、相对稳定、注意三种)、“竞争力等级”(强弱等级。全国划分为从A级到J级共10个等级,每级200名)。应城市的评价结果是“县域指数R17T2026”,表示参评的2026个县中应城市排位为174位;竞争力动态为“相对稳定”,并与上届评介相比上升了6位;竞争力等级为“A”级,即表示应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处于全国200强的位次。


应城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名单

(以2005年10月在职为准)

中国共产党应城市委员会

书记谢思芳

副书记高楚元涂少维胡益荣汪继芳

常委谢思芳高楚元涂少维

胡益荣汪继芳刘纯明

刘义德张诗勤叶国安

向国胜翁晔刘敬喜

邹虹(女)


应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李明芳(女,代)

副主任吕杰生陈茂林韩瑞峰吴火祥叶双喜


应城市人民政府

市长高楚元

副市长张诗勤席国爱万维新

熊建平袁长祥李晚霞(女)方和伦

市长助理阮炎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应城市委员会

主席舒企春

副主席陈宗俊汪新年张新平

傅艳琼(女)程三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