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类

【概况】 19497月设置孝感专署建设科,其任务主要是抓农业。19519月改为农林科,19535月改为农业建设科。195611月撤销,19615月恢复农业局。198312月将农业局、农场管理局、畜牧局和沼气办公室合并,组成农牧局。1993年撤地建市,11月改名为孝感市农牧局。199312月撤销农场管理站,成立农垦总公司(县级公司),从农牧局划出。199510月机构改革,改设孝感市农业局。

孝感是一个农业大市,现辖四县三市一区,乡村人口488.54万人,乡村劳力223.59万人。全市总面积11557平方公里,境内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湖泊密布,江河纵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到1995年底,全市拥有耕地面积434.7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07.11万亩,旱地面积127.68万亩。

建市以来,全市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夺得了农业生产的连年增产丰收,到1995年,农业生产创造了历史上的新纪录。

1、主要农产品产值均超历史。全市粮食总产54.58亿斤,比上年增1.64亿斤;比“七五”末期的1990年增2.52亿斤,年递增1.09%。棉花总产98.67万担,比上年增10.36万担,增11.73%;1990年增加19.29万担,年递增4.45%。油料总产231.64万担,比上年增58.65万担,增33.9%;比1990年增110.32万担,年递增13.81%。牲猪出栏213.53万头,比上年增38.65万头,增22.1%;与1990年相比,增88.24万头,增11.25%。肉类产量23.64万吨,比上年增7.18万吨,增30.3%;比1990年增10.98万吨,年率13.33%。禽蛋总量12.25万吨,比上年增2.29万吨,增22.95%;比1990年增6.44万吨,年递增16.11%

2、农作物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稳定发展粮食,经济作物也有了较大发展。全年各类作物种植面积946.61万亩,比上年增37.52万亩,增4.13%。复种指数达到217%,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生产面积653.75万亩,比上年增3.14万亩,增0.5%;棉花面积68.13万亩,比上年增0.45万亩。从1990年开始,棉花面积发展调整形成了由低产区向高产区转移,由单一效益向复合高效转移,由分散零星种植向规模集约种植转移。油料面积163.95万亩,比上年增21.99万亩,增26.83%。全市蔬菜和以庭院经济为主的其它多经生产面积也逐年扩大,充分利用空闲隙地、田角地边,实行多种多收。通过结构调整,较好地挖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增产潜力,使作物布局搭配、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3、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一是“两早”面积扩大。全市保温育秧面积达到117万亩,其中“三化”育秧面积60万亩,并积极示范了旱育秧,水稻旱育秧面积达到106万亩;棉花两膜早棉605万亩。二是杂交优势利用扩大,良种普及率提高。全市应用各种农畜优良品种25个;推广各类增产新技术75项;推广新模式48种。全市农作物良种面积占90%以上。杂交水稻191万亩。出栏杂交猪180万头,占91.5%。应用精加工棉种、抗病棉种等杂交种41万亩,比上年明显扩大。三是配方施肥、专用复混肥、生物有机肥使用继续扩大。全市配方施肥面积590万亩,复混肥面积350万亩,生物有机肥面积从无到有,面积达30多万亩,且呈迅猛扩大之势。四是化学除草、化学调控面积扩大。全市化学除草面积480万亩,比去年扩大近100万亩。棉花全程化调面积46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水稻油菜“多效唑”等调节剂应用面积380万亩,比上年增加80万亩。五是病虫防治成效显著。全市农作物发病面积1342.63万亩,防治面积1676.38万亩(),挽回粮食损失2.24亿斤,棉花6.8万担,油料23万担。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加强。全市猪瘟防治密度达95%以上,鸡新城疫病防治密度达85%;猪、鸡、牛的死亡率都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以下。

4、规模经营具有区域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已初步形成了十大区域的商品经济开发基地。一是2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主要包括云梦、孝南、汉川等地近30个乡镇,利用品种差、季节差、空间差,优化种植模式,占领了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市场。二是10万亩优质莲藕基地,以孝南毛陈镇为中心延伸到汉川刁汊湖,应城市的白湖一带。三是10万亩优质桃李鲜果基地。以孝南杨店为轴心,包括孝昌、广水沿107国道建立百里林果开发带。四是15万亩优质吉阳山大蒜基地。主要集中在广水、安陆的吉阳山周围10多个乡镇。五是20万亩优质板栗基地。主要是大悟和孝昌县北部的乡镇。六是10万亩优质银杏基地。主要集中在以安陆为中心的北部县市乡镇。七是以孝昌养狗为主的特种养殖基地。八是以云梦规模集约化养禽为主的大宗禽鸟养殖基地。九是南部优质棉花、北部优质水稻和以大悟优质花生、南部四县市优质油菜为主的油米等大宗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十是以东山头为中心各县市繁育基地为重点的2万亩杂交稻制种生产基地网络。

5、经济比例趋向合理。全市农业总产值6214亿元,比上年增8.11亿元,增15.01%。比1990年增23.02亿元,年递增9.7%。其中多经产值31.0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9.94%。在多经产值中,畜牧产值18.8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76%,占多经产值的60.8%,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挑起了重担。蔬菜生产也逐步成为农民增收来源的新增点,全年蔬菜总产量达32亿斤,总产值达10.5亿元。全市农民人平均纯收入1421.00元,比上年增加320多元,其中有150元以上来自于多种经营。

6、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保持较强发展后劲。一是通过农业基地建设、粮棉大县、以工代赈、“一优两高”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等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强了抗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二是通过广泛开展示范研究、科技开发,取得了一批新技术、新品种等科研项目成果,为发展生产作好了技术上的储备。三是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全日制中等农业教育、在职专业人员培训、农业广播学校、成人中专农业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了数千名农业科技专门人才,为农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在动力。

【农村能源】  1993~1995年底,全市累计共建户用沼气池9970口,发酵容积共计79760立方米,沼液喂猪38685头,沼液浸种播种面积2.59万公顷,沼液养鱼1747公顷。太阳能利用面积1.7万公顷。户用风力发电2.5万千瓦时。地热利用28.2公顷。更新省柴灶9.311万户。年加工有形煤71.62万吨。

“八五”期间,安陆、云梦两市县被列为省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县,累计投资5847.9万元,各完成规定的8个能源开发、节约项目,形成年新增供能7.21万吨和节能6.39万吨标准煤的能力。1995年底两市县均通过国家验收。至1995年底,全市共兴办农村能源产业16个,从业人员369人,其中经销企业11家,生产加工企业5家,1995年底总经销额7511.30万元,利税270.62万元。

【农业环保】 孝感市农业环保站始建于1984年,至1995年底县级农业环保站发展到7个,技术干部32人,在乡镇农技站选配了专兼职农业环境监察员192人。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湖北省农业环保条例》等法规起草颁布地方环境保护条例。截止1995年底,经人大或政府颁发农业环境保护办法的有安陆、应城和孝南,正在起草和报批的有广水、汉川两市县,初步为农业环境管理建立了法规体系。

二是依法管理农业环境。根据现有法规,1995年市县两级农业环保站独立查处了污染事故15起,为农民索赔金额6.5万元;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污染事故35起,索赔近50万元;查处捕杀、买卖农业有益生物126起,放归大自然青蛙1800公斤,收缴蛇肉300公斤,蛙肉700公斤。

三是兴办各级生态农业试点。近几年来,全市共兴办生态农业示范点32个,其中县市级1个,乡镇级6个,村级25个。据统计,试点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同类地区高出近12%,经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四是承担了府河水质监测任务。

【农业教育】 针对孝感市实际,农业教育主要抓了三个层次、五个方面。三个层次,一是后备力量,二是在职干部,三是农民。五个方面,一是中等学历教育。到1995年,市农校共设置12个专业,招收各种类型在校生达到2300多名,是孝感农校建校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时期。二是农业电视广播学校。全市经省教委和省农业厅评估合格的分校有8所,农业电视广播学校创办15年来,共招收学员5000多人,已毕业2900人。三是继续再教育。1995年市农业局参加学习人员198人,占50岁以下在职技术干部98%,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是推行“绿色证书”工程。“绿色证书”就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在本世纪末达到每20个农户有一个“绿色证书”持有者的要求,1995年孝感市首先在应城进行试点工作,在三镇四村(城中~白杨、季墩,义和~广村,天鹅~挂口)开设了三个班(二个岗位)300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五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市以来,共培训推广杂交稻以及旱育抛寄两段秧、棉花的两膜栽培、果树的“矮、密、早、丰”、牛的氨化饲养等项技术30多项,每年参训人数达10万人次。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八五”期间,全市累计推广杂交稻面积602万亩,增产粮食18.4亿斤,仅1995年就推广196万亩;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抛寄两段秧609.6万亩,平均增产11.24%,其中1995年推广106.92万亩;推广化学调控技术,1995年达179.78万亩;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46.85万亩;推广配方施肥面积617.31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十项。“八五”期间累计推广各类农业科研成果6240万亩,共增产或挽回粮食损失11.24亿斤,皮棉50万担,油料100万担。同时,“八五”期间仅市直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项,其中科技进步奖7项,农业技术推广奖5项,丰收计划奖12项,星火计划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