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

【地理位置】  云梦县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东望孝南区、西界应城市、南邻汉川县、北接安陆市,地跨东经113°37′~113°52,北纬30°45′~31°12。县境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南部为湖泽,北部为丘垅,地势低平,地貌为平原。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55万亩。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东临“九省通衢”的湖北省会武汉市仅80公里,属武汉开放开发第一辐射圈,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市)。

【建置沿革】  云梦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析安陆县南境置云梦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云梦初设县时,隶属安陆郡,后隶属安州。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隶属德安府。民国期间,云梦县先后隶属湖北省江汉道、湖北省第五、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4月,云梦县获得解放,隶属中原解放区江汉区鄂中专署。19495月设立孝感专区后,云梦县隶属孝感专区。19608月至19612月,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云梦县撤销,并入安陆县。时间不到一年半后,又恢复云梦县至今。19936月,孝感地区改为市,云梦县隶属孝感市。

【区划人口】  云梦县现设义堂、曾店、胡金店、吴铺、伍洛、城关、隔蒲潭、道桥、下辛店9个镇和倒店、清明河、沙河3个乡,辖36个管理区和办事处,288个行政村和街道,1678个自然村,2452个村民小组。截止1995年底,云梦县总人口55.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35万人,非农业人口7.52万人。男性人口28.65万人,女性人口27.22万人。县城常住人口7.68万人,流动人口1.71万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8.5万人。乡村劳动力26.4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3.48万人,女劳动力12.9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25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市)之一。

【地形河流】  云梦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全县地貌大致分为三区。县境东北部为垅岗波状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36%,属桐柏山南丘陵区向江汉湖区的过渡地段,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3350米。县境西部为河谷冲积阶梯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43%。这一地区的主动脉是府河(涢水)。府河沿岸地区,为河流一级阶地,地面平坦,高程为24-33米,微向河床及下游倾斜。县境南部为河流下游湖积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21%。县地势低平,残迹河港湖泊密布,海拔高程2024米。现多已改造成渠网化农田和精养鱼池。

主要河流有府河(涢水)、漳河、汉北河、云安河(又称涢水西支)。其中府河境内流长49公里,漳河17.8公里,云安河12公里。汉北河横穿云梦县下辛店镇南部,流程5.2公里,河床宽度为800米,航道宽为50米,水深3-5米,可通行百吨级轮驳。

【气候土壤】  云梦县境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9℃,年均降水量1069.4毫米,全年无霜期约247天,年均日照量1993.6小时。境域土壤分布随地形不同而异,东北部主要多砾质土、马肝土和黄土,质地粘重,宜种杂粮豆类;中部垅畈地带多为白鳝土和黄泥土,耕层深厚,保水保肥,宜种水稻小麦;西部府河沿岸多为油沙土和黄沙土,土质疏松肥沃,宜种棉花、蔬菜;南部湖沼平原,主要为青泥土,宜种水稻,是云梦县的主要产粮地区。

农作物主要为水稻、棉花、麦类、油菜、蚕()豆、大豆、花生、玉米、土豆、荸荠、莲藕、芝麻、黄花等。

动物主要有爬行纲、两栖纲、兽纲、鸟纲(昆虫纲未统计)4213676种。

植物主要有乔灌木共有53科、105属、136种。其中引进树种43科、64属、85种,主要品种有水杉、池杉、湿地松、意杨、泡桐、喜树、法桐、桃树、梨树、葡萄、板栗、李树、柑桔及绿化风景苗木如雪松、龙柏、广玉兰、塔柏、梓树、黄杨、红叶李等;主要乡土树种有苦楝、臭椿、椰榆、乌柏、枫杨、旱柳、构树、桑树、棠梨、槐树等。草本植物有200余种,如牛茅毡、回头看、荠菜、野燕麦、看麦娘、猪秧秧、稗草等。

畜禽主要有猪、驴、骡、牛、羊、狗、猫、鸡、鸭、鹅、兔及鹌鹑、金丝鸟、珍珠鸟、文鸟、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玄风鹦鹉、十姐妹等鸟类。

水产鱼类主要有36种:其中鲤科22种,河鳗科、鲱科、鲍科、鳍科、鲶科、合鳃科、剌鳅科、鳢科各一种,攀鲈科2种,鳅科3种,鲡科1种。主要经济鱼类20种,其中名贵鱼有鲡鳗、团头鲂青、草、鳙、鲤、鲫、罗非鱼等;名特水产有虾、蟹鳖、蛙、贝、珍珠等。

【土地资源】  云梦县国土总面积60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32%。其中耕地375459.33亩,占总面积的41.44%(水田182418.26亩,占耕地48.59%;旱地169053.15亩,占耕地45.03%;菜地23987.92亩,占耕地6.38%);园地230.83亩,林地3494.85亩,交通用地11864.34亩,水面98273.45亩,未利用地28654.66亩。

云梦县土地资源结构,其耕地占大多数,林地、园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属典型的农业区域用地格局。

【水利资源】  云梦县水资源较丰富,由河川径流、地下水、天然水三部分组成,年均总量约为46.13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44.14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0.22亿立方米,天然水量1.77亿立方米。境内大小河流9条,主要有府河、汉北河两大水系。境内湖泊面积达27685亩,现全部垦为农田或改造成精养渔池。境内小(一)型水库1处,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79.6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5处,流域面积2786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22.4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多属重碳酸型低矿化中性淡水,储量为2.46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云梦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盐海膏都”之美称。尤以盐、硝、膏为云梦三宝。云梦县境内发现的矿产6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的4.4%。探明的矿产3种:石膏含量为5095%,储量1048.5万吨;岩盐氯化钠含量为49.4188.65%,储量107709万吨;芒硝含量为4080%,储量5359万吨。建筑河沙、高岭土、玄武岩3个矿种的储量有待进一步勘查。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岩盐、建筑河沙,年产精盐32万吨,河沙280万吨。这些矿产资源,不仅品位高,质量好,而且埋藏浅,易于开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旅游资源】  云梦县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风景的古城,1987年,被国家列为对外国人开放地区。云梦城东有著名的故国遗墟“楚王城”,汉高祖六年曾在此建立江夏郡。199212月,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西有秦汉古墓群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东汉陶楼”等历史文物成为世界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城南有保存完好的元朝古刹建筑“泗洲寺”,是国内仅有的元代古建筑上乘代表之作。城北有“二十四孝子”之首——黄香的故里孝村,现有黄香孝旗、黄香词牌、墓铭碑文等遗迹十余处,文物数十件。城中有吴禄贞纪念园,其间苍松翠柏,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水影掩映。此外,城中还有古代文庙主体建筑之一的大城殿,尽檐峭角,红墙黄瓦,具有浓厚的清代早期南方民间建筑风格。珍珠坡百步塔,亦称珍珠塔,该塔为清代修建,三级实心,100步环绕攀登至塔顶,可鸟瞰云梦城区全貌。县政府已决定将此塔重修于云梦公园湖心岛上,供游人登塔游览。

【经济概述】  云梦县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农村全面实施151”工程,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城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初步建成了以盐化、轻纺、食品、机电和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这些支柱工业为主体的规模效益型工业发展格局。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3.2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12.48亿元,年均递增16.18%。工农业总产值26.1亿元,年均递增23.9%,其中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年均递增29.9%,农业总产值5.7亿元,年均递增10.7%;财政收入6752万元,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1347元,年均增长16.2%

【规划目标】  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亿元,年均增长16.6%;工农业总产值60亿元,年均增长18.2%,其中:农业总产值10亿元,年均增长8.7%;工业总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20.8%,乡镇企业总产值80亿元,年均增长25.5%;第三产业增加值8.4亿元,年均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收入1.5亿元,年均增长18.2%;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2%以内。

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产值80亿元,年均增长11.1%;工农业总产值210亿元,年均增长13.3%;乡镇企业总产值240亿元,年均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年均增长8.9%;财政收入5.5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25%以内。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实施总体规划,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至1995年底,全县改扩建集镇35个,新建各类市场48个,市场总面积105684平方米;总投资632万元,房屋建筑面积1391万平方米,改建、新建水泥、沥青路面47公里;埋设下水道53公里,安装自来水管道48公里,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厂日供水量3万吨,供水管道27公里,供水普及率96%,人均日用水量157升。全城有4家液化气供应站,灌装储存能力达到140吨,城市气化率达70%。城区道路总长27.1公里,道路面积33.7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95%,路网密度为3.6公里/平方公里

【环境保护】  截止1995年底,城区排水管网总长22公里,排水服务面积6.4平方公里,下水道普及率达85%;绿化面积11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5.5公顷,绿化覆盖率22.2%,人平公共绿地面积2.6平方米。城区建有公厕15座,垃圾处理场2处,垃圾中转站6个,门前垃圾箱60个,环卫车及洒水车10台。

【人民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全县职工人均工资34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7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0.8平方米。城乡居民存款50699万元,比上年增加11101万元,全县人平储蓄939元,比上年增加282元。

【计划生育】  1995年共出生5740人,出生率10.38%,比上年降低2.53个千分点。全县有已婚育龄夫妇103718对,其中已婚无孩夫妇4502对;一孩育龄夫妇26450对,结扎371例,上环22204列,结扎上环率为94.24%;二女无儿户夫妇2404对,结扎2129例,结扎率为88.56%;多孩育龄夫妇27025对,结扎25527例,结扎率为94.46%。其中多女无儿户925对,结扎836例,结扎率为90.38%

【扶贫开发】  1995年,全县共申报、落实扶贫项目10个,争取各项扶持资金4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22万元。解决扶持贫困户3750户、15000人,分别占当年贫困户总数的76.8%和贫困人口的78.9%。全县还有贫困户1250户、5000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1.1%和总人口的1.06%;有重点贫困乡镇2个和重点贫困村66个。

【民政优抚】  1991年开始,云梦县及各乡镇相应成立“双拥”领导小组,全县“双拥”工作做到了从各级领导抓起,形成制度;吴铺镇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为“拥军优属”模范乡镇。滕小英同志被武警总部授予“拥军模范家属”。至1995年,群众优待工作不断完善,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提高到820元,并以乡镇统筹集中兑现。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款项发放及时。社会福利事业成绩显著。县社会福利院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截止1995年,全县12个乡镇先后建起了福利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85人,五保供养标准达800元。残疾人救助工作成绩突出,筹措福利基金20万元。为370名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为175名儿麻患者做了矫正手术,安排了146名残疾人就业。1995年县残疾人联合会与县教委联合成立了县特教学校,开办了聋儿语训班,培训聋儿41人,使27人能开口讲话。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工作有声有色,发行社会福利彩票550万元,募集福利资金120万元。

【农业综述】  云梦县是全国粮食、棉花、油料、水产、畜禽、蔬菜六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并被国家定点为农业综合开发县(市)之一。全县主要形成四大种植区域,即以胡金店镇、清明河乡为主的棉花生产区;以城关镇、隔蒲潭镇、道桥镇为主的棉花、蔬菜兼作区;以义堂镇、倒店乡、曾店镇、吴铺镇为主的早、中稻兼作区;以沙河乡、伍洛镇、下辛店镇为主的双季稻主产区。1995年,全县粮食产量21.9万吨,向国家提供商品粮8800万公斤;棉花4804吨;油料8675吨;蔬菜20.1万吨。

粮食,1995年总产居全省46位,199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棉花,1995年总产居全省第33位,1975年棉花年产达到75公斤被授予全国棉花生产先进单位;油料,1995年总产居全省第60位,1995年被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授予全国和全省夏油生产先进单位,1979年获全省生产高产竞赛奖。

蔬菜生产被列入武汉市菜篮子工程外部基地,占武汉市蔬菜总销售的45%1995年被省政府定为全省十大蔬菜生产县(市)之一。

【畜牧业】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并逐步趋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1995年畜牧业综合实力居全省第24位。其中,生猪出栏16.06万头,居全省第20位;家禽出笼410.3万只,居全省第10位;禽蛋产量2002万吨,居全省17位。云梦还是全国最大的鹦鹉产销基地,年产鹦鹉400多万对。1995年云梦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认为“全国最大的养鸟基地”,获“中华之最”的殊荣。1995年,云梦县畜牧业总产值21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8.28%,居全省第三位。

【水产业】  1995年,全县水产放养总水面3467公顷,水产品总量12501吨,比上年增长20.74%。其中鲜鱼产量11992吨,虾蟹类450吨,龟鳖类23吨,牛蛙28吨,珍珠2吨,其它鱼类6吨。总产值6386万元,占农业产值11.17%

【林果业】  “八五”期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绿化道路164公里,绿化河渠271公里,四旁植树61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4.1%1993年被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被湖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全省平原绿化先进县”,1994年隔蒲潭镇鞠堤村被林业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十佳村”。1995年,全县林果面积5230亩,其中,板栗1350亩,桃李1670亩,梨950亩,葡萄1200亩,其它60亩。水果年产量1290吨。完成人工造林0.6万亩。

【多种经营】  云梦县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作为农村经济的重点来抓,1995年,全县多种经营产值3910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8.4%。多种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全县多种经营已形成三大特点:一是布局区域化,二是产销一体化,三是生产规模化。全县有各类种养大户10000多户,其中种菜收入10000元以上的有1000多户,10000只鸡以上养殖户有30多户,100头猪以上养殖户有15户。各类“一村一品”的专业村120多个。此外,云梦县的多种经营生产已形成了北部的林果、仔猪,东南部的鱼、鸭,西部的食用菌、绳索,中部的鸡、鸟以及沿新旧府河、汉宜公路、云应公路蔬菜生产带的区域特色。

【乡镇企业】  1995年,按照省政府“大发展、大提高”的方针,狠抓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51”工程,有力促进了全县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86977万元,完成销售361935万元(现价),实现利润1770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3%118.9%67%

【村级集体经济】  1995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5191万元,比1994年增长82.9%;其中,村级集体经营纯收入达到100万元的村8个,占村总数的2.78%50100万元的村23个,占村总数的7.98%1050万元的村181个,占村总数的62.85%510万元的村55个,占村总数的19.1%15万元的村21个,占村总数的7.29%

【工业综述】  云梦县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县拥有工业企业总户数5028个,职工1.76万人,固定资产总值57673万元。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和中省企业20余家。工业产品50大类1000多种,有30多项产品荣获省、部、国优产品和国际金奖。1995年,云梦县直属工业企业综合指标考核获孝感市第一名。县盐硝厂年产原盐220941吨,被列为全国100家最大采盐业企业。县植物蛋白厂年产蛋白3500吨,在中南地区是第一家。

【机电业】  现有机械加工、电子电机企业30家,共拥有固定资产21200万元,具有年机械加工2000万件,年生产电子元件100万支,生产绕线电机1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8家省、县属企业拥有“高大尖精”设备75台(套),生产品种20余类200余种。1995年共实现产值9000万元,销售收入17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县电机厂能生产高压、谐波、调速、普通4大系列、167个品种的绕线电机,在全市电机业中一枝独秀,居全省第4位。县化机厂是全孝感市唯一获得压力容器生产资格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3DTY能调液泵被评为部优产品。县小动力机厂生产的120曲筛淀粉设备荣获省“新产品金鹤奖”。

【轻工业】  固定资产投资28000万元,已形成制盐、造纸、室内装饰面料、网扣、包装、玩具、印刷等8大行业。1995年完成产值4006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9%。县塑料薄膜厂是华中地区生产BOPP薄膜的国家大型企业,1995年生产薄膜4501吨,完成产值876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005万元,利税1149万元,人均利税4.37万元,效益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县工艺美术厂是中南地区年产250万平方米的各种棉纺、化纤网扣的专业厂家。县玩具厂生产的布绒玩具产品,95%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省最大的玩具生产、出口企业。

【纺织业】  全县有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企业11家,固定资产7100万元,职工5924人,具有年产棉纱0.69万吨,年加工各类服装25万件(套)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出口香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年创汇达500万美元。1995年出口交货值7668万元,销售收入20075万元,实现产值14853万元。

【食品业】  食品加工业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三项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形成了年产3500吨蛋白、10000吨等级面粉、115万吨食品的生产加工能力。现有企业38家,固定资产18749万元。职工2853人。1995年,共实现产值20246万元,占全部乡镇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9%,销售收入25963万元,利税2163万元。

【化工业】  全县现有化工企业10家,拥有固定资产24000万元,主要生产碳铵、乙酸乙脂、泡化碱、半支灵及农药系列等18种产品。1995年全行业完成产值5500万元,销售收入500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利税300万元。

【建材业】  现有建材工业企业18家,主要生产水泥及水泥制品、红砖、石材等8个产品。1995年,全行业完成产值450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75%。县水泥厂具有年产15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是孝感市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建筑业】  云梦县是湖北省著名的建筑之乡,武汉市的晴川阁、黄鹤楼复古群体建筑工程以及武昌起义门、董必武纪念馆、汉阳古琴台、省盆景公园、铁门关等24处仿古园林建筑工程均系云梦县建筑工程队所建。晴川阁复古群体建筑工程曾荣获国家“金牌奖”、湖北省“样板工程”和武汉市“全优工程”殊荣。全县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27家,其中二级施工企业4家,三级施工企业5家,四级施工企业17家。共拥有资本金10230万元,经营性固定资产8667.4万元,各类机械设备5424台(套),总功率为27624千瓦。固定从业人员16563人。1995年,全县建筑工程施工面积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9万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15个,工程合格率达100%,创产值2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利税1100万元。

【交通】  水陆交通极为方便,穿境而过的316道和汉(口)宜(昌)公路与县内10余条公路交织成网;汉渝铁路纵贯全县,在境里程60多公里,所设5个车站之一的云梦站货场年吞吐量500余万吨。府河、漳河、汉北河在境内通航里程60多公里,常年通航机动船舶。县城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90公里,全县形成了“水、陆、空”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邮电】  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1995年有市话程控交换机12000门,农话程控交换机9000门,长途电路500多条,实有市话用户7870户,农话用户3477户。建成了移动电话网和无线寻呼网。现有15个信道(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射基站,无线寻呼发射机2套,大哥大实有593部,BP3321部,磁卡电话45部,邮政储蓄、邮政汇兑、报刊发行实现了微机处理。当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57万元,比上年增长58.5%;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56万元,比上年增长53.9%

【财政】  1995年,财政收入6572万元,比上年增收1351万元,增长25%。财政支出6308万元,比上年下降7.0%。财政上缴1764万元,比上年增长75.7%。通过开展“小金库”清查和税收专项检查活动,查处违纪金额1836万元,追缴和罚补税款799万元。

【商业】  1995年,全县商贸企业商品销售额达34548.4万元,商办工业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425万元。全县城乡共有大小集贸市场48个,日上市品种80多种,年成交额达到23253万元。全县个体经营企业达到20010户,从业人数59240人,营业额90000万元,个体工商税收达到800万元。

【外贸】  1995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28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4.4%;进口总额达6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7%。共引进三资企业8家,总投资1627.5万美元,注册资本1248万美元。其中外方投资744.4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60%;中方503.6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40%。已有6家三资企业相继投产。

【金融】  金融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职能转换,加大监管力度,对机构、利率、信贷资产质量以及资金来源和运用等方面加强了检查和稽核,扭转了金融业无序竞争的局面。现有办证的金融机构112个。到1995年底,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448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0699万元,人平储蓄939元,比上年增加282元。各项贷款余额37013万元。

【保险】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1995年,保费收入85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保险种类64个。有25万多个企业和个人参加了房屋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用电器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平安保险,承保金额8亿多元。1995年公司处理各类赔案3145件,赔付保险金518万元。

【教育】  1995年,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540人,教师75人;全县小学277所,在校生63942人,毕业生720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巩固率99.95%,毕业率99.9%,专任教师2969人;初中25所,在校生17481人,毕业生4177人,适龄少年入学率94.71%,巩固率95.9%,毕业率98.9%,专任教师1022人;高中3所,在校生2605人,毕业生841人,专任教师236人;电大1所,在校生153人,其中大专生125人,中专生28人,毕业生132人,教职工38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16人,聘任教师5人。全县中小学校舍面积300705平方米,校舍规范化面积199078平方米。恢复高考制度后,共向各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9906人。

【科技】  1995年底,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34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2409人。拥有微生物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机具研究所、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水产技术推广站等所(站)41个。

各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的有53项,其中,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史研究中的应用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获得地区科研成果奖的有46项;获县级科研成果奖的有302项。

【广播电视】  全县现有广播电台1座,有线广播喇叭6977只,村广播室120个,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站)共4座,乡镇广播电视站12个。全县广播电视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88人,“八五”期间投入350万元,用于基础和技术设备建设。

县广播电台从1989年起荣获省广播电台集体记者用稿“七连冠”;1995年,被国家人事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单位。县电视台从1989年起荣获市电视台集体记者用稿“五连冠”,1995年又夺得第一名。

【文化】  1995年,全县文化系统共有259人,文化局下辖楚剧团、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6个二级单位,12个乡镇文化站;共有电影院5个,电影队10个,图书发行门市部3个。有“民间艺人协会”、“中国木偶皮影协会”等民间文艺团体。有文学、音乐、书画、摄影、曲艺等各类业余创作骨干250余人,各类省级协会会员14人。

【卫生】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医务人员15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3人。高级技术职称56人,中级技术职称388人。医院主要设备总值813万元,其中乡镇卫生院专业设备总值400万元。共拥有CT1台,500MA以上X光机3台、500MA以下X光机11台,B8台。全县农村医疗点418个,集体办医228个,联村卫生室2个。

【体育】  云梦县体育人口经国家、省、市体委检查验收,已达到35%,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80%。全县建立了10多个单项体育协会,竞技体育以举重、田径、篮球、游泳为主,每年受训学生80多人。199210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云梦赛区篮球、自行车两项比赛和运动会闭幕式,受到农运会组织和领导人的赞誉及嘉奖。多年来,云梦县向省级以上输送专业运动员30多人,这些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如国家举重队运动员王元峰,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获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和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三枚金牌,1994年参加广岛亚运会获第三名。王力民1991年获南斯拉夫国际举重邀请赛78公斤级冠军、全国青年运动会举重冠军等,受到李鹏总理接见。云梦县1993-1995年连续三年被市体委评为“训练出人才,比赛出成绩”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  1995年,云梦县人口犯罪率为0.27%处于1983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圆满接受了省、市综合治理委员会验收,社会治安工作跃为全市第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革命史况】  192611月,中共云梦县支部建立,领导轰轰烈烈的全县大革命运动。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后,云梦县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决议,于12月发起云梦南乡暴动“四维暴动”,数百名暴动队员围攻罗市港霸地主罗有光的宅院,毙伤团丁、警察多人。

19308月初,鄂豫皖红一军第一师在副军长徐向前率领下,越过平汉铁路奔袭云梦县城,驻县白军和民团望风而逃。徐向前在县城驻军3日,帮助建立了云梦县临时苏维埃政府。193112月,中共云孝县委和云孝县革命委员会在云梦南区建立。以云梦县道人桥为中心的云孝县,地跨云梦、孝感、汉川、应城四县边区,是湘鄂西苏区最东边的红色政权。193810月云梦沦陷后,国民党县政府流亡境外,共产党率领骨干深入民间,以组织“抗日十人团”的方式发动民众,组建抗日武装。1940年初,中共抗日武装与国民党县政府联合组成抗日统一战线。4月,国民党县长出走,中共云梦县委召集全县各界知名人士举行紧急会议,建立云梦宪政促进会和行政委员会,成为鄂豫抗日边区早期的县级抗日政权。

194949日,云孝县党政机关进驻云梦县城。420日云梦全境解放。101日,云梦县县长朱道平作为全国18名解放区农民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

云梦县领导名单

县委书记:李金平

  记:杨荒年 张学敏 程文法 费仁平

    委:李金平 杨荒年 张学敏 程文法

费仁平 胡水庆 张国哨

邱启明 李子明 程郁萍(女)

周金安 聂元清 聂治洲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陶显清

  任:孙高家 徐玉华 曾祥仁 操宜生

王银田 帅利彩

    长:杨荒年

  长:聂元清 李春元 彭翠兰(女)

张弘强 熊银祥 屈高波 王建强

县政协主席:詹明金

    席:关俊儒 李邦林 徐留芳(女)

王翠英(女) 钟茂林 聂敦发 黄松柏

(滕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