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优秀战士人民的忠实儿子

(一)


李雨膏同志,原名芄亨,学名甲林,一九○一年三月十二日生于河南罗山县梅家湾。十五岁开始在村塾读书,聪慧好学,先生常夸“他是我园突出笋,来年可作钓鱼竿”。一九二〇年,考入了董必武、陈潭秋创办的湖北省私立武汉中学。

这所学校的创办目的,是宣传革命,教育青年,造就一批改造旧社会的新人。当时,董必武担任国文教员,他不使用教科书,而是讲评时事作教材。这些,对于李雨膏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认真思考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问题。每逢星期六晚上,他总是去听董必武、陈潭秋等同志介绍十月革命的情况,以及讲解《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们讲的一切,使李雨膏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到新鲜和振奋。回到宿舍,常常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

一九二四年,李雨膏带着董老的殷切嘱托,满怀信心地回到罗山。不久,就在大佛寺小学组织了励志学社,并提出了“团结互助,以文会友,砥砺学行,争取自由民主”的宗旨。时值酷暑,他抱着“救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理想,四处奔走,发展社员八十余人。此后,便利用励志学社宣传民主自由,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进步活动。

一九二八年夏天,罗山县共产党员胡日星,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坚贞不屈,壮烈牺牲。李雨膏闻讯,专程前往烈士殉难的息县淮河滩吊唁。望着滚滚的淮河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留下了“得得着鞭到古息,不堪回首旧书帷,千秋淮水波翻处,尚有寒光射落晖”的诗句。这件事,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心,使他认识到,要救受压迫的劳动人民,首先在于启发人民的觉悟,并立志完成烈士未觅之事业。这以后,他十分注意利用教师职业进行革命活动。在罗山,第一个开设了社会发展史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提倡新的师生关系,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在县里享有较高的威望。

一九三四年暑假期间,国民党注意到了李雨膏的活动,指控他“有共产党嫌疑”,准备将他逮捕。他得到消息后,便离开了罗山,到山东德州扶轮小学当校长。此间,仍然利用职业的方便,常到铁路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二)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李雨膏热血沸腾,于九月返回罗山。当时,罗山还没有健全的党组织,便南下武汉,找到董必武同志。董必武指示他“立即返回罗山,宣传我党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救亡工作。”他遵照董必武的指示回罗山后,立即组织起“罗山抗日救亡宣传队”和“励民学社”等抗日救亡团体,吸收爱国青年一百多人。他们刷写抗战标语,教唱抗战歌曲,募集抗战经费,开办抗战夜校,进行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活动。春天,在外地工作的罗山著名共产党员尚钺,受董必武同志派遣回罗山“探亲”,了解了李雨膏的革命活动,非常满意,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八年九月,罗山县城第一次沦陷。时任县委委员的李雨膏同志,根据省委“开展统战,抓紧有利时机,建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准备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率领抗日宣传队,转移到罗山李家湾一带活动。在这里,他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抗日武装,并努力争取了几支地主武装,加入了抗日的统一战线,壮大了我党的抗日力量。十一月的一天,正是日寇撤出罗山县城的当夜,他带领抗日武装率先入城,在城北关外姚和欣饭店成立“罗山善后委员会”。李雨膏任主席,并立即张贴“安民告示”,鸣锣四街,稳定群众情绪,使县城秩序井然。两天后,他找到跑往潘新店避难的国民党县长梅治潮,迎接梅回县继续就职,力促其积极抗日。梅治潮回县城后,接受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委任李雨膏为县教育局督学。罗山县党组织控制了县教育局这块合法阵地。以后,他在城区组建了“西关外”、“东大园”、“县中学”、“县城机关”等四个党支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共罗山城区委员会,自己兼任区委书记。

一九三九年,国民党秘密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形势日趋紧张起来。李雨膏同志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中,艰难地工作着。一九四○年六月,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给罗山县党部发来密电,要逮捕李雨膏及县委其他领导人。密令发到县党部收发室胡主任(共产党员)手里,胡立即把密令告诉了李雨膏。李雨膏和县委其他同志便转移到农村,在信(阳)罗(山)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农村抗日根据地。

党的培养,实际斗争的锻炼,使李雨膏迅速成长为我党的优秀干部。他先后担任过中共罗山县委组织部长、中共信罗边区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书记等职,为罗山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李雨膏同志为革命不畏艰险,对工作兢兢业业,却很少顾及自己和家庭。为了弥补抗日经费的不足,把家财全部用在抗日工作上;为了增加一份抗日力量,把年仅十多岁的大儿子送进革命队伍。一九四○年九月,罗山县党组织转移到信罗边区,有的同志带的衣服太少,他将衣物分送给同志们,自己却穿得很单薄。春节,还把各区的年轻干部请到家里作客,给他们以温暖,使他们愉快、欢乐地度过了春节。

当时,他的大儿子正在鄂豫边区党校学习。有一次他写信给父亲,说父亲回家的时间少,自己想毕业后调到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以便照顾家庭。李雨膏接信后,立即给儿子回信,写道:

“奇儿:

……家中巨细,都靠你母亲料理,有你在家,

我便放心得多,但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考虑其它事情,毕业后亦应服从党的安排。你不是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么?国破家亡,我们只能先有国而后才有家……。”

难怪他妻子常说李雨膏心目中没有家,他心中有的是大家!有的是国家!

一九四一年秋,李雨膏调任鄂豫边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为了当好区党委的参谋,推动整个边区的抗日斗争,常常深入基层和敌占区去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在《七七报》、《党的生活》等报刊发表有关文章。他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革命精神,严谨朴实的文风,多次受到陈少敏等领导同志的褒奖。

(四)

一九四二年秋,李雨膏同志调安(陆)应(山)中心县委工作,先后担任县委政权部长、副县长兼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等职。

安应人民常说:“李雨膏同志对教育事业有一种特殊感情,如果要评功,该给李县长评头功。”这话千真万确。当时,安陆接官厅有所私立求益小学,由于处在战争环境里,教学时常遇到一些困难。李雨膏同志经常深入学校,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鼓励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材,并把自己珍藏的书籍送给他们阅读。校长张仲殷在李雨膏的帮助下,更加积极地致力于人民教育,后来被任命为县政府教育科长。

当时安应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凝集着李雨膏同志的心血。是他,建议将教育工作列入县政府的议事日程;是他,动员了一批有教学能力的民主人士投身抗日教育;是他,要求各学校普遍建立儿童团组织,以适应斗争环境;是他,在财政收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拨出相当数量的教育经费。工作稍有空闲,他还到学校讲课,并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张仲殷同志说得好:“李县长虽满腹经论,才高八斗,然能为人正直,谦虚有礼,实为我等之良师益友。”从此,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李老师”。

一九四三年春,他的在襄西地委组织部工作的大儿子李奇在反“扫荡”中光荣牺牲了,当时还不满二十岁。他强忍悲痛,暂时没有告诉妻子,仍然以极大的革命热忱投入工作。

一九四四年初,安应县特三区受敌人的严重破坏,李雨膏同志亲自去领导做好各级党政机构的恢复、整顿、充实工作。在干部会议上,反复强调加强特三区的政权建设对安应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经过整顿后的特三区各级政权,充实了许多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骨干分子,把这个区的工作,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五)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发动反革命内战,先后调集三十万兵力,将我集结待令的中原人民解放军包围,并封锁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东西不到二百华里,南北五十华里的狭长地带,企图围困、全歼我军。

敌人的封锁,给我军的给养造成很大困难。当时,安应县也处在敌人包围之中。为了帮助部队解决粮食供给问题,李雨膏日夜奔走,发动干群,筹集军粮,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此期间,从安应直接运往宣化店的粮食,达百万斤之多。同时,还保障了驻扎在吉阳山一带的干部战士的供给。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三日,国民党违背《停战协定》,悍然向早已进驻吉阳山一带休整的我军发动进攻。我军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李雨膏同志当时身患有病,但仍坚持组织支前队伍,送饭送水,转移伤员,运送弹药。次日战斗结束后,他代表县委和县政府,带领一百多人,携带大量慰问品,登上吉阳山主峰潮盐观,热情慰问英勇作战的指战员,指战员们倍感亲切,受到很大鼓舞,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安应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严惩敢于来犯之敌。

吉阳山战争发生的当日,我中原军区即向当时在南京军调部的中共代表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同志立即指示军调部驻汉口第九执行小组前往调处。李雨膏同志作为中共安应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应山县城和安陆赵家棚祝家独屋举行的谈判。谈判席上,面对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和美国代表对他们的庇护,李雨膏同志义正辞严,愤怒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停战协定的罪恶行径。当他们在吉阳山查勘现场时,执行小组美方代表莫飞企图抵赖国民党进攻我军的事实,李雨膏用自己耳闻目睹的证据,驳得美方代表哑口无言。执行小组国民党代表卢济时不得不表示承担其破坏《停战协定》的罪责,向我党、我军和安应人民赔礼道歉。

(六)

一九四六年六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完成了一系列内战准备,密令围攻我中原解放军。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歼”,中原军区决定率部突围。

突围前,党组织安排李雨膏的家属先转移。当时,他正夜以继日地忙于突围前的准备工作,只是在家属启程的前一天晚上,才匆匆赶回家去。他望着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无限深情地对妻子说:“昭荣!别难过,我们会再见面的,最多三、五年。这些年来,你吃了不少苦。这次你们出远门,我的确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和孩子,只是希望你们一路平安。再过两年,把老二也送到部队去吧。”此时,曾昭荣同志看着他枯瘦的面容,望望三个孩子,想想牺牲的大儿子和夭折的小孩,还能说些什么呢?只是用坚定的目光送走丈夫,望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李雨膏同志率安应一千多人的队伍,随江汉军区部队一起,参加了伟大的中原突围战役。突围途中,他时常发病,加上昼夜行军,工作劳累和频繁的战斗,病情愈趋严重。开始是几个人扶着走,后来扶着也走不动了,而他执意不肯让同志抬。部队到达鄂西竹溪时,组织上利用一个“两面”保长的关系,将他安排在当地隐蔽养病。不料,保长投敌告密,李雨膏同志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时年四十五岁。

(安陆县委党史办供稿陈俊整理)

附记:本文在整理中,走访了赵家驹、左铭、汪立波、李厚、张仲殷等老同志;并参阅了李秀亨、李雨苍、李承琦同志写的有关回忆录和《信阳党史通讯》刊载的《李雨膏烈士传略》等有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