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焕

吴林焕,原名吴基云,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家边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吴绍富,以农为生。母亲善良能干,闻名乡里。他弟兄5个,吴林焕排行老三。在吴林焕12岁时,家里生活无法维持,父母亲要将他给别人。吴林焕年少气盛,竟背着父母跑到汉口一家糕点铺帮工。由于他受不了老板的欺凌折磨,只干了1年,就愤然回家。是时,其父病逝。吴林焕和2个弟弟又给人家帮工、放牛。

四姑墩属“黄麻起义”的地区之一,南接木兰山,北邻柴山堡,是红军活动的区域。工农武装革命的影响,深入人心。吴林焕不甘心给地主放牛,毅然回家,与他哥哥一起参加了红军打土豪、斗劣绅的革命活动。当时吴林焕加入了儿童团,当上了儿童团大队长,被吸收为共青团员。他大哥吴基祥、二哥吴基凯参加了红军。

1929年,四姑墩一带成立了苏维埃。打土豪、分田地、参军参战闹得火红。吴林焕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了革命的征程。

1930年,吴林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3月参加了双桥镇战斗,11月又投入了攻打黄安县城的战斗。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剩下的部分红军由吴焕先、王平章等领导重新组成红二十五军。吴林焕任该军手枪团三分队副队长。19335月,由于“左”的错误指导,七里坪一仗,红二十五军元气大伤。加之“肃反”,饥饿、瘟疫,时时在威胁着红军指战员的生命。一些意志薄弱者,离队出走。吴林焕没有动摇,他认准一条路,“跟着红军走”。

193411月,红二十五军奉党中央指示,北上抗日。12月部队进入陕南,发动群众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吴林焕随陈先瑞所率的二二五团三营七连(只68人)留在镇安一带。当时,陕南阶级矛盾突出,贫富悬殊。穷人常年缺油少盐,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没有裤子穿。这68名久经考验的红军战士,犹如68团火苗,投到这块到处布满干柴的地方,游击斗争的烈火迅速蔓延,游击队很快在各地发展起来。其间,吴林焕任过游击大队长,活动在山阳县一带。他参与了改造阮开科的红枪会为九路游击师的工作,还一度接任过游击师师长职务。经过4个月的艰苦工作,1935年春红二十五军在陕南建立了五星、山阳、镇杵、郧西、雏南等5个县工委。五星和山阳两县,还建起了数十个乡级革命政权,成为陕南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吴林焕为这块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19357月,国民党趁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集中兵力对陕南“划区清剿”,妄图各个击破,歼我游击武装。陕南特委决定:集中部队,保存实力。吴林焕奉命率游击大队,冲破国民党重兵包围,未损一兵一卒,与郑位三、陈先瑞等部会合,组成了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吴林焕任该师手枪团团长。是年11月,七十四师两次攻击宁陕县城。手枪团担负了攻城任务。宁陕县城是当地最大的一个反动堡垒,敌守备森严,第一次攻城未果。第二次,我以运动战的办法,拖住宁陕之敌兜圈子,使敌守备空虚。我军突然回头,一夜疾进120余里,远距离奔袭宁陕城。当时,我军没有攻城武器,全凭战士的勇猛杀敌精神。团长吴林焕和政委张培真(即张波)带头爬城,战士蜂涌而上,一举攻克宁陕县城,歼敌200余人,毙敌县长。红军威震陕南,根据地迅速发展。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吴林焕所率的四团奉命在大裕口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军事整训。这时,他既是团长,又兼政委,处事谨慎稳重,决策果断,作风民主,治军有方。整训结束,该团被誉为“模范团”。

1938年底,吴林焕结束了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同程坦一起被分配到鄂东地区,担任了第五抗日游击大队参谋长。次年5月,他奉命带一个营配合六大队歼灭伪军李汉鹏部之一部,打开了陂安南地区的抗日局面。9月桂系部队勾结程汝怀地方武装围攻我五大队,制造了“夏家山”事件。五大队一面组织抵抗,一面分头突围。吴林焕受命率5个连兵力由黄冈突围,到豫西罗山与六大队会合,组成临时支队。下旬,支队出击大悟山顽军第十九纵队蒋少瑗部未果,乃过平汉路西与李先念部会合。

1940年元月,中原局指示豫鄂挺进纵队进军鄂东,还击程汝怀,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挺进纵队派主力东进大小悟山地区外,还组织了东进独立团,打回陂安南、麻城、黄冈等地。吴林焕被任命为独立团团长,张体学为政治委员。5月,独立团到达黄冈,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打击了程汝怀、李九皋的土顽势力,壮大了抗日武装。8月,独立团继续东进,在浠(水),蕲()、黄(梅)、广(济)地区恢复了党的组织,打开了鄂东局面。与此同时,我党在汉阳争取了伪军黄仁杰部起义,后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四支队。吴林焕被调任四支队副支队长。为改造这支起义部队,吴林焕同郑绍文、张执一等一起,做了大量工作。

1941年新四军第五师建军。吴林焕始任十四旅副旅长,继任旅长。是年,十四旅活动于浠蕲黄广地区,抗击日伪进攻,打击顽军的反共活动,稳定了鄂东局势。11月初,十四旅四十一团继续东进,与在鄂皖边的四十二团会合,向岳西、霍山挺进,配合皖东新四军第二师作战,牵制了桂系军东进。

1942年初,桂系军与程汝怀勾结,向皖西我新四军第七师进行残酷的“清剿”,一度割断了我五师与七师的联系。五师根据

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给程汝怀以军事上的打击。乃派吴林焕率十四旅四十一、四十二团会同其他部队于120日发起浠水战役,歼顽3个中队,平毁碉堡15座,再度打通与七师的联系。继后,又取得漕河镇、木子树店等战斗的胜利,在浠蕲黄广一带有力地打击了顽军的军事进攻,粉碎了桂、程所发动的反共高潮。

是年5月,十四旅根据新四军军部和五师指示,积极向鄂南敌后进军,创立以大幕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十四旅分东、西两路过江。9日,西路由黄冈过江进入鄂城地区,与我先头部队会合,直插咸宁西岭、桂榜山。14日至15日,旅长吴林焕、副旅长熊作芳率领东路部队在蕲(州)广(济)地区过江,进入阳()大(冶)地区,当晚在筠山首战顽军程金门部,俘其大队长以下官兵300余人。18日,驻大冶、阳新日寇纠集400余兵力在太字庙进攻我渡江部队。我四十二团5个连与敌激战4小时,毙敌30余名,敌狼狈撤退。此役打击了日寇气焰,鼓舞了我军士气。下旬,东路部队控制了大冶龙角山。顽军田维中部欺我初到,以其3个大队1600余人向我进攻。我四十二团4个连凭高据险,沉着应战,激战两日,击退顽军数次进攻。西路部队闻讯赶来,内外夹击,顽军仓皇撤退。十四旅渡江月余,在军事上给日伪及土顽以沉重打击,同时又发扬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光荣传统,迅速建起了阳大工委、鄂大工委,加强了咸(宁)、武(昌)、鄂(城)及咸崇(阳)蒲(圻)地区党的工作,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8月,鄂皖兵团成立,并在黄冈、鄂南地区建立第四军分区。吴林焕就任鄂皖兵团副指挥长兼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少卿任鄂皖兵团指挥长,杨学诚任政治委员。自此,鄂南的抗日斗争有了统一的领导。沦陷了4年的鄂南,又出现了新的局面。

1943年初,日军急谋结束在中国的战争,对襄南、鄂西发动了大规模进攻。2月,襄南沦陷员为集中兵力,便于机动作战,鄂豫边区党委和五师决定成立新的十五旅。吴林焕调任十五旅放长。5月上旬,日军进犯湘北、鄂西。五师电令十五旅全部渡过襄河,向东挺进,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根据地。6月,十五旅在潜江西南重镇熊口,全歼伪十师第二旅朱秉坤部。俘缴人枪各千余。附近敌伪据点、尽被我拔除,为发展襄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尔后,十五旅一部向东运动,经监利、入洪湖,恢复了襄西根据地。9月,十五旅与三军分区合并,吴林焕任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此间,部队在继续发展襄南的基础上,挺进洞庭湖畔,开辟了桃花山区。

8年抗战,吴林焕驰骋中原,南征北战,为新四军第五师的成长壮大,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吴林焕病倒了。1946年在“中原突围”前夕,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通过军调处汉口第九执行小组,将吴林焕送往北平,后转延安、华北、山东等地治病。病中,吴林焕知道解放战争正全面展开,战友们在前线拚杀。他焦急、苦闷,常与病友们谈到:“一个革命战士,幸福莫过于战斗和工作”。1949年初,他的病刚有好转,就同第四野战军南下武汉,任华中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11月,又调任二十一兵团五十二军副军长。该军是被解放过来的原国民党军队。两年时间,他为改造、建设这支部队呕心沥血,作了艰苦的工作。嗣后,他又调任北京装甲兵学校副校长。1953年,吴林焕调任华东空五军副军长、军党委书记。次年冬,该军参加了解放大成岛、邑江山岛的战斗。吴林焕日以继夜守在战斗值班室里。战斗胜利结束,他的病又复发,再次送进医院。中央军委先后将他送往北京、青岛、广州等地竭尽全力给予治疗。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搏斗,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死亡,赢得了工作的机会。1959年他病体刚愈,就到了湖北,任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9年到1979年,整整20年的时间,他在湖北一如既往,象过去战争年代那样对党忠心耿耿,服从党的分配,不讲职位高低,不论工作轻重。20年内,医院两次下过他的病危通知书。省军区党委和同志们多次劝他住院、养病,可是他以“不工作,心里就不好受”为由,谢绝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关心。他以工作为第一生命,负责主持了《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战争史》(初稿)的编写工作。省军区分工他抓地方武装工作,他在湖北大部分县,办过民兵工作试点。他党性强,立场坚定。“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拒不向“造反派”交出民兵的枪枝弹药,以致挨整受斗。

1969年,吴林焕不顾林彪一伙的迫害,拖着病体到焦枝铁路湖北路段指挥部任副指挥长。他长期搞军事,只见过铁路,没修过铁路。但他考虑的是,筑铁路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不懂可以学习。他团结指挥部的其他同志,充分依靠工程技术人员,在近40万民工的努力下,80天时间筑起了800公里铁路线。在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吴林焕扬眉吐气,精神焕发。1977年省军区在大悟县搞民兵军事演习。18天时间,他跋山涉水,一天也未休息。他在任省军区顾问、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也很少休息。197949日,他在逝世前的几小时内,仍在办公室工作。

吴林焕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工作的一生。他从参加革命到离开人世,整整战斗、工作了半个世纪。50个春夏秋冬,他有权不谋私利,位高而不自矜。战争年代,他宁肯让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吃蕨根、野菜,也不动用战场上缴获的牛奶、罐头;和平时期,小孙女吃了配给他的一瓶钙片,他按价付款。1961年,他四弟从农村到武汉,要他给找个工作渡过难关。他批评弟弟说:一个共产党员,不该在困难的时刻把群众丢开。在农村的侄子、侄女想跳“龙(农)门”,多次找他这个当官的伯父。他总是耐心地劝说他们,要安心农村生产。并讲:“我是共产党的官,不是国民党的官”。他的大孩子大学毕业,分配到四川,想让他出面调回武汉。他告诫孩子说:你是国家培养的,要服从国家分配。……对自己,对亲人,吴林焕严了又严,似乎不尽情理;对同志,对国家,吴林焕是尽量体贴,尽力分忧解难。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无论是部下,是警卫员,谁要是有了困难,他都乐于帮助,乃至解囊予以接济。他的二嫂和孩子,是烈士遗孤,在农村享有国家抚恤。1961年国家有了困难,他把二嫂和孩子接到家里,由他供养,不要国家的抚恤。……这一件件,一桩桩,虽说都是“小事”,但它都闪耀着晶莹的亮光。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产党员洁白无瑕的党性: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绝没有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的权力。


( 魏有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