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传

朱正传原籍江苏常州,生于1918年,幼年时随父母寄居哈尔滨。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随东北同学流亡到武汉,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初,他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到安吴青训班工作。1938年秋,党分配他到河南确山竹沟工作,历任中共豫南特委青工部长、京(山)应(城)县委民运部长、襄西地委民运部长、鄂中地委民运部长等职。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任云(梦)孝(感)中心县委书记,19466月中原军区部队突围时,他随军转战到鄂西北地区,任郧(阳)房(县)均(县)县委书记。194612月,他在执行任务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朱正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朱正传从小就爱读书,喜欢读那些进步书籍,从中受到一些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他对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土地,杀害我国人民非常痛恨,对满清政府、北洋军阀丧权辱国镇压群众非常气愤。他爱看鲁迅的《呐喊》、《狂人日记》等进步书籍,在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31918日,日本帝国主义派遣军队占领了我国东北的沈阳,杀人放火,奸污妇女,人民非常痛恨。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却热衷于进行反共内战,不准东北军抵抗日军侵略,致使日军得寸进尺,很快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东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朱正传年仅13岁,眼看着祖国山河遭到敌人践踏,人民遭受压迫,心里感到无限悲痛和气愤。1932年,朱正传到天津后,考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期间,他参加了一些抗日救亡活动,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特别是1935年,他参加了震动全国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觉悟有了显著提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朱正传毅然离开学校,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中来,他参加了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国团,随团到武汉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春,朱正传经组织介绍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在党的亲切教育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抗日救国知识。由于他学习刻苦,积极工作,热爱劳动,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活,阶级觉悟不断提高。19385月,朱正传在陕北公学光荣地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同年秋,朱正传在陕北公学毕业后,党派他到河南确山竹沟工作,任豫南特委青工部长。竹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中原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一个立足点,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开辟鄂豫边根据地的出发点。这里的群众有革命斗争经验,觉悟较高。朱正传在工作中,积极发动与组织农村青年和学生参加抗日救亡组织,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并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19391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竹沟事件”,派军队包围竹沟,妄图一举消灭我在竹沟的革命力量。竹沟的党组织立即动员和组织抗日军民进行自卫还击。朱正传带领一部分青年同顽军展开战斗,英勇奋战,阻止敌人的进攻。后因敌我力量悬殊,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竹沟的抗日军民突围。朱正传带领的一部分青年,突破了顽军的包围,胜利地转移到豫南的四望山,与朱理治率领的部队和干部会合。根据中原局的指示,朱理治率领的部队和干部向鄂豫边区敌后挺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朱正传随朱理治到达鄂豫边区党委所在地——京山八字门。1939年底,鄂豫边区党委决定朱正传到京(山)应(城)县委工作,任县委民运部长。1940年春,京应县委分为

京山、应城两个县委,朱正传被分配到应城县委工作,仍任民运部长,并兼任应城县各界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朱正传在应城县委工作期间,深入到工人、农民、妇女、青年中去,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和方针政策,宣传只有打败日本侵略军,中华民族才能得解放,才能过安居乐业的生活。他动员群众参加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和青年救国会等组织,还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民兵、基干队,协同抗日部队作战,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动员进步青年参加新四军和地方部队,壮大抗日力量。

朱正传通过实践,深刻认识到在抗日战争中发动与组织农民的重要性。他在鄂豫边区召开的民运工作会议上说:“农民是我们根据地的主要群众,只有加紧开展农民运动,把农民群众广泛地组织起来,才能巩固边区、保卫边区。”又说:“发动农民群众不仅要设法改善农民最低的生活要求,同时还要在政治上提高农民的地位。……我们要根据农民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农民运动斗争纲领。”朱正传遵照毛泽东的教导,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在应城主持县救国联合会工作时,以身作则,带领一批民运干部到栗树河、杨家河一带,深入乡村,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状况,根据群众要求开展对敌斗争、经济斗争和开展生产运动。他带头参加杨家河的水利建设,与群众打成一片,一面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一面组织群众生产,使抗战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群众斗争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的积极性,朱正传推动和帮助县妇女救国会深入妇女群众中,动员和组织妇女建立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纺纱、织布、缝衣、做鞋,经销油盐、布匹、毛巾、纸张和生活日用必需品等,既方便了群众,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他们还利用生产合作社与消费合作社,作为地方工作的联络点、情报站,加强了军队与地方的联系。

1941年春,朱正传调任襄西地委民运部长。这年夏天,日、伪、顽夹击襄西地区,情况十分严重,地委机关转移到襄河东岸的京(山)钟(祥)南山地区,并派朱正传去京(山)钟(祥)南山帮助工作,掩护地委机关后勤人员和伤病员的安全。时住南山茅草凹的我军第七医院的大夫易齐萍,为了搞好随时转移伤病员的战斗准备,需要一些民夫和担架。她急忙地去找地方领导协助,正好碰上朱正传。虽然他们互不相识,但是,朱正传听说主力部队医院需要民夫、担架,就连声答应道:“没有问题,你快回去,民夫、担架一会就去。”为了保证我军伤病员的安全,他连忙去找地方工作干部,很快动员几十名群众担着担架到了医院,使伤病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区。这一行动使易齐萍大夫深为感动,后来才知道她找的那位同志就是地委民运部长。19431月,朱正传调到鄂中地委任民运部长。这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防御转为反攻的伟大转变阶段,德、意、日法西斯集团遭到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也很惨重。但日本侵略军作垂死前的挣扎,妄图在中国战场上挽回败局,霸占中国。它一面加紧对中国解放区的“扫荡”,一面加紧对国民党蒋介石的诱降。于是,在华中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加紧对我鄂豫边区的“扫荡”,并驱使伪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清乡”、“蚕食”。我边区党委及时发出指示,号召边区党政军民一齐动员,为粉碎敌伪“扫荡”、“清乡”、“蚕食”而斗争。朱正传在鄂中地委的领导下,首先动员和组织民兵、基干队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袭击、扰乱敌人,使敌人不能在新占领的据点安身。其次,发动群众、民兵,大搞“破击”活动,破坏公路、桥梁,切断敌人的交通线。安应县和京安县的军民破坏了由花园至安陆、安陆至应山、安陆至巡店的公路、桥梁,迫使敌伪军从陈家店、同兴店等新据点撤走。第三,加强对伪军的政治攻势,宣传日寇必败,争取、瓦解伪军,挫败敌人的“清乡”阴谋。朱正传和何奇伟为了配合反“清乡”、“蚕食”,连夜起草编印对伪军的宣传品,熬了两个通宵,印制了5000多份宣传品,张贴在安应公路、广应坪公路沿线和散发到敌伪据点中去,对反“清乡”、反“蚕食”斗争,争取、瓦解伪军起了很好的作用。

同年,鄂豫边区党委提出了“战争、生产,生产、战争”的口号,要求各地树立发展生产是为了支持敌后抗战的思想,坚持一面战斗,一面生产,既会打仗,又会种田。朱正传坚决贯彻鄂豫边区党委的指示,组织各县民运部门深入发动群众,实行战争动员与发展生产相结合,积极开展春耕生产运动,修塘、挖堰,帮助群众解决肥料、种子,搞好生产。他还参加安应县修建槎山水库,和群众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槎山水库建成后,使上万亩的农田受益。在秋收季节,他根据边区党委的指示,组织各县进行普遍的、彻底的减租运动。安应县有36个乡,实行彻底减租就有30个乡,其它6个乡是敌占区和边缘区,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也进行部分减租,使贫苦的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为了增强军民团结,鄂中地区普遍开展拥军优抗工作,各县都建立了优待抗属委员会,组织代耕队帮助抗属搞好生产。鄂中的云梦县1700多户抗属中,有800多户得到了粮食救济和人工、牛工的优待。朱正传在这些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组织和领导的作用。

1945815日,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沉重打击下,遭到可耻的失败,宣告无条件投降。鄂豫边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奔走相告,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唱戏开会,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就在全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在勾结美帝国主义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党中央、毛主席即时发出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指示,鄂豫边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一面抓紧受降工作,一面进行

反内战的准备。鄂中地处武汉外围,是鄂豫边区的重要门户。为了保卫鄂中和边区人民抗日的胜利果实,开展争取和平与民主、反对内战,进行自卫斗争,鄂中地委决定派地委成员到各县去工作,加强各县的领导。朱正传被派到云(梦)孝(感)地区,任云孝中心县委书记。他到云孝以后,立即召开县委会议,对云孝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国民党进攻鄂豫边区,云孝首当其冲;云孝军民要立即动员起来,作好反内战的准备,积极开展争取和平与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他针对云孝地区敌强我弱的特点,把边缘地区的党政军群干部组成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占区,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游击战争,保卫人民利益。同时,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动员开明士绅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以壮大我们的力量。朱正传在这里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战斗,历尽了艰辛。

19466月,蒋介石调动了30万重兵,大举进攻我鄂豫边区。我中原军区部队奉命突围,实行战略转移,向四川、陕南进军,继续牵制国民党对我华北、东北解放区的进攻。经组织决定,朱正传随江汉军区部队转战到鄂西北地区。鄂西北区党委决定朱正传任郧(阳)房(县)均(县)县委书记,领导开展地方工作,争取尽快把鄂西北地区与陕南地区联结起来,互相支持,协作配合。朱正传坚决执行上级指示,领导郧房均军民积极开展反内战斗争,广泛发动群众,迅速打开局面,建立了民主根据地。194612月,国民党军对鄂西北地区的我军发动猖狂进攻。敌人对郧房均地区实行分割包围,战斗非常激烈。朱正传同敌人进行多次艰苦战斗,但因众寡悬殊,未能取胜,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带领一部分干部和战士突破敌人包围,越过崇山峻岭,与在房县大山中的地委会合。这时他非常疲劳,脚上打了血泡,行走已很困难。就在这瞬息万变的紧急时刻,地委要向另一县委传达重要指示,苦于无人可去。正在为难之时,朱正传听说以后,

不顾个人疲劳与安危,自告奋勇要求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地委只好忍痛同意,见他双脚打泡不能行走,就向老百姓雇了一头水牛,让他骑着前去执行任务。朱正传带了几名战士出发,当行至房县、郧阳交界的青石沟时,与国民党军遭遇。他和战士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又被山上下来的敌人包围。朱正传看到情况危急,就命令跟随的几名战士赶快突围,他一人留下阻击敌人,掩护突围。就在这激烈的战斗中,朱正传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 文敏生 黄民伟 蔡斯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