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全省统一的时间节点,认真做好改革前期各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推动《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草案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一审,立法进度走在了全省前列,省住建厅给予了通报表扬。同时,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城管力量重心下移,将城管执法中队下沉到城区各街道办事处;整合内部机构,将8个环卫站合并为4个环卫站、所,此方案已获市编委批准;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探索深化路段管理标准化、环卫作业市场化、市政管养专业化路子,5月,副省长曹广晶现场观摩标准化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功能,与天网工程平台对接,主要路段市容和环境卫生实现实时监管。尝试PPP模式,推进市政、环卫设施建设,新铺静脉产业园(一期)进入财政部第三批PPP试点项目库。推进建筑垃圾运输特许经营,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了调研报告,与建设、交通、物价等部门协调,做好特许经营权招标工作。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干净、靓丽、有序”为基本要求,常态化抓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三大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在环境卫生管理上,严格道路环境卫生标准,提升环卫保洁水平,增加保洁洒水降尘频次,延长保洁时间,提高主要道路、重点区域保洁质量。加强深度保洁,对15条主干道由扫路变为洗路,机械作业,巡循冲洗,达到路见本色的要求。加强垃圾收运管理,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城区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在市容市貌管理上,注重精致、精细、精准,把学校、医院、菜场、广场、天桥、大型超市等点位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打破工作常规,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合理摆布力量,早、中、晚高峰时段严格落实错时执守、延时巡查等管理要求。依托10个责任路段,建立包保责任制,实行一包全保。坚持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活动,重点加大对占道经营、广告杂乱、建筑渣土抛洒等违规行为的管控力度,先后劝导、处置违规问题12000余起。坚持示范带动,以创促管,扎实开展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创建活动,北京路被省住建厅、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在市政设施管理上,抓好道路、桥梁、井盖、花箱座椅、限高架、站前广场、绿化带护栏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市政设施完好。

 

【加强环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以垃圾处理场项目为重点的环卫设施建设。完成了垃圾综合处理场项目(一期)第一作业区工程,增加库容量约35万立方米,可供城区垃圾填埋约2年。建设大型中转站及公厕1座,维修改造城区公厕3座、中转站2座,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渗滤液管网改道新建约9千米;实施以道路维修为重点的市政工程建设,完成文化路与长征路交会路口改造,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压力;完成主次干道排水清疏(含雨水口、渠涵清疏)36349米,维修主次干道破损路面10252平方米,破损人行道维修6060平方米,排水维修300米,处理开裂路面灌缝56539米。对被撞击的人民广场天桥进行了修复;实施以公共停车场为重点的疏导设施建设,推进孝感城区社会公共停车场两处,其中宝成路、南城区停车保养场各一处;推进公共自行车项目,完成了项目的调研论证、招商洽谈等工作。运用市场化办法,规范设置一批公共信息栏、导示牌、指路牌和公益广告。

 

【做好防汛排涝及灾后重建工作】  2016年6月,孝感市发生历史同期罕见的多轮次强降雨过程,城区面临内涝威胁。市城市管理局担当起排头兵的责任,听从指挥,全力以赴,确保城区安然渡汛。大灾过后,又迅速转移战场,主动做好城区水损环卫、市政设施的修复工作。建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排涝组织体系。组成2个督查专班,开展防汛工作检查督办,结果一天一通报。采取机械和人工作业相结合,顶风斗雨、错时就餐,全天巡查、通宵作业、积水即排。协调相关泵站管理单位,全开满开,提排城区渍水,保障了城区居民正常的生活、工作。筹措资金,抢抓进度,全面修复城区受损的道路、桥梁亮化设备、垃圾中转设施,保证了正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