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气象服务及时准确成效显著】  决策服务有效保障“灾情98+、损失98-”。2016年气象形势严峻复杂,孝感市在梅雨期33天中,遭受了6轮8次强降水侵袭,梅雨量是常年3.5倍,暴雨、大暴雨站次是常年7倍,雨、水、灾情居历史首位。全市气象部门严密监测、科学分析、及时预警、主动服务,为领导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全市气象部门有1个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记防汛抗灾二等功、2个集体被县市党委政府记三等功和表彰为抗洪救灾工作“优秀单位”,4人次被市委、市政府记防汛抗灾个人二等功。

公众服务不断贴近居民生活。为孝感第五届运动会、杨店“桃花节”、首届龙舟大赛、安陆银杏、铁寨绿茶文化旅游节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受到广大市民好评。全市气象部门通过地方广电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气象影视服务,孝感市政府已初步同意将地方气象影视业务纳入财政预算。全市已有1个气象官方微博和3个微信公众号,微博关注量已超11万,气象信息员微信关注率达9.6%,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气象服务,拓宽了气象服务渠道和覆盖面。

为农服务“直通车”支农惠农。全市气象部门联合农业部门为累计727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利用网格化、短信、报纸、微信、微博、电视等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680余期,较好地为杨店早蜜桃、毛陈莲藕、新铺香稻和西河红栀子等特色农业提供产业化气象服务,效益明显。孝感、应城、云梦已将三农气象服务、气象信息传播等纳入政府采购和购买目录,给为农服务社会化奠定基础。

专业服务扩大部门横向联动。同市建委联合完成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在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框架内构建了内涝预警联合会商机制。与军分区气象处开展防汛抗旱天气会商,就资料共享、业务平台开发和数值天气预报应用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梅雨期每天联合水文局发布雨情、中小河流情、天气预报等信息,为安全度梅提供保障。

 

【气象防灾减灾防线不断巩固】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2016年,孝感全市、县均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协调领导小组,乡镇气象灾害防御机构实现了100%全覆盖。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发布预警信号共计1138期、短信420万余条。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安全规范。逐级签订了人影安全责任书,举办了人影作业安全技能培训班。全市7个人影作业单位均取得了作业资格书,32个移动作业点完成安全等级评估作业。全年全市共作业5次发射火箭弹28枚,申请处理过期弹180枚。

 

【气象业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气象现代化进展取得新突破。孝感城区已建移动式自动站,为四城同创工作提供反应城市热岛效应的资料。汉川作为县(市)级试点,圆满完成了全省首家基层气象台站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建设。根据省气象局气象现代化进展评测结果表明,孝感市已基本达到气象现代化水平。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国突系统、一键式发布系统等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全年未出现责任性事故。全年完成了15套区域站的升级改造任务。2016年孝感市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传输质量全省第一,天气预报综合质量、城镇大暴雨质量、晴雨准确率皆位列全省前三。

气象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夯实。国突系统完成了与邮件、短信、网页等多种发布载体的对接工作,此预警发布系统维持经费已部分纳入2017年财政预算,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运行保障机制。

 

【气象法治建设程度继续提高】  气象管理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编制完成了市县两级气象局权责清单,在政府门户网公示公开。开展了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换证考试工作。全市年度共办结各类气象行政许可事项151件,多起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得到有效制止。

 

【改革创新稳步深入逐见成效】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获得重大进展。推进了防雷减灾管理体制建设,全市防雷机构人员调整基本到位。将防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纳入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公室。建立了防雷重点单位清单、防雷减灾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强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气象业务、服务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调整了市县业务布局,细化了市、县级预警服务对象。加强了县级气象服务标准化建设,统一了县级气象服务产品模板,并对常规县级服务产品进行了标准化规范,保证了服务产品质量。强化了对县级气象服务的督查,定期进行考核通报和指导改进。

 

【科技与人才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气象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加强。全市气象部门加强工作组织,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全市有1项科技成果实现向业务服务应用转化。全市气象部门在各类期刊共发表文章11篇。省级学会交流中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4篇。省局比赛中获得1个个人全能优秀奖,2个基础理论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