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


【概况】  孝昌县辖花园镇、陡山乡、邹岗镇、丰山镇、周巷镇、小悟乡、小河镇、王店镇、卫店镇、季店乡、花西乡、白沙镇12乡镇和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共有441个村民委员会,34个居民委员会。2016年末,户籍人口677376人。全年出生人口9104人,出生率为13.44‰;死亡人口3513人,死亡率为5.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5‰。全县国土面积1191.48平方千米。201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9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9.7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调整28.2∶35.7∶36.1为28.6∶35.1∶36.3。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63亿元,增长9.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22亿元,增长10.5%。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29亿元,增长10.3%,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7.4%,下降2.7个百分点。国税部门完成4.48亿元,增长43.1%;地税部门完成4.35亿元,下降11.6%;财政部门完成3.8亿元,增长9.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22亿元,比上年增加5.35亿元,增长17.9%。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9.26亿元,增长8.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81亿元,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26.66亿元,下降1.0%;林业产值1.88亿元,增长9.7%;牧业产值22.89亿元,增长15.3%;渔业产值7.15亿元,增长2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8亿元,增长13.3%。各行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农业45%,林业3.2%,牧业38.6%,渔业12.1%,农林牧渔服务业1.1%。全年粮食产量25.6万吨,下降6.9%;油料产量3.79万吨,下降0.2%;蔬菜瓜果产量42.85万吨,增长5.4%;水果产量10.05万吨,增长1.3%。生猪存栏30.02万头,下降39.4%;大牲畜存栏10.84万头,增长1.3%。生猪出栏47.2万头,下降4.3%;大牲畜出栏4.25万头,增长0.5%。畜禽肉类总产量5.34万吨,增长7.9%;禽蛋产量3.19万吨,下降40%;家禽存笼475万只,下降67.4%;家禽出笼760.7万只,下降59.3%。水产品产量2.22万吨,增长10.7%。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0.79亿元,增长9.1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8亿元,增长6.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2.77亿元,增长1.8%;实现利税0.84亿元,增长11.8%。全县销售收入主营过亿元的企业达7家,纳税过千万元的有3家。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家,比上年新增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6.97亿元,增长15.8%。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29.6%。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93亿元,增长17.7%。第一产业投资19.45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投资34.75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投资65.69亿元,下降6.7%。其中,房地产投资5.55亿元,下降23.3%。全年施工项目399个,比上年增加42个。新开工项目357个,增加33个。全县过亿元项目11个,增加6个,5000万以上项目41个,增加8个。全县引进内资112.23亿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3152万美元,增长11.7%;完成外贸出口创汇5756.5万美元,增长11.1%。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4亿元,增长11.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8.54亿元,增长12.2%;乡村实现零售额15.5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54.3亿元,增长12.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9.74亿元,增长6.6%。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2%,其价格指数水平比上年上涨2.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2%,衣着类价格上涨4%,居住类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7%。此外,医疗保健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6%。农资价格总指数为99.3%,下降0.7个百分点。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59亿元,比年初增加30.0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21.37亿元,增加15.38亿元;企业存款35.43亿元,增加9.3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2.5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7.54亿元,增加4.65亿元;企业贷款33.57亿元,增加7.94亿元。孝昌县获评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连续七年获全省金融信用县称号。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78.8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5.09千米,国道31.93千米,省道37.80千米,县道155.37千米,乡道230.17千米,村道2178.52千米。全年新增村道103.52千米。全县汽车拥有量为43901辆,增长38.1%。其中,载客汽车4006辆,增长5.4%;出租车150辆,与上年持平;公交车46辆,与上年持平;小轿车33224辆,增长51.3%;载货汽车5044辆,增长7.7%;其他车辆1431辆,增长14.9%。全年客运量450万人次,增长5.6%;公路货物发送量640万吨,增长7.6%。

全年通信业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增长10.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61亿元,增长24%;电信业务收入(含移动、联通)2.57亿元,增长7.7%。固定电话拥有量5.64万部,下降1.7%,移动电话30.97万部,增长9.4%,全年新增移动电话5.67万部,增长3.9%。宽带互联网用户5.51万户,增长14.9%。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5万人次,增长13.4%;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增长12.7%。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全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808个,增加827个,增长16.6%。

全年投入3000余万元,按照鄂北民居风格特点和王杨线建设标准对沿线1774间房屋立面进行全面改造,沿线拆除土坯房72间,硬化农户入户路17千米,修建下水管网25.6千米,修建公厕47个,建设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收集房22个,沿线村庄全部实现保洁市场化。投入700余万元,自主和组织专业施工队植树15万株,绿化村庄200亩,绿化通道20千米,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157处。改建活动中心6处、2500平方米;新建活动广场7处、27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0盏,沿线安装反光标线、警示标志、减速带30处。沿线新开发苗木花卉基地500亩,建设生态休闲农庄8个。

全县有各类学校95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招生数4429人,在校学生12581人,毕业生数3609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数2210人,在校学生7033人,毕业生数2379人;普通小学64所,招生数5660人,在校学生31272人,毕业生数4351人。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031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933人,初中专任教师1557人,高中专任教师512人。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数16983人,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9.7%。

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454个。其中,县直4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个,村卫生室(所)421个,民营医院2个,诊所4个,门诊部2个,惠民医院1个。开放床位2070张。其中,县一医院980张,中医院10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30张,公共卫生机构(妇幼保健院)260张,民营医院80张,惠民医院2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3.10张。执业医师(助理)997人。其中,执业医师515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1.48。注册护士888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1.31。乡村医生518人,乡村医生中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的205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4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9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88人。扶持创业人数285人,发放创业扶持贷款198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2125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4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041元,增长7.9%。其中,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4元,增加1837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0元,增加640元,增长7.5%。

全县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3.4亿余元,累计发放待遇3.02亿元。全县农村低保13088户25457人,月人均补助标准207元,取消超过保障标准保障对象16637人,提高补助标准25109人,增加保障人口3048人;城市低保3835户4585人,月人均补助标准241元。农村五保供养2733人,其中集中供养550人。全年实施医疗救助5217人次,救助资金972万元,救助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分别参加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资助资金489.3万元,资助人数32620人。接待和劝导救助3744人次。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PM10年平均浓度均值为51μg/m3,下降49%;优良天数348天,提高20.4%,优良率为98%。金盆水库和观音湖水库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为100%。SO2N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4μg/ m326μg/ m3,均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PM10年平均浓度均值为51μg/ m3,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CO年平均浓度均值为0.68mg/ m3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20μg/ m3,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花园镇】  花园镇是孝昌县城所在地,位于孝昌县中部、鄂东北部。东连小河镇,南接陡山乡,西与花西乡、季店乡接壤,北邻卫店镇。交通区位较为优越,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观南北,S243省道横穿东西,是鄂东北承启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楚北重镇之称。全镇辖33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13.9万人,国土面积121.4平方千米。2016年,全镇实现财税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4.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4.8亿元,增长40.8%;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76亿元,增长36.2%;农业总产值9.18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37元,增长10.5%。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2.64亿元,增长6.7%;全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其中财税收入在全县率先突破亿元大关。

2016年,全镇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平台建设有新作为。全县重大项目涉及花园镇共12个,总投资约22亿元。镇招商引进并签约孝昌鑫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孝昌县康杰洗涤有限公司、孝昌恒兴纺织有限公司、昌隆汽车大市场、深圳市万纳托公司等6家企业。澴西工业园项目规划总面积3000亩。一期建设面积1500亩,已投资1500余万元,完成园区水、电、路、通讯等“七通一平”工作。园区以农产品加工和协作配套型中小企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已引进落户彧昌制造、万年红食品、新隆农机、鑫波农业、深圳万纳托5个工业项目,总投资7.9亿元。

全年先后启动金福、金泰、王家岗、洞山4个棚户区改造工作,老城区地面附着物清点核实工作和安置点53.66亩土地用地的地勘工作已完成,洞山联建片区已征地60亩,棚户区改造还建区主体正在建设之中。澴西新区建设持续发力。新区路网、澴西污水管网配套工程、110千伏变电站正在建设中,金福拆迁安置小区、学校、医院、县委党校、万博名都商住小区即将竣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一线一点”新农村建设,在松姚线沿线发展花卉苗木基地3处,面积约800亩,建成休闲农家乐5处,扩挖鱼塘200亩,修建村级公路10余千米,主线路口安装太阳能路灯150余盏;新增蓄水16万立方米,改造硬化渠系30千米,河道护坡硬化10千米。开展“绿满孝昌”行动,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设生态示范村12个,完成通道植树15千米,新开发300亩以上基地5个,荒山荒滩造林1020亩,项目造林1500亩。继续加大农村保洁方面的投入,增添垃圾转运车2辆,新建垃圾池240个,新建公厕120处,松林岗、一致、陈林3个村被授予2016年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全镇结合县扶贫“20”法,自创2种扶贫模式,即“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支撑的松林模式;此模式先后引进产值过千万元的天宜冶金,占地近500亩的松花生态园,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锐浩食用菌农业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就业150人,解决92户贫困户增收和集体增收难题。一致大棚蔬菜模式。在一致村投入46万元,成立蔬菜合作社,建蔬菜大棚110个,覆盖农户92户320人,其中贫困户46户186人。完成省市县对陈林村、鸦雀李村和晏砦村3个重点贫困村的脱贫验收工作

 

【陡山乡】  陡山乡位于孝昌县南部,北靠孝昌城区,南连孝南区,是孝昌县的南大门,是孝昌县“东拓南进”的主要承载平台和中部发展核心区。全乡辖36个行政村和1个集镇社区,329个村民小组,11624户,总人口57316人。国土面积10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668亩。2016年,全乡农业生产总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8475元,增长9.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增长20.4%;引进内资5.47亿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3亿元;财税完成2072.86万元,增长11.3%。全年自主引进招商项目2个,到资额5.4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2%。

全乡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完善村乡两级贫困户公示,户档九有、村册十六有档案资料,确保贫困户对象更加精准。开展精准施策工作,将精准施策“二十法”宣讲到村到户,结合农民夜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无缝对接,自创陆东校企模式、三鲲模式、陆西诺克特模式;实现公职人员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结亲帮扶全覆盖;迎接县政府对桂花、陆中2个村出列、全乡贫困人口脱贫验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力度,金山新村和馥林新塆均启动建设。金山新村可安置贫困户334户511人,馥林新塆可安置贫困户51户101人。积极引导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稻虾养殖、温氏养猪、绿色板块等产业,做好政策对接。共有171户贫困户开展稻虾养殖800余亩,28户贫困户发展温氏养猪11000头,绿色板块82户715亩。年内,光荣、齐心、陆东3个重点贫困村出列,实现589户2010人脱贫。

全年筹资120余万元,开展集镇创建专项整治,重点推进地下排水管网升级改造、道路拓宽刷黑、破损路面进行硬化等民生工程,解决集镇人车混行、占道经营、地下排水管网不畅等问题;投资96万元在庙岗村建设占地4.95亩的垃圾中转站;按照“合同购服务,保洁外包”的运作理念,将全乡范围内各村(社区)垃圾集中收运等业务全面推向市场,与湖北省靓丽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全域保洁合同。加大村湾整治力度,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设计,完成县政府确定的13个生态示范村的建设任务。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控违拆违、河砂治理工作,把常规管理与专项治理有机结合,加大惩治力度,开创治理新局面。

全年争取项目资金45万元建设乡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8套,并投入使用。加大与县公路局、交通局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对老孝大线及几条通村主干道破损道路进行修补。加强民兵应急演练,提升防御洪灾抗旱能力。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在重要地段树立警示牌22个,完成6个水灾较重村的防疫工作,消毒面积39800平方米;投入170余万元,对七星、陈庙、光荣、尹岗等村的损毁道路、桥梁、泵站进行修复。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修建陆光村长2千米、宽5米通村公路。大庙村、光荣村规范化标准化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已完工。

 

【邹岗镇】  邹岗镇位于孝昌县南部,地处孝南、孝昌两县交界处,距县城28千米。西连京广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境内多丘陵,间有低山、平畈岗地,素有“太子米之乡”的盛誉。全镇辖49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4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107户,总人口65583人,国土面积133.5平方千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83万元;招商引资完成15.2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完成2213万元,增长13%。

全年大兴“回归创业工程”,做好“三情”文章。持续引进信义光伏、绿托邦、太子米基地、同心古寨文化旅游等企业和项目。截至年底,所有项目均顺利开工,大部分项目已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回归创业工程”获评全县先进单位。其中,信义光伏占地4000亩,安装260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58万块左右,已并网发电。争取总投资3600万元的八村连片土地平整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总投资300万元的青桥灌区整治项目,有效改善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年更新泵站2座,整治灌区渠道12千米,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周兴至新冲4.2千米道路全线打通,邹岗至方集7.6千米道路进一步拓宽,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杨堰、八汊等6个村开展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内的塘堰、泵站、渠道、拦水坝等基本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实现旱涝保收。投资400余万元推进“绿满孝昌”“美丽乡村”两项行动,邹李线行道树高标准打造,按照3年绿化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完成43个村庄绿化任务,植树37万株,道路绿化19.2千米,宜林地及无立木林地绿化780亩,苗木花卉成片造林7000余亩,圆满完成“三三四”规划2016年度计划任务,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美丽乡村”工作重点打造柏树村、堰桥村2个示范点,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全镇完成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科学制定脱贫规划。做好金光、同心、凡王、枣林4村2016年整体出列工作,注重引导社会资金掀起社会扶贫热潮。加快精准施策“二十法”落地生根,制定邹岗镇精准施策“十八法”,确保2017年邹岗镇10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如期出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明确搬迁人口涉及46个村(社区),集中安置430户、808人的总体规模,年底22栋安置房全部完成主体部分,部分安置房已进入装修阶段。全镇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住院综合补偿率达8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救助面达99%以上。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各类就业培训活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三纳入”到位率达100%;太子小学、邹岗小学、卢管中学综合楼,邹岗中学、周兴小学运动场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中考240人参考,79人被重点高中录取,其中4人被孝感高中录取,2人被县一中阳光班录取。

 

【丰山镇】  丰山镇位于孝昌县东部,东邻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风景区,南接孝感市孝南区,北靠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区,西与邹岗镇、周巷镇相连,距天河国际机场60千米、107国道25千米、京珠高速公路周巷互通12千米,王杨公路穿境而过,省道昌黄公路纵贯全境。丰山镇自然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名士英才辈出,程正揆、石凤翔千古留名,清末时期的五岳山仁和寨雄风依旧,滑石水库碧波荡漾,双峰瀑布、仙人洞、竹林寺等风光迷人。全镇辖23个行政村(社区),1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30人,国土面积57.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900亩,旱地面积5100亩。2016年,全镇完成国税1950万元,地税1200万元,财税完成315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2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境内工商业个体户达180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46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达7%。全镇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覆盖率达95%,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达3899人。城镇低保18人,农村低保563户、1131人,五保140人,实现应保尽保。依托冠昌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2500人次,转移劳动力3200余人。

全镇始终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举措,奠定建设生态乡镇的坚实基础。林果茶品牌集聚。丰山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重新定位果蔬的培育方向,引导农户从粗放的自营模式转为市场主导的精品模式,支持湖北冠昌园合作社成功研发七仙红“湖北名桃”系列品牌,引导井边湾启动有机蔬菜种植项目,引进康之源现代农业种植园,整合冬枣种植基地,打造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果蔬,为乡村旅游提供配套产品。苗木花卉产业各具特色。京穗农林苗木科研示范基地以“线上参观、线下体验”为理念探索出“互联网+苗木花卉”的苗木产销新模式,研发区和展示区正在加紧建设;东鼎生态园引进高端苗木品种20余个,紫薇园、月季苑、映山红园继续发掘自身特色,研发新品种,产品逐渐走上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道路。

全镇始终把项目作为丰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引擎、总开关。寻求政策,“争”的力度更大。搞好政策项目策划、储备、申报、建设、监管,政策项目成果丰硕。新建自来水厂1座,启动8000亩土地平整项目,红菱河小流域治理二期作为储备项目上报。创造环境,“引”的质量更好。利用丰山籍有资金、有实力、有理念的大老板较多的优势,因势利导,加大乡情、友情、感情联络,继续开展“回归工程”和以商招商工作,新引回产业类项目5个,总投资4亿元。抓好服务,“建”的速度更快。项目建设推进顺利,西域风情园整体迁移到丰山后,建设速度加快,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大唐生态观光园已完成二期征地工作,正在抓紧扩建,京穗农林科研示范基地、东鼎生态园、陕北风情园等项目有条不紊地建设。

全年完成529人的贫困人口脱贫、2个贫困村出列的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良好开局。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精准化、个性化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真正扶到点上、帮到根上,切实做到产业覆盖到户、设施建设到户、住房改造到户、结对帮扶到户、因灾救助到户;因人施策,将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人,做到医疗保障到人、教育扶持到人、技能培训到人、低保定标到人、助残政策到人。加强“三个建设”,做好贫困村出列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六张网”,解决贫困村通行难、饮水难、居住难等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提升落实政策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争取外援的能力,以过硬的战斗力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加强产业建设。通过大力开发“四荒”等集体资源,根据各村特点发展相关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8万元。按照“三广”要求,做好贫困户脱贫工作。广泛争取,向政策借力,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低保“6个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广辟渠道,大力实施“八扶”举措,实现应扶尽扶。广泛动员,吸引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定向帮扶、建立基金帮扶等活动,实现应帮尽帮。

全镇统筹推进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集镇突出“干净卫生、功能齐全”,农村突出“青山绿水、乡愁环绕”。强化集镇功能。按照全域规划落实审批和建设,镇区累计设施道路、供水、排污、环卫、生态绿化等集镇项目10余项,集镇污水处理厂增容扩能日处理量300吨,新建垃圾中转站2个,集贸市场统一管理,百余名小摊贩集中进驻,鑫达、粮丰等小区设计美观、配套完善,集镇面貌大为改观。打造新型农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依托“绿满孝昌”的成果和企业力量实现村级“四旁”绿化;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造升级水、电、路、网;抓住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的机遇,以王林为样本,打造鄂北民居,建成生态美、村容美、田园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五美”乡村。镇村同步监管。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持之以恒开展“美丽乡村”行动,将农村清洁卫生纳入文明卫生创建考核,镇村同步落实清扫保洁机制,坚持每月一评比、每月一检查、每月一暗访;每季度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开展控违拆违宣传和整改活动,清理主干道人为障碍,全面禁止乱搭乱建、私设棚户、随意牵线等行为。此外,开展秸秆禁烧、免烧砖厂治理等七大危害环境的整治行动。

全镇乡村旅游产业具有“一线十珠”的旅游资源,井边湾、西域风情园等景区远近闻名,沿河大畈的油菜花海和建春长春的十里桃林花香渐浓,乡村旅游已经涵盖赏花、游园、休闲度假等多个种类,旅游线路从王杨线扩充到丰邹线、丰泡路。组织“楚韵风雅井边湾”送楚剧下乡、龙舟赛、山地车越野比赛、篮球比赛、钓鱼比赛等,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借“闹元宵”的习俗,支持西域风情园举办文艺汇演;以西域风情园为主阵地,启动全县“乡村旅游文化节”和“两花节”,进一步提升丰山的知名度。全年全镇就乡村旅游吸引周边游客4万余人,大型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64%。

 

【周巷镇】  周巷镇位于孝昌县东南部,双峰山脚下,毗邻双峰山、观音湖2个4A级旅游景区,是全省闻名的苗木花卉大镇。京珠高速、王杨公路穿境而过,距天河机场约40分钟车程,离武汉中心城区1小时车程。全镇辖1个社区,40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国土面积138.3平方千米。全年完成财税收入8300万元,农业总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万元。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亿元;引进项目4个,招商引资总额4.7亿元。投资近5000万元的双峰山旅游专线,过亿元的双峰山至观音湖旅游公路周巷段正在加紧施工,王杨线、旅游线沿线招商产业园规划成型。先后引进药业药材基地、岭上湾生态项目等绿色产业,投资规模均在8000万元以上。

全镇苗木种植面积4.5万亩,产值4亿元,茶叶、油茶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4亿元。“凤凰春剑”“楚孝生态茶叶”和“孟宗生态茶叶”分获“湖北名牌”“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三里沟、红太阳油茶基地发展态势良好,林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股权托管中心成功挂牌。园艺技能大赛、健步行活动,有效提升周巷知名度。新四军革命遗址历史红色游,孟宗故里文化游,新龙村、十里苗木长廊乡村游逐渐升温。

全镇加快“恬美集镇、秀美乡村”建设,统筹镇村协调发展。推出周巷新区规划概念,构筑大镇区格局。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绿满孝昌”行动,打造16个生态示范村。推广七姜、肖彭“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经验,41个村(社区)市场化保洁实现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

全镇把做大群众幸福蛋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共建共赢扶贫模式,连片开发产业式扶贫成效明显,安桥、七姜2个重点贫困村整村出列,7655人实现脱贫,绿林、青年2个安置点基本建成。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村“三留守”家庭实际问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善教育办学办公环境。加强乡村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狠抓安全生产,建立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小悟乡】  小悟乡位于孝昌县东北部,东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乡接壤,北与大悟县夏店镇、芳畈镇交界,南与周巷镇相邻,西与小河镇、花园镇相连,距武汉天河机场77千米,距107国道15千米,离京珠高速公路2千米,青界路贯穿全乡与大悟县相连,青姚公路与武汉市黄陂区相连,青坝公路横穿观音湖腹地各大景点,是一个集山区、老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乡镇。全乡辖23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5120户,总人口21140人,国土面积76.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62万亩。全年全乡实现财税收入303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1%,同比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6%,增长12.3%;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9.76%;农业生产总值完成3.15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2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3亿元的99%,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7175元,增长5%。

全年招商引进侧重绿色生态型项目,签约项目4个,分别为笔架风力发电、宣力风力发电、丹枫清河生态观光园、孝昌燕生态旅游度假村,涉及投资金额14.7亿元;洽谈项目5个,涉及投资金额6.5亿元。

全乡稳步推进“绿满小悟”建设,造林260亩,完成界岭、大悟、何庙等7个村的村庄绿化,栽植花卉苗木1.1万株。美丽乡村全面铺开,投资1800万元,对黄湾至笔架沿线7个村937户房屋按照鄂北民居风格进行立面改造。投入资金135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121人的专业保洁队伍,新增垃圾房35个、垃圾桶1200个;投入保洁经费81万元、垃圾转运经费13万元,实现“全域化”保洁。投入资金400余万元,重点对黄湾村腊树沟、笔架村、田堂村和田山村实施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工程,笔架、田堂获全市美丽乡村称号。

全年投资3340余万元对田堂村进行整体建设,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星级农家乐,新建8.9千米的田堂旅游公路;结合笔架村精准扶贫,投资800余万元对笔架村进行整体改造,全面修葺明清古建筑,修建环山旅游小道和通村旅游公路,实现与清凉寨、锦里沟初步对接;全长20千米,投资9800万元的双峰山至观音湖旅游线路小悟段路基基本建设完成。

全年对804户、1956名低保对象实行规范动态管理;完成新农保参保人数17653人,参保率100%;完成危房改造65户,解决195人住房问题;对3000余人次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检查。全乡所有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零差价,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投资125万元的乡卫生院公共卫生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乡新农合参合群众共报销102.8万元,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7886人,参合率100%。

全悟乡先后探索“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脱贫”的“田堂模式”和“郭氏基金会+村民+扶智=脱贫”的社会扶贫“田山模式”以及“政府+公司+贫困户=脱贫”的“七里模式”,为全乡乃至全县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引领。全年设置安置点4个,万冲、阳林幸福新村建设基本完成,界岭、胡庙正在建设之中;全乡所有符合条件的618户、1885人低保贫困人口均已享受低保政策,142户、158人的五保对象已享受调标待遇,701户、886名贫困学生直接享受2800~5200元教育扶助政策。阳林、胡庙2个重点贫困村和1059名贫困人口顺利接受市县第三方脱贫评估。

 

【小河镇】  小河镇位于孝昌县北部,北与大悟县芳畈镇毗邻,东与小悟乡相连,西与王店镇、卫店镇相望,南与花园镇、陡山乡接壤,距县城12千米,因小河溪而得名。域内有澴河、沙窝河(槐河)两大水系过境。全镇辖30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235个村民小组,10819户,总人口44527人。国土面积83.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7000亩,水域61000亩,林地5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35%。2016年,小河镇财税完成5018万元,同比增长6.7%;农业总产值38903万元,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871万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107223万元,增长13.6%;规模工业增加值7749万元,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10525元,增长10.2%。

全年争取重大民生项目10个,引进项目资金6200余万元,实施沙窝河小流域治理、红河大桥项目,建设35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15个村的整村推进,23个村的移民、以工代赈项目,新修通村公路20余千米,修建改造沙陡线、小王线及通村公路15千米,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00余处,新建沟渠80余千米,集中启动建设大山、沙窝、菜园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申报友二、红河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小河镇自来水厂及管网改扩建,小河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项目作为储备项目。到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多次,项目签约落地3个(永昌农业苗木产业园项目、腾洋铜业项目、鸿翼生态农业开发项目),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4个,实现招商协议引资额5.25亿元。

全镇制定精准扶贫模式分类图和进度图,完善档案资料,落实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机制。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建设安置房150套,解决459名贫困户危房问题。推进扶贫小额授信工作,落实金融扶贫贷款700余万元,570多名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和入股分红上获利。围绕全县精准扶贫“二十法”,新堰基地扩建升级,仙人石光伏成功并网,大山村金融贷款签约,温氏养猪、青禾园养牛、连片开发和特色果茶等种养殖项目相继实施。年内,小河籍在外各界人士对家乡精准扶贫工作支持捐赠资金230余万元。全年实现624户2141人脱贫,新堰、宋砦2个重点贫困村出列任务。

全镇全面深化“一体两翼”(以农业为主体,工业与旅游业齐头并进)产业发展战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河镇作为县委、县政府确定的3个工业主导型乡镇之一,始终将工业作为全镇经济发展主导产业,规划工业园区2000亩,中美通达机械等多家工业项目落户投产。2016年落户的湖北火车头星河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绿色环保建材,产品获国家专利,工业园吸纳周边村800余人就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友二、仙人石等村联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湖北大吉农科、永昌农科有限公司开发基地8000余亩;以新堰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小龙虾基地2000亩;孝感万里小香葱专业合作社、湖北明清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发展绿色小香葱项目,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上海蓝海园艺公司流转土地500余亩开发高档草皮种植项目。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发挥小河的特色传统饮食优势,结合观音湖旅游大力度推介宣传,打造小河特色饮食品牌。构建明清古街、观山禅寺两条旅游线路,发展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田园体验等特色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

定期对全镇范围内的违建、三乱进行整治,组建专班巡查,设立违停标识,建设专用停车场,集镇三乱现象得到遏制。发放《致居民一封信》、“四城同创”宣传读本各1500余份,设立公益广告牌105块,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星级文明户”等争创活动,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检查,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取传统村落保护资金150万元,保护与修缮明清古街,完成老街电网改造,更换LED路灯350余盏。统筹绿满孝昌和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绿化林面积2500余亩,建设绿色通道20余千米,栽种树木4.5万余株,完成12个村生态示范建设。投入资金280万元,聘请保洁人员230余人,配备机械垃圾转运车6台,人力垃圾转运车200台,垃圾转运箱80个,防火垃圾桶3000个,入户垃圾桶1.3万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日产日结,小河镇集镇及农村全域化保洁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计划,垃圾清运实现市场化、规范化。

全年建设镇小800平方米综合楼、二小32套教师周转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均达95%以上,争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5个,镇中心卫生院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医疗卫生系统服务。全面实施二胎放开政策,开展农村孕妇、儿童免费专项检查,符合条件独生女6人享受中高考加分政策,落实独生子女计生奖补资金8.6万元。加强民生和就业保障工作,对城乡低保户进行核查,落实救助政策,全年发放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助学助残等资金500余万元。配合市县组织的“春风行动”,组织返乡农民工900余人参加招聘会,开展“赶集式”招聘活动3次,让1000余人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王店镇】  王店镇位于孝昌县北部,南距孝昌县城16千米,北距广水市25千米,东距高铁孝感北站25千米,距天河机场70千米。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3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乡村公路交织成网,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素有孝感“北大门”之称。全镇辖3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2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万人。国土面积77.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2536亩,林地面积23000亩,水域面积24000亩。2016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3.84亿元;工业总产值1.9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财政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

全镇结合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山羊、小龙虾、土鸡养殖,良君农业西山种养基地为主导的肉牛特种养殖产业和以大塘杨成明为示范带动的小龙虾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完善配套齐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招商分队赴外招商引进企业。张瓒故里完成门楼建设、道路硬化和规划编制等工作,红色磨山完成总规编制,形成东有灵济寺、南有红色磨山、中有张瓒故里、西有西山休闲的旅游格局。

全镇抓住省教育厅、华中科技大、省高投、武船集团等省直单位“三万”和“精准扶贫”驻点机遇,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对22个湾的进户路进行硬化,20个村完成路灯安装,25个村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投入150万元,集中整治街道广告牌和路边摊现象。修建铁路涵洞便桥,对集镇下水道进行清淤。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对磨山、民益等村空心湾进行整治,新建、维修泵站12座,清淤、整修渠系70余千米;新建公厕50余座,垃圾池200余处,修建通村通湾道路20余千米,拓宽主干道和循环路80余千米。加快灾后重建步伐,修复水毁道路和桥梁建设,完成王小线、北新路拓宽硬化建设,新建王河周林桥。

全镇以白鹤韵鹤园林二期扩大到2000亩与北新临港苗木500亩基地为平台,采取分村建设苗木基地的方式,引导种植大户向南发展,联村建设沿港风景线。全镇开发苗木花卉基地6500亩,业主28家。全年造林4813亩,植树30.3万株,完成年度任务的138%。绿化15个村,完成任务的136%;成片造林2275亩,完成任务的237%。绿色通道23.3千米,植树2.8万株,完成任务的146%。基地建设安苗1985亩,完成任务的124%。投资100余万元,配置3台清运车、18个运转箱,建成垃圾中转站。

全年投资316万元改造敦厚小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操场和食堂,建设教师周转房53套。新建改造村级卫生室6个。新建易地扶贫搬迁房188套,改造农村危房48户。加快全民健身场所和文化阵地建设,改造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图书阅览室和运动健身房,新建村级文化广场4个。实施弱势群体关心关爱工程,完成福利院改扩建,建成村居家养老中心6个,低保覆盖面100%。注重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和招工就业工作,全年培训实用技术人员300多名。

 

【卫店镇】  卫店镇位于孝昌县北部,距县城6.5千米,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东澴河和西澴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全镇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大堰社区),总人口3.5万人。国土面积7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5142亩。其中,水田16734亩,旱地8408亩。镇党委下辖党支部34个,党员1016名。全年完成财税2960万元,其中国税1910万元,地税950万元,财税100万元。

全镇立足镇域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农村经济特色明显。坚持县办万亩示范片、镇办千亩示范片、村办百亩示范片,全年完成秋播总面积1.6万亩。其中,油菜7000亩,小麦1900亩,蔬菜2200亩,绿肥1800亩,豆类3100亩。投入资金460万元,栽植树苗23.5万株,道路绿化24千米,荒山造林770亩,村庄绿化670亩,开发苗木基地1500亩。以江汉鸡、鸿翔鸭、青禾牛、段港虾、温氏猪为代表的“五大养殖”规模日增,以管氏茶叶基地、东金红豆杉园、沁心园虾稻混养示范区、三杨蓝莓采摘园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品牌日精,以茶叶加工、粮食储备加工、肉禽加工为代表的“三大加工”打造农产品深加工集群。位于段港村的沁心园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占地面积500亩,带动周边148户农户养殖。借助地理优势和稻虾连作扶贫模式,段港村投入帮扶资金35万元参与沁心园经营分红,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5万~6万元。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用于乡村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硬化渠道5.1千米,渠道清淤7.3千米。

全镇以思想解放激发发展活力,促进小镇大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第一要务,专聘武汉市规划设计院编制107国道经济产业带“十三五”规划,“特色农业大镇、现代物流新区、休闲旅游福地、生态文明北城”的产业定位日趋清晰,进一步发挥毗邻县域中心、坐拥“双线一点”(107国道线、京广线、三三八国储物流中心)独特区位优势。全年开展外出招商活动30余次,招商引资5.9亿元。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5个,其中续资项目5个,续资额近2.2亿元;新建项目10个,投资额3.7亿元。

全镇依托交通、人文优势,重点突出“旅游大镇、休闲福地”两个重点,沿“线”(国道107线)画“圈”(生态旅游圈),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打造107沿线7千米绿色生态示范长廊,构建旅游产业“南北鼎立”“东西相对”的“大旅游”格局。北面推“两主”,连体推进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名座星岛与投资8000万元、占地5000亩的管氏基地两个主要项目,使之成为占地近10000亩,集酒店、商务、会展、休闲、观光、养生、垂钓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园区,辐射半径200千米。南面造“两边”,以107国道线为轴,培育千亩武河油菜基地、千亩长山岗冬枣基地绿色双翼,打造县域“后花园”。东面育“两园”,建成500亩段港生态观光沁心园,南面建成300亩红豆杉精品植物园,实现“村里美”。西面建“两基”,引导4000亩青禾园休闲基地与三杨千亩蓝莓基地合体,共建西部绿色大动脉。

全年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池110座,配套垃圾桶450个,实施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改造工程。全年拆除违章建筑11处近1800平方米,修复镇区路面近5600平方米,集镇面貌得到改善。大力实施村级交通网络“东拓西展”工程,投入390万元拓宽东部片区主干道卫小线、西部久隆片区主动脉卫厉线共计16千米。镇内有幼儿园2所,小学4所,初中1所。统筹一事一议资金376万元(含配套资金),其中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个,资金300万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发放2757781.22元;棉花补贴资金发放154581.46元;退耕还林补贴发放446262.5元。新农保征收1870900元,参保率达98%。新农合征收3279120元,参合率达98%。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组织200余人参加县政府举办的2016年“春风行动”大型劳务招聘会。

全镇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大的投入强度和更强的工作力度,逐步形成财政扶贫、行业部门扶贫、社会扶贫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稻虾综合养殖模式、温氏生态养猪模式、青禾园养牛模式等产业扶贫模式源于卫店,服务全县,打造出大堰、段港、团山等一批产业扶贫示范点。到2016年底,发展茶叶、苗木等绿色种植扶贫产业基地300余亩,带动78个贫困户脱贫致富,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实施青禾园养牛模式64户,贷款250余万元,饲养肉牛200余头,每户年增收6000元。沁心园带动周边贫困户稻虾养殖500余亩,覆盖40余户贫困户,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大堰社区60千瓦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收集上报300余户贫困户和10家专业合作社的贷款申请和相关申请材料,贷款总额1000余万元,目前正处于县级相关部门审核阶段。成立农家乐3家,投资100余万元。组织就业创业培训3场300余人次,覆盖贫困户100余户。年内,3个贫困村出列(三湾村、大堰村、段港村),全镇脱贫939户,3121人。

 

【季店乡】  季店乡位于孝昌西北部,距孝昌县城12千米,离京广电气化铁路、107国道12千米,安花线、五厉线贯穿全境,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全乡辖3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9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876人,国土面积10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447亩。其中,水田31054亩、旱地9393亩。2016年,季店乡按照“一轴四翼”的发展思路,即以中心集镇文明创建为轴,打造“东水产、南工业、西林果、北农业”的特色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52万元,其中国税451万元、地税1801万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1240万元,增长31.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818万元,增长21%。招商引资总额5.9亿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7951元,增长11.2%。

全乡实施“绿满孝昌”行动,培植苗木大户26家,成立合作社7个,“晨雨农特七彩花果园”“兴茂农业”、王香居农业生态园、刘善堂采摘园、宏胜农庄、鑫杰生态农业等7大特色板块彰显规模。以合缘水产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建成特色养殖小区23个,年创产值2.2亿元。以鑫禾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助力45家农庄规模经营,形成土地规模集约化经营的良好格局。成功应对2016年超历史、超98特大洪涝灾害,主要经济作物产量稳中有升。

全乡投资1050万元对厉店中学,季店中学,季店中心小学综合楼、运动场进行改造,投资375万元新建卫生院综合楼。投资80多万元,对损毁的人民坝水库大坝、周颜坝、黄皮咀坝修复溢洪道并进行除险加固,完成袁家畈堤坝、吴季湾拦水坝、关家桥、新店桥的修复。投资60万元,安装季店至孝昌沿线太阳能路灯。投资1500万元,建设张店、厉店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对全乡道路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完成860处小农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全乡有序开展精准扶贫,张店幸福新村和厉店美丽家园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即将完工,预计安置98户贫困户224人;1500余户贫困户参与温氏养猪、绿色板块建设、果茶、农家乐等产业脱贫;实施金融扶贫,成立35个村金融扶贫工作站,对2501户贫困户评级授信,县农行对长岭村15户发放贷款75万元;年底,张店、长岭、红星、新店4个出列重点贫困村、2523名脱贫群众按期脱贫出列。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全乡205名五保户,集中供养69人,分散供养136人;对因灾倒房的3户五保户组织完成重建6间;发放437人因灾转移安置应急救助资金7万元。

 

【花西乡】  花西乡地处孝昌县西部,东与花园镇、陡山乡相邻,西与安陆市李店镇、云梦县曾店镇交界,南与白沙镇接壤,北与季店乡相连。全乡辖3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和平社区),29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万人。国土面积83.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52735亩。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分别达10.2亿元、9.3亿元、1600万元、8774元,较上年度分别增长9.4%、5.3%、10.2%、8.8%。

全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79户,其中专业合作社3家。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鼎协科技、宏扬农机具等规模工业企业投资持续增加。完善总投资2.58亿元的“十三五”项目库,精心策划1260万元的应急救灾和补短板项目,全年争取省项目2个、资金450万元。全年梯次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1537万元,完成花西幸光村300匹水库修复、全民水库除险加固、广店整村推进、桥边人生态发展项目、大庙中心幼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冯庙、朱祠村级卫生室建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全年引资3.3亿元,同比增长16.78%。

全乡加大林业生态示范村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绿满孝昌建设。着力打造“两线一片”(即安花线、张白线、栗林片)绿色带和苗木基地,建成花栗路9千米绿色长廊,新植树6100株,基地开发和荒山造林1820亩。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获得丰收,苗木花卉、优质果茶等基地规模进一步壮大,新增苗木花卉基地800亩。杨桥村建成“稻虾连作”种养示范点,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新增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8000亩,同比增长12%。生态休闲园、农家乐加快发展,新增龙庵、大胜、同乐等家庭农庄6家。农村淘宝、电商带出创业新机遇、发展新活力。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疫生猪2366头、牛1426头、羊826只、禽135425只。

全乡推进文明卫生创建,集镇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投资建成花西乡垃圾中转站,完成集镇绿化、亮化工程,综合整治乡容乡貌、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改变中小集镇“脏乱差”现象,乡村面貌明显改观。持续推进“一线一点”新农村建设,完成老兴大塘方、三集大路李、同乐蔡家古井示范点建设,“绿满孝昌”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完成10个村的生态示范村建设,界河村获评全市“美丽乡村”,吴店、大胜、栗林、桥边绿色长廊成为全乡新风景线、致富线。强化环保突出问题整改,露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新突破。

全乡精准实施清单式扶贫“二十法”,有力推进金融扶贫,全面完成“十通十有”项目,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完成4个村出列、361户1146人脱贫任务。新农合、社保参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升,全年发放低保金303.89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8.79万元;医疗救助149人,金额325.3万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模式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卫生院医技楼建成投入使用;“全面两孩”政策全面落地,争创计生工作省级示范乡镇,全县推广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

全乡共有中小学5所:初级中学1所,完小4所,幼儿园2所。教职工143人,具有大专学历127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86人。在校学生1347人,其中小学生946人,初中生38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5%。中考成绩稳居全县前列,全县乡镇综合排名第一。全乡有4个卫生所和33个村级医务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9126人,参保率达99.71%。城镇居民医保参保3420人,儿童免疫接种率达99.9%。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新台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26‰,花西乡计划生育工作获全县目标考核第一名。

 

【白沙镇】  白沙镇位于孝昌县西南部,东与孝南区肖港镇隔河相望,南与孝南区陡岗镇相邻,西与云梦县曾店镇交界,北与花西乡接壤。东连107国道,南接316国道,西通云梦,北与大安线重合,肖张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白沙系历史古镇,原名白沙铺,自宋代以来就是汉口至德安府(今安陆市)的交通驿站,是河西(包括应山南端、德安东部)一带方圆百里与汉口的联系桥梁,有“小汉口”之称。全镇辖1个社区,40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人,国土面积74.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万亩。其中,水田4.2万亩、旱地0.8万亩。林地8730亩,水域面积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8%。2016年,全镇完成财税收入2480.1万元,占全年任务2213万元的112%,同比增长121%。成功引进投资8亿元的孝昌县白沙镇信义光能发电项目和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规模加工企业福鑫蛋业。招商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完成58050万元、101219万元、12571万元、8310元、47135万元、2686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29%、108%、153%、99.6%、104%、120%,增长141%、105%、169%、110%、109%、135%。

全年赴哈尔滨、西安、武汉、广州、中山、东莞、深圳、河南等地外出招商12次,引进资金4.4亿元。引进信义光伏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等9个项目;上报跟踪衔接项目4个(垃圾填埋场、31个村(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白沙镇赵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白沙镇广岗片区土地整理项目),恢复重建项目12个、资金5280万元;补短板项目21个、资金3.48亿元;开工项目8个(易地扶贫搬迁、2015年4个出列贫困村贫困户宽带接入全覆盖、白沙镇中心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白沙镇标准化乡村卫生室建设、移动电缆安装、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农网升级改造第四批工程、花白线拓宽硬化工程;正在策划项目2个(柳山水库除险加固、白沙福华堤除险加固)。

全镇开发基地3000余亩,完成12个生态示范村、1100亩村庄绿化、20千米通道绿化建设。其中,秋冬播种优质油菜、草籽2.1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300余亩;集中出资对东河村被淹704亩农田进行翻耕,种植玉米、萝卜等蔬菜等,亩产均增收8000元。

全沙镇投资80余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与湖北靓丽保洁公司签订《市场化运作合同》,实现垃圾市场化运作;投资50万元完成集镇绿化补植工作,投入110万元加强集镇道路维修工作;投资80万元加快集镇外环线建设,栽种大规格楠树、红叶石楠600余株;投资40万元安装照明路灯50盏;投资126万元完成镇区主干道刷黑工程及配套下水道工程;制作文明礼貌广告牌80块,累计向镇区居民发放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宣传册1000本。

全镇按照“五个一批”扶贫工作方案,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结合“农民夜校”“支部主题党日”和农村广播“村村通”等多形式,全方位学习宣讲政策,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教育扶贫、小额金融贷款等帮扶政策深入人心。胜三安置点搬迁人口涉及20个村、110户、252人,主体工程已于年底完工。按照“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出发,因村因户施策,将适合白沙实际的13种模式学深弄懂,充分发挥合作社、小作坊、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光伏、稻虾连作、苗木花卉基地、茶叶基地、种养殖业等帮扶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或者“企业+农户”的模式,动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贫困户跟着大户干。全镇860户贫困户完成评级授信,21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信贷手续,培训贫困户500余户、2000多人次,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239户、266人,低保贫困户932户、2755人,全部按标准落实生活保障;未脱贫在册在读学生292人,全部申请交通费、生活费补贴;全镇7家合作社、1处小作坊、2家农家乐稻虾综合养殖面积645亩,发展油茶、有机茶300亩,带动贫困户174户、贫困人口6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