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更好看

——访新四军第五师诞生的地方

郭金云

位于安陆市区西北15公里的白兆山,又称碧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隐居十年,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诗篇:“两岭抱东壑,一嶂横西天。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桃花流水悄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地以人胜,人以言存。”碧山既非刺破青天的险峰,又非惊人回首的峻岭,但却颇有名气,从北宋《太平寰宇记》到《大清一统志》都有记载,这大概与诗仙有关。但是,进入本世纪40年代以后,白兆山又在鄂中乃至鄂豫边区名声大震,却是因为这里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英勇抗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缘故。

1940年6月初,李先念率领鄂豫挺进纵队主力进入白兆山地区,司令部先后设在山中的白果树湾和腊树湾。中下旬,纵队接连在观音寺、王义贞、平坝进行了3次反顽战斗,歼顽千余,缴枪八百。后又在平坝与数以千计的日寇展开了3次殊死的保卫战,重创了日军,开辟了白兆山抗日根据地。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这里的人民群众曾筹集军饷5万银元,军粮2000担,军鞋万余双,选送了1500余名青年参加抗日武装。

是年8月,鄂豫边区党委在王义贞店附近的彭家祠堂召开了军政干部大会,李先念、陈少敏等200余名县团级以上干部出席。这是边区党组织和军队在组织上实现了统一之后,进而实现思想统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被称之为边区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白兆山的群众不仅为代表们让房搭铺、烧茶送水,还献粮6万斤,捐款2000元,并协助纵队将医院、修械所、被服厂和《七七报社》迁到白兆山中。

1941年4月5日,是白兆山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日子。这一天,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李先念集中了罗厚福、张体学、王海山等各路“诸候”在彭家祠堂召开统一大会,公开宣布新四军第五师成立。他强调新五师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必须加强纪律性。统一大会之后,他又与请将领联名发布了就职通电。4月10日,所属各部分别举行了誓师大会,首次打出了新五师的旗帜。新五师旗帜在白兆山升起,有力地反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以“皖南事变”为标志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从此,新五师作为驰骋大江南北的一支劲旅,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白兆山地区的党组织率领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两个文明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3年,这里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0年前翻了两番,当年挺进纵队司令部所在地王义贞镇钱冲村,自兴建了直通集镇的盘山公路之后,7000多株银杏树变成了聚宝盆,全村年产银杏果2万公斤,人平收入逾千元。王义贞镇大力开发山区自然资源,使银杏、茶叶、食用菌成了全镇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现在,这里大多数农户已越过温饱线,开始奔向小康之路。抚今追昔,人们不禁吟诵起比李白诗篇更为壮观的词句:“当年鏖战激,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