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重新建立党的组织

一、抗日宣传团体和群众组织广泛建立

1938年,当日本侵略军频繁空袭武汉时,在“保卫大武汉”的口号下,中共湖北(临时)省委执行董必武的积极发动群众(“凡有机会,就抓”)的指示,号召共产党员深入农村积极推动和领导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这时,“湖北省政府教育厅乡村巡回宣传队”(193710月成立)“湖北省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简称“乡促会”,193815日成立)相继成立。随后,武汉的青年学生和群众团体纷纷下乡,宣传抗日救亡。鄂中各地的中共党员、红军干部和汤池训练班的学员发动知识青年进行抗日宣传。于是,群众性的宣传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在应城。1937年夏,应城旅省同学会的彭正谟、樊作楷等在应城东岳庙剧场演出田汉写的《回春之曲》,激发了应城群众的抗日热情。同年秋天,他们以“应城抗敌后会宣传队”的名义,先后到巡检司、长江埠、隔蒲潭、黄家滩、陈家河等地演出40余天。每次演出后进行演讲时,宣传抗日,使农民受到了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教育。是年冬天,由应城旅省同学会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进步同学发起,联合一部分在应城读书的爱国青年参加,组建了应城国防剧团。剧团成立后,办新闻壁报,演救亡剧目,向群众宣传抗日。同时,他们的部分成员还深入到龙王集和北山矿区组织抗日训练班,向矿工宣传抗日形势,讲解军事知识,号召大家起来抗日救亡。1938年春,彭正谟、樊作楷在季家畈小学教书时,开办农民夜校,宣传抗日。国防剧团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民众抗日斗争的觉悟。

在钟祥。19378月,钟祥在外地求学的大中专学生彭刚、景蕲樵等弃学返回钟祥,进行抗日宣传,9月,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以进步青年为先导,由工商学各界合法社团联合成立了“钟祥县民众抗敌后援会”。他们先通过举办“救亡讲座”、编写《抗战壁报》,组织儿童救亡歌咏队等形式开展宣传,然后在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争取到国民党县长段远谋的协助,组织了30多人的宣传队,到城关、长寿、洋梓、张集、双河、石牌、旧口等地,宣传国共合作抗日救亡。19387月,中共钟祥县委成立后,马仲凡和张烈在西通过统战关系,举办“抗日青年训练班”,组织“抗日宣传队”先后培训了50多名宣传骨干,分赴上胡家集、段家集、双河口一带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接着县委同国民党县长段远谋商议,以国民党县政府的名义,在城关举办“钟祥县青年战时工作训练班”,先后培训了近300人。结业后,组织他们到各地从事抗日传活动。9月,中共钟县委,为了充分利用各种合法组织名义,掩护党的组织活动,遂成立”钟祥县抗日救亡宣传慰劳工作队”。参加“宣慰队”的有20多名共产党员和干部,青年部长彭刚任队长。“宣慰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分赴各区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战,他们还深入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这一时期,由于中共钟祥县委的正确引导,“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战时乡村促进会”等各种抗日群众组织週布全县,抗日救亡的宣传已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抗交国民党的苛捐杂税,秘密搜集武器,组织抗日武装。

在应山。1937年秋,成立了敌后各界抗战救国委员会。留下隐蔽的老红军亚农,担任了该会救亡宣传队第二队副队长。他率队员10余人到县城和各集镇,通过演剧、演讲、写标语,宣传抗日救亡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每到一处就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暴行,列举事例讲清国难当头,民族危急。号召全体民众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保家卫国。宣传队演讲后就教唱抗日歌曲和演小型剧目,如《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义勇军进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松花江上》等。宣传队员每演到悲愤之处声泪俱下。台下观众,失声恸哭。有的还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强盗驱逐出中国!”每次宣传,群情激愤,十分感人。

在汉阳。193710月,董必武要萧利三、萧毓福、萧抱真回汉阳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不久,他们在蔡甸镇建立了“湖北省乡村促进会汉阳分会”和“中国青年抗日救亡协会汉阳分会”等群众团体。组织青年学生创办补习班,成立歌咏队和演讲队乡促会”和“青救会”向群众宣传《新华日报》、《全面抗战》、《西行漫记》、《毛主席青少年时代的故事》等进步书刊。歌咏队和演讲队到七肖湾、李家集、榔头新集(官圹角)等地巡回演出,教唱抗日歌曲,演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抗战前线去》。通过宣传活动,发动四乡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9月,武汉危急,汉阳的“促会”和“青救会”邀请武汉的“朝鲜战时服务团”、“总生活运动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二十三救亡图书室”等宣传团体到汉阳各地巡回演出。913日上午,他们在蔡甸河街张王庙广场上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演讲,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一致抗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誓死保卫家乡,保卫祖国,会场上人声鼎沸,情绪激昂。会后,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在随县。193711月初,由30年代有名的戏剧家洪深带领“洪深”话剧团一行40余人到随县城关的烈山中学和中心小学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同时,由范文澜率领的河南光明剧团,从信阳深入随北山区,向农民宣传抗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抗战激情。19381月,由随县度寒假的大、中学校学生詹希昆、张时超等100余人,在随县城关成立了“随抗日宣传队”,下设4个大队,每队30余人,分别到随西、随南、随北和随中浙河一带宣传抗日。他们徒步行军,进行文艺宣传,演出有《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大义灭亲》等救亡剧目;演唱有《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劝郎当兵》、《流亡三部曲》、《黄河大合唱》等抗日歌曲,发动群众抗日救亡。同年8月上旬,鄂中特委派特委委员陈秀山等到随县环潭地区开辟工作。他们通过与国民党三十九军五十六师政治部的统战关系,在环潭“黎桂记”家成立“环潭青年战时服务队”,有队员50余人,宋操存任队长。他们还创办《天天看》刊物,成立“抗战剧团”,组织救亡募捐队,慰问团,曾到均川慰问国民党三十九军的抗日伤兵。是年11月,“抗敌工作委员会”的政工总队,派出群运工作队和政治宣传队,深入农村集镇宣传和发动群众,成立了“农救会”、“商救会”、“妇救会”青救会”、“抗日文教促进会”、“青年战时服务队”等群众抗日救亡团体,全面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仅古城区“农救会”下辖的五个分会,会员达700余人。使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形成了群众运动。

在汉川。193711月,董必武和“八办”的同志将国民党反省院里的36名难友营救出狱。汉川县的彭怀堂、张华堂、张继堂、郭秀庭等出狱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他们与国民党汉川县长刘远聪(系董必武之学生)建立统战关系,深入农村宣传抗目。不久,发动群众组织了一个“青年抗日救亡协会”。并先后在老兴集、南河渡、系马口、杨林沟、庙头、城隍港、西江亭、湾潭、同兴集、养鱼铺、播义湖、分水咀等十ー个集镇建立分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春,湖北省“乡促会”派黄治国到榔头,发动曾超雷炎春等成立“省乡促会榔头分会”,并公开设立办公室和阅报室宣传抗日救亡。随后,又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榔头总队”,下设中队、分队和小队。这时,湖北省巡回宣传队第十二队来汉川宣传全民抗战,并成立了“系马口战时服务团”和“分水咀同学会”。19384,杨林沟已成立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他们在学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329日通电,深受教育,主动向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邮汇了一批捐款,作为我军购置药品和防毒用具之用,以抗击日军的残暴行为。

在天门。19381月,汤池训练班党支部建立后,在天门皂市办了一个书报合作社,由童世光负责。林涯萍、骆景秋等担任合作社的营业员,宣传和销售《新华日报》、《大众生活》《妇女生活》等进步刊物,随后还成立了“乡村教育工作促进会”。“青年社会服务团”等进步团体。同时,郭沫若领导的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流亡”730余人去皂市开展宣传活动。白天,他们在街头巷尾画漫画,写标语,办墙报,宣传抗日救亡。夜晚,他们在“民众教育馆”、“夜校识字班”、“杏花村茶社”等地,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爱国人士周恩难先生是晚清翰林家的公子,在党的抗日救国宣传的影响下,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动员女儿周文,三夫人王桂英参加宣传演出。演出了“送郎参军”、“木兰从军”等剧目。周家的爱国行动在皂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京山。19382月,顾大椿10余人从汤池训练班来京山后,组织知识青年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不久,成立了“京山县抗日传队”。他们以县文化馆为阵地,在县城内外举办演讲会,唱歌演戏,宣传抗日救亡,动员人民群众投身抗战,挽救民族危亡。随后,国民党政治部派巡回宣传团来京山开展宣传活动。农村合作事业办事处的顾大椿等人同他们合作,吸收当地知识青年参加,成立了一些抗日救亡的宣传组织,并利用合作社的名义,办了一些训练班,进行抗日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但京山是国民党顽固派曹勖的家乡,当时曹勖不时回县,他曾把宣传队所贴的标语揭下来报告蒋介石,说顾大椿等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但由于抗日救亡已在全国形成高潮,他们也难阻挡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安陆。1938年夏,从汤池训练班结业回安陆的学员吴天成、在巡店组织“巡店民众抗日宣传队”,深入农村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同年秋,洪深率传队,来安陆宣传抗日救亡,他们在街头巷尾进行演出,其节目有《放下你的鞭子》、《逃难到那里》等,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爱国知识青年李隆组织了“廿・八”(即共字)青年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程超明等组织了“西同学宣传队”,他们深入府河西岸的烟墩店、木梓树、雷公店双合店一带,采取出墙报画漫画、表演节目和演讲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抗日,激发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抗战热情。

二、鄂中党组织的重建和发展

193710月,中共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建立后,于12月召开省工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产生了临时省委。临时省委成立时,工作虽有相当大的开展,但是,“党的组织发展很慢”,“组织发展的数目非常微弱……学校及农村的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临时省委在1938115日至215日的工作大纲的组织部工作中,“要求建立和改造外县党的基础”①,“整理鄂中、鄂北、鄂东的关系,使这三个新建立的区,能切实的进行党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合作社训练班的领导,在训练班内发展同志20人,通过合作社的关系,开展各县工作”。②

注释:① 郭述申《湖北农民运动与组织工作》,19381020日。

② 中共湖北省临委:《一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五日工作大纲》。

这时,鄂中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只在部分原来的苏区里进行,这些地区有红军时期留下隐蔽的共产党员,他们听到国共合作的消息后,积极找党的组织接上关系。如193711月,应山县在土地革命时期留下隐蔽的几名共党员,找到“八办”的董必武,经八路军驻汉办事处的批准,恢复了钱鹄卿、邹亚农、柴醒悟、杨常安、刘吉甫、芦华银、柴诗芳、柴集生等8人的党籍。他们一面发动群众抗日,一面发展党的组织,不久成立了中共应山工委,柴醒悟为书记,邹亚农、钱鹄卿、杨常安、柴诗芳为委员。

陶铸根据省委的决定主持汤池训练班的工作,并代表省委负责组建鄂中党组织的工作。在训练班里,陶铸要在鄂中发动抗日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同时,对组建鄂中党的组织也是十分重视的。训练班开学的第二天,陶铸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党的组织。他将最早随他到汤池训练班的共产党员曾志、刘顺元、李华、顾大椿、刘慈凯、夏菲()、郑速燕、童世光等同志,召集起来,建立党支部,李华、曾志、雍文涛先后担任支部书记,领导训练班和地方党的工作。陶铸对党员的要求十分严格,曾规定三条任务:

(一)在学习、劳动和生活中,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学习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步步深入;

()要了解学员对共产党的认识,积极发展新党员。在训练班里,陶铸十分注意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组织党员讨论为什么要当共产党?怎样当共产党员?铸用自己的革命经历给学员上辅导课。

陶铸和训练班党支部的成员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注意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他们在课余饭后,了解积极分子和党员对象的情况,同他们交流学习心得,介绍彼此的经历和愿望,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注意提高他们的觉悟和政治思想水平,他们还组织新党员学习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等。经过他们的努力,到训练班第三期结束时,培养的积极分子约占训练班学员人数的1/3,发展党员约占学员人数的1/5,在训练班里壮大了党的力量

陶铸不仅在汤池训练班里注重建党的工作,还把建党工作迅速扩大到鄂中各地。他为了在鄂中各地迅速建立党的组织,发动和领导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建立鄂中特别支部,加强对鄂中各地工作的领导。19382月,中共鄂中特别支部在汤池训练班建立,童世光,蔡承组先后担任特支书记,陶铸代表湖北省()委全面领导特支和训练班支部的工作。二是将训练班第一、二期学员分配到鄂中各地去工作,他们牢记陶铸关于“应当把办合作社当做敲门砖,开重建共产党组织的大门”的指示,以合作社指导员的“合法”身份,一边兴办农村合作社,发放贷款,宣传抗日救亡;一边联系土地革命时期隐蔽下来的老党员,老红军在农村秘密开展建党工作。

(一) 中共应城矿区区委的建立。在发展党组织的时候,陶铸和鄂中党组织,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应城的膏盐矿区。1938年春,陶铸派鄂中特支书记蔡松荣到应城膏盐矿区宣传抗日救亡,组织群众,发展党员,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以后邓先柱、沈少华(德纯)、陈秀山、黄柏青等先后来到矿区开展活动。不久,他们在矿区的潘家集吸收了青年知识分子蔡松荣入党,解决了工人出身的戴迪安、张荣昌的入党问题,还让干部陈瑞云重新入党,并成立了潘家集党小组,戴迪安任党小组长,直属鄂中特委领导。以后,鄂中特委书记杨学诚,组织部长蔡承组每次到矿区蔡松荣家,检查潘家集党小组的工作,布置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于是潘家集党小组,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工人夜校,创办墙报,发行《新华日报》和其他革命书刊。同时,安排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安琳生(后改名余秉熹)组织演戏、演讲,宣传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事迹,鼓动群众抗日救亡。他们还同国民党的CC、复兴社、三青团等反动人物开展斗争。在斗争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吸收了一批党员。不久,中共应城矿区委员会(亦称中心区委)在矿区的北山成立,徐休祥任书记。矿区区委建立后,先后在巡检司、两河口、方家庙、长江埠、田店、坝上和城关建立了6个党支部和一个党小组(城关)。接着,汪心一、赵季等同志,在陈家河街上组建了陈家河党小组,直属鄂中特委领导。

(二) 中共京山县()委的建立。19382月,陶铸派汤池训练班学员顾大椿、夏菲、谢威、陈玉虹(许明清)、郭钢钟、石维新、刘行端、胡开炯、林涯萍、李金生等10余人先后到京山去开辟工作他们以石维新等10余人到京山去开辟工作。他们以农村合作社指导员的身份,发放农业贷款,进行抗日宣传和开展建党工作。不久,建立了京山特别支部,书记顾大椿,委员有夏菲、谢威和石维新。他们在京山广泛接触各阶层人士,先后“拜访”国民党京山县县长和县党部书记任友梅、蒋少瑗、许作宾等人,争取了新任县长任友梅担任京山县合作委员会主任,顾大椿任主任指导员。紧接着特支的同志组成工作组赴各乡开展工作。3月,谢威带领工作组三人到官桥、东桥去开辟工作。他们一方面对地方仕绅开展统战工作,一面和隐蔽在农村的红军干部杨筱震等取得联系,采取重新入党的办法解决了他们的组织问题。他们兴办农民夜校和回乡学生补习班,教唱革命歌曲,宣传抗日救国,发动农民组织起来,参加抗战。在宣传发动中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吸收了一批党员,成立了3个党支部。同时,石维新、郭钢钟到孙桥去开辟工作,经过宣传发动以后,吸收进步人士李方树等人入党,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不久,李蔺田带一个组到石板河去宣传发动群众,吸收了红军干部徐履青、徐步青参加工作。6月经过作细仔的工作,吸收了原联保主任,汉留大哥黄定陆入党,并解决了徐步青重新入党的问题,发展了赵作霖入党,成立了石板河党支部,李蔺田任书记。同月,方尚武在京山西南乡的金河滩发展张英武、严雄武为党员,建立了金河滩党小组。后来,张英武又在附近的石女山发展了两名党员,建立了石女山党小组。7月,陈玉虹、陈远耕在京山东南边缘地区的华家河吸收几名党员,成立了华家河党支部。在党员和党的组织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共京山县工作委员会于7月在京山城关建立,书记顾大椿1938年冬,顾大椿调特委后,陶铸在石板河组建了中共京山县委,李蔺田任书记,谢威、汪心一、邓先柱为委员。后来,县委组织了一个军事委员会,成员有杜石公、蔡松荣、黄定陆。

()中共钟祥县委重建。19382月,陶铸派刘慈恺带领训练班毕业的共产党员干部袁立()、黄涛若、李蕴辉()浦通修及合作社贷款会计王慕曾等一起到达钟祥,并在中果园39号王采繁家建立了钟祥县农村合作社事业办事处,由国民党钟祥县县长段远谋任主任,刘慈恺担任主任指导员,其余同志为指导员。随后组建了钟祥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刘慈恺。同月,鄂中特支又派黄德钦(又名黄德清)、谭扶平、马仲凡等来钟祥,他们与武汉党组织派来的吴云鹏、史维汉、王建桥等会合;即以兴办农村合作事业的“合法名义”恢复重建党的组织。他们一面按上级党组织的介绍给马伯功、彭刚、杜邦宪、周书玉等10多人接上关系;另一面积极寻找芦祥瑞、郑家坤、茹传品、朱凤林、童子浩等20余名土地革命时期留下隐蔽的共产党员,经过考察恢复了他们的组织关系。是月,王守儒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在下胡集南尹家湾秘密开办党校,培训抗日骨干。3月,刘慈恺等与合作事业办事处主任(国民党县长)商议。在县城的大井湾开办合作事业讲习会和干训班(实际为党员训练班),以培养合作事业干部为名训练党员。在训练班里,讲马列主义和游击战术课,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和《流亡三部曲》,学员结业时,还请段远谋颁发结业证书。同月,黄德钦、谭扶平在二区九里冲也办有类似的训练班,启发农民组织起来,参加抗战。湖北省()委和鄂中特支派出的党员和干部,与当地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一起,经过一段时期的宣传发动和建党工作,在河东地区恢复和重建了17个党支部,在河西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11个党支部和党小组。7月,中共钟祥县委重建,刘慈恺任书记,谭扶平、黄德钦分别担任宣传、组织部长;马伯功、周书玉、彭刚、王德宣分别为民运、工运、青年、军事部部长;县委委员有袁立()、安静()、马仲凡等。

()中共安陆特别区委成立。19382月,在汤池训练班学习的肖松年、陈琳川、童世用等8人,被分配到安陆开展工作。萧松年任湖北省安陆县合作事业办事处的主任指导员。他以合法的身份与国民党安陆县长王襄联系,并取得了他的协助与支持。接着,他们奔走四乡,发放农业货款,宣传抗日救国。随后,在白兆山龙泉观和巡店的东狱庙举办了两期合作人员训练班。在训练班里,他们讲授时事政治,抗日形势,合作社业务和基本的军事常识。两期训练班共培训了130多名抗日青年和合作社骨。他们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萧松年以办理农贷为由来到巡店,与留下隐蔽的红军干部曹冰清联系,并秘密发展了5名党员,组建了中共巡店党支部,曹冰清任支部书记。接着,他们利用统战关系,在驻安陆城关的国民党第26路军教导队里发展党员,建立了两个党小组,是年4月,从汤池训练班毕业回安陆工作的共产党员吴天成,按照萧松年的安排,去青龙地区宣传抗日,发展党员,组建了中共龙窝支部。同时,隐蔽在安北的红军负伤干部汪立波,串连发动群众,发展党员,组建了中共张祠支部。至此,安陆的城关和南北西乡都有了党的组织。为了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人民抗日斗争的领导,萧松年等在安陆县合作事业办事处里,建立了中共安陆特别区委会,成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领导核心。

()重建中共荆门县委。19384月,汤池训练班的干部和学员曾霞(即曾志)、郑速燕()、吴显忠、唐振裘、张经谋等7人被派到荆门,以兴办合作社事业的身份开展建党工作。他们到荆门的五里铺、杨家集一带找到了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李纯斋、李云程等,并恢复了他们的党籍,还发展了一批党员。不久,中共荆门县委重建,郑速燕任书记。接着,重建了几个区委和一批党支部。同年10月,郑速燕去宜昌,见到了正在宜昌待命的陶铸和曾志,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组织决定他俩仍回鄂中工作,陶铸到京山,曾志和郑速燕回荆门后,即建立荆当远中心区委,曾志任书记。

()中共天门区委建立。1938年夏,从汤池临时学校分配到天门工作的共产党员周彬、曹志坚等在乾驿镇发展了5名党员,建立了党小组。同时,钟宇安、李维新在汤池临时学校结业后回到皂市,发展了杨善卿、杨德能、罗梅林、胡小山、李宏模等人入党,并建立党支部,钟宇安任党支部书记。同年4月,陶铸鉴于天门的党组织有较大的发展,即派鄂中特支书记童世光到天门组建了中共天门区委,童世光任书记,王哲均、周彬为委员。童走后,曹志坚接任书记。是年10月,天门县已建立起10多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60余人。

()中共天汉工作委员会成立。19386月,鄂中特委派石维新到汉川开辟工作。他以合作社指导员的身份,在榔头、马口带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7月,中共汉川马口区委在马口的旧堡成立,石维新任书记,刘敬堂任传委员,曾超、陈德文先后为组织委员。10月中旬,鄂中特委又派梁丽琳()、谢文耀分头到汉川、天门、汉阳开展工作。他们在天门的干驿、汉川的榔头、汉阳的儒山等地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经过艰苦的发动和组织工作,党的组织迅猛发展,鄂中特委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开辟天汉地区的工作,决定由特委委员童世光和谢文耀、梁丽琳、王东等于10月底组成天汉工作委员会,童世光任书记(兼管组织),梁丽琳分管宣传、谢文耀分管军事。工委负责天门、汉川、汉阳等县的工作。

()中共随县工作委员会成立。19386月,鄂中特委派张宜府、吕瑾、李力等到环潭地区开辟工作。他们广泛联系各界知名人士,建立统战关系,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8月,特委又派陈秀山到随县环潭工作,不久,建立了中共随县工作委员会,陈秀山任书记,张宜府任组织委员,吕瑾任宣传委员。

()中共中特别委员会建立。19382月汤池训练班和鄂中特支派干部分赴鄂中各县开辟工作后,很快在应城、京山、天门、荆门、钟祥、安陆等县建立了6个党支部和2个党小组,党员发展到53名。19386月,湖北省委成立后,省委仍感到“组织发展非常迟慢”、“不能令人满意”,又鉴于徐州失守战区南移,武汉形势日益紧张决定“进一步的注意外县组织的发展”,“加强外县独立工作的力量”①,积极开辟农村工作。6月,根据湖北省委的决定,鄂中特委在天门皂市书报合作社(这是党在皂市发行《新华日报》和进步书刊的据点)成立,刘青任特委书记,顾大椿、蔡承组分别任特委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刘慈恺、童世光、邓先柱、陈秀山为特委委员。两星期后,刘青调回鄂南工作,省委派何彬(何功伟)任鄂中特委书记。不到一星期,何彬又调走,省委又派杨学诚任鄂中特委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及特委委员均未变动

鄂中特委的建立,为发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加强了党的领导,统一了鄂中的党组织。

鄂中的建党工作,主要是从汤池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各地去工作的学员起了主导的作用。他们在工作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执行了周恩来、董必武关于贷款要贷给穷苦农民,要与抗战相结合的指示,深受农民的欢迎,工作进展顺利。他们注重通过发放贷款,发动群众,组织各种抗日团体,办各种训练班、识字班,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使建党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注重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使建党工作有了依托和基地。他们广泛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意作好开明人士和国民党的党、政、军的统战工作,为建党工作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因此,党员迅速发展,党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武汉沦陷前夕1020日统计:鄂中特委共有党员300余人。

注释:① 郭述申《湖北农民运动与组织工作》,19381020日。

② 钱瑛《湖北各区工作报告》,19394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