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经济建设和文化卫生工作的初步开展

一、贯彻边区财经工作会议精神,使财政经济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鄂中大部地区处于江汉平原,被称为“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但是,由于盘踞在这里的敌伪顽,不顾连年灾荒,横征暴敛,残酷剥削,人民群众负担奇重。据不完全统计,仅捐税一项就达15种之多。除此而外,还得派粮、派款、派食物,其苛政“猛于虎,毒于蝎”。京安县某乡仅是赵安之、谢指良这两支伪军一日内就“勒索”(绑票耕牛不在内)14次,计洋24200元。其它地区,几十户人家的保,平均每月要出5000元左右的税款,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二面负担”、“三面负担”,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致使这里人民群众处于极端贫困之中。

194010月,边区党委召开了财经工作会议,会议根据刘少奇813日的指示,作出了“提倡生产,增辟财源”,“在财经工作上贯彻长期准备和全面打算的精神,为实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而斗争的决议。

鄂中各级党组织,根据边区党委的,组织群众「泛地开展生产自救,发展民族经济,保护工商业,增加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活动。在财经政策上,实行合理负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保证抗日部队给养。在财政方面,采取得力措施,使其逐步走上正规。

1.整理田税,改变不合理的负担。田赋为国家正税,人民早有纳税的习惯,在抗战期间,人民更乐于以此来资助民族解放战争。但是,在旧政权治之下,由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没有当家作主田赋税不能按实际田亩交纳,成为统治者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而拥有大量田地产权的富户和官府勾结,不登田亩册,偷潘田赋。各级民主政府成立后,认真贯彻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颁发的《各县区整理田赋委员会简章》,对田赋税捐进行整理,重新改编保甲,清查户口和登记田亩薄工作。云梦二区济民乡原为10个保,清查户口以后,发现了一大批过去漏登的入口和土地,从而增加到14个保。各级民主政府在完成清查户口和登记田亩的工作以后,对过去的田赋制度进行了整理,即按士地收获量的多少分成特上、上、中、下、特下五等,以中等计数,每亩每年只征收谷物一斗,使田赋税捐趋向合理。另外,还规定农民有地五亩以下者只征半数,抗属全免。租种他人土地者,只征地主,不征佃户。京安县行政委员会主席、进一步动员原国民党安陆县石门乡多长张徳发,交出了安陆县田粮清册,经过调查研究,決定根据当时物价情况和清册上的田亩数额(39万亩)在国民实征税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税率,减轻农民负担。当时县行政委员会征收的田赋,每亩实征税占收成量的0.72%,比国民党安陆县政府抗战前实征税占收成量的3.24%,减轻了4.5倍。另外,还取销了国民党时期的月捐和各种摊派等额外负担,捉人罚款的现象已经杜绝。

除田赋外,还有对绅商富户实行抗日月捐(30亩田以上者每月出捐1),烟酒、屠宰、行商和关税。

经过整理后的田赋,废除了原敌伪政权的苛捐杂税,克服了以往田赋的紊乱现象,既保证了民主政府的财经收入,又保护了贫苦农民的利益。

2.反对敌伪顽的经济封锁,开展内外贸易。敌伪顽的经济封锁,给根据地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应城矿区,被敌伪占据后对根据地实行食盐禁运。对此,矿区党组织一面发动工人反对禁运食盐的斗争;一面发动群众举办油盐合作社,到敌占区去秘密购运食盐,从而保证了根据地内的食盐供应。在这场斗争中,曾有多民众为之而英勇牺牲。

为了反击敌伪顽的经济封锁和破坏,鄂中各县从1940年春开始,禁止仇货及鸦片入境和粮食、白蜡、桐油、猪鬃、五倍子等物品的出口,以确保根据地内的生活资料的供应。云梦是武汉通向大后方的必经之地,猪鬃、牛皮、谷粮等,常有奸商向武汉偷运,各种仇货毒品,又被暗运大后方及根据地内。为了禁止粮食、棉花等战略物质流入敌伪统治区,云梦各级政府发动群众,组织“救联”,在交通要道站岗设卡,检査过往行商,打击不法商人。一次石门乡自卫队发现一个从云梦运蚕豆到彭家畈、丁家冲企图换取桐油的商人乡公所按照物资进出口管理规定,所购买的物资不准出境,并处以40块银元的罚款。

3. 征收救国公粮和积谷。救国公粮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特殊条件下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战争所作出的贡献。积谷是政府向余粮户以统购的形式征购的,这种征购方式完全是在自觉自愿条件下所进行的。两种征粮,在财政经济上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抗战方针。它对于部队的供给、难民的救济和稳定经济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鄂中各级政府动员人民积极缴纳救国公粮和出售积谷。“征收的成绩,以应城为最好,安陆、应山、孝感次之”①。1940年,仅云梦县征收的救国公粮就有1200石。随南县在19416月份征收450石后,11月又完成了500石,受到边区行署嘉奖。征购积谷的情况,更为可观。因为征购积谷不是无偿征购,而是政府通过统销调剂民间粮食余缺和控制其外流,这种措施的本身就保护了余粮户的利益,因此得到了他们的拥护

      注释:①许子威194144日《在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搞好经济建设,发展生产

发展生产,是解决财政和车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鄂中各县民主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1.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鄂中的地理概况西北部为丘陵东南部为平原及湖域近陵地带易受旱;湖域地区易遭涝。因此,兴修水利,是发展生产的一介重要途径。各地民主政府,1940年冬便开始组织人民群众修筑堤垸挖塘修堰。应城县在1940年的春冬,发动群众修堤筑坝挖塘修堰,可灌田700余亩。应山县的的吉羊乡修了约二里长的水道,引水入塘入堰,可灌田170石,云梦县有言个乡米修水利用去10700个工,可灌田1100石,占全多田亩数的四分之一。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鄂中各县还注意了围湖恳荒,植树造林,植菱栽藕。云梦二区,区政府为了开恳荒山召开士纯会议,成立了一个建设委员会,发动群众在五座山上植树180800余株绿化荒山22600多平方米。云梦三区多湖田,1940年栽藕20余亩,植麻投资3000余元。应城植树5000余株,京钟南山三个乡开荒600.

2.开展生产互助运动。开展生产互助是为了发挥集体力量,解决战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优待抗属生产互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但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义务性质的无偿代耕;二是自愿性质的换工。孝感立区正义乡成立了一个换工队、全是卖工的年轻小伙子组成的,还有基干队员参加,做起活来真热闹啊!25个人一天锄了25斗田的棉花草。出了5家牛栏(200个挑子)4天功夫把参加短工的25户田里的草全尽,牛栏大粪全挑完,要是一个人在屋里搞30天也搞不完”。当时《七七月刊》对生产互助评价很高。

3.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合作社多系公助民办,即由各救国会团体中的群众自动筹集资金,政府给予适当帮助而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取得盈利后,由合作社成员按股分红。合作社分生产和消费两大类。生产合作社多由手工业者所组成,消费合作社的社员比较产泛,只要群众自、都可加入,孝感县的妇数会,建立试验区,他们办起生产合作社,组织知女吧猪养,没展副业生应山县政府发动群众各种合作,合作柱迅速发展。194010月开始兴办……到1941年春,共有合作社7个,资金7600余元。应城各区、乡还建立了,“油盐粮食合作社”,以解決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云梦县于194011月召开第一次行政扩大会,创了一个“农村贷款合作社”,目的在于为次年春耕生产筹集资金。随着合作社事业的蓬勃兴起,入股者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个名叫魏君三的,穷得讨不起老婆,入子合作社后,收入增加了,生活过好了,终于在50岁那年娶了个老婆。

4.发展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在鄂中有两类,即军用和民用。民用工业象应城的盐矿,军用工业象许金彪让熊必良和陈明等人组织的修械所。限于客观条件限制,这两类工厂数量不多,不能满足根据地的军事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194010月开始,鄂中各民主政府遵照边区“大量建立巻烟、织厂、毛织厂、纺织、墨水厂等,力求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来物质”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起了许多民用工业发展了军用工业。19408月汪步青部的杨经曲反正,次年5月,挺进纵队将其兵主广的全部设备(各种机床8部和许多钢材)和全部工人(四五十人)归并到许金彪的修械所里。这时,修械所发展为能够生产多种兵器的兵工厂。在民用工业方面,应山的铁砂厂实行了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乡镇个体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在建筑、榨油、磨面、纺织、成衣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另外,民间运输业也有发展。1941年初,中的“运输合作社”发展到10个,其资金达38700余元。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鄂中各县的党政领导,在严重的灾害面前,由于注意了发展生产,使经济迅速恢复,物价趋于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据京安1941年初的统计:“物价指数比战前平均要超过40倍,然而人民的负担,却比战前减轻了10倍甚至20倍”①。就米价来说,以应城为例:“我基本区每斗8元,游击区每斗18元,敌占区每斗20元”。这充分表明,只有提高人民生产热忱,发展生产,才能发展根据地的经济。

       注释:①黄德钦《两年来的京安》1941 。

三、发展根据地的文化教育

宣传、文化、教育和卫生工作,是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教育,以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医疗卫生,以增强人民的体质,两者直接服务于抗战。因此,发展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既是抗战的需要,也是整个民族发展的需要。

鄂中各县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19404、5月应城《民众报》在杨家河的邓家山坡创刊。这张小报是中共应城县委的机关报,八开版面,1月出1期,发行了1年左右。《民众报》工作人员有五人:编辑赵季、刻写员程树芬。报道内容以本县军事战斗、地方政权和群众团体活动为主,也报道其他根据地(主要是鄂中)的重要消息。《民众报》还办了《战斗生活》的刊物。这个刊物为16开本,共出3期。在鄂中几个县和豫鄂挺进纵队中发行。1939年冬,中共京安县委成立后,县委宣传部创办了《抗日报》,李健任主编,芦明远为编辑兼刻字。《抗日报》的宗旨是: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活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抗日的动态、经验等,以指导和推动京安地区的抗日斗争。《抗日报》为对开的油印刊物,每周发行12期,每期印100多份,发到区以上党组织负责人和宜传干部,用以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通过办报,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应城的《民众报》曾报道了1940年冬,日本侵略军对栗树河进行“扫荡”时,“应抗”出其不意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这篇报道,对抗日军民鼓舞很大。

发展民间文艺,既可以进行抗日宣传,也可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鄂中民间艺人很多,文艺活动非常活跃。楚剧和天两花鼓在鄂中很流行。每逢春节,群众有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玩蚌壳、划采莲船、打三棒鼓、演花鼓剧、唱渔鼓的习惯。这时,鄂中各县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主动参加这些活动,利用人民群众集会的机会进行宣传。京钟南和应山的农救、妇救会员,还自编自演抗日反汪的宣传剧,深受群众喜爱。应城县举办民众教育馆,陈列抗战书报和象棋、胡琴等娱乐用品。民众馆成为民众娱乐的中心和受教育的基地。

鄂中各县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国民教育。在根据地内创办抗日小学、中学和改良私塾,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灌输新民主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早在19399月,京安县委派年轻的女共产党员欧阳辉到罗店区创办了种玉湾小学。这是鄂豫边区第一所抗日小学。全校学生共60人,其中有女生14人。学校经费由京安县政府拨发,学生免费入学。学校只有间约30平方米的教室,欧阳辉既是校长,又是唯一的教员。学校分为三个班次,即高年级、低年级和识字班。三个班次同在一个教室里教学,有分有合。课程设有语文、算术、音乐、时事政治、体育、识字和习字(练毛笔字)。课本由欧阳辉老师编印。音乐课教唱革命歌曲。学校里还建有儿童团组织。学习期间,学生有时参加集会,有时到村头路口去站岗放哨,有时到各湾去宣传抗日,有时到群众家里收军鞋。这些活动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并渐渐产生了抗战救国的紧追感,于是有的学生向欧阳辉老师申请参军参战,这时,中共京安县委委员程超明批准了5名学生加人边区部队。1940年秋,随南行政委员会教育科,在洛阳店关帝庙、城街锅广、王店办了三所抗日小学191年的不完全统计,中各地的抗日小学(即保小),应城三、四区共14所,京安县有6(其中私立小学一所),京山之金汤、保店、天宝胜等3个区共33所,应山二区有6所。这时,鄂中的应城、孝感两县各办中学一所,每所学生三五十人不等。此外,各地民主政府还注重对私塾的改良工作。改良的方法主要是对私塾老师进行短期轮训,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并改进教材,将四书五经改为国文、算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

为了逐步扫除民众中的文盲,鄂中各县自1940年冬开始,开展“冬学运动”。随南成立了冬学运动委员会,仅洛阳、围午、和平紫山、阏河等10余乡相继开办“夜校”“识字班”22个,参加学习的达500多人。群众在冬学里,学习文化知识,倾听时事政治,热情很高。京山康龙乡有一个老太婆,晚上摸几里黑路去上冬学。

通过文化教育活动,鄂中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民族意识和政治觉悟迅速提高,文化素质也日益增强。正如《七七月到》所说的那样,由于给了人民以应有的教育……人民逐步地克服了落后,追求真理,特别是在人民的脑海中,洗刷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旧观念,勇敢地参加了实际斗争。”这时期“人民的文化水平、政治认识和民族意识的飞跃进步等于平常时间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