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鄂中地方武装建设,粉碎敌伪顽新的反共高潮

一、鄂中军事指挥部成立,加强了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

对于地方武装建设鄂中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因此,地方武装的发展一直是很快的。1940年下半年,鄂中大多数县都建立了县支队或独立营。19412月,鄂豫边区成立了保安司令部这对地方武装的发展和建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地方武装在组织系统,管理办法上逐步超向正规化。鄂中各县,在边区保安司令部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建立了军事指挥部,以领导各县地方武装和民兵组织

19417月,在中共鄂中地委成立的同时,就成立了军事指样部,由张文津陈涣先后任指挥长。指挥部下孝感、云梦、京安汉等县的军事组织,19428月以后建立应城、京安,安应、应北等县军事指挥部。鄂中军事指挥部,使鄂中地方武装组织有了领导和指挥,促进了鄂中地方武装的发展。

军事指挥部建立后,各县在原有武装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抗日游击队。抗日游击队的具体建制是,县级设立支队(或大队)、区级设立中欧、乡级设立分队(或小队)。这时,鄂中各县游击队发展很快。如随南县游击支队,到19411月,扩充到160余人,比1940年同期增长了一倍。23月份改编为随南独立游击支队,蒋顺鼎任支队长,下辖3个大队。随后又到洛阳店、柳林店、古城畈、贯庄店一带扩军,支队扩大到240余人枪。他们还利用间隙时间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其它各县,都先后对原有武装进行改编,成立了抗日游击队。此外,有的县还成立了独立营(或者团)。据不完全统计,这时期,鄂中有近万名人枪的地方武装。

12月,李先念在五师和边区干部大会上作了《扩大与巩固地方武装》的讲话,他总结边区地方武装发展的基本经验时指出:“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我们除了加强正规部队建设外,还必须巩固和扩大地方武装,使主力部队如虎添翼。”并强调说:“要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仅依靠正规军和半正规军的地方武装还是不够的,必须有遍布广大地区的群众性的民兵组织。”“把组织自卫队民兵这一环抓好了,我们就可以实现党中央关于全民武装的号召,使根据地确立牢固的基础,立予不败之地。”李先念的这一重要讲话,成为鄂中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抓好自卫队和民兵的新起点。这时鄂中各地的自卫队或基干队发展很快,几乎每保都成立了自卫队,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大多数参加了自卫队。1943年鄂中民兵和自卫队组织发展很快,乡级建立了半脱产的武装民兵队。全民武装的发动和实行,使鄂中的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各地自卫队组织建立以后,配合五师主力部队进行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的斗争,武装保卫秋收,反对敌人的经济封锁、锄奸反特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为五师主力部队提供了大量的兵源。

二、鄂中军分区的建立和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1942年春,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南洋的战争告一段落后,抽兵北运,蒋介石认为日军必然配合德国进攻苏联,因之欲借援苏反攻为名,进攻华中、华北解放区,掀起新的反共高潮。但因日本并未进攻苏联,致使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未能得逞,但国民党五战区却仍对鄂豫边区发动了连续8个月的反共高潮。鄂中的顽固派更加猖狂,他在随县柳林店召开民众大会宣称:“蒋委员长命令,此次中日合作解决新四军。”肆无忌惮地进攻鄂中抗日根据地。                   

19424月,日军进攻浙赣线,五师呼吁国民党停止反共、团结御敌。五战区当局却乘武汉日军空虚之机,执行国民党当局的密令,部署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全面进攻。随南区以45125127师各两个团,27师、暂1师、保9团、6纵队、五战区1.2支队等顽军首先进攻随南、京安地区,尔后深入应城、云梦地区随北区以30军个师和第7游击纵队,向随北、信应地区进攻,逐步进入安应地区鄂中的反共顽固派曹勖,也派人请求京山、安陆等地伪军配合“进剿”。这时,鄂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入极端困难的阶段。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日伪顽的军事夹击,鄂中地委和广大军民决心团结起来咬紧牙关、熬过困难”,坚持粉碎日伪顽的夹击,打退新的反共高潮。同时,边区党委决定:为了集中党政军力量,应付当前形势,统一地方军与正规军的领导,建立军分区。按照鄂豫边区党委和五师统一布置,1942年夏第二军分区宣告成立(即鄂中军分区)郑绍文任司令员,文敏生任政治委员。蔡松荣(斯烈)任副司令员,黄德钦任政治部主任。辖平汉路以西,广()()()坪公路以南,宋()()公路以东地区。

鄂豫第二军分区下辖的军事组织有独立五团、安应、云梦、应城等指挥部和汉孝陂县大队。这时,鄂中区有:“正规部队784人,534()枪,游击队620人,480()枪”。共“计有1404人,1014()枪,17挺机枪"1943年以后,鄂中军分区又新增独立二十五团、二十六团,信应罗礼、京安、应北等指挥部,以及信南和淮南支队。军分区的成立,使鄂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便于统一指挥各县地方武装,在日伪顽夹击的严重局势下能够独立分散的开展游击战争。不久,鄂中军分区,即带领鄂中军民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所发动的8个月反共高潮。

19425月,国民党顽固派采取多路推进的战术向鄂中地区进攻,首先分两路从随南侵入白兆山地区。五师师部领导为了收复白兆山地区和阻止顽军前进,决定痛击反共最坚決的蒋嫡系部队暂一师。坚持在白兆山地区分散活动的随南支队,在群众的支持下配合四十五团,对暂一师等顽军作战40多次,英勇地进行了伏击和袭击,胜利地完成了牵制顽军,配合圣场战斗的任务。同时,京应大队配合四十三团、区党委警卫团,顽强地阻击了暂一师之一、三团等顽军向京北地区入侵,毙伤其500余人,滞阻了顽军的前进。

9月,国民党六纵队曹勖部2000多人侵占京北抗日根据地他们盘踞在丁家冲、向家冲、八字门一带,还扬言要把新四军五师所属部队赶出鄂中。919日至107日,鄂中军分区一部配合

五师13旅三十七、三十九团和15旅四十三、四十四团进行了京()北战斗,歼灭六纵队的一个大队,相继收复了丁家冲、八字门向家冲、大小花岭、向家集、杨家庙、天门关等地区,恢复了京安应根据地。

同时,鄂中军分区及京安县大队和三区区中队,配合五师13旅三十九团,向驻烟墩店的邓部和川军发起进攻,激战一天,歼其一部俘20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130余支,使白兆山根据地失而复得。

三、召开云梦会议,开展反“清乡”、反“蚕食”的斗争

当国民党反共派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举进攻的时候,日本侵略军认为“国共磨擦”有利可图,于是在1942410月间,向鄂中根据地进行“扫荡”和“蚕食”。7月,地委书记文敏生带领调査组深入到京安和云梦的一些区乡进行调査后,在云梦魏店召开了各县县委书记和军事部长参加的会议。会议着重就反“清乡”反“蚕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文敏生根据调査的情况和吸取华北的经验,对广泛开展反“清乡”、反“蚕食”的斗争,进行了部署,提出了主动伏击出扰之敌,袭击日伪据点,粉碎日伪的“清多”和“蚕食”。

194245月间,五师43团、44团粉碎了敌伪对京山的数次“扫荡”并袭击了京山罗家桥敌伪据点。毙伤30余人。73日,二军分区驻云梦一个连,在辛家榨伏击自胡金店据点出扰之敌,毙伤其10余人。

8月,驻巡店200多名日伪军“扫荡”京安根据地。县大队长吴天成带领县大队,配合三十八团,将日伪军引至高庙山,进行伏击,共毙伤日伪军100多人,缴获炮2门、轻机枪6挺、步枪100余支

12月,京山地方部队配合五师43团向驻扎在高刘集周老八的1000多伪军发起进攻,经过几小时战斗,将这支伪军全部击溃同月16日,1338团夜行军至安陆高庙附近,与扫荡应城杨家河目伪军遭遇,敌前卫部队用火力封锁了一连驻地。连长支永胜指挥全连6次击退敌例的冲锋,身负重伤,全连伤亡80多人。团长冯仁恩、政委周庆鸣等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七连和九连投入了争夺制高点的斗争。全团浴血奋战终于以5个连的兵力击溃了敌伪1000人“扫荡”,保卫了根据地,充分显示了新四军五师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这次持续8个月的反共高潮和空前严重的敌顽夹击中,五师和鄂中地区军民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