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孝感的全面胜利

一、解放区军民转入全面反攻与孝感的全境解放

1948年11月6日,继辽沈战役胜利结束4天之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地区发起淮海战役。与中原、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战略决战。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歼敌55.5万人,消灭南线国民党军队精锐主力,使长江以北的中原、华东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地处平汉铁路南段两侧的孝感地区各县县城与长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武汉、上海以及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一样,已处于人民解放军主力的直接威胁之下。

由于淮海战役是三大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所以,在此期间,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被迫大量调到淮海战场,包括孝感地区在内的湖北各解放区的敌我力量对比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孝感解放区各县及军区积极配合淮海战役,寻机消灭境内敌军。适时由坚持根据地反“扫荡”,反“清剿”斗争转入全面反攻。

在鄂豫解放区所辖的铁路以东地区,礼山县委、县政府领导县大队和全县人民群众配合罗厚福指挥的三分区部队在毛家集歼敌1个营;在禹王城之张大包击溃国民党正规军三三O团和两个国民党县中队,毙伤敌120余人,俘敌43人;在二郎店击溃国民党礼山县自卫大队,歼灭1个中队,重创1个中队,击毙大队长胡俊康和中队长胡俊民。陂孝县委、县政府和县指挥部在全县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先后发动了长岭岗奔袭战和青山口、梅店、小河等地伏击战,共围歼、伏击1000多名敌人,毙伤、俘虏敌营长以下官兵40多名,还摧毁了王店、小河、涂巷等地国民党区公所。

正当国民党军大量东调,淮海战役即将打响之时,江汉军区部队与友邻的桐柏军区部队相呼应,在孝感县境内王家店至三汊埠之间适时发起了平汉线南段破袭战。此役共炸毁铁路桥梁3座、车站1处,破坏铁路20余公里,毙伤、俘敌70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和军用物资,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

1948年12月29日,江汉区党委根据辖区内敌我双方形势的变化迅速作出决议,确定以发动群众为中心环节,准备新的飞跃发展。孝感解放区路西诸县和孝感县西、南地区党组织响应区党委号召,率领各县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军区主力部队作战,在反攻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翌年3月中旬,当军区独一旅、独二旅奉命东渡汉水,进至汉川、应城、云梦、安陆等地与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八军(原桐柏军区部队)协同作战时,路西的反攻斗争更是战果辉煌。14日,国民党驻应城守军弃城东窜,京应县委、县政府迁入县城;24日,京安应、安应两县地方武装配合一分区部队攻占安陆县城;26日,天汉县武装配合二、三分区部队摧毁国民党湖北省保安一旅旅部,击溃该旅第二团,毙伤俘敌156人,收复汉川县城;30日,安应县武装配合军区独一旅第三团彻底摧毁窜驻孝感县王家店车站的国民党安陆县政府、绥卫团及11个乡公所武装,歼敌500余人;31日,独一旅、独二旅及二分区部队在五十八军配合下发起了著名的花(园)西战斗。经过3天战斗,先后在周家湾、陈家湾地区歼灭国民党桂系第七军一师五一二团全部和五一一团大部,共歼敌2100余人,缴获一批大炮、机枪和战马,逼迫第七军继续南撤。战斗期间,孝感、云孝和安应等县党组织纷纷动员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为参战部队作向导,送情报,运弹药,修工事,抬担架,抬送伤员和送饭送水,为夺取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淮海决战的伟大胜利和全面反攻斗争的丰硕战果,极大地鼓舞了孝感地区218万军民的斗志。各县军民在中共鄂豫和江汉两个区党委的领导下,主动配合军区主力和四野南下部队,向国民党地方政权和武装发起了最后攻击,迅速解放了各县县城和孝感全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在孝感的全面胜利。在铁路以东,四野第十二兵团于4月6日分两路进入宣化店和三里城,解放礼山县全境。礼山县委、县政府始驻宣化店,后迁新城。在路西,京应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于3月14日进驻应城县城,旋即配合江汉军区部队击溃从应城逃至长江埠的国民党军四十七军一二七师,4月份全县解放;与此同时,江汉军区独二旅在花西战斗结束之后,在第三天即4月4日解放了鄂北重镇花园;9日,独一旅解放云梦县城;京安应县委、县政府委派的先遣组是于4月上旬进驻安陆县城的,在此之前,安应县地方武装继3月30日在孝感王家店摧毁国民党安陆县政权之后,又于4月初在赵家棚地区堵击溃逃的国民党河南省保安第三旅一部,毙伤官兵800余人,生擒保安司令吴少华,彻底扫清了安陆县境内的国民党武装;作为孝感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孝感县城,其解放经历了3次过程:第一次由云孝县副县长饶民太、独立营营长曹正科于4月6日傍晚率领独立营4个连及县军事指挥部警卫排进驻被国民党弃守的孝感县城;第二次是4月18日,孝感县军事指挥部副指挥长董加申率小分队进驻被敌人再次弃守的县城,遭敌反扑后于当天主动撤离;第三次,也就是孝感县的最后解放是在4月28日下午,由云孝县副县长饶民太率汉孝陂武装工作队50余人枪进入已无敌军防守的孝感县城。29日,担任接管任务的孝感县党政军领导机关从滑石冲迁入城内,正式宣告孝感县的新生;与孝感县城类似,汉川县城也历经了3次解放过程:第一次发生在3月26日,第二次为5月2日,第三次由天汉县地方武装配合江汉军区二分区部队于5月6日攻占汉川县城,国民党汉川县长彭挺华率县大队仓皇逃离,汉川县城最终获得了解放。

二、省及专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分别在花园、河口组建

1949年5月16、17日,紧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和4月下旬二、三野战军渡江作战,占领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之后,毗邻孝感地区的湖北省会武汉也获得解放。

武汉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湖北的统治被彻底摧毁,湖北全省长期以来被战争分割的局面即将成为过去。此时的湖北已成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的前进基地和向南进军部队的重要后方,形势的发展需要迅速建立统一的湖北省党政军领导机构,以加强领导,担负起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有力支援大军南下作战的任务。4月下旬和5月上旬,中原局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决定即刻撤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按战略区组建的江汉、鄂豫等两个区党委、行政公署和军区(桐柏区已于3月初被撤销),成立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同时宣布了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湖北军区的领导成员名单。省政府和湖北军区的筹备工作由省委第一副书记王宏坤主持。

此决定公布之际,鄂北、鄂东北地区已获全境解放,二、三野战军已胜利实施了渡江作战,四野先遣兵团也已兵临武汉城下。于是,在靠近武汉北郊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地点组建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湖北军区既有可能,也属必要。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交通条件的优势,已使4月4日获最后解放的花园镇成为最适合担负这一历史重任的地点。花园镇是孝感境内久负盛名的鄂北重镇,它傍水(澴河)依路(平汉铁路),南距武汉仅百余公里。自二十世纪初平汉铁路和襄(阳)花(园)公路相继通车之后,这里便迅速成为沟通周边数县几十个乡镇的交通枢纽的商贸中心。该镇市廛繁荣,人口稠密,镇内店铺林立,往来商贾如云。而且,由于它拥有“北控武胜雄关,南扣武汉大门”的地理位置,是历代兵家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所以,花园镇的人民群众对国民革命军、红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十分熟悉和爱戴,曾三十年如一日地拥护和支持人民军队抗击北洋军阀、国民党部队和日本侵略者,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也是它被选作湖北省党、政、军领导机关诞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4月下旬,王宏坤带领原桐柏地区部分干部抵达花园镇,与先期驻扎在这里的原江汉区党委书记刘建勋,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等同志汇合,开始着手实施筹备工作。时隔不久,由王任重、韩宁夫等同志率领的晋南地区干部队伍经开封日夜兼程,与自河南商城南下的原鄂豫地区干部队伍先后赶到花园。5月10日,王宏坤在镇东孙家祠堂主持会议,向各路负责干部宣布成立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湖北军区的决定和党、政、军机构领导人名单:李先念任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和湖北军区司令员、政委。5月20日,党、政、军各系统分别在本机关驻地召开干部大会,正式对外宣告省委、省政府和湖北军区成立。23日,省直机关的庆祝集会在镇内举行,王宏坤主持大会,省军区参谋长张才千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是夜,湖北军区文工团举办了专场歌剧晚会,军民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良宵。省委常委王宏坤、刘建勋、郑绍文和省政府副主席王任重出席了这次纪念活动。与此同时,各地也举行了气氛热烈的庆祝活动。孝感、安陆等县城的集会均有万人参加。孝感城关各处贴满了红绿标语,东、西大街高耸着两座用松柏枝扎成的“翻身门”,数十支秧歌队在街头载歌载舞。集会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拉开帷幕,群众代表将一面绣有“仁义之师”的大红锦旗献给了亲人解放军。孝感军分区代表李新常、四野先遣部队代表王文和孝感县长古博先后发表了讲话。夜晚,四野某部文工团演出了话剧《血泪仇》。

由于形势的迅猛发展,6月中旬,武汉的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省委、省政府和湖北军区机关开始分批从花园镇向武汉搬迁。下旬,搬迁工作结束。

省党、政、军领导机关成立之初,全省行政区域分为孝感、黄冈、荆州、宜昌、襄阳、沔阳、大冶、恩施8个专区和宜昌、沙市两个省辖市(武汉市隶属5月中旬组建的华中局)。其中,孝感专区管辖孝感、应城、云梦、安陆、应山、礼山、黄陂、黄安和随县等9县(汉川时属沔阳专区),全专区国土面积为2026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73.47万人。在此以前,上述9县分属路东的鄂豫三分区和路西的江汉一、二、三分区。在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组建前后,鄂豫三分区奉命于5月中旬在礼山县河口镇组建了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次年改称中共孝感地方委员会)、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孝感军分区。下旬,专署党政军领导机关迁入黄陂县城关,7月迁驻孝感县城,驻中山街考棚旧地(今孝南实验中学)及仁济医院。

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的第一任领导成员大多是原鄂豫三地委的负责人,书记乔明甫,副书记王伟。至同年9月,经省委任命的地委委员有乔明甫、王伟、王玉珍、赵前、汪立波、石玉伦、韩克华、罗厚福、曾广泰、颜东山、陈耀先、马兆祥等12人,乔明甫、王伟仍为正副书记。地委的工作机构非常精简,至同年9月才设置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和社会部等4个部门。办公室副主任杨克岚、组织部部长王玉珍、宣传部部长赵前、社会部部长汪立波、副部长石玉伦。

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成立之初为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的战勤机构,1949年8月以后才成为行政领导机关。第一任专员为任仕舜,至同年9月任仕舜调离,韩先华继任专员,才设副专员一职,由地委委员马兆祥担任。专署作为战勤机构时仅设有公安局,未设置其他工作部门,1949年7月始设专署秘书室、司法科、总务科、建设科、工商科、财政科、民教科、税务局和湖北省邮政局孝感行政区分局,12月成立湖业局(后为水产局)。公安局局长汪立波、副局长石玉伦,秘书室主任黄群,司法科科长黄承香,总务科科长袁刚岭,建设科科长王世亮,工商科科长黄群、副科长刘永良,财政科科长金树尧,税务局局长郑植惠、副局长熊振华,邮政分局局长范书明、副局长苏振明,民教科科长缺,12月委任杜石夫为副科长,湖业局局长待查。

作为孝感专区地方军事组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孝感军分区,隶属湖北军区领导。第一任司令员为罗厚福,乔明甫兼任政委,副司令员傅春早、曾广泰,副政委李运才、颜东山。军分区组建之初,设有司令部、政治部、供给处、卫生处等工作机构,供给处和卫生处后合并为后勤处。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分别为参谋长徐捷,政治处主任萧德明、副主任陈耀先,后勤处处长徐锡煌。

三、拥军支前与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3月开始,经过休整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70万官兵自平津地区出发,分批南下,以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并于解放华中重镇武汉和宜昌、沙市以后挺进中南。4月6日,先遣部队第十二兵团在萧劲光司令员的率领下分路进驻孝感地区,5月15日渡江作战,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6月上旬,四野主力第十四兵团在云梦地区集结,下旬西渡汉水发起荆沙战役。8月中旬,第三兵团10余万人沿平汉线南下,历时20余天。60余万主力部队先后陆续过境,给孝感地区军民带来了光荣而繁重的支前任务。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口号的鼓舞下,刚刚获得翻身解放的孝感地区军区发扬了以往支援北伐军、红军和新四军作战的优良传统,于3月底就迅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拥军支前高潮。地、县两级党组织都将拥军支前当作头等大事,工作开展得扎实有序。早在四野先遣部队到达之前,鄂豫三分区就在礼山县宣化店成立了支前司令部。5月中旬,孝感地委、专署和军分区在河口镇组建时,同时成立了支前司令部,地委书记乔明甫亲自担任支前司令部政委,专署机关则作为战勤机构具体组织全区的拥军支前工作。尚未归还传统建制的各县也先后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均由各县县委书记担任指挥部政委或指挥长。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专、县两级支前机构在组织战勤服务队,输送青壮年参军参战,征集粮草、布匹等军用物资,抢修道路、桥梁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赢得省有关部门和四野首长的赞扬。

动员组织战勤服务队。据统计,在支前过程中,全专区共出动支前民工200多万人次,为过境大军抬担架、运物资、修路修桥、传送情报。由县委书记陈新担任指挥长的孝感县支前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支援大军前进,解放全国人民”的号召,动员组织了2万余人参加战勤服务,各甲、村都有由18至50岁的男子组成的服务队。安应县在4月以前就已出动民工5.6万人次,组织担架1300余副。在京安应县,仅第一区就组织了5个共800余人的担架队,车岐、姜店等乡还自制了400多副担架。

输送青壮年参军参战。为给主力部队补充兵员,各县还号召青壮年踊跃参军参战,全专区出现参军热潮。仅孝感县就有500余名翻身青壮年农民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征集粮草、布匹等军用物资,支援大军。据资料记载,全专区共为过境部队筹粮630万斤。仅安应一县就为大军筹粮280万斤、马草108万斤、食油8000斤、食盐1万斤、军鞋8900双。孝感县支前指挥部遵照地委指示在花园、孝感火车站和杨店各修建了一个粮仓,分别储存米粮50万斤、150万斤和30万斤及马草60万斤,以备大军征用。大军过境之时正值青黄不接之际,但人民群众宁可自己忍饥受饿,也要将粮草献给亲人解放军,支援部队南下作战。在沿平汉铁路和陂孝、安应等公路的大军必经路段,有关县的支前指挥部还每隔15里设一茶水站、每隔50里设一供应站,并将大军过境线两侧20里以内的房里清扫干净,备好宿营用的稻草,千方百计地为过境部队做好食宿服务。

抢修道路、桥梁,保证铁路、公路畅通无阻。安应县于4月初先后疏通了被国民党溃军炸塌的武胜关隧道,抢修了广水车站以南的刘家河大桥和安应公路骆店至陈巷之间的两座桥梁,还架设了26座简易便桥,为南下部队在平汉铁路和安应公路过境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孝感县支前指挥部采取将任务分到区乡的办法,组织民工将黄孝、襄花、礼孝等公路的境内路段抢修疏通,并动员了50只民船在城西河口地段架设了浮桥。县、区支前部门还组织了贫农团护路,对境内铁路、公路实行分段保护,以确保铁路、公路畅通无阻,让南下大军快速顺利过境。

卓有成效的拥军支前工作不仅为大军南下作战提供了物资和人力援助,而且还进一步融洽了军民关系,增强了子弟兵“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信心和力量。5月中下旬,在孝感、安陆和应山陈巷等地召开的庆祝等会上,四野部队均派出了代表在集会上对当地的拥军支前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驻孝感县城的四野一三八步兵师临别时给孝感人民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师进驻孝感以来,承蒙多方面予以协助……我们一定杀过江南去,解放全中国,用胜利回报孝感人民”。

包括孝感专区在内的长江以北广大国土的基本解放和百万雄师挺进江南和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要求孝感地委、专署和全区军民在全力做好拥军支前工作的同时,围绕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归还传统的行政区划建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党、政、军领导机构,是做好这些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战争年代,孝感专区各县的党组织领导机构都建立在被国民党政府长期统治的县城以外的与邻县交界的偏远地区,而且往往是由两个或三个相邻县的党组织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县级领导机构。专区全境解放以后,改变这种组织形式,按传统的行政区划建立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除孝感县(书记陈新、县长古博)、礼山县(书记林维、县长林维)和应城县(书记樊作楷、县长宁淮)已于孝感地委、专署组建以前归还传统建制以外,其他各县均于6月前后完成这项工作,合并应随、安应两县,组建应山县委、县政府,同时将原管辖的安北、孝北地区归还安陆县和孝感县;撤销京安应县,组建安陆县委(书记杨森堂)、县政府(县长常惠),同时将原管辖的应北地区归还应城;撤销云孝县,组建云梦县委(书记赵毅民)、县政府(县长朱道平),同时将原管辖的孝感西南部地区归还孝感县。时属沔阳地委、专署管辖的汉川县委(书记何奇伟)、县政府(县长赵国平)是撤销(汉)川汉(阳)、天(门)汉(川)两县之后组建的。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各县在归还建制以后,遵照湖北省委《关于在农村进行剿匪反霸的决定》,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剿匪反霸斗争。专、县两级党政军机关从地方武装中抽出了30~50%的力量,组成工作队,分赴各地对盘踞在境内的20余股土匪发动清剿。由于广泛发动了群众,并严格执行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所以在建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县的剿匪反霸斗争都取得了初步胜利。孝感县共清除土匪、国民党地方政权和武装的残余分子及恶霸、特务近600名;云梦县在黄渡沟破获一个以匪首为骨干的特务组织,清剿特务分子30余人;礼山县先后剿灭了以居宗彩、赵忠义为首的两股土匪队伍。

党员、干部数量少,干部队伍成分严重不纯是专、县两级新生政权面临的严峻问题。据资料记载,专署和所属9县总人口为373.4万,仅有党员1463人,干部(包括文教卫生系统工作人员)5007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万分之二和万分之九。为扭转这种局面,地委和专署迅速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1949年8月,全区结合麦征工作,对党员、干部队伍进行了初步整顿。在培养发展党员与选拔干部的工作中,地委和各县县委注重以贫雇农和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积极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方针,使一批积极分子入了党、参了干。与此同时,全区还选送了800余名青年知识分子到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干部。

正当全区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推进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洪涝灾旱又严峻地考验着专县两级新生政权。8月中旬,全区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有7个县的沿河滨湖地区尽成泽国,河岸堤垸大部被冲毁,受灾人口达200多万。地委、专署和各县县委、县政府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洪救灾的紧急指示精神,动员全区特别是堤防险段与水灾严重地区的人民群众,以修堤堵口为中心任务,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日夜抢修决口、险段,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程度。洪水过后,专署还发放了450万斤粮食,以工代赈,修复堤垸和塘坝,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地委、专署在领导全区人民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还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严禁银元流通与金银投机,确立和巩固人民币的地位,先后克服了两次受武汉市场波动而产生的物价暴涨危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专区的各县还抽调干部,着手恢复工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活动,从国民党旧政权接收过来的学校、医院经过整顿以后也陆续开学、开业。

1949年9月下旬,从北平传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0月1日诞生的特大喜讯。已有半年多翻身作主经历的孝感全区人民群众推举了云梦县县长朱道平作为自己的代表,出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盛典。10月1日,喜讯传来,各县军民纷纷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划龙船,扭秧歌,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气氛异常热烈。其中,参加在礼山县毛家集举行庆祝大会的各界群众达2万余人。会后,还同时开演了3台花鼓戏、4台皮影戏。全区军民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之中。

历经了28年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斗争,终于迎来了孝感专区的全境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孝感人民倍感光荣和自豪,但是,已当家作主的孝感人民丝毫未懈怠斗志。在地、县委的领导下,他们又意气风发地投入到所面临的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长期而艰巨的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