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市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中共孝感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潘启胜

2012年11月9日)

一、2012年经济形势预测及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建议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多数指标居全省前列且位次较上半年有所前移。结合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宏观经济发展大体趋势,预计全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约1100亿元,增长11.5%左右;农业实现“九连增”,粮食总产43.9亿斤,增长2.3%;农业增加值210亿元,增长4.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左右,增长1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增长3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亿,增长15.5%左右;财政收入100 亿元,增长29%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26%,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4.8亿元,增长28.4%。

基于前三季度分析和对今年全年的预判,结合2013年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初步预计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其中市本级增长20%。



市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8.7亿元,增长28%;完成产值188.5亿元,增长34.6%。其中:新增产值过2000万元项目40个,新增增加值12.5亿元,新增产值38.5亿元;自然增长(含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下项目)新增增加值3.2亿元,新增产值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33.3% 。出口总额6500万美元,增长30%。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75亿元,增长32.3%;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53亿元,增长28.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20亿元,增长34.6%。市临空经济区现代服务业计划投资2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计划投资16亿元,产业发展计划总投资41亿元。

二、2013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初步安排

经初步论证,2013年全市重大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初步安排90个,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3大类,总投资1203亿元。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56个,总投资756.3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24个,总投资421.4亿元;社会事业类项目10个,总投资25.3亿元。

市高新区计划7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2亿元,包括邓家河公园、5星级园林式酒店建设和8个新社区建设。在产业招商项目方面,紧密跟踪落实的重大项目有航天科技产业园、电子科技产业园、华农产业园、汽车灯具生产项目、新能源汽车部件项目;拟开工的重大项目有汽车产业园、汽车灯具生产项目、软件产业园;拟竣工的重大项目有航天重工装备产业园、健康食品项目、汽车灯具生产项目、黄鹤楼科技园食品研发(孝感)基地、全自动水印包装生产线和电子产品生产、天茂铝型材产品生产、汽车光源产品等建设项目。在招商引进方面,力争签约项目30个,开工项目30个,签约项目开工率100%;力争引进国内500强企业3至5家,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10家左右,力争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00亿元,增长30%以上。市临空经济区有10个项目(未含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包括闵集集镇改造、3个新社区和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孝南区15个,总投资229.1亿元;汉川市9个,总投资155.5亿元;应城市11个,总投资187.3亿元;云梦县10个,总投资153.5亿元;安陆市8个,总投资50.8亿元;大悟县9个,总投资217.6亿元;孝昌县11个,总投资46.3亿元。

三、2013年全市土地、投融资工作初步计划

国土资源方面,一是用足用好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强年度计划指标精细化管理,保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试点指标,力争重大项目挤进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笼子,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顺利落地。二是千方百计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和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盘活利用闲置、废弃、低效存量土地和低丘缓坡土地,弥补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积极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提高土地供应率。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完成单位GDP土地消耗下降31%的目标任务。三是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拟将应城市、云梦县、安陆市纳入试点范围,按照2013年国家、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计划,在项目选址上集中连片、规模建设,在项目建设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真正形成样板工程、亮点工程。加强土地市场建设,满足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四是做好国土资源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大卫片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控制全口径违法用地比例和问责比例,确保2012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2013年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计划,总体上本着“以路为界、大块出让、招大引大”的原则进行。其中工业用地共18宗,面积1507.7亩;商住用地19宗,面积1819.7亩;用途待规划确定1宗,面积59.9亩(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地块暂未列入)。其中,市高新区计划用地5000亩。市临空经济区工业用地1宗,面积66.6公顷;商业、住宅用地3宗,面积125.8公顷,计划用地总面积192.4公顷。

投融资方面,2012年,市城投公司共融资18.55亿元,其中成功发行第一期城投企业债券10亿元。截至目前,市城投公司总资产134.7亿元,净资产82.6亿元,负债率38.7%,贷款余额33.2亿元。2013年计划融资53.2-58.2亿元,其中:孝感市郊水生态系统保护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拟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孝感市分行营业部申请贷款17亿元。八一水厂项目,拟向交通银行孝感市分行申请贷款1.2亿元。拟向中国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拟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发行二期城投企业债15-20亿元。拟向工商银行孝感分行申请贷款10亿元,用于市政府采购项下国内保理融资。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可采取BT、BOT方式解决。

四、加快市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推动市高新区跨越发展。抢抓市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重大机遇,立足建设实力高新、开放高新、产业高新、活力高新、幸福高新、激情高新,坚持招大引强,做实做大项目,创新体制机制,把高新区打造为国家军地联动创新发展示范区、武汉城市圈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样板区、孝感市体制机制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引领区。

1.推行“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的管理体制。积极贯彻落实鄂政发[2012]67号文件“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扩区、整合和调整区位”精神,按照“一区多园、一园多点”体系构架,适度调整高新区管理体制。“一区”指孝感国家高新区,包括核心区和拓展区。核心区,即升级前的孝感经济开发区所辖区域;拓展区包括孝南经济开发区、云梦经济开发区、应城经济开发区“三大园区”。拓展区行政区划、行政体制、财政体制不变,共享国家高新区政策。

2.拓展高新区核心区托管范围。按照“产城共建”理念,有计划、渐进式拓展市高新区发展空间,在空间上可跨过铁路向北发展,与孝南区共建铁路以北、京珠高速以西、汉十高速以南的区域,切实破解因土地存量不足、园区承载有限、发展空间受制,影响大项目、好项目进驻的瓶颈制约。

3.创新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体制机制。一是拓展区在按原渠道报送统计报表的同时,一并将园区主要经济、科技发展指标报市统计局,通过市统计局纳入高新区统计范畴。二是将市直所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纳入高新区统计范畴(计算固定资产投资、三产业发展和税收收入)。三是将湖北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纳入高新区统计范畴。四是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纳入高新区归口统计范畴。

4.探索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政策扶持机制。一是出台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来高新区创办和托管孵化器、加速器,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入驻孵化器和加速器。二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和军民结合产业化扶持政策,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和民品工业,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特种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三是调整优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政策。实行项目供地价格分级把握机制,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打包、由政府集中买单的收费机制,推行合同期内不能按期建设的项目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引进决策、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落地跟进管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机制。四是出台投融资鼓励政策和金融机构引进政策,打造以银湖科技园为基地,各金融机构和上市辅导机构共建共融的孝感金融港。

5.探索加强高新区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大胆授权。赋予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对区内经济和行政事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权力,授予其项目立项与备案审批权。二是充实机构。借鉴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设立科技与创新局;对口市直部门设立派出机构,增设高新区安全生产监督分局和文教卫分局;增设事业单位或中介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对口高新区科技与创新局、财政局、招商局、劳动人事局、经济发展局,分别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项目引进服务中心、人才引进服务中心、统计与数据信息中心。同时,设立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开展高新区发展研究,做好对外宣传和高新区形象塑造工作。三是配强人员。出台人才引进政策,落实“槐荫人才计划”,创新高新区用人机制,配优配强高新区管委会干部,推进人才强区战略。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市临空经济区加快发展。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十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华中品牌、两型名片”的目标定位,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把市临空经济区打造成“生态新城、科技新城、产业新城、时尚新城”,建设成为孝汉一体的桥头堡和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

1.围绕提升区域承载功能,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十大工程建设:一是八一水厂至临空经济区输水干管工程;二是汉孝城际铁路天河牵引站供电电源工程——110KV配套杨家田变电站;三是新建道路6条及配套工程项目;四是临空经济区天然气门站及燃气干网;五是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六是城际铁路集散广场、交通枢纽中心和城市中心公园;七是闵集集镇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八是府河堤防工程项目;九是凤凰港治理工程项目;十是城镇新社区建设项目。

2.围绕打造特色园区,强力推进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申通、韵达、普洛斯三大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等企业入驻,加速打造现代物流园区;重点抓好医药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加速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建成集设计服务、现代传媒、教育培训、文化会展等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加速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3.围绕增强发展活力,强力推进改革开放步伐。一是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参加中国临空经济国际高峰论坛等活动,网络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加盟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主动学习国内一流临空区先进经验,继续深化与武汉市交流合作,全面加强与湖北机场集团合作。二是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凤凰投资公司建设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吸引国内战略投资者和城市运营商参与临空区开发建设。三是创新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项目引进流程,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落户建设环环紧扣、节节相连,提升项目建设效能。

4.围绕创优发展环境,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推进城镇新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块开发、整体出让、定向回购”的开发模式和绿色小区建设标准,全面启动、高标准建设闵集、道兴、高庙3个新社区。二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政府+市场+社会”的模式,加强基层基础“两张网”和社会事业“两张网”建设,推进“1+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三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总之,市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要抢抓机遇,把握大局,勇担使命,坚持“两型”标准、产城一体、高端引领、改革创新、改善民生不动摇,坚持做足优势、做优特色、做强基础不放松,着力在发展现代产业、提升中心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当龙头、作示范,发挥市域领航作用,奋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核心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