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

孝感市政府秘书长 张志敏

应急能力,是指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全过程。本文拟围绕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专题,结合孝感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孝感市政府系统应急能力建设做些初步探讨。

一、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孝感市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既应急,又谋远”的理念,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为促进孝感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各地、各部门都明确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及专(兼)职工作人员,全市已初步建立起“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应急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各地、各部门从建立健全组织协调、预防预警、军地协同、处置联动、社会动员、信息报告、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入手,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综合协调职能,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统一指挥、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分类处理,规范应对、高效运行”的应急运行机制。

(三)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精心启动了新一轮应急预案修编工作。不完全统计,新修编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各类应急预案1120个,其中总体应急预案8个、专项应急预案166个、部门应急预案454个,以及乡镇应急预案156个、其他基层各类应急预案336个,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出台一系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文件,在指导督促安陆、云梦两个县(市)试点的同时,积极稳妥、同步推进全市面上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已初步建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为依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应急救援体系。目前,市本级已组建19支应急救援专业队和21个应急救援专家组,全市依托各级公安消防部队组建1支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和7支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起98支各类应急救援专业队和7支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不完全统计,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大队组建3年来,共接、出警1713起,出动消防车2432辆(次)、官兵14247人(次),抢救被困人员320人、疏散人员987人,挽回财产损失15.63亿元。

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孝感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围绕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做了大量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政府系统应急能力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少数专项应急预案所在部门推卸牵头责任,政府应急办因此成为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兜底机构。二是条块之间应急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省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履行属地责任,但由于高速公路管理权、执法权不在地方,带来实际工作中条块之间、部门之间整体配合不够协调,联动效率不高。三是应急机制制度建设成果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应急能力建设工作认识不足或措施不力,导致不少已经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制度建设成果形同虚设,没有落到实处。此外,孝感市市、县两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力量薄弱,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业务培训与应急演练做得不够,以及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偏弱等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应急管理资金投入有待加强。2007—2011年,市政府累计投入786万元,用于市消防特勤站项目建设和打造铁军专项支出。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市政府应急平台一期建设项目。但就全市而言,孝感市应急管理资金整体投入不足,还不适应应急能力建设工作需要。一是物资储备基础薄弱。现有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不足且品种不全,加之应急储备仓储数量偏少、布点不合理、设施建设标准过低,以及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信息缺乏共享、轮换更新及损耗的财政补偿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 各级政府对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备、更新,需要政府公共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与保障力度。二是应急管理工作经费落实情况不够理想。主要是县级财政对应急管理工作及承担社会应急救援职能的部门,基本没有列支单独的经费预算,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挤占机关办公经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有待加强。近年来,孝感市高度重视和牢牢把握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主动权、话语权,有效排除负面杂音,为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不足。一些地方、部门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处理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事前不制定预案,事发心存侥幸,事后忙于“救火”,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致使某些本来可控的网络舆情迅速扩大蔓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二是信息通报不及时。有的地方观念陈旧,抱定“家丑不可外扬”思想,对突发事件信息不及时上报,往往错失网络舆情处置最佳时期。三是本地商业网站信息发布行为不规范。近年来,孝感市商业网站发展较快,但信息发布不够规范,内部监管存在漏洞,增大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四)应急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有待加强。孝感市属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多发地域。“十一五”期间,全市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85亿元;道路交通、消防火灾、工矿企业、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等灾难类突发事件共造成544人死亡;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致92人死亡。当前,孝感市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隐患依然存在,各类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给应急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各地、各有关部门基本上以集中宣传活动为主,时间段几乎集中在每年的“5·12”防灾减灾日和“12·4”法制宣传日前后,平时抓得少,集中宣传多,没有形成经常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应急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不够,带来公众的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较弱。

三、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切实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积极稳妥防范、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是关系孝感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全面推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孝感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全面夯实应急能力建设基础。一是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沟通协调,搞好条块衔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二是理顺各类应急机构的关系。认真理顺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指挥机构和专家咨询机构之间的关系,打破地域、部门界限,统筹、衔接、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做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三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重点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同时加快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进一步增加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全面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救援设备、器械保障。一是夯实应急物资储备。把防灾减灾纳入“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储备网点,落实储备物资数量,加快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形成综合储备与专业储备、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的有机结合。二是切实加强应急资金保障。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资金保障机制,适应应急队伍培训与演练、装备配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以及应急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三是加快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步伐。充分依托现有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及有关部门的专业应急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四是切实加大基层安全设施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示范社区(村)创建工作,加强基层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的防灾抗灾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全面营造公共突发事件新闻宣传环境。一是做好预警信息发布与新闻报道工作。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情管理和分析,引导网民依法、理性表达意见,争取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主动。把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作为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环节,坚持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工作与应急处置工作同步启动、同步实施。二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网络发言人制度。以市政府门户网站、孝感网“槐荫论坛”为依托,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网络发言人制度,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切实掌握网上舆论话语权。三是加强重点网站建设。切实加强各级新闻网、政府网等重点网站建设和管理,强化网络舆情研判,提高对网上舆情的前瞻性,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四是规范商业网站信息发布行为。加快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办法,进一步强化办网者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全面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面向社会广泛普及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加大城乡基层和基础应急宣传力度,做好社区、农村、学校、医院、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应急宣传工作,提高基层应急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避免小事变大、大事变恶。

(五)进一步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一是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政府系统应急队伍建设,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干部选配到应急管理岗位上来,按规定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二是强化应急业务培训。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分年度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三是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不同层次,尤其是高风险地区、高危行业和基层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四是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指导督促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能力建设的办法,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参加应急志愿服务,协助做好科普宣教和应急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