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加快现代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市农办党组

一、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夺得全面丰收;农村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可以全面实现年初各项任务目标。初步预计全年粮食总产43.88亿斤,比去年增产0.99亿斤,增长2.3%,实现“九连增”,超额完成省下达孝感市粮食生产4000万斤的目标任务;农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12.8%,超额完成增长5%的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增长25.4%,超计划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80元,增长15%,可超额实现全年增收10%的目标。

(一)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一是破解资金难、用地难瓶颈问题。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出台了《关于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深化银企对接合作。10家商业银行分别与30家龙头企业签订贷款金额8.92亿元,全年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44.4亿元。为3个省级园区和春晖公司争取省级财政调度资金1.85亿元。增加龙头企业用地供应量,坚持向发展快的县市区倾斜,向大项目倾斜。

二是典型带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6月,全市推进农业产业化暨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现场会议在安陆市举行,掀起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建设高潮,努力在两年时间内使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过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2.1:1,打造孝感百亿元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把孝感市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年共引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64个,总投资93亿元,到位资金28.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2个,过5000万元的项目8个。华中皮草城(汉川)入驻企业29家,已出口创汇1.7亿元,上缴税款3200万元。中国(北京)雅宝城皮草云梦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征地、土地平整等基础性工作,预计明年正式投产。安陆总投资10亿元的潮汕食品工业园和总投资8亿元的20万锭环纺项目已进入主体建筑建设阶段。市开发区引进总投资17亿元的非油炸食品项目已奠基。

四是加强龙头企业推介培训和监测管理。78月,分别组织6家重点企业到襄阳市、荆州市开展湖北省粮油加工科企对接活动和全省龙头企业高层培训班龙头企业高层培训班。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第九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签订销售订单金额达1.2亿元,比上届多0.4亿元,现场销售60多万元。新增39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二)示范试点先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完善领导联系机制。成立了高规格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祝站新农村建设试点等三个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农办。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示范线、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与市新农办合署办公。各县市区按照市里的模式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赴新农村建设现场指导工作。

二是精心谋划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新农村建设试点规划座谈会、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动员大会和工作队员培训会,对新农村建设作了新的部署,力争在三年内示范线实现“四大”变化,示范村(社区)达到“七有”标准。

三是8镇、20村建设试点成效明显。孝南区祝站镇完成了长河新镇区街道改造,实施了人民路沿线房屋里面改造;在村庄整治上,继光村完成村庄整治三期工程,义祠、四新、巴河店、方咀等村实施了景观塘、活动广场、乡村道路等建设工程。完成了祝站村界滚水坝工程;启动了汉孝三期联接线、“三八线”老镇区段改造、祝三线改道工程。今年市直20个工作队完成通村公路、村级产业发展、清洁工程、土地整理、双联双促活动等工程项目98个,总投资2000余万元。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社会事业等重点建设,农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市新修通村水泥公路400多公里,新解决25万人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有线电视、移动通讯、农村电网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宽带网络覆盖率达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 参合率达到98.8%;新改扩建17个乡镇卫生院;10.1万户、20.8万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农村电影放映3万余场次,安装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4套。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已推广1500多个村,占总村数的50%以上。

五是稳步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强化舆论宣传、加强信息引导、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搭建转移就业平台、提供法律援助等措施。在转移对接、技能培训、维权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开展开展大型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岗位14万个,有16万人(次)进场求职,5.1万人现场达成用工意向。积极拓展境外务工渠道,发布用工信息2万多条,举办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质量。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30.1万人。新增转移4.6万人,占全年计划的102.2%,培训、再培训农村技能人才4.51万人,占全年计划的100.2%

(三)激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

一是抓产业发展。在特色工业上,仙居顶风力发电场并网发电,五岳山风力发电项目、安能热电项目启动建设,实现了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大洋新动力、惠洋电器二期工程进展顺利,机电产业快速发展;欣瑞特、鸿翔肉鸭、兴仁堂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食品医药产业迅速壮大。在特色农业上,初步建成了百万亩板栗、30万亩地膜花生、30万亩林果茶基地、4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在特色旅游业上,全力打造白果树湾、宣化店、大悟烈士陵园红色精品线路,加快对乌桕之乡、三里十八潭、观音湖景区、博士湾森林公园等绿色景区的开发建设。

二是抓项目建设。大悟、孝昌两县新获项目323个,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5.7亿元。大悟石武高铁大悟段全线建成,孝感北站已投入运营,高铁新区起步建设。孝昌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00多个,完成投资40亿元。

三是抓试点示范。按照试点先行原则,大悟县启动了14个“点中点”建设,投入10.5亿元,重点突出大界线现代农业示范带、芳新片区城乡统筹、金鼓生态家园三个示范区建设。孝昌县启动了5个“点中点”建设,投入资金15多亿元,机械电子城、鸿翔鸭业、现代苗木花卉板块等建设项目开始发挥效益。

四是抓政策扶持。十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两县的资金就有3.55亿元。以县为单位,整合项目资源,将各项资金统筹规划、相互补充、相互配套,打捆使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三支三扶”平台,向大别山试验区选送本科毕业生22人,支持建设两县急救中心和卫生院。全省大别山第三次现场会在大悟、孝昌两县召开。安陆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纳入大别山试验区建设。

(四)服务协调为先,扎实开展“三万”活动

从去年11月下旬到今年4月初,全市开展第二轮“三万”活动,全市共组派工作组1283个,干部3984名,覆盖2885个村,开展以塘堰整治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1亿多元,其中,省级“以奖代补” 5633万元,市级奖补1400万元,县市区补助1.12亿元。建改扩塘堰2.83万口,占计划的122%,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计划任务。并在全省取得了“五个第一”的好成绩,即吸纳社会资金最多(4.3亿元),在中央及省主流媒体刊发各类活动稿件140多篇(条),省“三万”活动简报刊发稿件20多篇,省领导签字肯定表扬4篇,典型发言2个(孝昌县在省“三万”活动动员会议上发言,大悟县在省“三万”活动工作推进会上发言)。

(五)创新转型驱动,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规模经营。去年成功推出“春晖模式”后,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良好影响,成为孝感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大亮点。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77.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其中今年新增5.1万亩。大悟县引进春晖集团与大新镇沈城村签订协议,流转土地2000亩。安陆市以禾丰公司为龙头,流转耕地3万亩,涉及2982户。全市建立县级流转服务大厅1个(孝南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92个。二是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推进工程、示范社创建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四大工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2000家,新增372家,提前实现年度目标任务。三是不折不扣落实惠农及减负政策。今年“三补”资金总额45851万元,全部实行“一折通”直达农户。全面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现全覆盖,共筹资5679万元,筹劳1231万个。四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断加强。

(六)转变作风,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当好参谋和智囊。参与承担了市委、市政府四个重大理论课题调研任务,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关于都市农业发展、“三农三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建设等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的第一手材料。积极开展热点调研。重点对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线一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收集抗灾减灾、农业板块、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信息100多篇,整理报送领导20多篇,及时反映农口部门的好典型、好经验。

二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战斗力。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关于解放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等学习内容,不断提高班子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使班子队伍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地一致,严格遵循党的政治纪律,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孝感现场办公会及三级干部会议精神。

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是“三重一大”问题,坚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坚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研究,必要时还扩大到中层干部,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力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主要工作预期目标: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1000亿元,增长20%以上。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三农三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农业板块基地。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不断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和生产规模。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每个县市区在每个行业培养一两名领军人才,每个乡镇围绕主导产业培养一两名技术骨干人才。三是推进农村生态化,就是要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系统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荣。以第三轮“三万”活动为契机,全面实施“清洁乡村”工程,绿化、亮化、美化新农村。

(二)提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继续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为重点,加快构建加工型农业产业化特色体系,推进孝感市衣食和用品之源建设,努力把孝感市打造成湖北农产品加工产业高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1。一是坚持不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搞引进发展和内生发展“双轮驱动”。实施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完成招商引资25亿元以上。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形成聚集效应。引导项目落户、企业入驻,园区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30%以上。三是促进生产要素向市场主体聚集。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银企合作,破解资金难题。增供、节约两手抓,破解用地难题。开展优质服务,破解龙头企业用工难题。四是推进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需求提升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扩大土豆、生猪、鸭、糯米等紧缺品种种养规模。

(三)实施“3311”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高品味城市新社区、多功能集镇新社区、农村新社区“三区”建设。以孝感城区和6个县城区为主,对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进行改造集并,把产业兴城与产业兴区结合起来,完善教育、休闲、医疗、购物等配套设施。以建制镇区为载体,把产业发展与农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由特色产业支撑的功能型小城镇。以现有中心村为基础,合理规划布局,确定一批优先发展的小集镇和中心村,实施迁村并点,逐步建设一批中心社区。二是大力推进中心村、保留村、计划集并村“三村”建设。全市农村村庄按中心村、保留村和计划集并村,进行分类指导,消除空心房、空心村。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大力推进“一线一点”建设,努力实现一年明显变化。大力发展新型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每个县市区选择了1~2个特色品种,进行做大做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山、水、林、田、路、电、气、房进行全方位规划,全方位建设。重点是深入推进水利设施和国土整理“两大建设”。

(四)加强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提升扶贫开发质量

一是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优质果、绿茶、油茶、地膜花生、中药材和“亿只鸭”畜禽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红色旅游,以教育和历史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绿色旅游。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加强城乡电力、通信、网络、广电和农村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四是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五)抓好劳务经济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提高培训质量为基础,以拓展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为重点,努力实现劳动力内强素质,外拓渠道,稳步推进全市劳务经济发展。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134万左右,其中新增4万人,培训再培训农民工4万人。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推进培训、考核、鉴定一条龙服务,努力提高技能鉴定比率。二是加大就近转移力度。依托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和各类传媒,及时发布本地企业用工信息,使劳务信息进村入户。三是加大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引进回归创业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四是加大维权服务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六)全面落实农村政策,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围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要大力发展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广、扩大“春晖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