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育


【概况】截至2006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506所,在校生894723人。其中大学3所,在校生27579人;普通高中43所,在校生108791人;普通初中202所,在校生309629人;小学987所,在校生345180人;特教学校7所,在校生1493人;幼儿园243所(班),在园幼儿45677人,中等职业学校21所,在校生56374人。全市有教职工51021人,其中专任教师45684人。  

【巩固“两基”成果】2006年,孝感市采取得力措施巩固两基成果。(1)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了政府、学校双线责任制,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包保”办法,加大防流控辍力度,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入学。(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三月、九月义务教育宣传月,各地通过给家长致信、悬挂标语、街头宣传、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了浓厚的防流控辍舆论氛围。(3)加大入户劝返力度。各地积极开展了“千名教师进村入户劝返”集中行动,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做好辍学生返校就读工作。全市有15820多名教师走访了30210多个家庭,开展了入户劝返工作,使学生入学率得到巩固和提高。(4)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工作,将农民工子女逐一登记造册,2006年,孝感城区中小学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1526人,基本满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需求,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5)全市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7.8%,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7.5%;全市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58.6%,城镇幼儿入园率达到92%;全市非文盲率达到99.63%,巩固率达到99.5%,青壮年复盲率控制在0.5%以下。  

【“两基”迎国检】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两基”迎国检准备工作进展情况过程督查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两基”迎国检准备工作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从各县(市、区)抽调业务骨干30人,组成7个专班,对各地“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多次全面督查,主要检查了普及程度、队伍及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两基”档案资料建设几方面情况,涉及全市49个乡镇。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深入乡镇中小学后,采取听、看、查、访、谈等形式,对照“两基”标准,认真检查,并向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通报了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段“两基”迎检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认真协助清理了“普九”债务。对全市“普九”债务清理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组织人员赴京山进行相关工作考察,借鉴外地好的作法和经验,促进了全市“普九”债务清理工作。2006年,全市“普九”债务清理工作已经结束,经审计认定中小学债务为2.64亿元,其中“普九”债务为1.32亿元。  

【高中招生】坚持实行了招生收费“七公开”。即: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标准、录取结果、招生咨询电话和投诉办法、收费标准、违规处理结果,增强招生收费透明度,实施阳光招生。建立和完善了中考招生的信息公示制度、管理监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了高中招生宣传,集中审查宣传内容,统一对外发布信息。严格招生程序。分几个时段依据学生志愿,严格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统一领取高中学号,办理高中新生学籍。全市高中招生达43053人。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职业教育,2006年已审批了大悟电子工业学校、广悟职业学校、孝感文理职业学校、大新职业技术学校、孝感楚天职业学校等5所民办中职学校。全市民办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新课程改革】加大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全面推动课改实验。市教育局把促乡镇(村)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全市课改的重点,要求学校多学习、多研究、多践行,以典型引路的方式促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要求学校准确定位,开足开齐课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教师角色的转换;要求学校以学科为单位,抓好校本教研。(1)以送教下乡的形式帮助学校解决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组织市区学校的骨干教师送教到云梦、应城、孝昌最基层的学校,让农村学校教师感受到全新的课改信息;组织市直学校与孝南区部分中小学开展校际协作,将城区学校较成熟的课改实践直接输入薄弱的乡镇、乡村学校,让他们感受到课改给教学带来的变革。聘请国家级课改讲师团成员和编辑课改教材的教师进行讲课,举办17期培训班,共培训教师2674人。(2)对学业考试评价和中考制度进行了改革,在走访调查、学习考察、深入论证、反复协商、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孝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教育教学视导。督促学校按部颁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2006年组织教科研管理人员视导学校42所,完成了8所学校进入“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和评估工作。对市直小学五年级进行了一次调考。听课总时数达4679节次。(2)加强课题研究。邀请省教科所、孝感学院的专家学者对安陆市实验小学等18所学校申报省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加强了对应城、汉川、云梦、孝感城区20所学校承担的教科研专题中期检查,接受了省教科所对全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建设的抽查。组织专家对孝南区实验中学申请的市级课题“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云梦曲阳高中申请立项的市级课题“中小学远程教育研究”等课题进行了评估。目前,全市承担研究课题共220个,其中部级30个,省级134个,市级56个。(3)加强教育科学评价研究。以评价促课改实验,以评价促教学质量提高。在广泛调查研究、参阅外地经验、多方征求意见和专家证论的基础上,编制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召开了《考试说明》解读会暨备考会。(4)教育质量明显提升。2006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总人数17758人,占全省本科上线209958人的8.46%(2004年为8.20%、2005年为8.21%),首次超过孝感市占全省的人口比(8.43%)。学生奥赛获国家级奖788人次,其中一等奖31人次,高中化学奥赛有1人进入国家冬令营;获省级奖534人次,其中一等奖205人次。教师教学论文、课件、“三个一”等竞赛活动获国家级一等奖3人次;获省级奖132人次,其中一等奖57人次;教师优质课、说课、技能大赛国家级12人次,其中一等奖2人次;省级奖94人次,其中一等奖18人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并完善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与改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做好自编教材《廉洁教育读本》的征订工作。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努力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孝感城区德育工作会议平台,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开展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为69篇德育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加强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全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服务新农村建设】(1)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制定印发了《关于选派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制度,采取分期分批轮流下派的方式,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青年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2006年全市共选派了180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加大农村中小学援教力度。积极实施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援教活动。组织在孝“湖北名师”及其所在学校对口支援农村教育。孝感市“湖北名师”徐新斌、陈灿华分别与大悟、云梦两县建立了联系点,定期开展援教活动。同时,汉川、应城、孝昌等县市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安排,接受了外地名师的援教。(2)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定印发了《关于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所城区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其中41所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结对,57所城区中学与农村薄弱初中结对,通过教师定期交流培训、联合举办教科研活动、教育教学信息交流、经济扶持等多种形式,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校际间的教育资源,推动城乡学校共同发展。通过校际间对口帮扶和协作交流,提高了质量,提升了水平。(3)着力解决农村学校“饮水”、“如厕”问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解决农村中小学饮水和如厕问题的工作方案》。计划在2008年以前,先解决使用堰塘水的问题,重点改造不达标的厕所;至2010年底,全部解决饮水质量不合格问题和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厕所的维修与改造任务。同时争取当地政府和省专项资金支持,有计划地解决农村中小学“饮水难”、“如厕难”问题。  

【“春雨工程”】加大“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力度。建立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强化了领导责任,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实施“春雨工程”的工作方案》,召开了县(市、区)教育局长会议,对实施“春雨工程”,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各地各校都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关爱“留守学生”,全面实施“春雨工程”。全市已建立“留守学生”档案12万余份,设立“亲情热线”电话9305部,有394所中小学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27255人,替“留守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8515个。有779所中小学举办了家长学校,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的家长61901人。已兴建寄宿制小学213所,开办寄宿制班1877个,在寄宿制学校(班)就读的“留守学生”达到34045人,新建中小学食堂、宿舍7.1万多平方米,建设市、县、镇、村各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172处,有效加强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职业教育】(1)积极做好中职招生工作,逐步扩大中职招生规模。组织发动各地各学校利用媒体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宣传。2006年全市共招收中等职业学生24500人。(2)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在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广泛开展订单培养。全市职业学校已与上百个大中型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合同近万份。孝感工业学校、湖北航天中专学校、湖北职院中专部订单合同均超过50%。(3)积极加强品牌学校建设。全面启动“325”工程和县市区职教中心建设。孝感工业学校、孝感生物工程学校、湖北航天中专学校、湖北职院医学分院等省部级以上学校共投资6000多万元,增加校园面积近19.98万平方米,增加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添置设备设施价值2000多万元。应城市将长江高中并入原来的职教中心,形成一举两翼的办学格局;云梦县将云棉子弟学校和高考补习中心合并,形成占地面积100亩的新职教中心;安陆市在城区征地100亩,整合辖区内各类职教资源,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职教中心。湖北航天工业学校已建设成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市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多人,完成阳光工程培训3000多人。  

【贫困生救助】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政策,积极构建贫困生救助体系,建立了资助贫困生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资金专户,认真开展了贫困生救助工作。2006年,全市救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282424人次,共发放资助资金4000.92万元。资助中职贫困生2646人,发放救助奖金294万元。市直资助贫困大学生8人,发放资助奖金3.2万元。2006年共资助贫困生285078人次,共发放救助奖金4298.12万元。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结合第22个教师节,表彰了100名孝感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德育工作者。在《孝感日报》上专题报道了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徐新斌的先进事迹。举行了“湖北省播种希望与未来——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巡回报告会,全市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代表共300余人听取了优秀资教生的精彩报告。组织市师德报告团到孝感高中和各县(市、区)巡回报告。广泛开展教师师德建设研讨活动,共征集论文160余篇,评出优秀论文102余篇,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20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30篇。(2)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实施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赴省免费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共2405人。全市有130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其中市级培训2674人)。进行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共培训教师628人;举办市骨干教师培训班4期,全市共培训362人;举办了中小学校本教研指导教师培训班1期,培训教师64人;举办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校长780人。孝感市和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在孝联合举办首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教师51人。(3)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和“湖北名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评选推荐工作。为2307名教师和应届毕业生认定了教师资格。应城市实验小学黄应征老师被评为“湖北名师”;孝感高中徐新斌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戴旺森、刘尚辉、刘建设被评为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全面做好湖北航天中学教职工的接收工作。全面接受了航天中学251名教职工档案,理顺了教师管理关系和工作体制。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认真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大对县(市、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指导协调力度。针对春、夏季为中小学生溺水、交通事故多发时段,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地各学校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安全信息报告制。坚持季度卫生工作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31份,消除安全隐患24处,发放预防传染病宣传资料510余份。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2006年5月11日,在人民广场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2006年,市教育局还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市玉泉小学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最佳单位”。  

【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在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1)年初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层层签定责任书,强化收费管理责任。将责任落到实处。(2)进行专项检查。去年春、秋开学,市教育局组织工作专班,分头到市直学校和各县(市、区)进行了开学收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专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结合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市教育局会同市监察局、市纠风办制定了《综合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方案》,从学校招生、教师管理、财务管理和基建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  

【招生考试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市中考参考人数74070人。高考参考人数40415人,占全省参考总人数的7.58%,比2005年增加3383人,增幅9.13%。共组织29700名考生参加了各种类别的考试,均圆满完成组考任务。为空军飞行学校输送14名合格学员,再次被省教育考试院、空军招飞局广州中心授予一等奖。全市共签定协议800余份,引进大学毕业生330余人,配合有关部门选调大学毕业生108人,推荐3565名市属中专毕业生就业,推荐了职院、学院大专毕业生1800余人就业,托管毕业生868人,托管总数达到3643人,向外输出1000多名中专毕业生,为1300名毕业生办理了有关手续。  

【教育装备】(1)投入16万元购置两台服务器,开发出应用型招生考试网,建成了高考学生网上填报志愿与高考学生网上报名平台。2006年全市实行了网上高考报名。完成计算机上机考核和考前培训工作,共培训人员460人次。全年发布教育信息5000多条,为全市200所学校免费配备了网络版电子图书,受赠校均资源量达7G,藏书达12000册以上。(2)按“两基”标准,组织专班抽查全市26个乡镇108所中小学,实验室建设达标96%,图书室建设达标92%,艺体美建设达标85%以上。中学设备使用率达86.2%,小学设备使用率达81.3%,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中学教师达78%,小学教师达70%。中小学学科使用面达100%。(3)电教和实验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自制教具有10件作品获市一等奖,20件作品获二等奖,43件作品获三等奖。其中孝南区叶德群、宴木芳老师制作的多功能化学游戏扑克牌获专利,汉川市陈江红老师制作的《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模拟演示仪》教具送青岛参展,有29件教具获省级奖。在全省组织的电教、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教学等多项比赛中,全市选送122件作品送省参评,有116件作品获奖,占全省等级奖的12%。


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

局    长  叶  茂  

副 局 长  韩传银  李博文  向金炳  

          王  芳  

纪检组长  胡胜启  

(关杰青)